一、打磨块新型胶粘剂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小磊[1](2021)在《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木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表面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是进行受损木结构古建筑修复加固的有效方式。近年来,CFRP已被成功应用于古建筑结构的加固修复,然而,CFRP拉伸强度与模量远高于木材,且断裂伸长率低,与被加固或修复的木结构承载变形不协调,易导致界面提前失效。与CFRP相比,亚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lax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FRP)与木材的性能相近,界面应力传递更为有效,尽管FFRP的力学性能低于CFRP,但对木梁的加固效率更高。与其他外粘贴FRP技术类似,FFRP-木材界面性能直接决定FFRP板的加固效果。本文基于既有的针对线弹性CFRP-木结构界面粘结理论与机理,采用单面剪切剥离试验对FFRP-木结构界面粘结性能展开了系统研究,并采用有限元分析验证界面性能,为非线弹性FFRP材料加固木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绿色FFRP在工程结构中的规模化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利用手糊工艺制备FFRP复合材料试样,测试FFRP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材料力学分析,建立FFRP材料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2)研究胶黏剂与木结构表面的浸润性能、亚麻纤维-树脂基体的界面粘结机理及其对FFRP的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FFRP性能、粘结长度、粘结宽度及加载速率对FFRP-木结构界面应力应变分布、破坏模式、粘结强度与刚度的关系。(3)通过单面剪切试验,测试并建立FFRP-木界面粘结-滑移模型;建立考虑FFRP、木材及胶黏剂性能的有效粘结长度模型;理论分析FFRP-木结构界面应力分布,并利用有限元模型验证试验结果分析FFRP性能对FFRP-木结构粘结性能的影响规律与机理。试验结果表明,FFRP应力-应变曲线呈明显的二阶段特性;FFRP-木界面应力传递机理是由加载端向自由端迁移,界面存在有效传递区域;粘结宽度的增大对于FFRP板材轴向应变、界面剪应力以及相对应的滑移几乎无影响,但板材越宽其拉伸利用率越低;非线性材料FFRP-木界面粘结滑移关系可采用修正Popovics模型。
刘帅[2](2021)在《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胶接及其层合板成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倡导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聚丙烯(PP)因其具有相对密度小、力学性能好以及可回收性等优点在汽车中应用广泛,但作为非极性聚合物,其与大多数高聚物的相容性差,不能进行有效粘接,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选用比强度高、比模量大、回收性好、粘接能力强的玻璃纤维增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MAPP/GF)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经熔喷工艺制成的MAPP胶膜做了胶接工艺探讨,然后成型了MAPP/GF层合板和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并对其进行了力学特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复合材料胶接连接中界面结合强度弱的问题,选用MAPP胶膜对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PP/GF)单搭接接头进行准静态拉伸剪切强度试验,试验对照组为PP自身的热熔连接。使用MAPP胶膜胶接时,只需很小的的接触压力和很短的接触时间就可以完成胶接过程,相比于PP自身的热熔连接更加方便、可行性更高;使用MAPP胶膜胶接4种异质材料,并与其它两种常见胶膜做性能对比,结果证明MAPP胶膜适用于多种不同材料胶接,其胶接强度可以与环氧树脂胶膜相媲美。(2)使用热模压成型法制备MAPP/GF层合板,并对其进行了成型工艺优化和铺层方式的科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为15MPa,温度为155℃时,制得的层合板拉伸、弯曲性能最好,层合板拉伸强度可达331.0MPa,弯曲强度可达243.8MPa;在铺层方式探究中,(0°)8铺层方式在纤维方向受到拉伸或压缩,因此拉伸、弯曲性能均为最优;(0°/90°)4铺层制得的层合板拉弯性能虽低于(0°)8铺层,由于其各向同性的特点,也足以满足汽车大部分非主要结构件的使用要求。(3)制备3/2、2/1两种结构的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对其进行准静态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和Ⅱ型断裂韧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层板拉伸强度均高于6061铝合金,3/2结构的层合板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比2/1结构要高26.7%且能够实现28.7%的轻量化效果;2/1结构的层合板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弯曲性能,其受力变形大,吸能特性好;Ⅱ型断裂韧性试验表明破坏过程分为4个阶段,其Ⅱ型断裂能量释放率GⅡc约为2.16k J/m2。最后,在以上实验基础上使用热模压法成型了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汽车防撞梁芯板,为其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李伟平[3](2021)在《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的工艺参数优化及断裂失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1.5 mm厚5182铝合金薄板粘接接头,在胶层中引入氧化铝颗粒,开展基于响应面法的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的工艺试验研究及参数优化;建立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结构力学有限元模型,探讨其断裂失效机制。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包括:基于BBD响应面法,以颗粒粒径、颗粒质量分数以及胶层厚度为工艺影响因素,开展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工艺的试验研究,分别建立接头失效载荷和能量吸收值的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对接头失效载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颗粒粒径;颗粒质量分数对接头的能量吸收值影响最大。借助响应面模型开展了工艺参数优化分析和试验验证,获得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颗粒粒径为0.047 mm,胶层厚度为0.594 mm,颗粒体积分数为1.5%,依据最优粘接工艺参数所获得的试验失效载荷和能量吸收值分别为8797.48 N和93.073 J,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验证了回归模型的可靠性。开展了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接头失效仿真研究。应用Python脚本语言建立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颗粒RVE随机分布几何模型,并借助ABAQUS软件平台完成胶层中颗粒与基体、基体与基体间内聚力单元的引入,构建粘接层的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胶层断裂失效机制。