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艾科热木·阿力普[2](2021)在《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其有几千年的璀璨历史,凝聚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也孕育出了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之一的新疆木卡姆艺术,其自古流传至今,至少走过了 500多年风风雨雨。如今木卡姆艺术留存于新疆各个不同的地区,主要的木卡姆艺术形式主要有: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这其中十二木卡姆最具有代表性。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套曲,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之下,木卡姆艺术从濒临灭失的困境中,逐渐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与发展。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证明其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更是我国新疆各民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思维与感情的一种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但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面临诸多问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传承工作依然面临着保护基础薄弱、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不足、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木卡姆艺术合理利用不足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所遇到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并遵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总方针。倡导政府主导,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法,有效解决诸多问题。因此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需要从立法完善、有效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提升对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有效完善教育传承、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与实务资料的保护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完善。以期将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治理轨道。本文主要是一篇研究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学术论文,以十二木卡姆的发祥地莎车县为田野点,对十二木卡姆的生存生态环境、民俗状况、传承与保护情况、代表性传承人数量、政府扶持力度、传承与保护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完整、客观的了解与描述,并就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对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发展,新时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共有六章组成:第一章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主要描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并对木卡姆艺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进行系统的总结;就木卡姆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类别: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乐器手工制作技艺、传统节日与民俗,相互交融的现象进行说明。为本文后面章节做好铺垫。第二章主要从文化多样性、文化权利理论,以及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马克思民族平等理论方面进行论述,探讨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以新疆木卡姆艺术为主线,对其所处的生存环境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近年来我国加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际公约以及创设的相关国内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所坚持的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维护多元一体、整体性保护、真实性保护、文化共同繁荣等原则依次进行详细说明。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莎车县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多种传承模式,所做的具体保护措施等,依据调研获得的信息进行全面的描述。第四章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包括保护基础滞后、传承人面临困境、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充分、文化生态遭破坏、合理利用不足问题,都一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细致、全面的分析。第五章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通过域外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葡萄牙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模式,进行详细的研究。总结出对我国木卡姆艺术保护有利的经验启示。第六章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完善建议,主要从完善相关立法、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基础、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完善教育传承、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的保护、加强木卡姆文化的传播、加强木卡姆实物资料的保护等视角,对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提出完善意见。
向谨汝[3](2021)在《郑重对待资源平等 ——德沃金正义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正义问题,不同时代、不同理论旨趣的思想家对其界定不同。罗尔斯将正义问题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他开启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对平等的诉求成为人类社会的恒久主题。平等与正义,像手的正反两面,说正义也是在说平等。分配领域中,正义总内含着平等。因为平等意味着对每个人以相同方式对待,所以不会有人抱怨自己受到了平等的对待。而反对平等、主张不平等,需要理由。因为不平等暗含着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人,它包含了歧视,那么其有理由抱怨被不公平对待。自从罗尔斯提出自己的正义思想后,政治哲学的主题由自由转向平等。政治哲学家们纷纷针对平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回应。德沃金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分配正义理论,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德沃金的思想涉及到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等各方面,同时德沃金的正义理论中蕴含着其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律哲学的基础。其正义理论的道德哲学基础主要通过其对伦理个人主义的两个原则和平等者的良善生活的论述得以体现;政治哲学基础主要通过其对抽象平等权和政治平等的阐述得以体现;法律哲学基础主要通过其对权利的强调得以体现。德沃金正义理论的核心是资源平等论。德沃金在批判之前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其资源平等论。为了实现资源平等论“敏于抱负、钝于禀赋”的理念,德沃金提出了“拍卖”和“虚拟保险市场”的设想。通过“拍卖”设想试图解决非人格资源引起的不平等问题,通过“虚拟保险市场”设想试图解决人格资源引起的不平等问题。他试图解决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平等,也试图解决客观因素导致的不平等。他既考虑了公民的个人责任,也考虑了政府的集体责任。将“敏于抱负、钝于禀赋”的理念贯彻于自己资源平等论的始终。政治哲学家们对“平等”问题的回应,构成了现代西方正义理论谱系。罗尔斯的“基本善平等”,诺奇克的“机会平等”,德沃金的“资源平等”,沃尔泽的“复合平等”,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平等,都是对“平等”问题的重要且不同的代表性回答。从正义理论的派别、正义理论的论证方式、正义的实现途径、正义理论焦点的转换、建构正义理论的思维方式、正义理论试图达到的社会目的等方面,对德沃金与现代西方其他政治哲学家正义理论进行比较,可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德沃金的正义思想,可更加确当地评价德沃金的正义理论在政治哲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德沃金的正义理论既存在着独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也存在着局限和缺陷。