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亲缘植物中9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骆璐[1](2021)在《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文中提出目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现象严重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针对规模化种植药用植物的污染状况,本研究旨在建立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系统的检测方法体系、风险评估体系、有害残留物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提出保障药材质量及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1.药用植物农残的检测收集了 1771批次共182种大规模种植的药用植物样本,通过文献检索确定了药用植物中常检出的、禁用的、以及高毒的共136个农药残留,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对136种具有高毒和高检出率的农药进行检测,建立了药用植物的多残留农药检测体系。通过欧盟药典公式,计算出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计算其检出率及超标率。2.药用植物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1773批次共86种药用植物中五种重金属镉(Cd)、铅(Pb)、砷(As)、汞(Hg)和铜(Cu)进行检测。根据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7个国际组织颁布的五种重金属的现有标准,分别计算重金属的检出率及超标率。3.药用植物农残的风险评估对于农残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区分由于农残暴露量升高而对健康构成的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应用危害商(HQ)和危害指数(HI)来量化急性、慢性以及药用植物农残的累积暴露风险;采用风险安全序数,通过风险等级评分对农药和药材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通过将农药毒性、农药摄入量和可检测残留水平的相应分值进行计算,得到农药的风险等级得分(S)和药材的风险指数(RI)。此外,首次建立了针对药用植物农残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将致癌和非致癌风险与疾病发病率相关联。对药用植物农药残留引起的患者摄入量以及相关癌症和非癌症聚集效应进行量化,并将两者合并成患者健康影响得分(IS),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表示。4.药用植物重金属的风险评估对于重金属造成的健康风险,采用膳食风险评估、非癌症风险评估和癌症风险评估探讨药用植物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膳食风险评估计算出每日预估重金属摄入量(EDI)与各金属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PTDI)比较;非癌症风险分别计算了每种药材中各金属的非癌症危害商(HQ)及每种药材的总非致癌危害指数(HI);同时计算了每种药材中三种明确癌症风险金属的癌症风险值(CR),与癌症强度因子(CSF)比较,并计算了每种药材的总癌症风险值。结果1.药用植物农残检出及超标情况农残的总检出率为88.03%(1559批次),超标率为59.01%(1045批次)。根据欧盟(EU)、美国(US)和中国的相关规定,共检出35种禁用农药。在至少42.97%的样品(761批次)中检测到35种禁用农药,其中速灭磷和总DDT分别的检出率分别为 24.20%(LC/MS-MS,242/1000)和 13.10%(GC/MS-MS,101/771)。此外,8种禁用农药的浓度水平比欧盟标准高出500倍以上。菊花中检出农药37种(超标8种,禁用7种),其次是山楂(29种)和益智(27种)。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48.62%,n=1559),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5.77%,n=1559)。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45.42%,n=6387)和杀菌剂(33.69%,n=6387)检出率最高。2.药用植物农残风险评估根据农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药材的急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a>1),包括山楂(HIa=12.09),花椒(HIa=11.54),枸杞子(HIa=1.86),和苦地丁(HIa=1.48)等。23种药用植物的慢性风险为不可接受风险(HIc>1),包括山楂(HIc=6.62),肉豆蔻(HIc=3.51),和花椒(HIc=3.38)等。山楂和花椒的急慢性风险(HQa和HQc)及急慢性累积风险(HIa和HIc)最高,而禁用农药呋喃丹和速灭磷在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中危害商最高。此外,果实和种子类药材显示出最高的膳食暴露风险。在风险安全序数评估中,山楂、枸杞子、金银花和蒲公英中检测到的3-羟基呋喃丹和对溴磷的风险等级得分(S=140)最高。而药用植物山楂的危害指数最高(RI=1925),其次是石斛(RI=1315)和防风(RI=1144)。此外,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农药残留(p=0.783)对风险排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农药毒性(p=0.691),草药摄入量(p=0.370)最小。根据健康影响评估结果,药材薏苡仁(min ISh=3945.40 μDALY·person-1,mean ISh=972.07 μDALY.person-1)和川明参(ISh=4287.78μDALY·person-1)调整伤残年数最高,而薏苡仁o,p’-DDT(ISi,h=2729.58 μDALY·person-1),及川明参中的 o,p’-DDT(mean ISi,h=2837.91 μDALY·person-1,max ISi,h=3682.78μDALY·person-1)风险最高。综合三种风险评估方法,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其除具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外,还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且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问题需要特别关注。3.药用植物重金属检出及超标情况所有样品均检测到了重金属,总计30.51%(541)的样品中至少有一种重金属超过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433个样品检测出一种超标金属,75个样品检测出两种超标金属,24个样品检测出种3超标金属,9个样品检测出4种超限金属。五种重金属的超标率依次为Pb(102,5.75%)>Cd(88,4.96%)>As(74,4.17%)>Hg(67,3.78%)>Cu(31,1.75%)。Hg在菊花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66.17倍,Pb在桔梗中检出的最高浓度超标9.02倍。叶及皮类药用植物的超标率为9.68%,果实及种子类的超标率为16.13%,全草及其它类的超标率为41.94%,根及根茎类药材的超标率为19.35%。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重金属Pb的超标率最高,其次是Cd 和 As。4.药用植物重金属风险评估根据重金属的膳食风险评估,共有25种(29.07%)草药(n=86)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其中9种以果实及种子入药,5种为花类,3种为根茎类,2种为叶及皮质类。7种草药中Pb、5种草药中的Cd、4种草药中的Hg和3种草药中As的最大估计日摄入量(EDI)超过了相应的暂定允许日摄入量(PTDI)。车前草的非癌症风险最高(HI=11.47),而穿心莲的癌症风险最高(CR=5.27E-09)。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HQ=9.95)和癌症风险(CR=4.48E-09)。结论农药在根茎及根茎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在花类药材中检出率最低,以山楂为代表的果实类药材的农残风险最高。重金属在果实和种子类药材中的检出率最高,而在全草类药材的超标率最高。风险最高的农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总滴滴涕、呋喃丹,和速灭磷被确认为是最具风险隐患的杀虫剂。重金属As在草药中显示出最高的非癌症和癌症风险。本研究是时空尺度大规模的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及风险评估,为标准制定、药用植物规模化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及依据。
焦玉凤[2](2021)在《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提出西洋参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西洋参原产于美国以及加拿大,自20世纪80年代成功引种于我国,现主要种植在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益类中药材,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西洋参具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例如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无机元素、糖类以及核苷类等,三萜皂苷是西洋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保护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不同西洋参种植产区的土壤环境,温度,气候,海拔条件等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具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产区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对西洋参的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有重要意义,并为西洋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论文在综述了西洋参的原植物,分布、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和生物活性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手段深入研究了中国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内外23个产区不同参龄西洋参的化学成分。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1)基于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UNIFI解析平台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成分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与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及芦头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包括三萜皂苷、有机酸及酯、甾醇等多种结构类型的133种成分,其中三萜皂苷为主要成分。(2)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利用U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开展了西洋参主根,侧根,须根和芦头中的代谢物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共鉴定了31个差异性代谢物作为区分西洋参不同部位的潜在的化学标志物。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西洋参的不同部位提供了理论基础。2、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利用香草醛-浓硫酸比色法测定并比较了国内外23个产区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分析方法测定了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以19种单体人参皂苷(元)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随着参龄的增加,西洋参中皂苷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3、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1)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以7种有机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对不同批次西洋参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西洋参中有机酸含量丰富,柠檬酸的含量最高。