仿真分析表明:由于胶层中颗粒的存在,改变了裂纹扩展路径,致使裂纹长度增加,从而提高失效断裂能,最终起到增强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作用。粘接层的峰值载荷和拉伸模量均会随着颗粒粒径和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粒径较小的氧化铝颗粒和胶层基体组成的增强体系中,裂纹起始时间较晚,裂纹扩展速度缓慢,最终形成的裂纹扩展尺寸较大,当颗粒体积分数降低至1.5%时,基体内裂纹扩展速率最小,裂纹扩展路径尺寸最大,此时粘接层具有最高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石振邦[4](2020)在《喷射UHTCC热工性能研究及喷射UHTCC-XPS保温复合板的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喷射UHTCC不仅继承了普通浇筑型UHTCC应变硬化和多缝开裂特性,而且喷射施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经济效益好。近年来,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本文创新性地研制了一种保温复合板,将喷射UHTCC卓越的裂缝控制能力和有机保温材料层挤塑板出色的保温性能结合起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基于课题组前期调配结果,对喷射UHTCC基本力学性能指标进行系统测试,28天龄期的喷射UHTCC抗压强度可达40MPa以上,直接拉伸强度、四点弯曲强度分别可达3MPa、13MPa以上,弹性模量为17.27GPa;(2)研究了不同界面处理方式的挤塑板与喷射UHTCC之间的粘结性能,其中表皮为光面的挤塑板、毛面的挤塑板和毛面并涂抹胶粘剂的挤塑板的拉伸粘结强度分别可达0.05MPa、0.2MPa和0.3MPa以上;(3)通过均布堆载试验来探究复合板的整体抗弯承载力、裂缝开展过程以及破坏形态,极限抗弯承载力可达3kN/m2以上,满足规范要求;(4)采用防护热板法测得喷射UHTCC的导热系数为0.318W/(m·K),采用应变计法测得热膨胀系数为8.21×106/℃,为以后相关热工性能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5)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新型复合板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的温度场分布和温度效应,模拟结果表明其保温隔热性能优异,热变形协调性较好。
周奥[5](2020)在《钢/铝结构胶连接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车身轻量化逐渐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必然趋势,钢铝混合车身的推出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前提下有效的减轻了车身重量,但对于钢铝异种材料的连接成为了一大技术难题。结构胶连接具有工艺简单、刚强度高、耐电化学腐蚀以及良好的异种材料连接性能等优点,成为钢/铝异种材料有效的连接方式。结构胶连接接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身的安全性,因此,对于结构胶接头强度影响因素以及失效行为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DP590高强钢和6061铝合金为被粘母材,采用实验测试方法研究了胶层厚度、表面处理方式以及固化条件对钢/铝单搭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并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基于内聚力模型理论建立了对接接头、厚搭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钢/铝薄板单搭接接头的准静态拉伸进行了数值模拟与物理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胶层应力进行了分析,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和有限元方法探究了胶层厚度在0.1mm-1mm范围内接头强度的变化规律。其中最佳胶层厚度为0.1mm,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接头强度逐渐下降,在0.1mm-0.5mm范围内,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剥离应力峰值逐渐减小,因此导致接头强度呈线性下降。在0.5mm到1mm范围内,由于气孔缺陷的影响,导致接头剪切强度呈现非线性的下降规律。(2)通过试验方法对比仅清洗、打磨、喷砂三种表面处理方法。得出喷砂处理后的接头力学性能最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出喷砂处理的表面布满花瓣状的凹坑和划痕,十分有利于结构胶的浸润和机械自锁,因此接头表现出较强的力学性能。相比于仅清洗试件表面,砂纸打磨能有效提高接头强度,但砂纸目数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接头强度。(3)通过试验方法对比不同固化条件下胶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发现在固化未完全时,增加固化时间有助于结构胶的充分固化,但对于已经固化完全的胶接接头,增加固化时间对胶接接头的剪切强度影响不大;在适当的范围内提高固化温度有助于增加结构胶的固化效率,提高接头强度,但温度过高会使胶层出现炭化导致接头质量下降。(4)通过有限元方法探究了搭接长度在12.5mm到22.5mm范围内接头强度的变化规律。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大,接头的最大载荷也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为随着搭接长度的增加,由于胶层的剥离应力基本保持不变的,而剪切应力峰值逐渐增大,且峰值分布区域也越来越广,导致接头的承载能力变强。(5)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刚度不平衡对接头强度的影响规律。不同屈服强度的钢板和铝板对接头强度有较大影响,母材屈服强度越高,接头强度越大。随着母材屈服的增大,剪切应力分布逐渐均匀,减少了应力集中程度,因而增加了接头的承载能力。
刘永壮[6](2020)在《多官能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硅材料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双重特点,具有耐高低温、防潮、耐腐蚀、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化工等领域。官能侧基聚硅氧烷是有机硅树脂重要品种之一,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可以将其配成单组分密封胶,在室温条件下即可发生固化反应,适于大面积现场操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聚硅氧烷不同的应用,可在线型聚硅氧烷侧基上引入不同的官能团加以改性,以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为了拓展聚硅氧烷的应用,本论文主要以聚甲基氢硅氧烷为原料,利用脱氢取代和硅氢加成反应机理,在聚硅氧烷侧基上引入不同含量的甲氧基和环氧基团,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等手段表征、确认合成产物的结构,并研究其在阻燃、粘接和陶瓷化等方面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无溶剂体系合成了侧基含有不同甲氧基含量的侧甲氧基聚硅氧烷(PMOS),以聚甲基氢硅氧烷和甲醇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备了 PMOS,剩余甲醇可回收再投料,反应过程节能环保。并研究了其固化反应、固化物基本性能,发现当催化剂总量为5‰、辛酸亚锡和聚醚胺(D230)的质量之比为4:1时,其表干时间短,且固化深度大;随甲氧基含量的增大,侧甲氧基聚硅氧烷的耐热性能提高,当甲氧基含量为1.07mol/100g时,其在氮气氛围中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25℃,在1000℃时失重仅为12.97%,在空气氛围中初始热分解温度为336℃,在1000℃失重为17.95%。2.