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鸽[1](2021)在《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文中提出

马玉诏[2](2021)在《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免耕作为保护性耕作的一种,是减轻温室气体排放,固水保墒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但免耕因土壤压实降低冬小麦出苗及单茎数,影响产量。针对华北平原免耕田因穗数降低造成冬小麦产量低,水分利用效率(WUE)下降问题,本论文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选择始于2015年的长期定位耕作试验田,探讨不同农艺措施(基因型、推迟灌拔节水和宽幅精播种植模式处理)对免耕冬小麦田减产的补偿效应及WUE差异,以期克服节水与高产间的矛盾,形成耕作、种植模式和灌溉模式的协同组合,为华北平原高效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中,选取两种耕作方式(免耕,ZT;翻耕,CT)为基本处理,结合两种冬小麦基因型(泰农18号,TN18;济麦22号,JM22)、两种种植方式(宽幅精播种植方式,W;常规种植方式,G)、两种灌溉处理(拔节水正常灌溉,I1;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I2;该试验种植方式为W),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耗水、群体数量、干物质累积等冬小麦生育进程中的主要性状,分析各因素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损失的补偿效应。并通过根区水质模型(RZWQM2)模拟两种耕作方式免耕与翻耕下两种灌溉处理(I1和I2)的冬小麦耗水规律,分析冬小麦农田土壤含水量(SMC)、实际蒸发(AE)、实际蒸腾(AT)和实际耗水量(AET)差异(该试验种植方式为G)。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免耕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与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条件下基因型、灌溉处理和种植方式各因素处理均增加了生育期内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SOC)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增加了10–3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增加了SMC;不同土层播前水分消耗量和耗水量(ET)有所降低,但因为免耕增加了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单茎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花后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减少,穗数和穗粒数减少,最终造成产量损失(13.19%和15.87%)和WUE(10.7%和13.3%)降低。且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ZT与CT产量和WUE差距增大。2.泰农18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TN18处理增加表层(0–2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30–110 cm土层水分消耗,显着减少ET;土壤理化性状方面,TN18增加了团聚体稳定性,0–20 cm土层大团聚体数量、MWD和SOC均得到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TN18在0–10 cm土层增加了免耕处理减少的优势菌纲,且菌种丰度(Chao和Ace指数)和群落多样性(Shannon和Simpson指数)增加,物种分配均匀度(Shannoneven指数增加),OTUs增加;最终表现为TN18增加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产量,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3.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增加穗数,提高籽粒产量(两年分别为3.06%和9.91%)。与拔节水正常灌溉相比,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显着降低分蘖消亡,增加生育后期干物质累积,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主要是因为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有利于冬小麦吸收更深层(80–120 cm)土壤水分;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增加了大团聚体数量和MWD,提高了开花期至成熟期SOC(4.72%–5.99%)。4.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效应免耕条件下,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宽幅精播处理降低0–20 cm土层容重、大团聚体数量和MWD,增加<0.25 mm团聚体粒级、GMD和SOC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宽幅精播处理增加了免耕处理0–20 cm土层优势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了0–10 cm土层Shannoneven指数,0–10 cm土层细菌群落分配均匀度高;最终表现为宽幅精播处理增加群体数量,提高干物质转运效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30–90 cm土层土壤水分消耗,减少ET,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最终增加产量,提高WUE。5.RZWQM模型下不同耕作方式和灌溉处理对产量及WUE影响本研究利用翻耕下正常灌溉处理土壤水分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统计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2.85 cm,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9.24%,平均相对误差(MRE)=6.87,R2=0.78。其中,30–90 cm土层SMC的模拟效果优于其他土层模拟效果。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从播种到成熟期,免耕处理AE均小于翻耕,AT无显着差异,且免耕处理AE/AET小于翻耕,表明免耕处理降低ET主要通过降低冬小麦棵间蒸发量。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增加实测产量,提高WUE,但模型中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处理降低模拟产量,减少了模拟WUE值。表明RZWQM2模型对模拟拔节期轻度水分胁迫对作物生长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上所述,TN18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丰富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TN18、拔节水推迟10 d灌溉和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均通过减少表层土壤压实(容重),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和SOC,提高花后干物质对籽粒转运,实现了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的补偿,免耕冬小麦产量和WUE协同提升。

洪鑫[3](2021)在《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静[4](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沈璐璐[5](2020)在《新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特别是绿色农业的发展,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从过去几十年现代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城市化作出的巨大贡献来看,这些成就的取得相当一部分主要还是依靠简单农业劳作、有限资源的过度开采、化肥农药等物品的过量使用,这使得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难以保证。为解决该类问题,新疆各地区开始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推广并应用一系列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农业技术,其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目前很多农户对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动机不够强烈,如何突破既有限定,提高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又使其能够认可、接受并做出相应农业绿色发展所做出的行为转变,切实将绿色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当中去,这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以绿色农业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为动机-行为决策-行为响应”的分析框架,逐步展开研究。首先,探究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动机、影响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决策及农户为响应绿色农业发展作出的行为转变的重要因素,为后续变量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利用新疆地区779户农户的实证调研数据,在梳理回顾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农户自身的禀赋特征,以及农户对技术采纳行为的易用感知、有用感知和友好感知确定最终的解释变量,运用技术接受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最后,通过建立基于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DTPB)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行为响应机制理论,并以农户个体禀赋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SEM分析,为分群体制定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策略提供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农户对不同种类的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情况发现,在所有技术中,节水灌溉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这三类绿色农业技术的占比最高;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抗病虫良种技术、机械节药技术三类技术次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缓控释肥技术相对较低。