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高速公路高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20)在《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飞速增长,其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便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在既有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相关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特定地理地貌或单一路段类型,忽略了区域类型特征差异对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事故征兆因子识别以及交通安全水平评估带来的影响,并且缺乏各区域类型间并行层面比较。随着高精度交通流数据的获取成为可能,静态、被动的传统高速公路安全提升方法逐渐被基于实时动态交通数据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取代,但在动态交通流特征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区域类型差异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此外,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路段层面,多以“事故强度分析”思路为主,缺乏考虑宏观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相关研究。因此,传统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方法难以对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精确指导。鉴于此,本文以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依照“事故致因差异判断—动态交通流事故风险识别—交通安全水平评价”的逻辑,逐层展开研究。重点解答如下关键科学问题: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风险因子与事故间的关联关系是否相同;事故维度及致因维度各变量间存在何种深层次的自相关规律;各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流运行状态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存在何种差异;如何利用高精度交通流数据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事故风险机理进行有效研判;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如何定量判别。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基于改进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将研究区域分为城区、乡区和山区高速公路,提出了一种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eighted Orientated Multiple Dimension Interactive-Apriori,WODMI-Apriori),以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关联度的主客观联合赋权模型对数据字段进行权重优化,应用改进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别对三个不同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进行了全映射事故致因角度、维度交互角度、事故维度自相关角度等多维度交互的关联规则挖掘计算。挖掘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其中的各维度层次,也都具有不同的关联规律。结果表明,改进的WODMI-Apriori算法能更好的揭示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中事故致因和风险的差异性,其算法精确度较传统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在城区、乡区、山区高速公路条件下分别提高了82.7%、88.5%、80.5%。(2)区域类型特征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状态安全风险评估首先基于六级服务水平将交通状态划分为饱和流与非饱和流,结合三个区域类型的划分共建立了6个待评单元;进而应用病例—对照配对方法对交通流和事故数据进行了数据匹配和样本结构化设计;最后利用基于MCMC的条件Logistic回归定量评估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结果表明:流量、速度和占有率与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及交通状态都具有高度相关性,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均与交通安全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运行在城区/饱和流状态下的事故风险最大,其事故风险是乡区/非饱和流状态下事故风险的29.6倍。(3)基于动态交通流特征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内在机理研究首先,从交通流基础信息、交通流中车队、车辆变道行为、交通流变量短时间内的突变、车辆跟驰行为等反映交通流动态特征的5个维度,共选取了20个相关的交通流变量;随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计算了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事故征兆交通流变量;最后,根据随机森林分析结果中筛选的事故征兆变量,针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分别以贝叶斯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建模,构建了交通流变量与事故风险在不同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下的统计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区域类型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各不相同,且同一因素在不同区域类型中的重要度也存在差异,进一步验证了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具有不同的事故发生机理。此外,多个模型结果均表明,同时考虑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和交通状态差异的实时事故风险评估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捕捉交通流动态特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4)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选取5个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作为待评单元,从安全、效率、经济、环境4个方面共考虑了8项评价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应用信息熵权重理论,对传统的密切值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模型;分别从年度、季度划分两个视角对各区域高速公路进行了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年度视角与季度划分视角的结果中,各路段的优劣排序各有不同,各指标在评价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重要程度,说明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此外,改进密切值法计算结果与传统密切值法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密切值法将评价指标进行了等权重处理,为避免造成结果偏差,有必要对传统密切值模型进行权重优化改进。密切值法无需确定主观参量、计算快捷、结果分辨率高,可作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论文共包括图75幅,表48个,参考文献235篇。