(2)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建立了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5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批次西洋参中核苷类成分存在差异。(3)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建立西洋参中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方法,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法比较了不同批次西洋参之间黄酮含量的差别。结果表明,西洋参中黄酮含量为0.01%~0.22%。(4)西洋参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中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以37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e元素含量在不同批次西洋参中均最高,5种有害元素(As,Cd,Cs,Hg,Pb)含量较低,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综上所述,本论文对西洋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评价,研究结果为西洋参的真伪鉴别,内在的质量控制,道地性评价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扩大西洋参的药食用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厚伯[3](2021)在《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1.建立并优化应用白及悬浮细胞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培养体系。2.筛选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分析并验证基因间的互作机制。3.探索白及ARF基因家族对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1.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含量为主要监测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各关键因素的参数进行优化,在培养40天之后计算悬浮细胞的诱导率。随后挑选出疏松、嫩黄色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同种增殖培养基上。在第2次继代和第4次继代时称重,计算愈伤组织的增殖率。在继代培养60 d后进行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培养,接种于15种优化增殖培养基上。在高效培养30天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对羟基苯甲醇(HBA)、Dactylorhin A、Militarine和Coelonin进行含量测定。2.采用方法1中的悬浮细胞材料,利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关键节点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3.根据方法2中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功能聚类、LncRNA、SSR等分析,并根据KEGG通路挑选出影响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主要代谢通路。4.根据方法3中的结果,对白及悬浮培养细胞的每两个发育时期进行比较,结合含量变化,对其中8个时间点(3Dpi、18 Dpi、27 Dpi、30 Dpi、33 Dpi、36 Dpi、39 Dpi、42 Dpi)的相关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利用R语言筛选出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材料的基因表达量变化,并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互关系进行分析。5.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白及悬浮细胞ARF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并对其与拟南芥和铁皮石斛的ARF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对白及ARF基因家族及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1.高效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白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以白及种子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获得白及悬浮培养细胞诱导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 MS+1.0 mg/L 6-BA+2.0 mg/L 2,4-D+0.5 mg/LNAA+30 g/L 蔗糖。继代培养的优化培养基为 1/2MS+1.0 mg/L 6-BA+3.0 mg/L 2,4-D+0.5 mg/L NAA+30 g/L蔗糖。随后,添加不同的前体和有机物,结果显示1/2 MS+1.0 mg/L 6-BA+3.0 mg/L 2,4-D+30 g/L蔗糖+50 mg/L苯丙氨酸培养基中培养出的悬浮培养细胞的HBA及Coelonin含量比其它方案组高(p<0.05);MS+1.0 mg/L 6-BA+3.0 mg/L 2,4-D+30 g/L蔗糖+20 mg/L苯丙氨酸中培养出的悬浮培养细胞的Dactylorhin A及Militarine含量比其它方案组高(p<0.05)。2.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Illumina技术和PacBio SMRT技术对白及悬浮培养细胞的全转录本进行了测序,构建了白及全长转录组数据库,对得到的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总共得到了 100,276个高质量的全长转录本,平均长度为2,530 bp,N50为3,302 bp。约52%的转录本获得了功能注释,其中52,018个unigenes映射到GO的不同功能条目;53,316个unigenes获得KOG注释,并分为26个功能分类;80,020个unigenes获得了 KEGG注释,映射到363条信号通路。并预测到15,133个1ncRNA,68,996条unigenes包含SSR位点。对其中30对SSR位点引物进行扩增,获得了稳定的条带。3.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关键节点间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白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数据,发现含有差异表达基因最多的是高效培养第3天(3 Dpi)和第42天(42 Dpi)的比较组,包含7,00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894个,下调基因3,112个。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相关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发现苯丙素的生物合成、蔗糖和淀粉代谢、糖异生和糖酵解的代谢通路的关键基因在每两个时间点比较中均有显着差异表达。表明这4个代谢途径在每两个时间点中的差异积累与其关键基因差异表达有关,可能是白及悬浮培养细胞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不同积累含量形成的首要原因。4.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目的基因筛选与表达量关联分析对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含量分析发现,从33 Dpi开始,HBA和Dactylorhin A的含量开始下降,而Militarine和Coelonin的含量呈指数上升,推测HBA和Dactylorhin A可能促进Militarine和Coelonin的含量积累。差异表达基因与积累代谢产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代谢相关基因可能是造成不同时间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共筛选出14个参与Coelonin合成的候选基因,18个参与HBA合成的候选基因,23个参与Dactylorhin A合成的候选基因及41个参与Militarine合成的候选基因。随后选择其中10个unigenes进行qPCR验证,结果显示,这10个unigenes在不同时间点表达模式与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5.白及悬浮培养细胞ARF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BsARFs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结构、磷酸化位点、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以及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分析BsARFs在不同时间点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白及中共鉴定得到28个ARF基因,其编码蛋白的长度在230-860 aa之间,蛋白分子量约为25.81655-95.78813 kDa,等电点在5.17-10.05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定位于细胞核。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27个成员均含有B3和ARF结构域,部分蛋白含有Aux/IAA结构域,共有20个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树显示,28个BsARFs与37个AtARFs和22个DcARFs蛋白一起可分为三个大组,5个亚家族。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白及中ARF基因与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关基因PAL、P450、BGLU关系密切。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发现,白及悬浮细胞中在基因表达水平上显示出较强协同性的有:ARF17和P450、PAL1、PAL2、PAL3基因,ARF1与PAL2、PAL3基因,ARF22、ARF26 和 BGLU4。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起白及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液体培养体系,并构建了白及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从中筛选得到白及悬浮培养细胞中与4种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与Coelonin合成相关的有14个,与HBA合成相关的有18个,与Dactyl orhin A合成相关的有23个,与Militarine合成相关的有41个。最后对整个培养时期的白及悬浮细胞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得到28个白及ARF基因,并推测白及中ARF基因可能参与调控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次生代谢。