在理论层面,德沃金提供了一种新的分配正义模式和路径。在现实层面,德沃金通过对资源的“两手”配置解决经济地位不平等问题。但是,德沃金的正义理论拥有理想化的“乌托邦”色彩,“拍卖”方案和“虚拟保险市场”方案在现实操作层面上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同时,“敏于抱负”与“钝于禀赋”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张力,相互消解。而“平等优先于自由”命题具有可争辩性。德沃金的正义理论不仅存在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在理论实践层面也具有较大的借鉴作用。德沃金的正义理论,尤其是其权利论和资源平等论,对我国社会正义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义价值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充分实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刘慧[4](2021)在《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文中提出公民身份是西方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极具复杂性和争议性。自古希腊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公民身份两大理论传统,但直到1949年,T.H.马歇尔在《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对“公民身份”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和系统概括,才奠定了现代公民身份的经典形态。之后,西方公民身份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后现代化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公民身份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各种思想流派围绕公民身份的概念涵义、公民主体以及公民身份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单一性与多重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论争。另外,还有各种新的公民身份概念也纷纷出现。如生态公民身份、移民公民身份、原住民公民身份、性公民身份、文化公民身份等。其中,女性主义公民身份也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当时政治思想中公民身份研究的热潮和对公民身份的重新理解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女性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和女性主义运动的要求有关。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实质就是从性别视角广泛介入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论争,揭示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理论局限和性别缺失,并尝试改造或重构传统公民身份理论,以解决女性在公民身份理论和实践中的受排斥地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公民身份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视角,也是女性主义探讨性别政治和女性政治地位的重要主题。本论文拟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梳理女性主义对西方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化批判,分析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总结和提炼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诉求和政策构想,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对其价值和不足作出合理的评价。本文首先通过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各种公民身份理论的批判说明女性主义公民身份建构的理论语境和背景,阐明各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基本逻辑以及女性主义批判的理论基点和理论逻辑。女性主义的批判表明,各种公民身份理论虽然对公民主体有不同的预设,但都是抽象化的、男性化的;虽然对公、私领域有着不同的划分和评价,但都存在家庭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离和对立;虽然对公民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理解,但都不同程度存在对公民的同质化理解,存在对女性和弱势群体的排斥和压制。女性主义的性别化批判揭开了主流公民身份理论虚假普遍主义的面纱和男性化本质,对蕴含在公民身份理论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男性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形成重要挑战。女性主义认为,公民身份对女性的排斥与公民身份性别化的理论建构密切相关。但是,囿于单纯的性别视角和抽象的理论批判的视野,女性主义的批判没能从政治、道德以及文化层面上升到经济学层面,从而忽视和遮蔽了资产阶级公民身份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实质以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的深刻的经济根源。其次,本文对各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模式和主要代表进行梳理。女性主义要求克服公民身份理论中的性别盲点和理论局限,构建一种对女性更加友好的、更加包容、多元的公民身份模式。基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目标方法,在批评和借鉴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审议民主等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女性主义对新的公民身份模式进行了各种理想设计。从目标取向来看,大体呈现出性别中立、性别差异、性别多元三种基本形态。从理论渊源来看,则呈现出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后现代解构主义、激进民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多种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流派。从典型代表来看,则有苏珊·莫勒·奥肯的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模式,玛丽·迪策、瑞恩·沃特等人的共和主义模式,琼·埃尔希坦等人提出的母性主义公民身份、尚塔尔·墨菲的“性别多元”的激进民主模式、艾利斯·马瑞恩·扬的“群体差异”模式等。这些理论设计对于克服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性别局限,在多元变动的社会背景下真正包容女性的多元差异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总体来看,她们的模式选择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仍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单一片面的理解;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只要求对现有社会的制度安排、文化观念等进行一些渐进的改革;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难以成为广大被压迫女性团结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梳理女性主义各种公民身份模式以及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综合不同模式在有关公民身份一些核心问题上的对话和论争,揭示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基本理论诉求。总起来看,在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夹缝和碰撞中,如何摆脱父权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性别本质论的束缚,在平等和差异、普遍性和特殊性、关怀伦理和正义伦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等一系列二元关系之间寻求一种开放式的、动态的平衡,成为当代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理论诉求。女性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突破了西方传统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一些基本预设,对西方理论传统中抽象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二元逻辑形成重要挑战。但是,由于女性主义囿于理论哲学“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她们难以找到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真正根源和消除二者对立的现实途径。最后,承接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理论困境和诉求阐明其在公民政治实践中的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女性主义在综合平等与差异、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怀与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框架,以求从各个实践维度释放公民身份对女性包容的潜能。