宋连亮[2](2020)在《北京高速公路水资源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认识的提高,绿色公路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等各方,都在积极投入力量构建绿色公路,然而,由于各方对绿色公路的认识不同,对实现绿色公路的途径方法认识的不同;有些项目前期设计周期短,协同设计能力弱;再加上PPP建设模式的推广,很多绿色工程难以落实与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需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由于季节和地形地质因素影响有大量的水资源未能利用。由于北京地区高速公路有全年全天候通行的需求,因此每年冬春季需要使用融雪剂,其形成的有害物质长期积累,给周边土壤、水体带来严重环境威胁。水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与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成为一项需要研究的问题,是绿色高速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北京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特点与现状,依托兴延高速公路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的研究成果,对高速公路水资源及融雪剂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述,明确了高速公路综合回收循环利用概念,指出了高速公路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与途径。供同行作为参考。
于帅[3](2020)在《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分析及预测》文中提出道路交通事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是第五大致死因素,而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高速公路单次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更大、伤亡人数更多。传统的高速公路风险管理是被动的、静态的管理,将重点放在了“事后”应急中,已无法适应高速公路现代化、智能化管理的需求。近年来,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交通事故预警系统的研发,使高速公路风险管理由“事后应急管理”开始转变为“事前主动防控”。高速公路风险“事前”管理是运用数据挖掘手段,通过对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高精度交通流特征、天气条件等数据的分析,识别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判断高速公路运行的安全状态,对当前运行环境下高速公路是否会发生事故进行精准预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上分析及预测结果,提前进行针对性的高速公路预警及布置应急工作,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控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减轻事故严重程度。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风险主动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科学、实用的方法对其建设进行支撑,因此本文以高速公路安全风险为研究对象,以高速公路交通流动态特征与气象条件的交互作用为切入点,运用风险分析理论架构,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三个角度对高速公路主动风险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因素识别首先,利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识别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在收集、整理并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发现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且不同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提出了基于Apriori算法改进的多维多层AHP加权Top-k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高速公路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无法避免的影响因素之间相关性问题,同时解决了经典关联规则需要在挖掘过程中设置最小支持度阈值导致错失重要关联规则的问题,实现了对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风险因素的深度挖掘。通过对挖掘出来的关联规则进行筛选和对比分析,有效识别了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的关键风险因素为交通流特征和天气特征,为接下来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评估提供了研究基础。(2)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划分和评价其次,对高速公路安全风险状态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天气特征与交通流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运用“病例-对照”样本结构数据匹配方法,提取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点对应的事故发生前上下游交通流状态数据以及与其相匹配的高精度天气数据,避免了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计算能够表征交通安全状态的复合指标,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变量重要度靠前的重要指标,解决了后面计算过程中的维度灾难问题。接着针对评价指标同时包含数值型数据与分类型数据的混合型数据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划分方法,并基于贝叶斯Logistic回归方法评估不同交通安全状态对事故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考虑天气和交通流动态特征条件下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可以划分为6类,而只考虑交通流特征时只能将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划分为5类,说明同时考虑天气条件和交通流动态特征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划分的更加精细。(3)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最后,对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定量分析天气因素与交通流特征之间存在的交互效应,并证明了在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评估中加入天气因素能够提升模型对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的判别精度。接着在考虑天气因素与交通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习率自适应随机梯度提升算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安全风险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本文所建模型在同时考虑天气及交通流特征情况下预测准确率最高,同时在数据有缺失值及异常值情况下仍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
李旭阳[4](2020)在《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北京市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路网日趋完善,机动车辆随之增加,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幅增长。高速公路使用阶段产生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北京市碳排放主要来源之一,由此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凸显,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从调查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路况现状入手,研究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类型和交通流量特征,进行了实地病害调查,分析北京高速公路病害类型及其成因,同时对于常用养护技术进行调查,为后续进行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做好准备。论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用于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分析的可行性,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类型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最终选择了综合性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建立了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将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分为营运阶段和养护阶段,明确了在营运阶段主要碳排放来源于营运车辆,养护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养护材料的生产和养护工程机械运行,确定了各个环节具体计算方法和所使用的碳排放因子。