惠西珂[4](2021)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文中认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抗菌的作用,临床对治疗手足口病、支气管炎、咽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等疾病具有显着疗效,是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的成方制剂。因为组成该制剂的单味药材产地众多,存在质量差异大、良莠不齐的现象,原药材质量的好坏对该方制剂的疗效影响很大,而许多研究人员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理药效以及制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较多,但综合多种指标评价一味药材质量的优劣相对较少,对中药资源进行评估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该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资源评估,从而制订一套稳定、可行、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企业筛选出质优、供应稳定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种植基地,建立原药材的质量标准,制订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至关重要。本文以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为研究对象,以现行药典为基础增加多种质控指标对各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体系,对各药材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保证药材质量的均一性、优质性与稳定性。此外,针对苦地丁基原植物混杂及采收标准不一的状况,本研究分别建立ITS2序列的DNA分子鉴定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方法用于鉴别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并研究了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通过对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和黄芩四味药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研究筛选出的道地产区以及合作企业的种植基地进行走访调研,完成了包括原料药的预计消耗量、预计可获得量、潜在风险、质量分析与评价、可持续利用和稳定质量措施六个方面的药材评估。质量分析与评价部分主要是以2020版《中国药典》为基准,对收集的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并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综合考虑各药材质量与产量关系,评估结论如下:1、蒲公英:将陕西省渭南市的3个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蒲公英原料药,考虑到不可控因素,将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的蒲公英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以备不时之需。2、苦地丁:将河北安国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苦地丁原料药,将江苏新北的苦地丁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3、板蓝根:将甘肃张掖市民乐县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板蓝根原料药,将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4、黄芩:将内蒙古赤峰市牛家营子镇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优质基地为企业提供黄芩原料药,将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黄芩种植基地作为储备基地。四味药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预计消耗量接近预计可获得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带来的风险较低。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质量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产地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分析与评价,筛选出质优、稳定性好的种植基地,并建立各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蒲公英:薄层鉴别研究中,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咖啡酸指标,建立了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咖啡酸、菊苣酸以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以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检测项目并在所得数据基础上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蒲公英指纹图谱,以菊苣酸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和异绿原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苦地丁: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增加了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检测项目并制定企业质控标准,并将药典浸出物含量标准提升2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苦地丁指纹图谱,以紫堇灵为参照峰,确定了 15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紫堇灵、乙酰紫堇灵和二氢血根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板蓝根: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板蓝根指纹图谱,以(R,S)-告依春为参照峰,确定了 10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黄芩:在2020版《中国药典》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黄芩指纹图谱,以黄芩苷为参照峰,确定了 14个共有峰,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黄芩苷、千层纸素A苷、汉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建立企业质控标准。三、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通过对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和其同属植物的ITS2序列鉴定与分析,总DNA提取、PCR扩增、测序成功率为100%,说明ITS2对于地丁草与其同属植物的鉴别完成率好,适用性强。基于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ITS2序列的序列长度、GC含量、K2P遗传距离以及种间变异位点分析,可有效地鉴别出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通过对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进行特征图谱的建立,夏天无、黄堇、珠果黄堇和巴东黄堇与地丁草的相似度较高,共有峰较多,化学成分较相似。泾源紫堇中紫堇灵和乙酰紫堇灵的含量远远高于地丁草。四、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在对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中可以得出,紫堇灵成分在任一产地的地上部位含量均明显高于地下部位的含量;乙酰紫堇灵在苦地丁地上、地下部位差异性没有紫堇灵大,但地上部位普遍比地下部位含量高;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的含量相对于紫堇灵、乙酰紫堇灵低,但在地下部位的含量远远高出地上部位,邳州产地的二氢血根碱在地下部位的含量最高,甚至高于其含有的紫堇灵含量。苦地丁中的3种生物碱类成分无论在地上部位还是地下部位,在5月中下旬达到峰值,考虑到量-效比的关系,认为苦地丁的最佳采收期为5月中下旬。
陈天山[5](2020)在《基于QbD理念的丹七粉生产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1、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从源头设计丹七粉的生产工艺;从药剂学的角度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丹七粉质量属性的影响;探索关键工艺参数与关键质量属性的数学模型,构建生产工艺操作空间并验证其科学性。2、建立丹七粉含量测定方法,并确定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范围。3、研究并建立丹七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4、研究并确定丹七粉的包装材料、储存条件和有效期。方 法:1、基于QbD理念,以丹参、三七药材的洁净指数、水分、出粉率、有效成分含量及丹七粉的溶出度、均匀度和有效成分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丹参、三七药材净洗方法、频率、功率、时间,干燥方法、温度、功率、时间,粉碎方法、温度、时间、细度以及丹七粉混合方法、频率、时间等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显着性试验,以确定关键工艺参数。采用中心点复合设计试验,建立关键工艺参数与关键质量属性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对试验结果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应用Minitab15软件对最优模型进行计算并获得生产工艺操作空间及其可接受范围,并对所得工艺操作空间进行验证。以不同产地来源的丹参、三七药材为原料,制备10批丹七粉以确认生产工艺的科学性。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七粉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建立并验证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酚酸B、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方法;测定10批丹七粉有效成分含量,并以均值加减3倍标准偏差来规定有效成分的变化范围。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10批丹七粉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以国家药典委员会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对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丹七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4、采用高温、高湿、强光试验以确定产品的储存条件;分别对包装于聚乙烯复合膜、镀锡复合膜、铝箔复合膜内的丹七粉进行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以优选出适宜的包装材料并确定产品有效期。结 果:1、基于QbD理念,对丹七粉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和因素试验,建立了关键工艺参数与关键质量属性的回归方程即:(1)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及丹酚酸B的转移率Y1=83.365—0.035X1+1.082X2—0.165X4—1.088 × 10-4X1X2+1.833 × 10-5 X1X4+3.967 ×10-4X2X4+4.027 × 10-5X12—0.011X22+3.113 × 10-4X42;(2)三七皂苷 R1、人参皂苷 Rg1及人参皂苷 Rb1 转移率 Y2=64.071—0.07X1-0.069X3+0.763X4—9.638 × 10-5X1X3+5.611 × 10-4 X1X4+2.804 × 10-4X3X4+3.477 × 10-5X12+4.149×10-5X32—3.436×10-3X42;(3)混合均匀度 Y3=81.929—0.341X5+2.323X6—0.029X5X6+0.025X52—0.052X62;(X1、X2、X3、X4、X5、X6 分别表示净洗功率、干燥温度、干燥功率、粉碎细度、混合频率、混合时间)。构建并验证了丹七粉生产工艺数学模型,确立了丹七粉生产工艺操作空间。2、建立并验证了:(1)以乙腈为流动相A,0.02%磷酸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含量测定方法;(2)以乙腈-0.1%磷酸(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的丹酚酸B含量测定方法;(3)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方法。确定了丹七粉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总含量范围为2.57mg/g~3.35mg/g;丹酚酸B含量范围为23.98mg/g~27.46mg/g;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范围为37.89mg/g~42.69mg/g。