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不仅超越了传统的公私边界,使得公民身份开始与关怀、草根参与、身体、亲密关系、性等传统意义上的私人领域相联系,而且也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对全球公民身份进行了探讨。这些政策构想和制度安排扩展了公民身份的空间,拓展了原有公民身份权利和责任的范围,对于在现实社会中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政策只要求在现有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下,主要依赖于政府行为进行渐进的零星的改革,因而它在社会变革及女性解放中的效力也较为有限。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女性解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吸收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有益的理论成果。但同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作为基本的理论指导。我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的认识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宏观视野,不能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土壤。
朱晨菲[5](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提出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高景柱[6](2021)在《自由与平等:德沃金的调和及其限度》文中提出在当代政治哲学中,自由和平等是两种基本的政治价值,很多学者在思考如何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系问题。罗纳德·德沃金不是从宽泛的意义上探讨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关联性,而是研究消极自由与分配平等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在其所建构的"资源平等理论"这一分配正义理论中,自由应该处于何种位置。德沃金对自由与平等之间关系的看法较具特色,他认为平等是一种至上的美德,自由与平等能够相容,如果自由与平等之间真的出现了冲突,那么自由必败无疑。然而,德沃金的上述观点至少有三点值得商榷:第一,德沃金在处理自由与平等之间关系时的论证起点是其所要达到的终点,即德沃金的论证存在"循环论证"之嫌;第二,虽然德沃金认为自由与平等能够和谐共存,但是他仍然探讨了如何调和自由与平等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认为"利益战略"不能被用于化解自由与平等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构成性战略"将是一种有益的替代选择。然而,利益战略并没有像德沃金所认为的那样会侵犯个人的基本政治自由,同时德沃金一直坚守的构成性战略不仅没有为平等的至上性提供保障,反而赋予了自由一种优先的地位;第三,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没有像德沃金所说的那样对每个公民表达了平等的关心与尊重,资源平等理论并不是抽象的平等主义原则的一种最佳体现形式。
朱晖[7](2021)在《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渔业资源丰富,自建国以后至今,我国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提升渔业产量,发展海洋渔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连续稳居世界首位。其中,沿岸和近海水域是我国的主要渔场,主要渔汛、经济鱼类和水产品均产于这些水域,因此一直是海洋捕捞作业的主要区域。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和渔业政策的调整,沿海渔业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捕捞规模被不断限缩,迄今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但由于渔船、渔具的大量投入,捕捞强度过大,整体沿海海域的渔业资源整体衰退,再加上周边国家对所管辖海域的渔业管控日趋严格,外海的部分渔船被迫退向近岸。而此时原本在潮间带至7-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和近海养殖,随着养殖业的扩张,养殖方式的变化,特别是海洋牧场和底播养殖、人工鱼礁的不断普及,养殖区域不断向外海拓展,覆盖到了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船作业场所。养殖权人根据取得的许可设定养殖范围,禁止捕捞船舶进入划定的养殖区域。而这些区域原本是传统定置渔业和小型渔业船舶作业的区域,渔民认为其已经取得了捕捞许可,有权捕捞野生鱼类,因此无视养殖权人设立的界限仍然进入养殖区进行捕捞,但养殖权人则认为捕捞者侵犯了其对海域的占有和使用权利,于是近海养殖和捕捞纠纷不断,引发了有关海域之争。这不仅导致了捕捞权人和养殖权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也造成了渔民与主管部门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了养殖者、捕捞者、主管部门三方相互之间的冲突。这也凸显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面临的两个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一是渔业资源的严重匮乏与急剧增长的对优质渔业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为保护海洋资源而实行的限制捕捞制度与传统渔民权利保护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尖锐的表现就是涉外事件日益增多,中国渔船屡屡在域外因非法捕捞作业而被查处,并引发国际纷争;海域使用纠纷案件不断上升,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表面来看养殖和捕捞的纠纷是用海纠纷,实质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之间的协调问题,即作为主体的人在利用海洋过程,对利益的争夺与海洋渔业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其背后隐藏的是海域资源配置和渔业管理的问题。究其根本是人类对海洋利用的价值取向和国际海洋秩序及渔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结果。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对养殖权和捕捞权冲突的表现和成因分析来发现冲突的根源所在,从制度完善和管理变革两个方面为冲突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并进行路径上的探索。渔业权冲突的本质是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失衡必然引发权利之争。利益的平衡和权利冲突仅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难以解决,最终还是要靠政府干预。以市场为中心的产权制度曾被提出认为可以解决渔业管理中的过度捕捞和权利分配等问题,但由于渔业资源的特殊性和缺乏整体协调大多数努力都失败了。渔业权制度设计的实质是对不同渔民群体的利益识别、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及利益表达的过程,即解决有限的渔业资源在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成员间的分配。权利分配本质是正义问题,即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成果,分担社会成本。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法律规范、利益分配、责任分担等都是社会关系外化的表现。人们对权利的追求即是要实现自身在现实社会规范中的价值。法治社会要求实现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和谐,法律对权力和权利内容的规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因此,基于社会正义的维度,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以应得与所得的合理程度为表征,由政府对市场分配结果的不公加以纠正。通过干预实现不同渔业主体在市场中的公平交换,以解决交换过程资源的不平等和权利义务的不对称。其核心是作为主体的渔民无论在分配的哪个阶段,都能平等享有基本权利。此外,人类发展的多重性决定正义是多层面、多视角的,正义不能仅局限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应放眼于整个自然界和生态系统,在自然规律中不断协调,加以融合。社会发展到当今时代,发展的目标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有着多元化的追求。为了实现人类共同向往的自由,应当通过对实然世界的考查,实现对应然世界的追求,完成人性善的飞跃,因此,分配正义应当上升到生态正义的维度。基于生态正义理论,渔业资源的分配正义至少应当包括种际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强调人与海洋的和谐关系,敬畏海洋,尊重所有海洋生物物种,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呵护海洋生态环境,避免过度捕捞和肆意掠夺渔业资源。基于正义理念对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公正分配,是解决渔业权冲突的根本路径,但正义的实现要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历史上,对渔业资源不可枯竭的认识和海洋自由论消除了对渔业发展的担忧,实现了船队和渔具的现代化;但过度捕捞和资源衰竭的现实又使人们重新审视渔业发展的视角,提出了许可制度和渔业配额制度等限制管理措施。我国渔业政策由此经历了由鼓励捕捞到限制捕捞、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转变,特别是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海域的规范管理。