设计了一种侧基含有甲氧基和环氧基团的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PMOSA),将聚甲基氢硅氧烷与甲醇、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先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从而制备了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催化剂复配能够有效促进其固化,随着甲氧基占比的增大,其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提升,当引入的环氧基团占比为5%时,其热分解温度为381℃,800℃残重为78.63%,当引入环氧基占比为50%时,初始热分解温度仅为246℃,800℃残重低于50%。将其应用于玻璃粘接和涂层附着力研究,当环氧基团占比为20~30%时,PMSOA在玻璃表面的粘接性能较好,剪切强度大于1.86MPa,而且对玻璃表面进行处理后,附着力可以达到0级。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作为增容剂改善了侧甲氧基聚硅氧烷和环氧树脂的相容性,聚硅氧烷的加入改善了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增加了 3.1。3.设计了一种侧甲氧基聚硅氧烷作基体的可陶瓷化硅树脂,加入的活性填料能有效改善质量损失率,在空气气氛中,陶瓷化硅树脂在600℃以前发生明显失重,600℃以上时因为碳化硼被氧化从而导致体系质量增加,而且活性填料对陶瓷体的致密性也有增益效果。通过SEM、XRD等剖析了陶瓷化硅树脂的瓷化机理,400℃~600℃聚合物发生热解,然后在600℃左右时助熔剂开始熔融形成液相,与热解产物、无机填料发生共晶反应,冷却后形成新晶型,从而制得陶瓷体。当煅烧温度为1000℃时,其压缩强度达到了 54.8MPa,是未煅烧前的2.9倍,其三点弯曲强度为66.8MPa,是未煅烧前的6.4倍。在高温煅烧时,陶瓷体有较明显的线性收缩。
楚少生[7](2020)在《表面结构设计对增材制造零件粘接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增材制造(AM)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制造工艺,由于其可以设计制备出任意形状的结构件,所以可以在确保结构件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件的重量。将传统结构与增材制造结构通过粘接连接是降低成本的一种非常具有意义的方法。本论文选用了应用最广泛的熔融沉积成型(FDM)和打印精度较高的选择性激光烧结(SLS)这两种AM技术,系统研究了表面结构对于粘接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熔融沉积成型工艺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与聚醚酰亚胺(PEI)的粘结性能。通过单搭接(SLJ)试验、双悬臂梁(DCB)试验和有限元分析(FEA),设计和优化了沟槽、方块、半球和台阶锥四种附着在体表面的微特征。表面特征和等离子体预处理对粘接强度影响很大。无论是SLJ还是DCB,其粘接强度均按阶梯锥>方块≈半球>沟槽顺序递减。与传统的微观结构不同,表面宏观结构尺寸较大,没有提高胶黏剂与胶接表面之间的粘结力(或浸润性),但这些结构间的互锁作用使胶接面边缘的应力向中间分散,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应力集中问题。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结构(5-20μm)时通过胶粘剂和表面微结构的联锁提高了胶粘剂粘接强度。而在DCB测试中,观察到粘接面失效,但是可用于粘接的体积增加的表面积对粘接强度提供了额外的促进作用。(2)采用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论文研究了构建方向和纤维取向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制得的碳纤维增强尼龙12试样粘结性能的影响。对于双悬臂梁测试结果,侧表面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IC)比上表面高近4倍,比下表面高2.5倍。确定了较高的表面粗糙度和纤维取向相结合可以增强粘接性能。在纤维垂直于粘接表面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抑制纤维撕裂失效,从而获得最高的断裂韧性(GIC=2600 J/m2)。
张昱龙[8](2020)在《激光表面处理对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界面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简称复合材料)因具有比强度高、比模量高、耐疲劳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与金属连接到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材料。这种新型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复合材料和金属各自的优良性能,有着更高的损伤容限和疲劳极限,已成为制造飞行器的主要材料之一。另外,复合材料与金属粘接还可以应用于大型机械和结构的加固和修复,可以显着提高结构承受的载荷能力。复合材料与金属粘接属于异质粘接,两种粘接基体性能相差较大,在受到较大的外界载荷作用时,粘接层容易出现裂纹而使整个粘接结构被破坏。可以通过对金属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的方式来获得更高的粘接强度,这对保证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结构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全面回顾了异质材料粘接研究现状和粘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激光对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通过改变激光的处理参数而获得不同的表面形貌,之后采用共固化工艺制作了单搭接试件并进行了拉伸试验,深入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光斑间隔与粘接强度的关系。其次,采用有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通过建立激光理论模型以及传热和边界条件对激光表面处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激光表面处理过程的温度场分布,并以表面粗糙度作为评定参数,分析了不同扫描速率和光斑间隔对表面形貌的影响。最后利用仿真得到的表面轮廓,建立了粘接区单胞模型,通过单胞应力分析计算了宏观粘接强度。结果表明,激光表面处理会在铝合金表面上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形貌,该形貌会增加粘接时的实际粘接面积,增强粘接剂和金属表面的机械结合作用,从而使粘接部分的破坏由界面破坏变为混合破坏,提高粘接强度。此外,若要获得较高的粘接强度,在进行激光表面处理时,要求激光的光斑间隔与光斑直径相等并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较高的扫描速率。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激光表面处理工艺与仿真分析及复合材料与金属的粘接性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慕文龙[9](2020)在《湿热-力耦合作用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而通过多材料混合使用实现汽车轻量化是解决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高强度钢等材料凭借其良好的轻量化效果,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有效连接是多材料汽车结构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粘接结构能够在不破坏基材的同时提供一定连接强度,在异种材料特别是涉及CFRP的连接中扮演重要角色。胶粘剂及复合材料具有温度敏感性,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其力学性能。同时长期湿热环境可能导致粘接结构发生老化。除了外部环境影响外,车用粘接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容易发生疲劳失效。