(2)通过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可得,个体禀赋、感知易用、感知有用和感知友好因素均显着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在农户个体禀赋中,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种植规模变量分别在不同程度上显着正向影响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而有无兼业变量则显着负向影响农户对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行为;在感知易用、感知有用和感知友好因素中,技术易用程度感知、技术获取途径感知、经济效益感知和农户对技术风险的感知对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成本的感知则对其绿色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着负向影响。(3)通过构建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模型,分析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响应行为发现,在整体路径效果分析中,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感知友好、使用态度、同伴影响、他人影响、主观规范、自我效能、便利条件、感知行为控制、行为决策等因素对行为响应均存在显着正向影响。根据结构方程标准化路径系数可知,感知易用对技术使用态度的影响作用高于感知有用;外界因素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影响作用高于同伴影响;自我效能、便利条件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感知行为控制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4)通过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和行为响应的路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使用态度、主观规范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行为响应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且对行为决策的作用均高于行为响应;而感知行为控制对农户采用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行为响应存在显着正向影响,且对行为决策的作用低于行为响应。(5)通过利用南北疆、种植规模、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等控制变量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的驱动路径进行群组比较分析发现,在整体路径比较当中,南北疆的地域差异农户对于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响应没有显着差异。文化程度和性别差异在主观规范、同伴影响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存在显着差异,文化程度低的群体比文化程度高的群体的影响更显着,女性群体比男性群体的影响更显着;年龄和性别差异在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友好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在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年龄低的群体比年龄高的群体影响更显着;在感知友好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年龄高的群体比年龄低的群体的影响更显着,男性群体比女性群体的影响更显着。收入水平差异在感知行为控制、感知友好、便利条件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在感知行为控制、便利条件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收入低的群体比收入高的群体的影响更显着;而在感知友好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收入高的群体则比收入低的群体的影响更显着。此外,在大、中、小三种种植规模差异下,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感知友好、自我效能和便利条件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存在显着差异。其中,在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便利条件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小规模种植群体比中规模、大规模种植群体的影响更显着;在感知友好、自我效能对行为响应的路径比较中,大规模种植群体比中规模、小规模种植群体的影响更显着。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性存在以下方面:国内对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方兴未艾,对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响应及驱动路径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农经界的专家和学者多采用TAM理论模型对某一单一技术进行研究,尚未从绿色农业技术群体的采纳情况横向探讨某地区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并且技术接受理论模型(TAM)存在一定的限制,该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约束和影响。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DTPB)可以很好地弥补在这方面限制,并且该理论已经在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被证实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因此,将解构式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中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与尝试。鉴于此,本文根据绿色农业技术的特点和采纳情况,利用DTPB模型修正并构建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模型,在模型中加入了感知友好、同伴影响、外界影响、使用态度、行为决策、行为响应等合理变量,以增强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解释力。通过实证研究,也证实了修正后的模型对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出色的解释力。此外,为进一步探究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模型在不同样本间的适用性,本文选用农户个体禀赋,即南北疆、种植规模、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和收入水平等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的整体路径进行多群组SEM分析。研究也证实了不同群组间在存在显着差异,这也为后续针对不同群体下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深入研究或对比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建[6](2020)在《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喀斯特地区大多岩石裸露程度高,土层浅薄,土壤肥力低,生态环境具有极度脆弱性的特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受人为干扰性强,主要表现为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为了改善喀斯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巩固地区耕种文化,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研究喀斯特地区的耕种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依据生态平衡理论、生态系统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取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及野外监测,于2017-2019年分别在2个研究区超过200户农户进行走访调查;并于2019年4月、7月、11月在2个研究区10个样地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810个样品17个指标进行室内实验分析。阐明了研究区耕种文化背景,并选取研究区内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下农作物耕种模式,探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土-养分流失状况。最后针对实验观测结果和问卷调查,揭示水土-养分流失现状所产生的耕种文化效应,并对研究区内耕种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存在着明显的耕种文化过渡现象,传统耕种文化下的农业活动对耕地环境的干扰程度明显高于非传统耕种文化。传统耕种文化,农作物的种植意向主要为解决温饱问题,注重经济效益。