3、建立了丹七粉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标定了 19个共有峰,辨识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及人参皂苷Rb17个有效成分的色谱峰,10批丹七粉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0以上。4、初步确定丹七粉的储存条件为:置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最佳包装材料为药用铝箔复合膜,产品的有效期在18个月以上。结 论:本课题基于QbD理念设计的丹七粉生产工艺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为丹七粉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所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初步确定了丹七粉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选取的包装材料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为全面控制丹七粉的质量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朱海林[6](2020)在《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综述人参种类、野山参研究进展及人参化学成分研究技术等基础上,本论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深入研究了野山参的小分子化学成分、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异同、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一)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1、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手段,从20年生野山参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5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及高分辨率质谱(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R-MS)解析鉴定了其结构,包括47个三萜、2个炔醇、4个甾体及2个烷烃。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6为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成分。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数据。2、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结合UNIFI天然产物解析平台,首次对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分子量为1001500 Da)进行了快速分析与鉴定。结果显示30年生野山参80%甲醇提取物中富含各种结构类型的成分。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通过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01种化合物。结构类型包括三萜、有机酸和有机酸酯、甾醇和炔醇、氨基酸和醛酮类等,以三萜类成分为主。研究为阐明野山参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3、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首次建立了30年生野山参的根及根茎HPLC指纹图谱。筛选出19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12个成分。40批野山参根及根茎样本的相似度为0.7140.892。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0批野山参样本被分成野山参根和野山参根茎两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Re、Rb1、Rc和人参环氧炔醇等5个成分是造成根和根茎化学组成差异的主要物质。该研究为完善野山参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4、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首次对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总皂苷和12种单体皂苷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叶中总皂苷含量最高(20.3%),其次为根(6.8%)、茎(5.0%)和籽(3.8%)。HPLC-UV法测定结果显示,各部位单体皂苷含量差异较大:根中以Rg1、Rb1、Rc、Re和Rd为主;茎中以PPT、Re、Rb1、Rb3和Rd为主;叶中以Re、Rd、Rg1、Rb3、Rc和Rb2为主;籽中以Re、Rg1和Rc为主。该结果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野山参地上部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首次测定了20年生野山参根、茎、叶和籽4个部位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184个挥发性成分。其中,根中鉴定了54个成分,含烃(23.4%)、醇/酚(21.4%)、酯(16.3%)及醛(6.8%)等结构类型;茎中84个成分,含烃(80.5%)、醇/酚(4.0%)及酯(4.8%)等结构类型;叶中68个成分,含烃(86.5%)、醛(3.7%)、酮(2.0%)及酯(2.2%)等结构类型;籽中81个成分,含烃(81.6%)、酯(4.5%)、醇/酚(3.4%)及醛(2.0%)等结构类型。根、茎、叶和籽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含有27、37、19和35种特有成分,而共有成分仅为9种。本研究不仅可为野山参各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为各部位的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二)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1、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和5年生园参的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二者在化学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进行精确分子量和典型碎片分析,鉴定了14种潜在的化学标志物。野山参中含量高于园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g1、Re2、Rf、Rg4、绞股蓝皂苷Ⅸ、XVII和人参环氧炔醇,其中除Rg1和人参中特征成分Rf外,多为侧链变化的稀有皂苷。园参中含量高于野山参的标志物有人参皂苷Re、Rb3、Rd、三七皂苷R1、西洋参皂苷L10、(E,E)-9-羟十八烷基-10,12-二烯酸、12,13,15-三羟基-9-十八烯酸及正十五醛,其中常见皂苷较多,且有烷烃类物质。研究可为建立区别于园参的野山参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2、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V detector,HPLC-UV)法首次开展了30年生野山参与5年生园参中单体成分的化学模式识别与分析。检测波长为203 nm。计算任意两个色谱峰面积的比值,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识别了30年野山参与5年园参中峰面积比值具有明显差异的6种组合物,分别是:人参环氧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齐墩果酸、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e、人参炔醇/人参皂苷Rd、人参环氧炔醇/人参皂苷Re及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d。研究结果为识别野山参特征组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3、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基于HS-SPME与GC-MS联用技术,首次开展了园参(5年生)和野山参(30年生)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共鉴定了69种挥发性成分,包括53个倍半萜、8个单萜、3个醛、2个酯、1个酸、1个酮、1个醚。其中,从园参中鉴定了(E)-β-金合欢烯(23.12%)、白菖油萜(12.22%)和β-榄香烯(11.98%)等50个成分;从野山参中鉴定了白菖油萜(19.95%)、α-新丁香三环烯(12.54%)和α-愈创木烯(10.47%)等38个成分。园参和野山参有12个共有成分,同时也含有差异性的成分。园参中含有17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9.91%,其中(E)-β-金合欢烯(23.12%)的含量较高;野山参中含有15个特征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19.35%,其中4,11,11-三甲基-8-亚甲基-[1R-(1R*,4Z,9S*)]-双环[7,2,0]十一碳-4-烯(10.24%)的含量较高。(三)野山参抗COPD的生物活性及相关机制研究1、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以外源性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刺激A549细胞,建立了体外香烟烟雾损伤模型,首次评价了20年生野山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CSE诱导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物可以降低A549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野山参中单体人参皂苷对CSE诱导的A549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中4种新人参皂苷Rm1、Rm2、Rm3和Rm4,以及3种已知人参皂苷Rb2、Rd、Rg3对CSE诱导的COPD保护作用。该7个单体人参皂苷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NF-α,IL-1β和IL-6在CSE诱导的A549细胞上清液中的水平,改善相关的炎症反应,以人参皂苷Rg3、Rb2的作用最强。HDAC2途径可能参与了针对A549细胞中CSE介导的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3、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采用小鼠鼻吸吸烟法建立了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灌胃给予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3周,首次评价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小鼠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高剂量组(40 mg/kg/d)和中剂量组(20 mg/kg/d)可增加COPD小鼠体重;增大用力呼气容积(FEV100/FVC),减少静态顺应性(Cchord)和气道阻力(RI);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增加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证明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小鼠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增强抗氧化能力。野山参具有较好的抗COPD作用。4、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基于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首次开展了20年生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在COPD小鼠血清中移行成分的研究。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或根据精确分子量以及典型碎片,辨识了17个移行成分,包括原型和代谢产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o、Rh1、Rd、Rg3、Rh2、CK、Rs3、原人参三醇、越南人参皂苷R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人参炔醇及人参环氧炔醇。将以上17个血中移行成分作为“候选化合物”,应用网络药理学首次构建了“野山参血中移行成分-COPD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了IL6、IL1B、TNF、MMP9及MAPK1等是野山参抗COPD的潜在关键靶蛋白,前3个靶蛋白已经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得到了验证。还预测了可能是通过调控Pathways in cancer、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以及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5、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利用基于UPLC-Q/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首次研究了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香烟烟雾诱导的COPD模型小鼠内源性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小鼠比较,COPD模型组小鼠血清中许多内源性代谢物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经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干预后,L-色氨酸、花生四烯酸,亚油酸,卵磷脂,白细胞三烯A4等20种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可显着回调。由此推断野山参是通过干预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醚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色氨酸代谢等7条代谢途径而发挥抗COPD作用。该部分研究也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的3条代谢途径。综上,本论文对野山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可为阐明野山参化学组成及与园参的差异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扩大野山参的药用范围提供理论支持。