而且在载荷持续作用下,粘接结构性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因此,研究温度、湿度及交变载荷单独或耦合作用对复合材料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提供有效的粘接结构失效预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新材料车身的粘接结构老化寿命预测方法研究(51775230)”,重点研究温度、湿度和交变载荷三种因素单独及耦合作用下的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老化规律和失效机理,探究单因素与多因素耦合影响之间内在联系,并解析耦合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与内聚力模型的复杂应力状态下粘接结构失效预测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六部分:第一、采用环氧树脂胶粘剂Araldite?2015制作了CFRP/铝合金对接粘接接头。结合接头准静态拉伸强度测试以及CLSM(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电镜)分析,研究CFRP表面粗糙度对粘接接头强度的影响。设计并加工专用试验设备,对粘接接头进行不同加载水平下的交变载荷老化试验,获得粘接接头失效强度变化规律,并结合失效形式分析,探究交变载荷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机理。第二、在车辆粘接结构服役温度区间(-4080°C)内选择五个温度测点,进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粘接接头准静态拉伸测试,研究接头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各温度条件下对粘接接头进行老化试验,并结合胶粘剂及CFRP的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分析接头温度老化机理。测试各温度点与交变载荷耦合作用后的粘接接头性能,并进行失效形式分析,研究耦合老化规律。采用直观、方差分析方法研究耦合工况中温度、交变载荷影响规律及程度。第三、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分别进行温度循环、高温高湿和湿热循环三种工况下的加速老化试验,结合CFRP、胶粘剂的FTIR和DSC测试,以及失效形式分析,研究湿热环境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机理。在环境老化工况中引入交变载荷作用,分别测试三种环境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后的接头失效强度,并进行失效形式分析,探究耦合工况下的接头老化规律与失效机理。采用方差分析,研究耦合老化中环境及交变载荷对接头性能的作用机制。第四、围绕环境温度、湿度对粘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分别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以及湿热老化不同时间的准静态拉伸及疲劳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以及湿热老化不同时间接头疲劳性能变化规律,分别建立了应力-温度-断裂循环次数,以及应力-老化时间-断裂循环次数关系函数,研究环境对接头疲劳特性影响规律,为不同温度/湿热老化不同时间的粘接接头疲劳性能预测提供参考。第五、进行CFRP/铝合金对接、剪切粘接接头湿热老化试验和胶粘剂FTIR测试,获得接头失效强度以及胶粘剂官能团吸光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通过相关性分析及曲线基本变换,建立各特征官能团与接头失效强度之间的量化关系。对各特征官能团吸光度数据进行权重组合,建立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的老化后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方法。最后引入交变载荷影响,探讨一种适用于湿热环境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作用下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方法。第六、建立基于双线性牵引力-位移法则的粘接接头内聚力仿真模型,根据单一应力状态下的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函数确定退化因子,对内聚力参数进行修正,实现老化后的单搭接接头性能预测,从而建立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及内聚力模型的复杂应力状态粘接接头失效预测方法。通过粘接接头Arcan试验建立老化前后的初始失效准则,并编写VUMAT子程序,将失效预测流程嵌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粘接接头失效过程的自动计算,对比不同初始失效准则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王文潜[10](2020)在《建筑内墙调湿腻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对室内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内墙调湿腻子的研究和应用对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高物品的保存质量、降低空调能耗有着重要的意义。硅藻土、蛭石和沸石是一类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无机矿物材料,是制备建筑内墙调湿腻子的主要功能填料。本文首先对硅藻土原土分别进行球磨处理和煅烧处理,通过低温氮吸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粒度分析等检测手段对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孔体积、表面基团、晶体组成、微观形貌、粒度等进行表征,研究了球磨及煅烧处理对硅藻土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球磨时间和煅烧温度对提高硅藻土调湿性能的最佳处理条件。研究表明:经球磨处理硅藻土的吸放湿性能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吸放湿率逐渐增大;经煅烧处理硅藻土的吸放湿性能随着相对湿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吸放湿率呈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将硅藻土原土球磨20min,再经400℃煅烧,其吸放湿率及比表面积均高于单一处理的硅藻土。以处理后的硅藻土为主要功能填料,运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内墙调湿腻子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水泥掺量越大,腻子粘结性能越好,硅藻土是影响腻子吸湿量和放湿量的主要因素,但当硅藻土掺量过大时,腻子吸、放湿速率增长较小,经对比分析确定A3B2C1为最佳优案;(2)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腻子的粘结强度增大,吸湿量和放湿量略有提高;与掺速溶胶粉和掺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腻子相比,掺4%聚乙烯醇胶粉的腻子性能最佳;(3)纤维素醚粘度越大、掺量越大,其表干时间越长,腻子的粘结强度和吸放湿量随着纤维素醚掺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他性能均无异常,从腻子经济性和性能综合考虑,采用40000MPa·S纤维素醚掺量2‰最佳。为减少水泥用量、改善腻子调湿性能,通过单因素实验的方法对腻子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随着粉煤灰用量的增加,腻子耐水性能和粘结强度降低,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20%为宜;(2)对蛭石、沸石进行球磨处理,蛭石吸放湿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沸石的吸放湿量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蛭石经5min球磨、沸石经20min球磨吸放湿性能最佳;(3)随着沸石、蛭石掺量的增加,腻子吸放湿量逐渐增加,吸放湿速率逐渐减小,单掺蛭石腻子的吸湿量约为单掺沸石腻子的1.6倍,放湿量约为单掺沸石腻子的2.2倍。(4)随着蛭石等量取代硅藻土掺量的增加,腻子的吸放湿量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蛭石等量取代硅藻土40%时,腻子吸放湿性能最好。(4)对腻子常规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满足相应内墙腻子标准要求。