耕种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性强,耕作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传统农作物以玉米为典型代表;非传统耕种文化,农作物的种植意向为追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耕种活动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性相对较弱,耕作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非传统农作物以地区新经济作物为主,规模化种植特征明显。相对于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石漠化等级、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耕种文化中农业活动对耕地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2)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相对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喀斯特山地峡谷区土壤综合质量评分表现为非传统作物梨树+大豆(Hwang kumbae+soybean)(0.563)、梨树+太子参(Hwang kumbae+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0.553)、梨树(Hwang kumbae)(0.520)大于传统作物玉米(Zea mays)(0.499)。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土壤综合质量评分表现为非传统作物花椒+山豆根(Zanthoxylum bungeanum+Sophorae Tonkinensis Radix et Rhizoma)(0.648),花椒+花生(Zanthoxylum bungeanum+Arachis hypogaea)(0.635),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0.609)大于传统作物玉米(Zea mays)(0.541)。相对传统耕种文化下典型作物玉米,非传统耕种文化下农作物的土壤理化环境具有一定的优势,表明非传统耕种文化活动下的农田土壤环境较传统耕种文化优越。(3)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在不同坡位的养分分布特征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坡中和坡下养分积累性较为显着,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养分运移特征明显。传统作物玉米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坡上的2.12倍,非传统作物梨树+大豆、梨树+太子参和梨树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坡上的1.51、1.91、2.34倍。相对非传统作物,传统作物坡上和坡下养分差异更为明显,土壤养分运移强度相对较大,说明传统作物比非传统作物更容易发生水土-养分流失现象,即非传统耕种文化活动的水土保持效应更佳。施秉白云岩和花江石灰岩不同岩性下土壤的养分坡位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表明相对于岩性,农作物及相应的农田处理方式和坡度对表层土壤运移特征的影响更大。(4)不同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下的水土-养分流失情况较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严重,但并非所有非传统作物的水土-养分保持效应均占有绝对优势。喀斯特山地峡谷区平均径流系数为传统作物玉米(13.98%)大于非传统作物梨树(11.48%),梨树+太子参(6.26%)和梨树+大豆(4.55%);平均产沙量表现为传统作物玉米(32.46 g/m2)大于非传统作物梨树(16.68 g/m2),梨树+太子参(2.64 g/m2)和梨树+大豆(2.20g/m2)。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平均径流系数为传统作物玉米(27.28%)大于非传统作物花椒(24.45%),花椒+山豆根(15.26%),花椒+花生(13.16%);平均产沙量为传统作物玉米(50.04%)大于非传统作物花椒(20.57%),花椒+花生(5.35%)和花椒+山豆根(4.75%)。相对于传统作物玉米,非传统作物的各项养分指标的流失浓度相对较小,并非所有非传统作物的水土-养分保持效应均占有绝对优势,两研究区的非传统作物梨树和花椒单种模式较套种模式则表现出的一定的劣势。(5)喀斯特地区自然环境与耕种文化间存在耦合效应,水土-养分流失的自然现状对农民的环保意识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恶劣的自然环境现状更易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警惕性。喀斯特无-潜在石漠化等级研究区15%的农户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44%的农户认为重要,25%农户认为可能重要,16%的农户认为不重要。而中度-强度石漠化等级研究区25%的农户认为环境保护非常重要,55%的农户认为重要,18%的农户认为可能重要,2%的农户认为不重要。环保意识差异表明,恶劣的自然环境现状更易提高农户的环境保护警惕性,进而有利于更新农民的传统农业观念,规范农田行为,推动耕种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鲍恩俣[7](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常见的混农林生态恢复模式,其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是短期内缓解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为了阐明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保墒土壤物理性质与水分变化规律,探究产流产沙量对降雨的响应及各措施的减流减沙作用。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选择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在2017-2020年期间,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研走访法确定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Zea mays Linn.)和核桃(Juglans regia L.)+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Hook.f.ex Regel)和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和梨(Pyrus pyrifolia‘Whangkeumbae’)+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a(Miq.)Pax ex Pax et Hoffm)6种混农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三种措施分别作用于研究对象,研究区共设置14个径流小区和6个实验样地,对14个径流小区共埋设84个土壤水分监测仪(5TE),对6个实验样地采用便携式5TE共监测360次,监测12场典型产流产沙性降雨,共收集252个泥沙样,对20个样地共采集360个环刀土样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结合气象站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径流小区监测、变异系数、线性拟合和层次分析法,揭示不同喀斯特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物理性质和水分变化规律,阐明农艺截留机制,提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集成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应用验证,同时构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监测评价模型并进行成效综合评价,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提供科技参考。得出如下结论:(1)三个研究区的混农林土壤在保墒前后物理性质差异明显(除对照组外),与保墒前相比,保墒后每个研究区的混农林的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加幅度表现为:毕节撒拉溪研究区(0.05 g.cm-3)>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0.04 g.cm-3)>施秉喀斯特研究区(0.03 g.cm-3),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上升,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每种保墒处理均降低了各层土壤容重,土壤容重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但差异不显着(P>0.05),增加了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增幅最大。总体而言,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对混农林土壤结构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次为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最后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2)不同研究区的混农林经不同保墒措施后,0-15 cm、15-3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土壤含水率随土壤深度而增加;土壤含水率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均小于对照组,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表现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变异系数和标准差的表现与之相反。总体而言,不同保墒措施可增加混农林土壤含水率和剖面土壤水分的稳定性,其中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处理土壤分层含水率最高,效果最好。通过对三个研究区的对比,发现施秉喀斯特研究区梨+大豆施以秸秆保墒后0-30cm土层土壤水分最高(32.98%),土壤水分变异系数最小(2.3%),稳定性最好。(3)不同研究区混农林农艺截留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减流减沙作用,且产流产沙量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同一场降雨下的产流产沙量表现为对照组>穴状整地+保水剂>穴状整地+保水剂+枯枝落叶>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而减流减沙作用与之相反,得出穴状整地+保水剂+秸秆的减流减沙作用最好。