但长久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和资本中心主义背景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都完全以人类为中心,以获得资本最大化为目标,无视资源的有限性而竭力提升捕捞能力、加大养殖密度以获取最大利益,导致过度捕捞、海域污染和渔业资源的衰竭。渔业权的冲突是利益争夺私权滥用的表现,也是政策调整过程中政府不当干预的结果。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关系的弥散与扩张,市场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在不断加深,具有广泛性的渔业秩序不再是传统民事主体的私权秩序,而是进入多重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行使方式的复合阶段。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性质、特点和排他性均不同,仅依靠行为人之间的自行约束已显不足,因此由带有共同约束属性的公权力介入管理已有必要。从渔业管理的层面上来看,现有管理体系存在体制混乱和权限不明等问题。因此应转变渔业管理的思路,在权利保护方面,通过对不同的渔业主体采取不同的倾斜保护政策,从而对养殖权人和捕捞权人的权利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在制度建构方面,一方面基于社会正义,对传统渔民的入渔权予以保护,另一方面基于生态正义,完善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海洋保护区制度以及海域分层确权制度。在管理模式方面,推行渔业综合管理模式,实施渔业综合授权许可和综合执法体制,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尹中良[8](2021)在《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由主义中立性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本文试图在中立性的角度分析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探究其前后期关于中立性思想的理论转向。在《正义论》中,罗尔斯继承康德的形而上学学说,并给予正义原则的证明以一种康德式的解释。但在《政治自由主义》中,罗尔斯认为其前期所推导出的正义理论是一种完备性学说,并不能成为一种公民之间的共识基础,进而转向一种政治层次的正义观念,以“公共理性”“重叠共识”理念来实现政治领域内的基于公民身份的共识,这一政治正义观念实现了中立立场,实现秩序良好社会的稳定性,同时这一政治的正义观念摆脱了康德的形而上学以及认识论基础,对中立性思想实现一种更好的辩护。本文首先对自由主义中立性的含义以及传统证成路径进行分析和总结。这包括对自由主义中立性的产生时间、背景和中立性的主体、客体、适用范围的分析。探究中立性的三种传统证成路径并指出其证成过程的漏洞。其次,对罗尔斯《正义论》中的中立性思想进行分析。通过对原初状态、权利与善的关系以及两条正义原则的分析,试图探究罗尔斯在这一时期中立性思想的理论基础何在以及中立性思想的表现,展现其对中立性传统证成路径的继承与发展。之后则是对罗尔斯中立性思想的政治自由主义转向进行分析。罗尔斯的中立性思想在后期进行一种政治转向,其不仅在中立性的理论范围上进行限制,同时也对中立性的理论基础进行转换。通过对三种政治性理念的具体分析,展示出罗尔斯在后期关于中立性思想的转变。对于这一转向,学界一些思想家有着各自的观点以及学术上的争论。通过展现学者们对转向的学术争论,为下一章关于转向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最后,本文对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进行评价。论文分别在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的理论前提、转向基础以及转向的效果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批评,同时也基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思想对这些批评给出回应,试图表明对其转向的批评是“薄弱的”以及存在一些误解的。
陈萌[9](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生命价值观贯穿着人类一生,它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要注重青年的价值观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自然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各种错综的思想随之而来,一些负面新闻和心理疾病等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全国的大学生都经历其中,社会各界都对生命有了审视和沉思。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和国家要始终关心和爱护大学生的成长,让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因此,对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实现生命价值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也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契机为理论支撑,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旨在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生命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中,为党和国家能输送更多的人才打牢坚实的基础。本文由引言部分、主体部分和结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有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支撑与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目标、核心目标、整体目标。教育大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培养大学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环境,弘扬生命价值,达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第三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依据全民受众的原则、螺旋式推进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以及教育活动自身与时俱进的属性确立了教育内容的基础维度和革新维度。第四部分,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运用理论灌输与实践探索相统一、情感沟通与心灵疏导相统一、情景陶冶与环境体验相统一、案例分析与榜样示范相统一的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生命价值观教育,在家庭生活中重视生命价值观教育以及优化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结语部分,回归教育的原点,立足新时代现实,阐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焦金磊[10](2021)在《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中的残障者正义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各类残障者的总数已达8296万,占总人口的6.34%。(1)在日常生活中,残障者相较于普通人无疑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如何处理残障者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异,使残障者免于遭受社会不公正成为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亟需回答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了将人类能力视作社会资源的主张,可以看作是当代正义理论包容残障者的首次尝试。但这种做法引起了资源平等主义者的不满,他们认为只有源自偶然性因素的能力才能被视作社会资源,正义理论需要为个人自主性保留空间。然而资源平等主义对自主性的过分强调却难以与残障者的依赖性协调。基于此,森与纳斯鲍姆试图综合两者,以“能力”的平等分配弥合残障者与普通人的差异。这构成了当代政治哲学理论的残障者正义问题的理论谱系,也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认为,无论是资源平等主义还是能力进路都体现出强烈的“分配正义范式”特征,这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残障者差异的独特性,也导致其理论对社会正义目标的偏离。故而本文试图回到“残障”概念本身,澄清现有政治哲学理论在残障者正义问题上的诸多误解,最终揭示“社会不正义”的独立性与差异政治的必要性。在分配正义范式看来,只要实现了社会正义,残障者不正义就会自然消失,残障所体现的差异仅是非制度性的生物功能缺失,因此不过是分配正义问题。但本文认为,残障者所蒙受的不正义本身就是独立的道德问题。这种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残障者由于其自身缺陷被视为在道德或政治上相对弱势的,由此受到了消极对待和歧视;二是残障者参与社会劳动的门槛过高,即使付出努力也无法改善与普通人间生活水平的巨大落差。这两个方面的困境说明残障并不只是生物特性,它会导致当事人在所处社会难以采取正义的方式实现个人价值,因而是规范性命题。换言之,残障者所体现的差异绝非正义原则确立之后的附属性问题,而是正义原则的构成性部分之一。所以我们需要在广义契约主义的视角以及包容民主的协商模式下,重新审视现有正义理论对残障者问题的探讨并予以超越。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采用的基本方法以及残障作为道德哲学概念的基本内涵。第二章主要表明,在正义的基本性质与功能的框架内,残障者问题如何能够在政治哲学理论中呈现出来。第三、四章表明,在回应残障者提出的政治哲学挑战时,当代主流的两种契约论正义理论作出的努力以及它们自身面临的两个结构性困境:(1)契约论分配原则上在个人责任方面的不妥协性,从而无法容纳人性动机的约束;(2)其正义观念的证成往往诉诸于社会成员间的“互惠互利”,然而互惠互利无法囊括人类道德生活的全部。出于这两个问题,虽然当代契约论正义理论表现出包容残障者的诚意,但最终却难免背离其理论初衷。本文第五章试图表明,“可行能力”与“依赖性”虽然为残障者正义问题的解决开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其对“分配正义范式”观念的坚持故而仍未触及问题根本。在本文的最后一章,将致力于对分配正义范式进行超越,以差异政治作为残障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原则,并通过包容民主的规范性社会理想回应残障者的正义诉求,以此为残障者正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建议。