二、打磨块新型胶粘剂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磨块新型胶粘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木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材资源及其利用意义 |
1.1.2 植物纤维性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状况 |
1.1.3 界面概念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RP加固木结构梁的研究 |
1.2.2 FRP-木结构界面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
1.2.3 FRP-木结构界面粘结-滑移模型 |
1.2.4 FRP-木结构界面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2 亚麻纤维与木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原材料 |
2.3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3.3 FFRP板的力学性能 |
2.4 试验装置和加载 |
2.4.1 试验装置 |
2.4.2 试验加载 |
2.4.3 试验测试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3 FFRP-木界面的粘结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概述 |
3.2 破坏模式 |
3.3 FFRP板材轴向应变分布 |
3.4 有效粘结长度 |
3.5 FFRP-木材粘结界面力学性能 |
3.5.1 荷载-位移关系 |
3.5.2 界面承载力 |
3.5.3 断裂能 |
3.5.4 界面剥离承载力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亚麻纤维与木界面粘结-滑移关系 |
4.1 概述 |
4.2 界面剪应力及滑移的测量原理 |
4.3 界面剪应力的演化规律 |
4.4 界面粘结-滑移关系曲线 |
4.5 界面粘结-滑移关系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亚麻纤维与木界面数值模拟 |
5.1 概述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模拟方法简介 |
5.2.2 单元选择 |
5.2.3 材料属性 |
5.2.4 网格划分 |
5.2.5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 |
5.2.6 加载方式及求解 |
5.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5.4 有限元模型结果 |
5.4.1 FFRP板表面等效应力云图 |
5.4.2 FFRP应变分布规律 |
5.4.3 界面粘结剪应力分布规律 |
5.4.4 界面粘结滑移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胶接及其层合板成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轻量化材料 |
1.2.1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发展趋势 |
1.2.2 聚丙烯(PP)在汽车中的应用 |
1.3 复合材料连接技术 |
1.3.1 机械连接 |
1.3.2 胶接连接 |
1.3.3 混合连接 |
1.4 纤维金属层板(FMLs)及其成型技术 |
1.4.1 纤维金属层板的发展历史 |
1.4.2 纤维金属层板成型技术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2 MAPP胶接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与方法 |
2.2.1 材料选择与实验方案 |
2.2.2 PP单搭接试样制备 |
2.3 PP/GF单搭接拉伸剪切强度试验分析 |
2.3.1 PP/GF单搭接试件接头的热熔连接 |
2.3.2 PP单搭接试样接头的MAPP胶膜胶接 |
2.4 MAPP胶膜胶接异质材料 |
2.4.1 MAPP胶膜胶接4 种异质材料 |
2.4.2 MAPP胶膜与其它胶膜胶接性能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MAPP/GF层合板制备和成型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3 MAPP/GF层合板制备 |
3.3.1 MAPP/GF预浸单向带热性能分析 |
3.3.2 MAPP/GF层合板制备 |
3.3.3 准静态拉伸试样与三点弯曲试样制备 |
3.4 MAPP/GF层合板成型工艺优化 |
3.4.1 MAPP/GF层合板成型压力优化 |
3.4.2 MAPP/GF层合板成型温度优化 |
3.4.3 MAPP/GF预浸单向带的3 种不同铺层方式 |
3.5 本章小结 |
4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选择与层板制备 |
4.2.1 金属材料的选择与表面处理 |
4.2.2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制备 |
4.2.3 Ⅱ型断裂韧性端部缺口弯曲(ENF)试样制备 |
4.3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力学特性 |
4.3.1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拉伸行为失效模式 |
4.3.2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弯曲行为失效模式 |
4.3.3 MAPP/GF/AL纤维金属层板Ⅱ型断裂韧性试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的工艺参数优化及断裂失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粘接技术 |
1.2.2 粘接强度影响因素 |
1.2.3 粘接接头断裂失效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胶层氧化铝颗粒粘接工艺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及静拉伸试验 |
2.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
2.2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
2.3 接头质量检测 |
2.3.1 静力学性能测试 |
2.3.2 断口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胶层结构参数对失效载荷的影响 |
3.1.1 失效载荷响应面模型建立 |
3.1.2 失效载荷响应面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
3.2 胶层结构参数对能量吸收值的影响 |
3.2.1 能量吸收值响应面模型建立 |
3.2.2 能量吸收值响应面单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
3.3 粘接工艺参数优化与试验验证 |
3.3.1 粘接工艺参数优化 |
3.3.2 试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层的断裂失效仿真分析 |
4.1 基于蒙特卡洛算法的胶层颗粒填充几何模型 |
4.2 颗粒与基体界面参数确定 |
4.2.1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
4.2.2 界面损失起始及失效准则 |
4.2.3 界面参数确定 |
4.3 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层失效有限元分析 |