利用路面平整度与营运车辆油耗关系,计算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碳排放情况,分析发现小客车碳排放占比为47%,对于营运阶段车辆行驶总碳排放量影响最大。对比计算分析了预防性养护和未进行预防养护情况下的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放特征,引入减排率计算方法,分析发现高速公路正常养护可以减少营运车辆行驶产生的碳排放,减排率为2.77%,高于2018年北京地区设定的万元GDP能耗下降2.5%的减排目标。在养护阶段,重点分析了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全过程的碳排放量,明确其各个环节的碳排放情况,分析发现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方法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82.60%和66.90%,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对于总碳排放影响较大。开展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明确使用阶段各环节的碳排放特征,分析发现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上升20%,车辆油耗平均上升1.63%,高速公路路面行驶质量对于高速公路营运阶段车辆行驶的碳排放影响较大。在养护阶段,不同养护材料用量上升20%,微表处和薄层罩面养护总碳排放量上升约为3.33%11.14%,养护材料的用量对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总放量影响较大。基于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的碳排放特征,为了更好的实现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的减排目标,建议在营运阶段,加强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重点要加强小型客车和重载货车常用行驶车道的预防性养护;在养护材料生产阶段,要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在养护施工阶段,精细化施工管理,减少材料和工程机械的不必要浪费,就近选择材料生产厂和施工机械,减少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
袁翠[5](2020)在《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演化的核心动力。随着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高速交通运输方式融汇形成了高速交通运输网络。高速交通网络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区位交通优势度比对状态,使我国一些区域逐渐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区,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一体化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必将日趋深入。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和优化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区域空间要素两个角度分析高速交通与空间演化的机理作用,并提出优化路径与策略。从交通运输方式的角度,论文分别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系统分析;从区域空间角度,分析了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交通可达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可达性测度、多元回归分析、协整检验、moran,s I指数等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高速交通网络与空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优化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沿线城市节点、通道两侧狭长地带和产业群组成的区域面等三个层面具有塑造作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经济极化效应明显,促进了新的城镇体系和节点城市在该地迅速成长。高速公路两侧交通设施水平高,吸引了一些新兴产业和资源要素向通道两侧集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规模经济,产生交通廊道效应。(2)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铁场站、城市层面和区域层面等三个维度。文章分析了高速铁路发展对城市空间区位格局改变的作用,并得出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之前处于区域中心地位的城市,在高速铁路运营以后逐步转变为节点城市。此外,高速铁路网络体系加强了城市群之间、区域板块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2-8小时交通圈,在缩小区域时空距离的同时,促进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航空运输网络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临空经济区、城市等级层次结构和区域空间变化三个方面。(3)高速交通网络所覆盖地区区间时空距离缩减,可达性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城市间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再用指标模型测度地区高速交通优势度,对两者得出的数值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得出中东西部高速交通发展与该地区可达性水平的协调发展程度。我国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可达性整体上较为协调,可达性和协调度水平由高至低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4)高速交通运输网络促使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高效流动,助推了要素在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区域产业发展主要沿高速交通网络进行布局,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网络化发展特点。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通过多元回归和var脉冲响应模型分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三种高速交通方式客货运量对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正相关性。(5)高速交通对区域空间结构重塑作用明显。随着高速交通网络的发展,区域中各城市被高速交通通道串联起来,区域中心城市也转变为交通沿线节点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实现从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核心转变,经济一体化效应显着增强。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评估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集聚性和均衡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内存在高水平和高水平地区、低水平与低水平地区聚集的空间布局形态,引致空间经济发展格局趋于均衡。