贾丽[7](2020)在《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人参属植物多数对机体具有补益作用,其中以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西洋参(P.quinquefolius L.)和三七(P.notoginseng(Burk.)F.H.Chen)最为着名。这三种植物的根、茎叶、花均可作药用或保健品的原料,应用广泛。植化研究表明,人参、西洋参与三七的地上、地下部分均含有丰富的人参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相对于根部位,当前对于这三种人参属植物花部位的研究相对较少。三种花类药材(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在外形上有区分特征,但当作为原料制备成提取物时因为外形与显微特征被破坏,传统的鉴别方法无法对使用的原料药材进行鉴定与区分。它们均含有丰富的皂苷成分,但是目前对于三种花类中药的皂苷组成,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差异皂苷,研究较少。通过系统分析建立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各自的“鉴别标志物”有利于人参属中药的精准鉴别。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类结构同法表征”多技术集成的中药标准研究新模式)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人参功效活性成分辨识与“组效关系”研究)的核心研究任务,本论文以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离线三维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3D-LC/Q-Orbitrap MS)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IM-QTOF-MS)两种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平台,系统阐释物质基础,发现新颖皂苷结构,并通过整体性代谢组学差异分析,寻找三种花之间的差异成分,构建适用于精准鉴别的标志物。本论文建立离线三维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质谱增强型数据依赖采集(DDA),尽可能地分离、表征、鉴定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的皂苷成分;最终从三种花中共鉴定(或推导)1754个人参皂苷,其中人参花中鉴定553个、西洋参花中鉴定596个、三七花中鉴定605个,实现了皂苷成分的深度表征。通过大规模色谱柱筛选,建立了基于强阴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SAXIEC-HILIC-RPUHPLC)实现酸性皂苷与中性皂苷的分类深度表征:使用Pheno Sphere SAX色谱柱与甲醇/10 m M醋酸铵-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的IEC系统,能够将提取物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分离;使用XBridge Amide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HILIC系统实现根据极性差异(含糖数由少到多)的皂苷分离;使用BEH Shield RP18色谱柱与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的RPUHPLC系统实现基于分配差异的皂苷分离。基于Q-Orbitrap高分辨质谱仪,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改善型DDA方法,实现分段样品中目标皂苷成分灵敏检测同时自动采集未知质量数成分的碎片信息。以实验室“自建人参皂苷数据库”为基础(共记录499个已知人参皂苷,对应169种不同质量数),计算负离子模式[M–H]–质荷比,并以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1000倍(质量亏损:固定变异范围±10 m Da)双重过滤,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负离子全扫描数据中分别筛选得到106个、102个、94个目标质量数,分别构建各自母离子列表。在UHPLC/Q-Orbitrap-MS上分别建立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 MS/dd-MS2(同时开启“If idle-pick others”与动态排除功能)数据采集方法,对经过IEC-HILIC分离制备的3种花共36个分段样品同时进行分析。方法学验证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5%)与重复性(RSD<10%)。采用对照品对照(74个)、基于一级高分辨质谱数据的元素组成分析、裂解途径解析、自建数据库检索以及保留行为对比等,进行皂苷结构的鉴定与推导。本论文最终从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中分别鉴定553、596与605个皂苷成分;其中包含大量的结构新颖皂苷。与传统基于一维液质联用方法相比,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表征法能够将可鉴定的成分数量提高约6倍,表明其在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基础上,本论文建立基于UHPLC/IM-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通过大样品分析,同时表征、比较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之间皂苷成分差异,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构建三种花类中药各自“鉴别标志物”。本论文在Waters VionTM IMS-QTOF离子淌度高分辨液质联用仪上,通过优化主要质谱参数(Capillary Voltage:–1.0 k V;Cone Voltage:20 V;Collision Energy Ramp:80–120 e V),建立基于反相色谱(色谱柱:BEH Shield RP18;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0.1%甲酸)与负离子模式数据非依赖HDMSE采集的人参皂苷表征方法。建立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技术流程:1)基于UHPLC/IM-QTOF-HDMSE对42批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进行代谢组学轮廓分析;2)使用UNIFI(数据校正)与Progenesis QI(解卷积:峰对齐与峰提取)软件进行多批次数据自动化处理,生成包括t R,m/z,归一化峰面积与碰撞截面值(collision cross section-CCS)的代谢特征列表;3)按照“80%规则”与“30%变异”对所得数据进行过滤;4)使用SIMCA-P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PCA与OPLS-DA),揭示潜在差异成分;5)通过Target MS/MS实验验证并鉴定差异皂苷的结构。通过对过滤后得到的1506个离子作为变量进行OPLS-DA建模分析,设定VIP阈值3.0,发现并鉴定32个潜在差异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b3(M1),Ra1(M2),m-Rc/m-Rb2/m-Rb3异构体(M3),Ra1/Ra2异构体(M4),Rb1(M5),Ra3异构体(M6)是区分人参花、西洋参花与三七花的最重要差异成分:1)人参花中Rb1含量中等,但其余5个标志物含量很低;2)西洋参花中Rb3,m-Rc/m-Rb2/m-Rb3异构体(M3)与Rb1含量中等,但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低;3)三七花富含Ra1,Ra1/Ra2异构体(M4)与Ra3异构体(M6),且其余3种标志物含量中等。这些尝试鉴定的人参皂苷标志物在接下来工作中需要通过靶向分离获得化合物,并通过NMR进行结构确证。这些研究结果能够实现三种人参属花类中药的鉴别与区分。本论文将三维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用于中药系统物质基础研究,将基于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代谢组学技术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基于离子交换色谱-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反相色谱的离线三维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能够实现中药中酸性与中性活性成分的深度表征,非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实现中药精准鉴别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为中药的系统物质基础阐释与精准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刘雷[8](2018)在《基于环境友好溶剂下的延胡索乙素提取及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文中提出本文在基于使用环境友好型溶剂的前提下,以延胡索萃取物中延胡索乙素、总生物碱的含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核指标,对中药材延胡索的部分深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提取工艺,延胡索浸膏的提取、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筛选。通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铜、汞、铅、镉、铬5种重金属元素的携带量,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六六六、DDT等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携带量,初步建立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评价方法体系。1课题目标本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实验室“小试”进而探索延胡索浸膏的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为延胡索浸膏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化、生产高效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通过拟定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为延胡索浸膏生产的质量一致性与安全性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2延胡索乙素提取最优工艺条件探索目的探索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及其条件。