4.3.1 峰值载荷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2 有效拉伸模量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3 胶层内的裂纹扩展分析 |
4.4 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层的断裂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成果 |
(4)喷射UHTCC热工性能研究及喷射UHTCC-XPS保温复合板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建筑保温节能的重要性 |
1.1.2 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概述 |
1.1.3 建筑节能常用保温材料 |
1.2 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概述 |
1.2.2 国内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的研究现状 |
1.2.3 喷射UHTCC的工程应用实例概述和应用前景 |
1.3 夹芯板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喷射UHTCC导热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热传递机理及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
2.2.1 热传递机理 |
2.2.2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
2.3 导热系数测定试验 |
2.3.1 试验尺寸及制备过程 |
2.3.2 试验装置及原理 |
2.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应变片法测喷射UHTCC材料的热线膨胀系数 |
2.4.1 测试原理 |
2.4.2 试件制作 |
2.4.3 试验设备及试验过程 |
2.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喷射UHTCC-XPS保温复合板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喷射UHTCC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3.2.1 试验方案 |
3.2.2 试件制作与成型 |
3.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 喷射UHTCC与有机保温材料基底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案 |
3.3.3 试件制备 |
3.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喷射UHTCC-XPS复合板抗弯承载力试验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件制备 |
3.4.3 加载方式 |
3.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外保温墙体温度效应仿真模拟及热工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基本理论 |
4.2.1 瞬态热传导基本微分方程 |
4.2.2 时间条件或初始条件 |
4.2.3 边界条件 |
4.2.4 温度应力计算原理 |
4.3 新型喷射UHTCC-XPS外墙外保温墙体温度效应模拟 |
4.3.1 基本假设 |
4.3.2 墙体构造及相关参数 |
4.3.3 大气温度 |
4.3.4 建立分析模型 |
4.3.5 结果与分析 |
4.4 喷射UHTCC—XPS保温复合板的热工参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5)钢/铝结构胶连接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结构胶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钢/铝异种材料连接技术及结构胶的基础理论 |
2.1 钢铝异种材料连接技术概述 |
2.1.1 结构胶连接技术概述 |
2.1.2 其他钢/铝连接技术概述 |
2.2 胶接基本理论 |
2.2.1 胶接机理 |
2.2.2 胶粘剂简介 |
2.2.3 结构胶连接工艺流程 |
2.3 结构胶接头的类型、受力分析及其失效模式 |
2.3.1 结构胶接头的基本类型 |
2.3.2 结构胶接头的受力分析 |
2.3.3 结构胶接头的失效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铝胶接接头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探究 |
3.1 引言 |
3.2 钢/铝胶接接头试验方法 |
3.2.1 结构胶连接试验材料 |
3.2.2 胶接接头设计及实验方案 |
3.3 胶接试验流程 |
3.3.1 样件制备 |
3.3.2 拉伸破坏试验 |
3.3.3 断面观察 |
3.3.4 金属表面特性分析 |
3.4 胶接实验结果分析 |
3.4.1 胶层厚度对胶接接头强度影响 |
3.4.2 表面处理对胶接接头强度影响 |
3.4.3 固化条件对胶接接头强度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有限元方法胶接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胶粘模型有限元理论基础 |
4.2.1 内聚力模型简介 |
4.2.2 双线性本构模型 |
4.2.3 三线性本构模型 |
4.3 胶粘接头力学性能试验 |
4.3.1 母材力学性能的测定 |
4.3.2 胶接接头力学性能的测定 |
4.4 基于内聚力单元的胶接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有限元建模方法介绍 |
4.4.2 胶接接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3 胶接接头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4.5 钢/铝薄板单搭接接头拉伸试验的模型验证 |
4.5.1 钢/铝薄板单搭接接头拉伸试验及数据修正 |
4.5.2 钢/铝单搭接接头的仿真建模及验证 |
4.5.3 胶层应力分析 |
4.6 基于有限元方法胶接强度影响因素的探究 |
4.6.1 胶层厚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及应力分析 |
4.6.2 搭接长度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4.6.3 刚度不平衡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学术成果及参与项目) |
(6)多官能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硅氧烷接枝改性及对热稳定性的影响 |
1.2.1 聚硅氧烷接枝改性 |
1.2.2 侧基结构对聚硅氧烷热稳定性的影响 |
1.2.3 聚硅氧烷用于环氧树脂的阻燃 |
1.3 改善聚硅氧烷低温粘接性能的方法 |
1.3.1 被粘材料表面处理 |
1.3.2 聚硅氧烷化学改性 |
1.4 陶瓷化硅树脂的组成及瓷化机理 |
1.4.1 可陶瓷化聚硅氧烷的组成 |
1.4.2 可陶瓷化聚硅氧烷的瓷化机理 |
1.4.3 铂催化剂对陶瓷化过程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1 原料预处理 |
2.2.2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 |
2.2.3 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 |
2.2.4 官能侧基聚硅氧烷的固化 |
2.2.5 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6 陶瓷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三章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制备及表征 |
3.2.2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的固化及表征 |
3.2.3 不同条件对侧甲氧基聚硅氧烷固化的影响 |
3.2.4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固化物热稳定性分析 |