曹雷[6](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指出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王重阳[7](2020)在《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安徽省自1986年合宁高速公路开建以来,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6年年底通车里程已达4543公里,位居全国第十七位,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安徽高速公路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人民的殷切期望。论文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后安徽省高速公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的基本动力,阐述了全省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总结了过去30多年来全省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科技创新以及融入地域、人文、徽文化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为今后一个时期安徽省更好地建设高速公路提供借鉴并发挥指导作用。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法、走访讨论法、实例探析法、归纳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交通运输发展尤其是公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历史,详细阐述了高速公路在我省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建设起步阶段(1986-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论文重点阐述了跨江(长江)桥梁、跨河(淮河)桥梁、其他典型桥梁、主要特长隧道、其他典型隧道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其他如:环保、安全、养护、营运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科技创新进行论述。结合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和铜黄高速公路的“徽风皖韵”地域特色,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地域特色。
亓鑫[8](2020)在《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公路路网不断完善的同时,高速公路作为其中重中之重的一部分,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挑战。针对高速公路存在的拥堵严重以及事故频发等问题,我国高速管理部门广泛采用限速措施来进行整治。其中,高速公路存在的限制速度不合理、限速方式不科学以及限速区间长度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行驶体验,大大降低了限速管理的可信度。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在限速标准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等方面出发,通过理论研究与工程经验结合的方法,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论文在高速公路限速标准与实际运行情况不相符的问题背景下,以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理论为研究框架,阐述了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内涵、高速公路限制速度、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以及高速公路限速方法相关理论;从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两方面出发,分别构建了多指标因素的安全以及效率评价模型;以驾驶员在限速区间对标志的认读以及进行操作的特性为研究目标,将限速区间分为标志视认距离、标志设置前置距离以及驾驶员心理稳定距离三个部分并参照相关规范以及模型进行计算,得到高速公路限速区间最小长度建议值;在遵守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影响区间确定的多方面因素,以高速公路速度突变点作为控制指标对高速公路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段;结合高速公路限速路段特点,构建了基于有序聚类的高速公路限速路段划分及优化模型;采用VISSIM仿真软件通过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进行限速方案模拟,同时利用SSAM交通冲突分析软件得到路段冲突数据,分析对比得到优化前后的安全及效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用作于验证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的有效性。本研究完善了高速公路限速标准的制定,丰富了高速公路限速区间划分理论,有效降低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在制定限速方案以及执行限速管理的难度,一方面增强了高速公路的运行安全水平,同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速公路运输行业的高效率发展,与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适应。
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9](2019)在《20年,首发这一路》文中认为1999年9月,北京市道路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大,首发集团应运而生,此后20年,首发集团一直致力于建设高品质道路,保障市民出行,促进首都路网完善、经济发展。它的成长伴随着北京市道路从少到多、从线到面的一路发展。无论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还是交通枢纽……回首这20年,硕果累累。1986年到1999年的13年间,北京建设了216公里高速公路。那时,北京市的
王璐[10](2019)在《基于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近年来对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重要的配套设施,其数量和规模的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内容和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提供日常客运服务的基础上,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闲置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积极拓展物流配送业务,这既能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又能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带来新的盈利渠道,是高速公路服务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一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的物流需求量日益增大,但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过高,如何在配送环节降本增效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北京周边高速服务区建设运营情况,发现部分服务区管理相对成熟,有一定的条件和意愿开展物流业务。文章结合这两方面论证了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其次,本文运用层次-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方法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然后构建LRP模型对适合开展物流配送的服务区进行选择,同时得到优化后的配送路径。由于在研究物流系统的问题中,经常会出现效益背反的情况,因此在建立LRP模型时,本文考虑将配送成本和时间作为双层目标,保证配送系统整体最优。最后,对以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为节点的配送网络规划进行了算例分析。最终选择了百葛、北务、马驹桥三个服务区作为配送中心,并求得各个中心所负责配送的需求网点及配送路径安排。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当目标函数中配送成本与时间的权重分配不同时,配送车辆选择的高速出入口和行驶路线不同,对配送费用上和时间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物流企业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方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北京高速公路高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高速公路高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相关理论方法发展动态和应用现状 |
1.2.2 针对区域类型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和交通安全研究进展 |
1.2.3 基于实时交通流状态的高速公路动态安全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3.1 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
1.3.2 国内外高速公路常见的分类方法 |
1.3.3 本文高速公路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5 论文组织结构与技术路线 |