方法首先通过对索氏提取法、醇回流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提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提取液中延胡乙素的含量及浸膏得率做为考察指标,筛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最优提取工艺方法,其次通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索最优工艺方法提取延胡索乙素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经实验探究确定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提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效果最好,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延胡索粒度选取30目,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为45℃,改性剂选取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夹带剂为药材1.5倍量的95%乙醇。结论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提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工艺稳定可行,且提取率较高,有机残留量较低,可用于延胡索乙素的提取生产。3延胡索浸膏制备工艺优化研究目的通过对延胡索浸膏制备方法、提取剂(溶媒)、浓缩干燥方法的比较性研究,探索延胡索浸膏制备的最优工艺方法。方法以延胡索乙素、总生物碱含量,以及延胡索浸膏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首先对延胡索浸膏制备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渗滤法和热回流法进行比较研究;其次分别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梯度下的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浸膏提取剂(溶媒)时的制备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对厢式干燥、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真空带式干燥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延胡索浸膏品质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选取浓度为20%的乙酸做提取剂(溶媒),采用热回流法制备延胡索浸膏,通过真空带式干燥法进行浓缩干燥,由此制得的延胡索浸膏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结论用该工艺方法制备延胡索浸膏产品质量较高,工艺稳定可靠。4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目的以重庆开州实验基地种植延胡索为药源,采用上文所探索的延胡索浸膏最优制备工艺方法,进行实验室“小试”生产。对制得的延胡索浸膏进行质量安全检测评价,具体包括对延胡索浸膏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重金属携带量及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评价。初步制定了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评价方法体系(草案)。方法(1)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延胡索乙素等6种主要生物碱的含量;(2)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延胡索浸膏中汞、铅、铬等5种金属元素的携带量进行测定及评价;(3)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延胡索浸膏中DDT和六六六等有机氯农药残留进行测定及评价。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延胡索浸膏中的生物碱有效成分,重金属携带量,农药残留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委绿色行业标准》及《延胡索生产技术规程(浙江省地方标准)》中对延胡索(元胡)及其浸膏剂的相关质量和安全要求。
李庆杰[9](2017)在《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对古代本草记载的中药桑黄进行本草考证,在此基础上对桑黄的治疗“月闭血凝,产后血凝”和“症瘕积聚”等的传统功效采用与其对应的“寒凝血瘀”大鼠模型进行了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桑黄类真菌粗毛纤孔菌子实体进行化学成分和抗炎及细胞毒性研究;旨在建立鉴别桑黄类真菌的HPLC指纹图谱和DNA条形码评价方法。桑黄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良好抗癌和提高免疫力作用的药用真菌,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对桑黄有着不同的认识。目前尽管有许多学者致力于桑黄的正本清源,但药材品种上仍然存在混乱问题,如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与古代文献的记载不相符。对桑黄的考证,包括查阅对比大量文献、结合桑黄类真菌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及生物学特征的观察,认为担子菌门(Basidiomyeota)、蘑菇纲(Agaricomycetes)、锈革孔菌目(Hymenoehaet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ehaetaceae)、纤孔菌属(Inonotus)的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比较符合古代本草记载的中药桑黄。粗毛纤孔菌是一种生长在温带的木腐真菌,调查发现该菌生长在桑、杨、蒙古黄榆、胡杨、水曲柳、核桃、色木槭等多种阔叶树活立木上。在新疆、吉林、山东、河北等省进行粗毛纤孔菌的调查发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山东夏津县粗毛纤孔菌主要生长在桑树上,并且当地一直将其当做桑黄应用;吉林省西部的粗毛纤孔菌则生长在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var.mongolica树干上。传统功效的现代活性验证方面,分别取生于桑、杨、水曲柳、蒙古黄榆等树种的粗毛纤孔菌不同成熟阶段的子实体水提物,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影响进行了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生于桑、杨、水曲柳、蒙古黄榆上颜色为黄褐色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产生显着性影响(P<0.05)。生于同一树种但完全成熟的、黑色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对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均未产生显着性影响,研究结果与本草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GSTAV 7.0)对6个不同寄主来源的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32个特征峰的量化峰面积和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色谱条件下保留时间为73、75、79、81、90、94、98、100、146、161、167的各峰与血浆黏度变化的相关性较为密切(相关系数>0.8)。上述保留时间处的化学成分构成了粗毛纤孔菌促进血流变的物质基础,其中保留时间为100min的色谱峰为黑色粗毛纤孔菌与黄色粗毛纤孔菌的共有峰,其余色谱峰为黄色粗毛纤孔菌所有,从而解释了黑色粗毛纤孔菌活血化瘀作用低于黄色粗毛纤孔菌的原因。对粗毛纤孔菌成熟黄色子实体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通过系统的提取、分离和纯化,从中分离鉴定出5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C′(顺式)、phelligridin C(反式)、phelligridin D和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其中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和phelligridin C′为2个新化合物。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C和phelligridin D均为首次从粗毛纤孔菌中分离得到。同时,本文对化合物phellibaumin A、phelligridin D,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进行了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性研究。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具有抗炎活性,其中化合物3’4’-dihydroxy-5-[11-hydroxyphenyl]-6,7-vinyl]-3,5-dioxa-fluoren-5-one抗炎活性相对较强,说明粗毛纤孔菌含有能够治疗症瘕积聚、腹痛金疮等的抗炎活性成分;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对细胞增殖影响较小,生物安全性较高。由于粗毛纤孔菌子实体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相对比例与药理活性(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具有相关性,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粗毛纤孔菌的指纹图谱,并测定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作为衡量其质量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寄生于不同树种的粗毛纤孔菌高效液相图谱中色谱峰的分布和比例有所区别,不能建立统一的指纹图谱。受样本采集数量限制,以样本量相对较多的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的指纹图谱,并以自制phelligridin D为对照品,建立了phelligridin D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行,可以有效鉴别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经测定,12批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中phelligridin D的含量为1.0-1.2mg/g之间。为了鉴别不同种属,不同来源的桑黄,采用相对保守的ITS2区段作为鉴别不同种属桑黄的手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NJ、MP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得到了相近的树形,市场上常被认为是桑黄的多孔菌和不同树上生长的粗毛纤孔菌在系统发育树中均可以有效鉴别。其中NJ法所用时间最短,而MP法则用时较长,但所有方法均证实ITS2区可有效地区分不同桑黄,ITS2区可作为鉴别桑黄类真菌的理想DNA条形码。本研究对我国传统的中药桑黄的本草来源、地理分布、道地性的确认、活性成分及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类菌物药提供科学依据。