通过对比二个研究区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作用,得出同种措施下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产流产沙量比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多,但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的减流减沙作用优于施秉喀斯特研究区。(4)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效益监测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层体系结构,共3类评价指标的11项子指标,并对三个示范区进行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混农林土壤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对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019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比2018年有明显的提高,提高范围分别为1.09~4.92%,2.85~17.78%,0.76~3.78%。三个示范区的经济效益增速较快,其中施秉的经济效益增幅最大(17.78%)。与2018年相比,2019效益综合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综合评价值为:施秉喀斯特示范区(0.471 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0.405 2)>毕节撒拉溪示范区(0.336 9)。本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发展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行性技术参考依据。(5)提出适合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关键技术,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应用验证。根据三个示范区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的现有技术和成熟技术,提出适用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混农林的三元土壤保墒技术和数据采集与实验装置共性关键创新技术。通过技术示范,共建成山地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示范面积约61.98 hm2,在生态、农户认知和认可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示范点混农林保墒后与对照组相比,土壤容重均下降,降幅为0.2~0.8 g.cm-3,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4.08~13.48%、3.03~8.47%、0.98~9.37%、1.39~7.89%,改善了土壤物理结构,撒拉溪示范点建设成效最好。且不同农艺截留措施对产流产沙也有明显的阻挡作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阻控。

田宝庚[8](2020)在《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和稻麦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保护性耕作是国际认可的重要的农业技术之一,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免耕与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和稻麦产量的关系还缺乏长期定位研究,本研究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试验,稻麦两熟条件下设置六个处理: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NTS)、轮耕1(RT1)、轮耕2(RT2)、翻耕秸秆全量还田(CTS)、少耕秸秆半量还田(MTS)和翻耕秸秆不还田(CT)。水稻以南粳9108,小麦以扬麦22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的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稻麦产量的影响,揭示土壤肥力特征、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布及多样性,为阐释土壤微生物驱动机制提供思路,为该地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相关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农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翻耕秸秆全量还田(CTS)显着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翻耕秸秆全量还田处理(CTS)和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NTS)能提高土壤表层的碱解氮的含量。不同的耕法和秸秆还田虽然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土壤速效钾的含量。连续免耕一方面导致土壤容重上升,另一方面引起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有效补给土壤养分。2、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结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各异。少耕、翻耕的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结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麦后和稻后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稻后土壤酸性磷酸酶、土壤蔗糖酶活性、麦后和稻后土壤表层脲酶活性在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条件下均得到提高。在不同耕法中,免耕和轮耕耕作方式为过氧化氢酶在土壤中的释放提供了条件。总之,土壤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更易在秸秆还田中释放活性,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与翻耕秸秆还田相比较,能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3、与常规翻耕相比,免耕不利于土壤下层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下层土壤细菌数量降低,而秸秆还田为土壤表层细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促进表层土壤细菌数量的增加。0-20 cm 土层深度中分布最丰富的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reria)。免耕秸秆还田增加了细菌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同时秸秆还田提升变形菌和酸杆菌门下菌目的相对丰度占比。0-20cm土壤变形菌纲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是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其相对丰度随之增加的趋势。变形菌纲中相对丰度最低的是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翻耕秸秆不还田处理(CT)、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处理(NTS)的β-变形菌高于其他处理。秸秆还田条件下,少耕和翻耕提高了土壤下层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减缓了微生物多样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的变异性,印证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结合作用下造成的土壤下层环境影响因子和群落特征出现差异,影响了细菌的群落层次。4、与免耕相比,少耕、翻耕提高土壤表层真菌数量,真菌OTU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的现象,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含量是土壤真菌中最丰富的门,其次是担子菌(Basidiomycota)。翻耕与秸秆还田均能提升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加快有机质分解,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与增加,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少耕秸秆半量还田与连续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提升了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丰富度,少耕秸秆还田的耕作方式有利于真菌属水平群落相对丰度的提高。从真菌多样性指数来看,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少耕耕作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真菌数目和物种丰富度,免耕与秸秆还田结合有助于真菌数目的增加和物种丰富度的提升,另外,免耕与秸秆还田更有利于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变化。总之,秸秆还田改变了真菌菌落结构,增加真菌群落数量,提升菌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改善土壤微环境。5、不同耕法中,小麦穗数虽在免耕条件下较低,但粒数和千粒重较高,故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较高。轮耕时,麦季免耕产量高于常规翻耕;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结合对水稻穗粒数影响不大,其中少耕、翻耕与秸秆还田条件下穗粒数较高,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水稻产量较常规耕作显着降低。少耕秸秆还田增加了小麦和水稻产量,免耕秸秆还田提升了小麦产量,降低了水稻产量。