二、工作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作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
3.4 小结 |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
4.4 小结 |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
5.1.4 激进哲学 |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
5.4 小结 |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2)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及意义 |
二、研究相关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概述 |
第一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的保护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木卡姆的搜集、整理与记录 |
二、改革开放后的整理、挖掘阶段 |
三、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的保护 |
第二节 木卡姆价值分析 |
一、历史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社会价值 |
四、经济价值 |
第三节 木卡姆艺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个领域 |
一、木卡姆艺术与民间文学和传统戏曲的交叉 |
二、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舞蹈和传统乐器制作技艺的交融 |
三、木卡姆艺术与传统节日和民俗的相融 |
第二章 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理论 |
一、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多样性的的影响 |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
四、文化多样性保护 |
第二节 文化权利理论 |
一、文化权利形成与发展 |
二、文化权利基本内涵 |
三、文化权利的要素 |
第三节 民族平等理论 |
一、罗尔斯的平等理论 |
二、罗伯特·诺齐克的平等理论 |
三、德沃金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 |
第三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木卡姆文化遗产起源与生存环境 |
一、新疆木卡姆文化遗产的起源 |
二、十二木卡姆简述 |
三、绿洲农业文明 |
四、各民族融合状况 |
五、民俗状况 |
第二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立法现状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二、《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
三、《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 |
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
第三节 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基本原则 |
一、整体性保护原则 |
二、真实性保护原则 |
三、维护多元一体原则 |
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 |
五、文化共同繁荣原则 |
第四节 莎车县十二木卡姆传承模式 |
一、莎车县地理环境介绍 |
二、父子传承模式 |
三、师徒传承模式 |
四、传统社区传承模式 |
五、学校教育传承模式 |
第五节 莎车县木卡姆艺术的具体保护措施 |
一、代表性传承人 |
二、木卡姆进校园和进社区情况 |
三、充分利用文化博物馆与文化中心 |
四、传统节日与木卡姆文化节的展演展示 |
五、扶持措施 |
第四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保护基础方面的问题 |
一、木卡姆传承保护方面的资金短缺 |
二、木卡姆博物馆与私人博物馆管理模式滞后 |
三、木卡姆相关的原始歌词、乐谱流失严重 |
四、生存空间逐渐萎缩 |
第二节 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
一、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人数较少 |
二、代表性传承人种类单一 |
三、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
四、传承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滞后 |
五、木卡姆艺术乐器作坊与制作艺人未得到足够重视 |
六、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不够完善 |
第三节 政府主体责任发挥不够充分 |
一、政府的扶持力度 |
二、公益性宣传 |
三、原始资料及有关实物收集与整理方面 |
四、数字化记录 |
五、交流与展演展示 |
第四节 文化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
一、民众的参与度不足 |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 |
三、相关的文物古迹保护不力 |
第五节 合理利用不足 |
一、木卡姆艺术的不当创新 |
二、产业发展不足 |
三、完整性保护不足 |
四、传承培训尚未制度化 |
第五章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一节 法国非物文化遗产——马洛亚 |
一、“马洛亚”的定义及历史溯源 |
二、支持马洛亚艺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机构 |
三、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机构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培训机构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机构 |
第二节 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舞蹈屋 |
一、匈牙利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屋 |
二、舞蹈屋的参与者 |
三、保护措施 |
四、舞蹈屋模式的档案管理 |
五、促进区域、分区域和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葡萄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的保护 |
一、法多基本情况与分类 |
二、法多的伴奏乐器 |
三、法多的管理模式 |
四、法多的保护模式 |
五、法多的宣传模式 |
第四节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新疆木卡姆艺术保护的启示 |
一、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机构 |
二、建立新疆木卡姆艺术文献资料机构 |
三、积极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教育培训 |
四、积极推进新疆木卡姆艺术的档案建立 |
五、加强地区、区域与国内外推广合作 |
六、创新宣传手段 |
第六章 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相关立法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传承人认定制度的修改建议 |
二、《自治区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修订建议 |
三、制定有关保护木卡姆艺术的地方性法规 |
第二节 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 |
一、鼓励带徒授艺 |
二、提高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 |
三、积极建立专家委员会制度 |
四、完善奖励措施 |
第三节 完善教育传承 |
一、举办木卡姆艺术进校园活动 |
二、充分发挥社区民众在木卡姆艺术传承中的作用 |
三、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传承质量与研究 |
第四节 加强对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保护 |
一、木卡姆乐器制作技艺的整理与记录 |
二、挖掘民间传统乐器传承人 |
三、加强对乐器制作原材料的保护 |
第五节 加强木卡姆艺术的传播 |
一、强化政府部门主导,学界并行 |
二、重视商界与新闻媒体共同辅助功能 |
三、加强木卡姆艺术展演展示与国内外交流 |
四、不同地区木卡姆艺术的交流合作 |
第六节 夯实木卡姆文化保护的基础 |
一、调查、记录与建档 |
二、加强对木卡姆艺术的研究 |
三、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创新传承方式 |
四、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实物和资料 |
五、对木卡姆艺术博物馆进行全面完善 |
六、鼓励资深艺人建立私人博物馆 |
七、借助多方优势搜集与木卡姆艺术有关的藏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郑重对待资源平等 ——德沃金正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德沃金正义理论的道德、政治、法律哲学基础 |