2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要素与特征分析 |
2.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数据概述 |
2.1.1 我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2 美国相关数据现状 |
2.1.3 本文所应用数据的合理性 |
2.2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驾驶人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2 车辆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3 道路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外部环境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2.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布规律 |
2.3.1 城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2 乡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3.3 山区高速公路时空分布规律分析 |
2.4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统计 |
2.4.1 城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2 乡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4.3 山区高速公路事故特征统计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事故致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区域介绍与数据收集处理 |
3.2.1 研究区域介绍与研究数据来源 |
3.2.2 样本数据集特征 |
3.2.3 样本结构设计 |
3.3 基于WODMI-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方法建模 |
3.3.1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基本参数 |
3.3.2 关联规则分类 |
3.3.3 Apriori算法特性与基本步骤 |
3.3.4 主客观联合赋权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3.5 考虑定向约束和指标赋权的多维度交互改进的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WODMI-Apriori) |
3.4 实例分析 |
3.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全映射事故致因关联规则挖掘 |
3.4.2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维度交互关联规则挖掘 |
3.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维度自相关关联规则挖掘 |
3.5 本章小结 |
4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动态交通流状态与事故风险关系评估 |
4.1 引言 |
4.2 研究数据介绍与样本结构设计 |
4.2.1 数据源文件介绍 |
4.2.2 事故数据预处理 |
4.2.3 交通流数据预处理 |
4.2.4 病例—对照配对式样本结构设计 |
4.2.5 数据匹配 |
4.3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
4.3.1 六级服务水平理论 |
4.3.2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MCMC) |
4.3.3 基于MCMC的贝叶斯方法 |
4.3.4 贝叶斯条件logistic回归 |
4.3.5 随机森林算法 |
4.3.6 贝叶斯logistic回归 |
4.4 实例分析 |
4.4.1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风险等级分析 |
4.4.2 各区域高速公路事故征兆危险交通流变量识别 |
4.4.3 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事故发生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5 区域类型差异条件下的高速公路综合交通安全水平评价 |
5.1 引言 |
5.2 基于熵权改进的密切值法 |
5.2.1 密切值评价方法概述 |
5.2.2 信息熵赋权理论 |
5.2.3 基于信息熵权重优化改进的密切值评价方法 |
5.3 研究区域介绍 |
5.4 基于熵权改进密切值法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建模 |
5.4.1 评价矩阵建立 |
5.4.2 模型基本假设 |
5.4.3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4.4 数值评价矩阵的建立 |
5.5 实例分析 |
5.5.1 年度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2 季节划分视角的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5.3 年度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4 季节划分视角下的不同区域类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5.5 考虑区域类型和季节差异的全样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注释表 |
附录B 交通事故源数据字段注释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2 理论方法与研究综述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管理的含义 |
2.1.2 风险管理的目标 |
2.1.3 风险管理的一般程序 |
2.2 高速公路安全预警工作研究现状 |
2.3 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研究现状 |
2.4 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 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研究现状 |
2.6 研究现状总结 |
3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 |
3.1 概述 |
3.2 高速公路事故与风险因素关联规则简介 |
3.2.1 高速公路安全风险关联规则基本概念 |
3.2.2 关联规则筛选标准 |
3.2.3 高速公路事故与其风险因素之间关联规则分类 |
3.3 高速公路事故与风险因素加权关联规则 |
3.3.1 加权关联规则概述 |
3.3.2 加权关联规则权重确定方法 |
3.3.3 加权关联规则评价指标计算 |
3.4 高速公路事故与风险因素关联规则挖掘 |
3.4.1 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4.2 关联规则有效性检验 |
3.4.3 基于Apriori算法改进的多维多层AHP加权Top-k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3.5 实例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处理 |
3.5.3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气象与交通流特征关联风险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评价 |
4.1 概述 |
4.2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影响高速公路安全状态评价指标筛选 |
4.2.1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
4.2.2 变量筛选评价指标 |
4.2.3 随机森林算法筛选重要变量步骤 |
4.3 基于模糊k-prototypes算法的高速公路安全状态划分 |
4.3.1 算法描述 |
4.3.2 算法实现 |
4.4 基于贝叶斯Logistic回归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态评估 |
4.5 实例分析 |
4.5.1 数据收集 |
4.5.2 数据处理 |
4.5.3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天气与交通流特征交互效应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 |
5.1 概述 |
5.2 天气特征与交通流动态特征的交互作用 |
5.2.1 变量交互作用介绍 |
5.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3 基于学习率自适应随机梯度提升算法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预测 |
5.3.1 集成学习概述 |
5.3.2 梯度提升算法 |
5.3.3 基于学习率自适应的随机梯度提升预测模型 |
5.4 实例分析 |
5.4.1 数据描述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市高速公路路面现状调查分析 |