马亮亮[10](2017)在《泰山照山白生物活性研究及其有效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论文是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一种含照山白成分生物杀虫剂的研制”(No.2014D056)和“照山白杀虫成分的分离和纯化”(No.2015D065)的部分工作内容。测定泰山照山白枝叶对家蝇的生物活性,对泰山照山白进行提取并确定其对家蝇的主要活性部位。对泰山照山白主要活性部位进行高速逆流提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进行结构确证,测定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方法:通过泰山照山白枝叶粉末与家蝇饲料混合的方法测定泰山照山白对家蝇的生物活性。对照山白枝叶粉末进行石油醚索式提取然后95%乙醇浸泡提取,蒸干提取液装硅胶柱并分别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冲洗,然后对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部位分别进行家蝇生物活性实验确定主要活性部位。筛选活性部位的高速逆流条件并进行高速逆流提取,测定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结果:研究发现照山白枝叶粉末对家蝇有较好的产卵忌避、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在泰山照山白枝叶粉末对家蝇的生物活性实验中,本文证明了泰山照山白枝叶粉末对家蝇产卵忌避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为4%,忌避作用有效期为60小时,质量分数为5%的照山白枝叶粉末能抑制家蝇幼虫的生长发育,使其发育迟缓,发育历期延长0.8天左右。照山白粉末对家蝇卵的孵化率并无显着影响。通过家蝇活性实验,确定了乙酸乙酯提取部位为家蝇幼虫主要活性部位。通过优化实验比较,我们确定了泰山照山白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高速逆流提取体系为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5:5:4:6,固定相保留值为55%;流速为2.0 mL/min,温度为25℃,转速为800 r/min。通过高速逆流对泰山照山白乙酸乙酯部位的提取最终的到了1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槲皮素。对高速逆流分离的两个组分进行家蝇幼虫生长发育抑制实验,未证明有生物活性。结论:泰山照山白枝叶对家蝇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高速逆流色谱通过合适的溶剂体系与实验条件,能够实现对泰山照山白有效成分的分离。高速逆流色谱不使用固态载体,从而不会造成由于不可逆吸附引起的样品损失、失活与变性等,所以高速逆流色谱在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方面非常适用。意义:本课题首次验证了泰山照山白对家蝇的生物活性,操作简便,易于开发。本课题首次用高速逆流色谱对泰山照山白进行了提取并得到单体化合物,为泰山照山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亲缘植物中9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亲缘植物中9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情况 |
1.1 农残及重金属超标问题普遍 |
1.2 农残及重金属主要类型及危害 |
1.3 农残及重金属产生途径 |
2. 药用植物农残及重金属的检测方法 |
2.1 农残前处理方法 |
2.2 农残检测方法 |
2.3 重金属前处理方法 |
2.4 重金属检测方法 |
3. 农残及重金属的标准与风险评估 |
3.1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的限量标准 |
3.2 药用植物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风险评估总则 |
3.3 农残及重金属的暴露评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选题背景 |
2.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药用植物的多农药残留检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UPLC-MS/MS条件 |
2.3 APGC-MS/MS条件 |
3. 数据分析 |
3.1 检出率的计算 |
3.2 超标率的计算 |
3.3 农残相关参数来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检出率 |
4.2 药用植物中禁用农药检出率 |
4.3 药用植物中农残的超标率 |
第三章 药用植物多残留农药的综合风险评估 |
1. 数据分析方法 |
1.1 膳食风险评估 |
1.2 风险安全序数 |
1.3 健康影响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膳食风险评估 |
2.2 风险安全序数 |
2.3 健康影响评估 |
3. 讨论 |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重金属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样品采集 |
1.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1.3 对照品标准曲线的制备 |
1.4 内标溶液的制备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前处理 |
2.2 仪器与试剂 |
2.3 仪器条件 |
2.4 方法学指标 |
3. 数据分析 |
3.1 重金属的检出率 |
3.2 重金属的超标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重金属的检出率 |
4.2 重金属的超标率 |
第五章 药用植物重金属的综合风险评估 |
1. 数据分析 |
1.1 膳食风险评估 |
1.2 非癌症风险评估 |
1.3 癌症风险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膳食风险评估 |
2.2 非癌症风险评估 |
2.3 癌症风险评估 |
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附录 |
表S1 药用植物中常检出农残的国际标准 |
表S2.1 LC-MS/MS检测的1000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
表S2.2 GC-MS/MS检测的771批次药用植物样本清单 |
表S3.1 136种农残及其相关参数列表 |
表S3.2 LC-MS/MS检测的98种标准曲线及R~2 |
表S3.3 GC-MS/MS检测的44种标准曲线及R~2 |
表S3.4 LC-MS/MS检测的98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
表S3.5 GC-MS/MS检测的44种农残的保留时间及离子对 |
表S4 136种农残的检出率及超标率 |
表S5 药用植物中检出农药个数、禁用农药个数及超标农药个数 |
表S6 1773批次药用植物重金属检测清单及检测结果 |
表S7.1 ICP-MS测定薄荷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 ICP-MS测定穿心莲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3 ICP-MS测定大青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4 ICP-MS测定枸杞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5 ICP-MS测定广金钱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6 ICP-MS测定红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7 ICP-MS测定金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8 ICP-MS测定菊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9 ICP-MS测定款冬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0 ICP-MS测定连翘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1 ICP-MS测定木瓜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2 ICP-MS测定女贞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3 ICP-MS测定蒲公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4 ICP-MS测定山银花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5 ICP-MS测定山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6 ICP-MS测定酸枣仁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7 ICP-MS测定吴茱萸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8 ICP-MS测定五味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19 ICP-MS测定鱼腥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0 ICP-MS测定栀子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1 ICP-MS测定枳壳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2 ICP-MS测定紫苏叶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表S7.23 ICP-MS测定车前草药材中5种元素方法学验证 |
图S1.1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
图S1.2 32个产区中五种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PCA) |
图S2 五种药用部位中五种重金属的SPEARMAN相关性分析 |
图S3 五种药用部分五种重金属的相似性分析(ANOSIM) |
图9、10、11的图注 |
中医药科技查新报告书 |
(2)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草考证 |
1.2 西洋参的种植现状 |
1.3 西洋参的化学成分 |
1.3.1 人参皂苷 |
1.3.2 有机酸 |
1.3.3 核苷 |
1.3.4 黄酮 |
1.3.5 无机元素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西洋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
2.1 基于UPLC-Q/TOF-MS和UNIFI的不同部位西洋参成分分析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4 小结 |
2.2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部位西洋参化学标志物的识别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小结 |
第3章 西洋参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3.1 西洋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
3.1.1 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西洋参中单体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
3.2.1 材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小结 |
第4章 西洋参中非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4.1 西洋参中有机酸的含量测定 |
4.1.1 材料及仪器 |
4.1.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1.3 结果分析 |
4.2 西洋参中核苷的含量测定 |
4.2.1 材料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西洋参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4.3.1 材料及仪器 |
4.3.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3.3 结果与讨论 |
4.4 西洋参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 |
4.4.1 材料及仪器 |
4.4.2 实验方法与条件 |
4.4.3 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白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全长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相关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
前言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白及细胞转录组的ARF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 |
前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RNA-seq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蒲公英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二节 苦地丁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苦地丁的鉴别研究 |
4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三节 板蓝根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四节 黄芩资源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2 质量控制研究 |
3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第五节 中药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
1 思路与方法 |