第一节 道德哲学基础 |
一、伦理个人主义的两个原则 |
二、平等者的良善生活 |
第二节 政治哲学基础 |
一、抽象的平等权 |
二、平等权的根据 |
三、政治平等 |
第三节 法律哲学基础 |
一、德沃金对法律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批判 |
二、法律作为维护正义的公器应当合乎道德 |
三、作为中介连接法律与道德的权利 |
第二章 德沃金以资源平等论为核心的正义理论概观 |
第一节 关于“什么的平等”之争论——对福利平等观和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 |
一、对福利平等观的批判 |
二、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 |
第二节 旨在实现资源平等的理论设置——“拍卖”和“虚拟保险市场” |
一、“拍卖”设计 |
二、“虚拟保险市场”设计 |
第三节 资源平等论的基本理念——“敏于抱负、钝于禀赋” |
一、将个人责任贯穿资源平等论始终 |
二、试图解决自然禀赋造成的不平等 |
第三章 德沃金与现代西方其他政治哲学家的正义理论比较 |
第一节 德沃金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比较 |
一、正义理论的派别:同属新自由主义阵营 |
二、正义理论的论证方式:“拍卖保险”方案对新契约论 |
三、正义的实现途径:“资源平等”对“两个正义原则” |
第二节 德沃金与诺奇克的正义理论比较 |
一、正义理论的派别:温和自由主义对自由至上主义 |
二、正义的实现途径:“资源平等”对“持有正义” |
三、正义理论焦点的转换:从极端自由到平等 |
四、正义理论试图达到的社会目的:有限实质平等对形式平等 |
第三节 德沃金与沃尔泽的正义理论比较 |
一、正义理论的派别:温和自由主义对偏右社群主义 |
二、正义的实现途径:“资源平等”对“复合平等” |
三、建构正义理论的思维方式:普遍主义对特殊主义 |
四、正义理论试图达到的社会目的:“简单平等”对“复合平等” |
第四节 德沃金与阿玛蒂亚·森的正义理论比较 |
一、正义理论的派别:平等的自由主义对自由的平等主义 |
二、正义的实现途径:“资源平等”对“可行能力”平等 |
三、正义理论试图达到的社会目的:初始分配平等对实现过程平等 |
四、二人关于正义的争论焦点:人格资源对人际差异性 |
第四章 德沃金正义理论的得失 |
第一节 德沃金正义理论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提供了一种新的分配正义模式和路径 |
二、现实意义:通过对资源的“两手”配置解决经济地位不平等问题 |
第二节 德沃金正义理论的缺陷 |
一、理想化的“乌托邦”色彩 |
二、资源平等论所设目标的内在张力:“敏于抱负”同“钝于禀赋”互相消解 |
三、“平等优先于自由”命题的可争辩性 |
第五章 德沃金的正义理论对我国社会正义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德沃金权利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一、给予每个人以平等的尊重与关心 |
二、给予每个人以均等公共机会和合理利益份额 |
三、尊重并保护公民平等的基本权利 |
四、最大限度实现制度正义 |
五、提升公民的权利意识 |
第二节 德沃金资源平等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一、初始资源的分配平等:平等社会的建设 |
二、敏于抱负: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 |
三、钝于禀赋: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保护 |
四、尽到政府的责任:服务型政府建设 |
五、用税收调节分配:科学合理的税收体系的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 |
后记 |
(4)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公民身份的理论传统和当代论争 |
(二) 主流公民身份理论性别视角的缺失 |
(三)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研究兴起的原因 |
(四)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状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女性主义对主流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
第一节 女性主义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的批评 |
一、自由主义公私划分对家庭领域的排斥 |
二、对自由主义自主、理性公民主体的批评 |
三、自由主义普遍公正的“谎言” |
第二节 女性主义对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
一、共和主义严格的性别化的公私划分对女性的排斥 |
二、共和主义积极参与的公民概念的狭隘界定 |
三、共和主义公意、共善的“神话” |
第三节 女性主义对社群主义公民身份的批评 |
一、社群主义的保守主义 |
二、社群主义会忽视多元性、压制差异 |
三、社群主义性别视角的缺失 |
第四节 女性主义对审议民主公民概念的批评 |
一、审议民主的公民概念不能超越自由主义的公私划分 |
二、对于理性共识的过于追求 |
三、“交往乌托邦”对各种结构性不平等的忽视 |
四、公民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预设的理性化、男性化本质 |
第五节 女性主义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身份的担忧 |
一、少数文化权利会使家长制文化永久化 |
二、多元文化主义没有或很少关注私人领域 |
三、多元文化主义会导致经济分配问题的边缘化 |
四、文化差异和文化群体的本质化、凝固化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性别化批判的有限性 |
一、没有对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抽象人性论基础进行全面批判 |
二、没有揭露资产阶级公民身份的实质 |
三、没有触及女性不平等公民地位背后的的经济根源 |
第二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代表 |
第一节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的自由主义理想 |
二、苏珊·莫勒·奥肯“人道主义的自由主义” |
第二节 母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琼·贝思克·埃尔希坦的“伦理政体” |
二、萨拉·鲁迪克的“母性思维” |
第三节 共和主义的女性主义公民身份 |
一、玛丽·迪策积极参与的民主的公民身份观念 |
二、瑞恩·沃特“积极的性别平等的公民身份”模式 |
第四节 艾莉丝·马瑞恩·扬“群体差异的公民身份” |
一、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概念 |
二、艾莉丝·马瑞恩·扬的“异质公众”概念 |
三、艾莉丝·马瑞恩·扬的“群体代表权” |
第五节 尚塔尔·墨菲激进多元主义的公民身份 |
一、对本质主义的“女性”范畴的解构 |
二、对激进民主公民身份的建构 |
三、激进民主公民身份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模式的缺失 |
一、没有超越抽象人性论的束缚 |
二、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
三、割裂了女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 |
第三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困境 |
第一节 性别“平等”抑或性别“差异” |
一、性别“平等”与性别“差异”的二元困境 |
二、解构主义对“平等”与“差异”二元划分逻辑的解构 |
三、综合“平等”、“差异”和多元 |
第二节 普遍主义抑或多元主义 |
一、女性主义对多元主义和非本质主义公民身份的疑虑 |
二、对公民身份普遍主义理想的回归和辩护 |
三、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公民身份的综合和平衡 |
第三节 公私领域的重塑 |
一、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重新界定 |
二、对私人领域的重新理解 |
三、公私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
四、公私边界的流变性和多重性 |
第四节 关怀与正义之辩 |
一、正义伦理对关怀伦理的贬低和排斥 |
二、性别化、私人化的关怀伦理的理论局限 |
三、正义与关怀的融合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理论困境的消解 |
一、女性主义难以真正摆脱二元困境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理论困境的消解 |
第四章 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政策构想 |
第一节 身体维度 |
一、传统公民身份中身体的缺席 |
二、女性主义对身体权利的争取 |
三、关于女性身体自主的争论 |
第二节 政治参与维度 |
一、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之间 |
二、在场政治与观念政治之间 |
第三节 关怀维度 |
一、政府要以保证公民的关怀权利为核心目标 |
二、关怀政策的制定要以“需求解释的政治”为基础 |
三、关怀政治以消除关怀劳动的性别化、提升性别平等为重点 |
四、关怀政策和体制不能消除关怀的私人尺度 |
第四节 全球维度 |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疆界 |
二、女权与人权的连接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得失 |
一、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意义 |
二、女性主义公民身份政策构想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主持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6)自由与平等:德沃金的调和及其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沃金语境中的自由与平等之真义 |
二、德沃金论平等的至上性 |
三、循环论证之嫌 |
四、并未成功调和自由与平等 |
五、资源平等可以成为抽象的平等主义原则的最佳体现吗? |
六、结论 |