夏杰[9](2020)在《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稳定其生产已经成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关注点。小麦种植地区多分布在旱作农业区,常年面临着降水不足、降水不均的问题。并且,近年来人们为了追求农作物的高产,越来越强调精耕细作,过度使用机械设备不仅降低了土壤的固水蓄水能力,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且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推广免耕技术是有效缓解我国耕地质量退化,实现耕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探究影响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评价免耕技术的实施效果,能够为免耕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的小麦总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4.8%,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也是主要的旱作农业区,因此本文选择该五省作为样本省份,从中选取26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探究了农户对免耕技术的了解途径、采用与未采用原因、所持态度等。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农户占多数,占受访农户的62%;农户主要通过电视宣传和乡村广播来了解免耕技术;减少耕地成本和对免耕技术不了解分别是农户选择与未选择免耕技术的主要原因;在接受了相关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后,大部分已经采用了免耕技术的农户仍然愿意继续采用,超过1/3的未采用者也愿意尝试免耕技术。其次,利用分层结构模型,从农户和村庄两个层次对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造成农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差异的原因中,有42.9%来自不同村庄的环境因素,表明农户特征和村庄特征均会影响农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决策行为;户主有过特殊经历、偏好风险、接受过宣传和培训以及家庭耕地总面积较大、耕地总块数较少的农户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免耕技术;村庄距县城(区)距离和是否统一办理农业保险会显着加强或减弱农户层次特征对采用免耕技术的影响程度。最后,利用内生转换模型,构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影响的计量模型,得出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行为选择对小麦产出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为434.02kg,比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小麦平均亩产量多约30kg,且产量更稳定;如果采用者不采用免耕技术,则其小麦产量将相应减产7%,证实了采用免耕技术可以提高小麦单产。

陈潇[10](2020)在《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的美国农业领域,农业资源环境所承受的来自人类活动的压力逐年加大,特别是农药化肥的无节制使用,使得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的环境问题愈加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资源衰竭的威胁愈演愈烈。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遽然降临的南部大平原的沙尘暴事件,使得美国政府与社会公众将目光投射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领域,此为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登上历史舞台的滥觞。本研究通过对这段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史的回顾与挖掘发现,美国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范作用,但是其政策制度的发展与演化历经了复杂的变迁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60多年间历经了起步—迟滞—快速发展的演变,这牵涉到美国经济社会中众多具有特定利益诉求与价值偏好的利益集团。而恰恰是这些追逐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竞争、博弈与调试,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映现出异彩纷呈的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以往对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学、法学或环境学领域中对相关政策的文本叙述与阐释,侧重于对政策自身轨迹运行的归纳与总结,较少基于经济学的视角的建构、比对与分析。本文尝试运用经济学中的利益集团理论,将政策演进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纳入政策结果的静态框架下,围绕利益集团在政策演进过程中力量的变化,对其型塑政策演进的影响途径进行深入而具体的探究,以展开政策演变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的细致刻写,分解并化约出美国农业资源保护政策演化的内在规律。美国的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旨在通过向农民提供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以鼓励农民保护和改善农业资源环境。从最初将补偿机制与减少规定农产品的耕地面积相捆绑,过渡到将补偿机制与休耕退耕的面积相挂钩,最后改善为将补偿机制与实际环境绩效相对接,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渐进良序,日趋完善。本文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论证、归纳分析方法与演绎分析方法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的核心行动集团主要是农场主利益集团、农化企业利益集团、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耕作、污染与健康三要素始终镶嵌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演进中,与此相依附的是农场主利益集团、农化企业利益集团、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农场主利益集团对于政策中政府补贴和收入支持的追求构成了其努力构筑并巩固政策演进中霸主性垄断地位的主要动因;农化企业利益集团对农化产品销量增加带来的丰厚利润的追逐成为了其攫取政策演进中强有力的主导性地位的首要因素;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对政策变迁中健康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吁求形成了其努力争取政策演进中优势性地位的重要动力。2.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内外互相影响和博弈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合作和博弈构成政策演进中此消彼长的能动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竞选、组织示威、构建联盟、专业游说的核心工具构建“接触”或“进入”政府机构的有效路径,并利用媒体舆论的政策宣传优势以及与国家政党间利益的交叠,强化路径实施中对利益集团相关利益的表达,从而有效地影响决策过程以达成利益诉求的实现。在政策演进的起步阶段,农场主利益集团通过示威、游说等方式与决策者构筑了密切关联,通过媒体对“拯救土壤、摆脱绝望”的舆论宣传,有力赢取了公众对法案的支持,并通过对党派纷争引发的矛盾的化解,掌控了影响政策变迁的主导权;在政策演进的迟滞阶段,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由于意外获取了上一阶段的政策红利而展开了与决策者建立紧密关系的路径实施,通过与农场主利益集团建立同盟、影响竞选的手段,利用媒体对“控制虫害、征服自然”的舆论导向,积极促进政策对上一阶段以补贴与退耕面积相挂钩为主要激励机制的延续。农场主利益集团由于对党派纷争带来的内部分歧的有效调和从而继续把持着垄断地位的优势;在政策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消费者和环保组织通过建立同盟、影响竞选和专业游说等渠道对决策者构建了强大影响。通过媒体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理念的舆论渗透,有力协调了利益集团间的矛盾冲突,并通过对两党共同目标的适时而准确的把握从而有效摆脱了党派纷争引发的意见分歧。3.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中利益集团的角色表征影响政策变迁的方向和效率。在政策演进的起步阶段,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具有公共利益集团属性的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难以形成有效“接近”政府机构的条件,从而难以实现决策过程中对公共利益的表达。将补贴与减耕面积相挂钩的环境激励机制开启了政策演进的发展历程,短期成效凸显,但并未能形成环境效益的持续提高;在政策演进的迟滞阶段,不惜削减公共利益而最大限度展开逐利行为的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利益集团通过生产和销售农化产品的农业综合企业组成利益联盟,加剧了农化产品滥用所导致的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吞噬。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的利益勾稽降低了政策演进的变迁效率,使政策演进陷入发展迟滞期;在政策演进的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农业理念下共容利益的达成促使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得以快速提高,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所代表的公共利益通过政策演进得以充分释放。4.外生变量的引入和系统的开放性有利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变迁效率的提高。牵绊于集体行动的困境带来的阻碍,在政策演变起步阶段和迟滞发展阶段,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难以获取型塑政策变迁的优势性主导地位。60年代媒体舆论对农化产品危害的披露使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摆脱了“信息不对称”的牵制。