3.2.5 侧甲氧基聚硅氧烷固化物力学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侧甲氧基环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表征 |
4.2.2 PMOSA固化及表征 |
4.2.3 PMOSA对玻璃低温粘接性能研究 |
4.2.4 热性能分析 |
4.2.5 阻燃性能分析 |
4.2.6 PMOS与PMOSA对环氧树脂热稳定性及阻燃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瓷化硅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可瓷化硅树脂的组成 |
5.2.2 可瓷化硅树脂热稳定性分析 |
5.2.3 可瓷化硅树脂质量损失率和尺寸收缩率 |
5.2.4 煅烧温度对可瓷化硅树脂成瓷效果的影响 |
5.2.5 煅烧温度对陶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6 填料含量对陶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表面结构设计对增材制造零件粘接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增材制造(AM)技术概述 |
1.3 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DM)研究现状 |
1.3.1 工艺参数研究 |
1.3.2 设备研究 |
1.3.3 新型材料研究 |
1.4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研究现状 |
1.4.1 成型工艺研究 |
1.4.2 成型材料研究 |
1.5 AM技术与粘接工艺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增材制造设备 |
2.2.1 FDM设备及材料 |
2.2.2 SLS设备 |
2.3 测试设备 |
2.3.1 机械性能测试 |
2.3.2 表面形貌分析 |
2.3.3 表面性能分析 |
第三章 表面结构设计对熔融沉积成型样件粘接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样件制备与表征 |
3.2.1 表面结构设计 |
3.2.2 熔融沉积成型设备制备标准样件 |
3.2.3 表面预处理 |
3.2.4 粘接过程 |
3.2.5 测试与表征 |
3.2.6 数据模拟和优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DM打印PEEK和 PEI的机械强度 |
3.3.2 表面处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3.3 单搭接测试结果 |
3.3.4 双悬臂梁测试结果 |
3.3.5 表面结构尺寸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各向异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样件制备与表征 |
4.2.1 DCB标准样条打印制备 |
4.2.2 标准测试样件制备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形貌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4.3.2 纤维取向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激光表面处理对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界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复合材料粘接界面强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理论基础 |
2.1 前言 |
2.2 粘接理论 |
2.2.1 吸附理论 |
2.2.2 机械结合理论 |
2.2.3 其他粘接理论 |
2.3 金属表面评定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激光表面处理对金属/复合材料粘接性能试验研究 |
3.1 前言 |
3.2 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的单搭接剪切试验 |
3.2.1 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
3.2.2 单搭接试件的制备 |
3.2.3 激光表面处理后的表面观测 |
3.2.4 剪切强度测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表面粗糙度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
3.3.2 激光表面处理对胶粘剂附着的影响 |
3.3.3 激光功率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3.4 扫描速率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3.5 激光光斑间隔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激光表面处理与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界面仿真分析 |
4.1 前言 |
4.2 激光表面处理的仿真建模 |
4.2.1 激光的理论模型 |
4.2.2 工件模型及材料 |
4.2.3 传热及边界条件 |
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 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界面性能仿真分析 |
4.3.1 金属表面形貌描述 |
4.3.2 粘接区“单胞”模型建立 |
4.3.3 仿真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湿热-力耦合作用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几何及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1.2.1 几何参数 |
1.2.2 工艺参数 |
1.3 温、湿环境以及交变载荷对复合材料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1.3.1 环境温度影响 |
1.3.1.1 胶粘剂与复合材料 |
1.3.1.2 粘接接头 |
1.3.2 温度老化 |
1.3.2.1 胶粘剂与复合材料 |
1.3.2.2 粘接接头 |
1.3.3 湿度影响 |
1.3.3.1 胶粘剂与复合材料 |
1.3.3.2 粘接接头 |
1.3.4 交变载荷影响 |
1.3.5 耦合影响 |
1.3.5.1 温度、湿度耦合 |
1.3.5.2 温度、湿度及交变载荷耦合影响 |
1.4 粘接结构分析方法 |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交变载荷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选择与接头制作 |
2.2.1 试验材料 |
2.2.2 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设计与制作 |
2.3 试验测试 |
2.3.1 不同表面粗糙度CFRP粘接接头测试 |
2.3.2 载荷老化试验 |
2.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2.4.1 CFRP表面粗糙度对粘接接头性能影响 |
2.4.2 交变载荷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选择与试样制作 |
3.3 试验测试 |
3.3.1 不同温度下接头准静态性能测试 |
3.3.2 粘接接头老化试验 |
3.3.3 胶粘剂与CFRP的FTIR测试 |
3.3.4 胶粘剂与CFRP的DSC测试 |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4.1 胶粘剂与CFRP的FTIR测试结果 |
3.4.2 胶粘剂与CFRP的DSC测试结果 |
3.4.3 服役温度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3.4.4 温度老化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3.4.5 温度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湿热-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选择与试样制作 |
4.3 试验测试 |
4.3.1 粘接接头老化试验 |