2.1 北京市高速公路概况 |
2.2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特征分析 |
2.2.1 路龄 |
2.2.2 北京高速公路常见路面结构形式 |
2.3 北京高速公路交通数据采集分析 |
2.4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病害调查 |
2.4.1 高速公路技术状况和破损类型调查 |
2.4.2 高速公路病害成因分析 |
2.5 北京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调查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量化分析体系 |
3.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减排量化分析理论基础 |
3.1.1 生命周期分析方法适用性分析 |
3.1.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类型选择 |
3.2 量化分析体系研究目的 |
3.3 量化分析体系研究范围 |
3.3.1 分析体系边界 |
3.3.2 量化分析单位 |
3.4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来源与计算方法分析 |
3.4.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来源分析 |
3.4.2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计算 |
4.1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计算 |
4.1.1 高速公路行驶质量参数及其衰变规律 |
4.1.2 高速公路路面平整度与营运车辆行驶的油耗量化关系 |
4.1.3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碳排放计算 |
4.2 北京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放计算 |
4.2.1 北京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及工艺流程 |
4.2.2 北京高速公路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方法碳排放计算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 |
5.1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 |
5.1.1 北京高速公路营运阶段车辆碳排放特征分析 |
5.1.2 北京高速公路养护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 |
5.2 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敏感性分析 |
5.2.1 营运阶段敏感性分析 |
5.2.2 养护阶段敏感性分析 |
5.3 北京高速公路减排对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高速交通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 |
2.1.2 高速交通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及优化研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交通可达性 |
2.2.2 区域一体化 |
2.2.3 区域空间结构 |
2.2.4 高速交通 |
2.2.5 高速交通网络 |
2.3 理论基础 |
2.3.1 核心-边缘理论 |
2.3.2 生长轴理论 |
2.3.3 增长极理论 |
2.3.4 点轴理论 |
2.3.5 交通规划理论 |
3 高速交通方式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
3.1 高速公路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
3.1.1 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1.2 高速公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3.2 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
3.2.2 高速铁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3.3 航空运输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
3.3.1 航空运输发展现状及时空演化趋势 |
3.3.2 航空运输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
4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
4.1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
4.1.1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可达性协同机理 |
4.1.2 高速交通网络与城市交通圈时空距离协同机理 |
4.2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
4.2.1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空间布局的作用 |
4.2.2 高速交通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分析 |
4.2.3 高速交通网络对生产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作用 |
4.3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协同机理 |
4.3.1 高速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空间区位转变 |
4.3.2 高速交通网促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均衡化发展 |
5 模型构建 |
5.1 高速交通网络可达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1.1 可达性测度 |
5.1.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5.1.3 耦合协调度分析 |
5.2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效应 |
5.3 城市群内差异性、相关性及空间格局联动关系检验 |
5.3.1 差异性检验 |
5.3.2 相关性检验 |
5.3.3 空间格局联动关系检验 |
6 实证分析 |
6.1 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
6.1.1 京津冀城市群时间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
6.1.2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
6.2 京津冀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发展现状 |
6.2.1 高速公路时空发展态势 |
6.2.2 高速铁路时空发展态势 |
6.2.3 航空运输时空发展态势 |
6.3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时空距离重塑 |
6.3.1 高速交通可达性时空发展特征 |
6.3.2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特征 |
6.3.3 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时空距离的协同及塑造分析 |
6.4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经济空间格局重塑 |
6.4.1 高速交通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分析 |
6.4.2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塑造分析 |
6.4.3 高速交通网络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影响分析 |
6.5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空间结构重塑 |
6.5.1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差异分析 |
6.5.2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相关性分析 |
6.5.3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动关系及其空间结构重塑分析 |
7 优化路径与策略 |
7.1 提升高速交通网络路网密度和覆盖范围 |
7.2 完善高速交通运输体系和优化网络结构 |
7.3 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高速交通网络综合运输水平 |
7.4 加大高速交通网络构建的创新驱动力 |
7.5 引导高速交通网络布局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
一、快速交通 |
二、城镇体系演变 |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自然地理区位 |