同时,通过媒体舆论对可持续农业理念的渗透促进了利益集团间利益的共容,促成了政策演进朝着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向的快速发展。此外,70年代政府对国会委员会巨大权力的终结有力瓦解了农场主利益集团和农化企业利益集团在政策进程中的垄断地位,国会在政策立法方面的透明度得以极大增强,国会的立法程序得以对公众开放,同时,议员的活动由于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共同监督,使得原有通过内部权力而进行的私下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媒体舆论监督和宣传的优势以及系统的开放性对政策变迁障碍的矫正,使得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变迁的良性发展效率得以成功推进,促进“整体最优”的社会效率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健康效益的提升中得以全面实现。30年代到90年代期间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充分诠释出利益集团的博弈竞争对社会整体绩效发挥的重要影响。作为非点源污染重灾区的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承载着全体人类、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宏大使命,厘清并谴除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中的利益掣肘,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2)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对免耕产量及WUE的影响
        3.1.1 土壤理化性状
        3.1.1.1 土壤容重
        3.1.1.2 土壤团聚体
        3.1.1.3 土壤有机碳
        3.1.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1.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1.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1.3 土壤水分含量
        3.1.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1.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1.3.3 耗水量
        3.1.4 群体发育动态
        3.1.5 干物质累积
        3.1.5.1 干物质积累量
        3.1.5.2 干物质转运
        3.1.6 产量
        3.1.7 水分利用效率
        3.1.8 小结
    3.2 不同拔节期灌溉处理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2.1 土壤理化性状
        3.2.1.1 土壤容重
        3.2.1.2 土壤团聚体
        3.2.1.3 土壤有机碳
        3.2.2 土壤水分含量
        3.2.2.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2.2.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2.2.3 耗水量
        3.2.3 群体发育动态
        3.2.4 干物质累积
        3.2.4.1 干物质积累量
        3.2.4.2 干物质转运
        3.2.5 产量
        3.2.6 水分利用效率
        3.2.7 小结
    3.3 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影响
        3.3.1 土壤理化性状
        3.3.1.1 土壤容重
        3.3.1.2 土壤团聚体
        3.3.1.3 土壤有机碳
        3.3.2 土壤根际微生物
        3.3.2.1 纲水平菌落结构分析
        3.3.2.2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
        3.3.3 土壤水分含量
        3.3.3.1 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水分含量
        3.3.3.2 播前土壤水分消耗量
        3.3.3.3 耗水量
        3.3.4 群体发育动态
        3.3.5 干物质累积
        3.3.5.1 干物质积累量
        3.3.5.2 干物质转运
        3.3.6 产量
        3.3.7 水分利用效率
        3.3.8 小结
    3.4 基于RZWQM2 模型模拟不同耕作方式与灌溉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及WUE
        3.4.1 模型校准与验证
        3.4.2 模型模拟分析
        3.4.2.1 实际蒸发和蒸腾的计算
        3.4.2.2 ET、产量和WUE的模拟
        3.4.3 小结
4 讨论
    4.1 耕作方式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 基因型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3 推迟灌溉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4 宽幅精播种植方式对免耕冬小麦产量及WUE的补偿
    4.5 RZWQM2 模型对冬小麦产量及WUE的模拟
    4.6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1.3.1 巢湖流域概况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样品分析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3.4 讨论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3.5 小结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4.4 讨论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4.5 小结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方法
        5.2.4 样品采集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5)新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与评述
        1.3.1 国外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绿色农业
        2.1.2 绿色农业技术
        2.1.3 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2.2 理论概述
        2.2.1 农户技术接受理论
        2.2.2 技术采纳行为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动机及选择策略
    3.1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动机
    3.2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作出的行为决策
    3.3 农户响应绿色农业发展作出的行为改变
    3.4 新疆农户为响应绿色农业发展作出的技术选择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4.1.1 数据来源
        4.1.2 样本特征
    4.2 农户对不同类型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情况
    4.3 农户对不同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研究假说
        4.3.2 变量设定与模型选择
        4.3.2.1 变量设定
        4.3.2.2 模型选择
        4.3.3 处理结果与数据分析
        4.3.3.1 处理结果
        4.3.3.2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响应及驱动路径
    5.1 问题的提出
    5.2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5.2.1 理论模型的构建
        5.2.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5.3 问卷设计与前测信效度分析
        5.3.1 问卷设计
        5.3.2 前测信效度分析
    5.4 数据检验与结构模型检验
        5.4.1 信效度检验
        5.4.2 适配度检验
        5.4.3 模型假设路径检验
        5.4.4 整体路径效果检验
    5.5 结果分析
        5.5.1 整体效果下的驱动路径分析
        5.5.2 基于农户个体禀赋的多群组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动机及选择策略
        6.1.2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
        6.1.3 农户采纳绿色农业技术的行为响应及驱动路径
    6.2 对策建议
        6.2.1 分群体制定差异化绿色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6.2.2 分类别强化政府在绿色农业技术扩散中的职责
    6.3 存在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
    (二)喀斯特区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特征
    (一)耕种文化背景
    (二)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特征
    (三)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演变过程及原因
        1 传统与非传统耕种文化演变过程
        2 耕种文化转变分析
    (四)耕种文化转变的社会意识特征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3 不同环境农民社会意识特征对比分析
四 不同耕种文化下耕种模式与水土-养分流失现状