4.3.2 胶粘剂与CFRP的FTIR、DSC测试 |
4.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1 胶粘剂与CFRP的FTIR测试结果 |
4.4.2 胶粘剂与CFRP的DSC测试结果 |
4.4.3 湿热老化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4.4.4 湿热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对粘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度、湿度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选择与试样制作 |
5.3 试验测试 |
5.3.1 试验装置 |
5.3.2 试验方案 |
5.4 温度对粘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5.5 湿热环境对粘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的老化后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方法 |
6.1 引言 |
6.2 材料选择与接头制作 |
6.3 试验方案设计 |
6.3.1 人工加速湿热老化试验 |
6.3.2 胶粘剂FTIR测试 |
6.4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4.1 长期高温高湿环境对粘接接头性能影响 |
6.4.2 胶粘剂FTIR测试结果 |
6.5 基于单个官能团的老化后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 |
6.5.1 官能团吸光度与失效强度相关性评价 |
6.5.2 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函数的建立与验证 |
6.6 基于特征官能团权重组合的老化后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 |
6.7 湿热与交变载荷耦合老化后的粘接接头失效强度预测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胶粘剂化学特性及内聚力模型的粘接接头失效预测方法 |
7.1 引言 |
7.2 单搭接接头湿热老化试验 |
7.2.1 试件制作和试验测试 |
7.2.2 试验结果分析 |
7.3 有限元数值模拟 |
7.3.1 双线性牵引力-位移法则 |
7.3.2 有限元模型建立与内聚参数修正 |
7.3.3 仿真结果分析 |
7.4 初始失效准则影响研究 |
7.4.1 老化前后不同应力状态下粘接接头准静态拉伸试验 |
7.4.2 老化前后初始失效准则建立 |
7.4.3 用户材料子程序编写及软件嵌入 |
7.4.4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建筑内墙调湿腻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建筑内墙腻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建筑内墙腻子的组成及分类 |
1.3.1 建筑内墙腻子的组成及作用 |
1.3.2 建筑内墙腻子的分类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基料 |
2.1.2 填料 |
2.1.3 外加剂 |
2.2 实验仪器、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和技术指标 |
2.3.1 硅藻土处理及内墙腻子的制备方法 |
2.3.2 硅藻土吸放湿性能测试 |
2.3.3 内墙腻子基本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处理工艺对硅藻土调湿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机械球磨处理 |
3.1.1 实验条件 |
3.1.2 X射线衍射分析 |
3.1.3 粒度分析 |
3.1.4 红外光谱分析 |
3.1.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3.1.6 表面形貌分析 |
3.1.7 调湿性能 |
3.2 煅烧处理 |
3.2.1 实验条件 |
3.2.2 X射线衍射 |
3.2.3 粒度分析 |
3.2.4 红外光谱分析 |
3.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3.2.6 表面形貌分析 |
3.2.7 调湿性能 |
3.3 综合处理法 |
3.3.1 实验条件 |
3.3.2 比表面积分析 |
3.3.3 调湿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墙调湿腻子的配合比研究 |
4.1 基础配合比的确定 |
4.1.1 影响因素的选择 |
4.1.2 腻子基本配方获取和分析 |
4.2 不同胶粉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
4.2.1 胶粉对腻子物理性能的影响 |
4.2.2 实验方案及检测指标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不同粘度的纤维素醚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
4.3.1 纤维素醚对腻子物理性能的影响 |
4.3.2 实验方案及检测指标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腻子配方优化及分析 |
5.1 粉煤灰取代水泥用量对腻子性能的影响 |
5.1.1 粉煤灰对干粉腻子物理性能的影响 |
5.1.2 实验方案及检测指标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5.2 单掺沸石、蛭石对腻子调湿性能的研究 |
5.2.1 球磨时间对沸石、蛭石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
5.2.2 沸石、蛭石掺量对腻子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
5.3 混掺调湿材料对腻子调湿性能的研究 |
5.3.1 硅藻土、蛭石混掺对腻子吸放湿性能的影响 |
5.3.2 常规性能检测结果 |
5.3.3 调湿材料的影响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打磨块新型胶粘剂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麻纤维复合材料-木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 贾小磊.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玻纤增强改性聚丙烯胶接及其层合板成型研究[D]. 刘帅.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胶层氧化铝颗粒增强粘接的工艺参数优化及断裂失效研究[D]. 李伟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喷射UHTCC热工性能研究及喷射UHTCC-XPS保温复合板的研发[D]. 石振邦. 浙江大学, 2020(01)
- [5]钢/铝结构胶连接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 周奥. 湘潭大学, 2020(02)
- [6]多官能侧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永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表面结构设计对增材制造零件粘接性能的影响[D]. 楚少生.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8]激光表面处理对金属/复合材料粘接界面的影响研究[D]. 张昱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9]湿热-力耦合作用对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D]. 慕文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10]建筑内墙调湿腻子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文潜.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标签:环氧树脂胶粘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