二、经济地理区位 |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
一、可达性的测度 |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7)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安徽省公路建设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前 |
2.2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 |
2.3 改革开放以来 |
2.3.1 高速公路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2.3.2 高速公路稳步发展阶段(1992-2003年) |
2.3.3 高速公路优化提升阶段(2004-2015年) |
第三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 |
3.1 桥梁工程 |
3.1.1 跨江(长江)桥梁 |
3.1.2 跨河(淮河)桥梁 |
3.1.3 其他典型桥梁 |
3.2 隧道工程 |
3.2.1 主要长大隧道 |
3.2.2 其他典型隧道 |
3.3 路基工程 |
3.4 路面工程 |
3.5 环保 |
3.6 安全 |
3.7 养护 |
3.8 营运与信息化 |
第四章 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科技创新 |
4.1 典型桥梁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1.1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 |
4.1.2 芜湖长江公路二桥 |
4.1.3 太平湖大桥 |
4.2 典型隧道工程建设科技创新 |
4.2.1 明堂山特长隧道 |
4.2.2 试刀山隧道 |
第五章 “徽风皖韵”和“汉风楚韵”的地域特色 |
5.1 马鞍山长江大桥造型设计建设中的徽派特色 |
5.1.1 总体美学造型 |
5.1.2 主体构件设计 |
5.2 铜黄高速公路——“人文高速”的楷模 |
5.3 泗县至宿州高速公路的“汉风楚韵” |
5.4 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展老区风韵、筑生态大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关系 |
第二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理论 |
2.1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的内涵及评价模型分析 |
2.1.1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内涵分析 |
2.1.2 高速公路安全与效率评价模型 |
2.2 高速公路限制速度 |
2.2.1 高速公路速度定义及分类 |
2.2.2 高速公路限制速度确定 |
2.3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 |
2.3.1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相关规范 |
2.3.2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长度相关理论 |
2.4 高速公路限速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公路最小限速区间长度研究 |
3.1 最小限速区间长度分析 |
3.1.1 标志视认距离 |
3.1.2 标志设置前置距离 |
3.1.3 驾驶员心理稳定距离 |
3.1.4 限速标志设置条件分析 |
3.2 限速区间最小长度确定 |
3.3 现行规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 |
4.1 限速区间确定方法基本原则 |
4.1.1 基本原则提出 |
4.1.2 基本原则论述 |
4.2 限速区间确定影响因素分析 |
4.3 限速区间具体单元划分 |
4.3.1 限速路段划分方法 |
4.3.2 基本路段 |
4.3.3 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组合路段 |
4.3.4 连续下坡路段 |
4.3.5 隧道与隧道群路段 |
4.3.6 互通式立体交叉路段 |
4.3.7 复杂组合路段 |
4.4 基于有序聚类分析的高速公路限速区间优化方法研究 |
4.4.1 聚类分析方法 |
4.4.2 限速区间优化指标分析 |
4.4.3 基于聚类分析的限速区间优化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实例验证 |
5.1 山区高速公路概况 |
5.2 限速方案分析 |
5.3 VISSIM仿真分析及数据处理 |
5.4 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有效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成果 |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0年,首发这一路(论文提纲范文)
初创家业掀起首都高速建设高潮 |
创新机制全面提速北京路网建设 |
深化改革业务布局逐渐完善 |
深耕产业支撑“百年首发”战略目标 |
20年大事记 |
首发集团走过的这20年, 正是我们公路交通行业快速发展的20年。这期间, 从万众期待下的破壳而出, 到肩负创新与突破的艰难前行, 再到如今提出打造“百年首发”的愿景,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起步、成长、提速、深耕四个阶段。 |
2 |
3 |
4 |
(10)基于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速公路服务区拓展物流配送的研究现状 |
1.3.2 物流设施选址研究现状 |
1.3.3 LRP问题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点 |
2 北京高速服务区拓展物流配送综合分析 |
2.1 北京高速服务区拓展物流配送的必要性分析 |
2.1.1 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和运营现状 |
2.1.2 物流业发展现状 |
2.1.3 必要性分析 |
2.2 北京高速服务区开展物流配送的可行性分析 |
2.2.1 相关理论分析 |
2.2.2 高速公路服务区与配送中心的契合性分析 |
2.2.3 服务区开展物流配送的模式分析 |
2.2.4 服务区开展物流配送的意义 |
2.3 基于高速服务区的配送网络规划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 |
3.1 层次—灰色关联度评价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评价选址过程 |
3.3.1 求解指标权重 |
3.3.2 构建灰色关联矩阵 |
3.4 算例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配送网络优化模型研究 |
4.1 配送网络分析与设计 |
4.2 多配送中心选址-路径优化模型 |
4.2.1 模型构建思路 |
4.2.2 模型假设 |
4.2.3 参数说明 |
4.2.4 模型构建 |
4.3 模型算法求解 |
4.3.1 算法选择 |
4.3.2 遗传算法 |
4.3.3 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算例分析 |
5.1 数据说明 |
5.2 模型求解 |
5.3 灵敏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北京高速公路高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区域类型差异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识别与交通安全评价研究[D]. 杨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2]北京高速公路水资源综合回收循环利用相关问题的探讨[A]. 宋连亮. 202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2020
- [3]基于气象条件与交通流交互作用的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分析及预测[D]. 于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北京高速公路使用阶段碳排放特征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D]. 李旭阳.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D]. 袁翠.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6]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成就与科技创新[D]. 王重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高速公路限速区间确定方法研究[D]. 亓鑫. 长安大学, 2020(08)
- [9]20年,首发这一路[J]. 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公路, 2019(15)
- [10]基于北京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研究[D]. 王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