    (一)土壤理化性状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二)土壤综合养分评价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三)不同坡位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1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四)水土-养分流失特点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五)不同环境水土-养分流失现状对比分析
        1 同一耕种文化特点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2 不同耕种文化特点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五 自然环境与耕种文化耦合效应
    (一)自然环境现状与土地管理模式
    (二)自然环境现状与农民环保意识
    (三)自然环境现状与传统农业观念
六 耕种文化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一)农田管理方式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二)农民农业观念与耕地环境关系的调控对策
    (三)耕地环境与耕种文化作用关系的调控对策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 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二) 喀斯特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
    (三) 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混农林土壤保墒土壤物理性质及含水率变化规律
    (一)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分析
    (二) 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4 不同环境混农林保墒对土壤含水率的对比分析
四 混农林农艺截留机制
    (一)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对降雨的响应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对比分析
    (二) 不同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
        1 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3 不同环境混农林农艺截留的减流减沙作用对比分析
五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验证
    (一) 石漠化地区现有技术及成熟技术
        1 有机物覆盖技术
        2 地膜覆盖技术
        3 石块覆盖技术
        4 保水剂
        5 坡耕地等高植物篱
    (二) 石漠化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高原山地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2 高原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3 山地峡谷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技术
    (三)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混农林保墒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4 措施设计与措施示范过程
        5 混农林保墒及农艺截留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
    (一) 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 指标选取依据与方法
        3 混农林保墒与农艺截留成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 指标说明及计算
    (二) 评价体系指标的一致性检验及权重的确定
        1 判断矩阵构建
        2 指标权重的最终确定
        3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 综合评价模型与结果分析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和稻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况与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和稻麦产量的影响
        1.3.1 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1.3.2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3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4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1.3.5 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设计
    2.3 供试品种、种植方式和肥料运筹
    2.4 测定项目内容和方法
        2.4.1 土壤容重和养分测定
        2.4.2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3 稻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2.4.4 稻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
    2.5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2 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3 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3.4 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3.4.1 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3.4.2 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3.4.3 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3.5 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脲酶
        3.5.2 酸性磷酸酶
        3.5.3 过氧化氢酶
        3.5.4 土壤蔗糖酶
    3.6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6.1 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对稻季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6.2 不同耕法与秸秆还田对稻季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3.7 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4.2 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3 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9)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与评价
        1.3.1 国内外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3.2 国内外关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免耕技术对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2.2.1 问卷设计
        2.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和采用现状分析
    3.1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认知现状分析
    3.2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采用现状分析
        3.2.1 小麦种植户的基本特征与采用现状分析
        3.2.2 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及效果分析
        3.2.3 小麦种植户未采用免耕技术的原因分析
        3.2.4 小麦种植户对免耕技术的态度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4.1 农户行为理论分析与变量选取
    4.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
        4.2.1 零模型
        4.2.2 随机效应模型
        4.2.3 随机斜率模型
    4.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3.1 零模型估计结果
        4.3.2 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
        4.3.3 随机斜率模型估计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框架
    5.2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模型构建
        5.2.1 小麦产量计量设定
        5.2.2 小麦种植户耕作模式决策对小麦产量影响的模型设定
        5.2.3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处理效应估计
    5.3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变量选择
    5.4 小麦种植户免耕技术采用行为对产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5.4.1 免耕技术采用决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5.4.2 免耕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平均处理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户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10)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国外研究现状
        1.2.2 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基本框架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创新之处