(7)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权利分配的理论进路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内涵界定 |
一、近海海域的界定 |
二、渔业权的界定 |
三、养殖权和捕捞权的概念厘定 |
(一)养殖权的界定 |
(二)捕捞权的界定 |
第二节 权利分配的基础-海洋自由论 |
一、海洋自由论的形成 |
(一)海洋自由论的起源 |
(二)海洋自由论的提出 |
二、海洋自由论的限制 |
(一)海洋占有论的提出 |
(二)国家管辖海域的扩大 |
第三节 权利分配的价值取向 |
一、人类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人类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二、资本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配观 |
(一)资本中心主义的提出 |
(二)资本中心主义对渔业的影响 |
第二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表征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正当性冲突 |
一、作为历史性权利的渔业权 |
二、作为法定权利的渔业权 |
(一)捕捞权的国际法定化 |
(二)捕捞权和养殖权的国内法定化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的优先性冲突 |
一、基于习惯性权利的优先性 |
二、基于发展权利的优先性 |
第三节 养殖权、捕捞权与海域使用权的冲突 |
一、关于海域合法使用权的争议 |
二、关于海域分界线认定的争议 |
三、关于同一片海域存在多种使用权的争议 |
第三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成因 |
第一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内部成因 |
一、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性质不同 |
二、养殖权与捕捞权的排他性不同 |
第二节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外部成因 |
一、渔业法律政策的变迁 |
(一)捕捞业政策的转变 |
(二)养殖业政策的发展 |
二、海域使用权制度的出台 |
(一)海域范围界定的影响 |
(二)海域使用权取得的影响 |
第四章 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决路径 |
第一节 冲突解决路径建构的逻辑基准 |
一、基于社会正义的分配 |
(一)社会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传统渔民的优先性 |
二、基于生态正义的分配 |
(一)生态正义的内涵界定 |
(二)生态渔业的优先性 |
第二节 冲突解决的制度建构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 |
(一)渔业水域使用权制度的内涵 |
(二)国外经验的借鉴 |
二、海洋保护区制度 |
(一)海洋保护区的界定 |
(二)海洋保护区对渔业的影响 |
三、海域立体确权制度 |
(一)海域立体确权的必要性 |
(二)海域立体确权的可行性 |
(三)海域立体确权的管理 |
四、渔业权救济制度 |
(一)渔业保险制度 |
(二)渔业权益损害赔偿机制 |
第三节 冲突解决的综合管理模式变革 |
一、综合管理的内涵界定 |
(一)海洋综合管理的内涵 |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二、综合管理的国际法基础 |
(一)主要国际公约规定 |
(二)适用的国际法原则 |
三、综合管理模式建构 |
(一)综合授权许可制度 |
(二)综合执法体制 |
(三)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研究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论文研究思路 |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中立性的基本含义及证成路径 |
(一)中立性的内涵 |
1.中立性的含义 |
2.中立性的类型 |
(二)中立性的传统证成路径 |
1.怀疑论 |
2.实验主义 |
3.自主性 |
二、《正义论》的中立性思想 |
(一)原初状态与中立性 |
1.“自然状态”与“原初状态” |
2.无知之幕 |
3.基本善的“弱理论” |
(二)权利的优先性与中立性 |
1.权利与善 |
2.权利优先并独立于善 |
(三)公平的正义原则与中立性 |
1.第一个正义原则 |
2.第二个正义原则 |
三、《政治自由主义》的中立性思想 |
(一)政治正义观念与中立性 |
1.理性多元化 |
2.政治的正义观念 |
(二)公共理性与中立性 |
1.公共理性的适用范围 |
2.公共理性的内容 |
(三)重叠共识与中立性 |
1.重叠共识理念 |
2.重叠共识的实现 |
四、关于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的学术争论 |
(一)正义观念政治转向的实现困境 |
1.桑德尔的主体观念批判 |
2.至善论与自主性 |
(二)正义观念共识基础的实现困境 |
1.最低限度的道德观念 |
2.对话约束之路 |
3.以平等的关切和尊重对待公民 |
五、对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的评价 |
(一)对中立性思想转向的批评 |
1.公私领域的界限 |
2.政治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
3.中立性并非真正的中立 |
(二)对中立性转向批评的回应 |
1.公私领域的划分 |
2.中立性的基础是“政治性的” |
3.对中立性的误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发展状况 |
(一)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二)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
四、研究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论述 |
一、生命价值观 |
(一)生命的内涵 |
(二)生命价值观 |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
三、研究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缘由 |
(一)三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结构 |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
(一)人的生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
(二)个人的生命价值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三)生命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的发展基础 |
二、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观 |
(一)儒家文化的生命价值观 |
(二)道家文化的生命价值观 |
(三)佛教文化的生命价值观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契机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课程 |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互通逻辑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
一、新的发展阶段对大学生提出新要求 |
(一)大学生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
(二)大学生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
二、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 |
(一)生命价值观教育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 |
(二)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 |
三、实现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生命价值根本 |
(一)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以生命为出发点 |
(二)大学生要勇于担当自身生命责任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基础目标 |
一、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一)树立大学生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
(二)以珍爱生命为行为准则 |
二、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环境的能力 |
(一)适应新时代的社会背景,提升生存能力 |
(二)适应新环境的需求,在需求中发展 |
三、设定符合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
(一)设定适应社会的发展性目标 |
(二)设定自身个性化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目标 |
一、扞卫生命尊严 |
(一)生命尊严教育的内涵 |
(二)生命尊严教育的重要性 |
二、弘扬生命价值 |
(一)弘扬生命价值,有利于弘扬社会新风尚 |
(二)弘扬生命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发展 |
三、形成服务人民的生命价值信仰 |
(一)形成服务人民的生命思想 |
(二)形成以人民生命安全的生命胸怀 |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整体目标 |
一、个体生命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一)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二)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自我生命的实现 |
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目标 |
(一)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