        1.4.2 本文不足之处
    1.5 技术路线图
第2 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构建:利益集团理论
    2.1 利益集团理论
        2.1.1 利益集团的基本概念
        2.1.2 利益集团理论的提出
        2.1.3 利益集团理论的演进
    2.2 利益集团与制度变迁的关系
        2.2.1 制度的基本概念
        2.2.2 制度变迁的内涵
        2.2.3 利益集团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3 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3.1 政策的特点和制定程序
        3.1.1 组织架构和特点
        3.1.2 议题的内容筛选
        3.1.3 草案的多层审议
        3.1.4 法案的最终通过
    3.2 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的影响途径
        3.2.1 通过政府机构
        3.2.2 通过舆论媒体
        3.2.3 通过国家政党
第4 章 政策演进中的利益集团分析
    4.1 农场主利益集团
        4.1.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4.1.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4.1.3 霸主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4.1.4 强大势力的弱化与侵蚀
    4.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
        4.2.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4.2.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4.2.3 雄厚势力的构筑与累积
        4.2.4 环保时代的转型与扩张
    4.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
        4.3.1 主要代表性团体与态度
        4.3.2 与政府机构关系的构建
        4.3.3 劣势条件下的妥协与漠视
        4.3.4 协同奋战中的纠正与变革
    4.4 利益集团间博弈与竞争
        4.4.1 农场主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的博弈
        4.4.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与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的博弈
        4.4.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与农场主、农化企业利益集团的博弈
    4.5 本章小结
第5 章 起步阶段(30-40 年代)
    5.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5.1.1 立法的外部冲击:沙尘暴灾害
        5.1.2 竞选的利益考量:经济大危机
    5.2 起步阶段的政策构成
        5.2.1 1933 年《农业调整法》
        5.2.2 1936 年《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
        5.2.3 1938 年《农业调整法》
    5.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5.3.1 暴力示威
        5.3.2 专业游说
        5.3.3 内部结盟
        5.3.4 影响竞选
    5.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5.4.1 主题宣传:拯救土壤、摆脱绝望
        5.4.2 利益博弈:对消费者利益诉求的协调
    5.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5.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政治候选人的培养
        5.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党派纷争矛盾的化解
    5.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5.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33 年《农业调整法》
        5.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短期成效凸显
    5.7 本章小结
第6 章 迟滞阶段(50-60 年代)
    6.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6.1.1 立法的外部冲击:尘暴和旱灾
        6.1.2 竞选的利益考量:农业危机
    6.2 迟滞阶段的政策构成
        6.2.1 1956 年“土壤银行计划”
        6.2.2 1962 年“资源保护和发展计划”
    6.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6.3.1 建立同盟
        6.3.2 影响竞选
    6.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6.4.1 主题宣传:控制虫害、征服自然
        6.4.2 利益博弈:对消费者真实信息的蒙蔽
    6.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6.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党派纷争引发集团内部的分裂
        6.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农业局联合会对内部裂痕的调和
    6.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6.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56 年“土壤银行计划”
        6.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资源破坏加剧
    6.7 本章小结
第7 章 快速发展阶段(80-90 年代)
    7.1 政策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历史条件
        7.1.1 立法的外部冲击:严重旱灾
        7.1.2 竞选的利益考量:农业危机
    7.2 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构成
        7.2.1 1985 年“交叉合规计划”和“水土保护储备计划”
        7.2.2 1990 年“湿地储备计划”和“未来农场计划”
        7.2.3 1996 年“环境质量激励计划”
    7.3 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机构的核心工具
        7.3.1 建立同盟
        7.3.2 影响竞选
        7.3.3 专业游说
    7.4 利益集团渗透舆论媒体的行动选择
        7.4.1 主题宣传: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
        7.4.2 利益博弈:对各方利益诉求的契合
    7.5 利益集团与国家政党的利益交叠
        7.5.1 与共和党的依附与合作:农场主利益集团内部凝聚力趋向坍塌
        7.5.2 与民主党的依附与合作: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优势伸展
    7.6 利益集团型塑政策演化的过程和结果
        7.6.1 关键性政策法案的形成:1985 年“交叉合规计划”和“水土保护储备计划”
        7.6.2 型塑政策的结果和影响:长期成效显着
    7.7 本章小结
第8 章 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进的归纳与思考
    8.1 归纳总结
        8.1.1 农场主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8.1.2 农化企业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8.1.3 消费者和环保组织利益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演进
    8.2 评价思考
        8.2.1 集体行动的困境为政策变迁带来桎梏
        8.2.2 分利集团的扩大使政策变迁陷入凝滞
        8.2.3 共容利益的达成利于政策变迁的完善
        8.2.4 媒体舆论的监督加速政策变迁的推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保护性耕作对农户的增收效应研究[D]. 张培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免耕冬小麦产量损失补偿效应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 马玉诏.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吉林省农户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基于农户分化视角[D]. 洪鑫.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4]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5]新疆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响应研究[D]. 沈璐璐. 塔里木大学, 2020(12)
  • [6]喀斯特地区传统与非传统农作物耕种模式对水土—养分流失的影响机制[D]. 孙建.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土壤保墒与农艺截留及监测评价研究[D]. 鲍恩俣.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和稻麦产量的影响[D]. 田宝庚. 扬州大学, 2020
  • [9]小麦种植户采用免耕技术行为选择及对产量的影响[D]. 夏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利益集团与美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演变研究(1933-1996)[D]. 陈潇. 辽宁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