(二)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
三、坚定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奋斗目标 |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命价值观 |
(二)发挥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生命永恒性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
第一节 教育内容确立的原则 |
一、全民受众原则 |
(一)新时代公民的必要责任 |
(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
二、螺旋式推进原则 |
(一)螺旋式推进原则的内涵 |
(二)螺旋式推进原则的要求 |
三、知行统一原则 |
(一)知行统一原则的内涵 |
(二)知行统一原则的作用 |
四、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原则 |
(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分力”作用 |
(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三合力” |
第二节 教育内容的基础维度 |
一、生存教育 |
(一)生存意识教育 |
(二)生存能力教育 |
二、生命意义教育 |
(一)人生的基础意义是传承 |
(二)人生的核心意义是体验 |
(三)人生的最高意义是实现 |
三、死亡教育 |
(一)认知死亡 |
(二)向死而生 |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革新维度 |
一、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教育 |
(一)全民健康,健康中国 |
(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一)自然界与人的关系 |
(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 |
三、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生命高度 |
(一)培养学生的大国视角 |
(二)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
第一节 教育方法依据的原则 |
一、理论灌输与实践探究相统一 |
二、情感沟通与心理疏导相统一 |
三、环境陶冶与情境体验相统一 |
四、范例教学与榜样示范相统一 |
第二节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完善生命教育体系 |
(一)设置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 |
(二)建设一批强有力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 |
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
(一)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
(二)思政理论课要体现人文关怀 |
三、心理健康教育中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契合性 |
(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
四、校园文化熏染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 |
(二)校园文化体现生命美好旨趣 |
(三)校园文化体现人文精神 |
第三节 在家庭生活中重视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加强与子女的情感沟通 |
(一)增强与子女间的沟通 |
(二)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 |
二、家长注重提升自身素质 |
(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
(一)发挥家风的传承作用 |
(二)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 |
第四节 优化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利用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 |
(一)发挥社会角色的渗透作用 |
(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大学生思想引领 |
(一)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力量源泉和发展机遇 |
(二)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提供了方向 |
三、发挥社会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 |
(一)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安全地位 |
(二)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
四、发挥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 |
(一)在公益活动中感知生命 |
(二)以和谐社会环境促进生命价值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中的残障者正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残障者正义问题的文献综述 |
一、对于残障者正义权利的能力进路研究 |
二、对于基本益品与残障者能力的关系研究 |
三、对于残障者的依赖性与“关怀”的研究 |
四、对综述性文献的总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残障者问题在正义理论中的呈现 |
第一节 残障者正义问题的基本概念 |
一、残障与残障者 |
二、正义概念中“平等”价值的历史谱系 |
第二节 正义功能的罗尔斯式呈现 |
一、正义对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 |
二、正义对基本利益分配的影响 |
第三节 作为补救性美德的正义性质 |
一、休谟的正义环境论说 |
二、正义环境论说的分析与批判 |
三、再论正义美德的补救性 |
第四节 作为必要性美德的正义性质 |
一、客观资源的丰富能够代替正义吗? |
二、主观上的无限仁爱能够替代正义吗? |
第五节 残障者正义在现实世界中的呈现 |
一、个人层面:现实道德动机对残障者正义的支持 |
二、社会层面:群体性宰制关系对残障者正义的支持 |
第三章 罗尔斯理论中的残障者正义 |
第一节 残障者与应得正义观 |
一、作为正义的应得 |
二、应得分配原则中的残障者 |
三、罗尔斯的“反应得”立场 |
四、应得的合理性及其限度 |
第二节 基本善平等的残障者正义观 |
一、基本善的一般性特征 |
二、罗尔斯对基本善的三重论证 |
三、罗尔斯基本善论证的局限 |
四、对基本善的外部批评 |
五、残障者对基本善的人际比较挑战 |
六、残障者对基本善的人际差异挑战 |
第三节 契约论方法对残障者的排斥 |
一、契约论方法的一般特征 |
二、契约论的互惠互利特征对残障者的排斥 |
三、康德式人性观对残障者的排斥 |
第四章 资源平等主义中的残障者正义 |
第一节 责任平等的残障者正义观 |
一、德沃金在残障者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
二、德沃金对残障者挑战的回应 |
三、德沃金论证的逻辑困境 |
第二节 资源平等主义在残障者问题上的误区 |
一、资源平等主义对昂贵性偏好的不当处理 |
二、资源平等主义对残障者责任的误判 |
三、资源平等主义的价值预设不当 |
四、资源平等主义失败的启示 |
第三节 资源平等主义中的“人的观念” |
一、纳斯鲍姆对自主式人性观的质疑 |
二、“相互性”的自主式人性对残障者的包容 |
三、“相互性”概念在残障者问题上的形式化困境 |
四、资源平等主义动机困境的本质 |
第五章 能力、依赖性中的残障者正义及分配正义范式批判 |
第一节 能力进路对残障者问题的回应 |
一、森对可行能力的论证 |
二、以“能力”为核心的正义原则 |
三、对可行能力模糊性的质疑 |
四、残障者正义的模糊性何以必要 |
第二节 以依赖性为基础的残障者正义 |
一、依赖性的美德何以可能 |
二、以关怀为核心的正义模式 |
第三节 分配正义范式批判与不正义的独立性 |
一、分配正义范式对残障者生产性的遮蔽 |
二、分配正义范式对残障者身份的排斥 |
三、分配正义范式对“不正义”独立性的忽视 |
第六章 残障者正义的实现——由分配正义范式走向差异政治 |
第一节 方法奠基:一种广义的罗尔斯式契约主义 |
一、契约主义的内部修正:委托而非订约 |
二、后果主义导向的委托式契约何以可能? |
第二节 基本原则:差异性团结与包容式民主 |
一、资源平等的超越——由消灭差异走向尊重差异 |
二、观念政治的超越——由协商民主走向包容民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工作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新疆木卡姆艺术法律保护研究 ——以莎车县为例[D]. 艾科热木·阿力普.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郑重对待资源平等 ——德沃金正义理论研究[D]. 向谨汝.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女性主义公民身份的建构及其局限[D]. 刘慧. 山东大学, 2021(11)
- [5]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6]自由与平等:德沃金的调和及其限度[J]. 高景柱. 深圳社会科学, 2021(03)
- [7]近海养殖权与捕捞权冲突的解构与解决[D]. 朱晖. 吉林大学, 2021(01)
- [8]罗尔斯中立性思想转向研究[D]. 尹中良.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新时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研究[D]. 陈萌. 喀什大学, 2021(07)
- [10]当代政治哲学理论中的残障者正义问题研究[D]. 焦金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标签:木卡姆论文; 女性主义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新疆历史论文; 政治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