2 中药资源评估现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蒲公英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蒲公英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4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蒲公英质量评价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蒲公英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蒲公英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三章 苦地丁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苦地丁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杂质、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苦地丁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苦地丁基原植物地丁草的鉴别研究 |
1 基于ITS2序列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DNA分子鉴定 |
2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地丁草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差异性研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苦地丁不同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在不同采收期的差异性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第四节 苦地丁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苦地丁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四章 板蓝根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板蓝根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板蓝根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板蓝根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板蓝根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第五章 黄芩资源评估研究 |
第一节 黄芩药材质量分析与评价 |
1 理化鉴别 |
2 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 |
3 指纹图谱、多组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黄芩药材质量评价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黄芩资源评估报告 |
1 本草考证 |
2 资源调查 |
3 质量评价 |
4 评估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芩药材企业质控标准(草案) |
结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基于QbD理念的丹七粉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略缩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QbD理念研究进展 |
1.1 QbD理念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
1.2 实施QbD理念的意义 |
1.3 QbD理念的实施步骤 |
1.4 中药生产工艺研究应用QbD理念的概况 |
2 丹七系列制剂研究进展 |
2.1 生产工艺研究 |
2.2 含量测定研究 |
2.3 指纹图谱研究 |
3 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粉剂)的研究进展 |
3.1 直接口服散剂(粉剂)的优点 |
3.2 直接口服散剂(粉剂)在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中的作用 |
3.3 直接口服散剂(粉剂)在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中的作用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丹七粉生产工艺研究 |
1 试验设备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丹七粉生产工艺评价指标 |
2.1 工艺评价指标的确定 |
2.2 工艺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
2.3 丹参、三七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3 关键工艺参数的辨识 |
3.1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 多因素显着性设计试验 |
4 建立数学模型 |
4.1 中心点复合设计 |
4.2 数据处理 |
4.3 构建设计空间并验证 |
5 生产工艺的确认 |
6 本章小结 |
6.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6.2 多因素显着性试验结果 |
6.3 构建数据模型和设计空间并验证 |
第三章 丹七粉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丹七粉中丹参酮类含量的测定 |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3 色谱条件 |
2.4 测定法 |
2.5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3 丹七粉中SAB含量的测定 |
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3.3 色谱条件 |
3.4 测定法 |
3.5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4 丹七粉中NGSR_1、GSRg_1、GSRb_1含量的测定 |
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3 色谱条件 |
4.4 测定法 |
4.5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5 十批丹七粉含量测定 |
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丹七粉指纹图谱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 |
2.2 HPLC样品制备 |
2.3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4 色谱条件的考察 |
2.5 参照峰的选择 |
2.6 方法学考察 |
2.7 指纹图谱的构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丹七粉质量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样品 |
2 试验方法 |
2.1 检验方法 |
2.2 稳定性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 |
4 结果分析 |
4.1 高温对丹七粉的影响 |
4.2 高湿对丹七粉的影响 |
4.3 强光照射对丹七粉的影响 |
4.4 加速实验 |
4.5 长期稳定性试验 |
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1.1 生产工艺研究 |
1.2 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1.3 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 |
1.4 质量稳定性及包装材料适宜性研究 |
2 主要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丹七粉及丹七片体外溶出度的比较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验样品 |
2 方法与结果 |
综述 丹参、三七干燥与粉碎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
1 丹参药材干燥、粉碎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
1.1 丹参药材干燥方法及温度研究进展 |
1.2 丹参粉碎工艺研究进展 |
1.3 丹参质量稳定性研究进展 |
2 三七药材干燥、粉碎工艺及稳定性研究进展 |
2.1 三七药材干燥方法及温度研究进展 |
2.2 三七粉碎工艺研究进展 |
2.3 三七质量稳定性研究进展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人参的种类 |
1.1.1 按生长环境分类 |
1.1.2 按炮制方法分类 |
1.2 野山参概述 |
1.2.1 分布 |
1.2.2 化学成分 |
1.2.3 药理活性 |
1.3 人参化学成分研究的技术 |
1.3.1 液质联用技术 |
1.3.2 核磁共振技术 |
1.3.3 气质联用技术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
1.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技术 |
1.4 立题依据 |
1.5 本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以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1.1 研究背景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实验结果 |
2.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化学成分的LC-MS分析与鉴定 |
2.2.1 研究背景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结果 |
2.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根、根茎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
2.3.1 研究背景 |
2.3.2 实验材料 |
2.3.3 实验方法 |
2.3.4 实验结果 |
2.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人参皂苷的测定与分析 |
2.4.1 研究背景 |
2.4.2 实验材料 |
2.4.3 实验方法 |
2.4.4 实验结果 |
2.4.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节 野山参根、茎、叶和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
2.5.1 研究背景 |
2.5.2 实验材料 |
2.5.3 实验方法 |
2.5.4 实验结果 |
2.5.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野山参与园参的化学组成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与园参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1 研究背景 |
3.1.2 实验材料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实验结果 |
3.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与园参单体成分化学模式识别分析 |
3.2.1 研究背景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 |
3.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与园参挥发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
3.3.1 研究背景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实验结果 |
3.3.5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野山参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活性研究 |
第一节 野山参各萃取部位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1.1 研究背景 |
4.1.2 实验材料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 |
4.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中单体皂苷对CSE诱导A549 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 |
4.2.1 研究背景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实验结果 |
4.2.5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野山参正丁醇萃取物对COPD模型小鼠的干预作用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实验材料 |
4.3.3 实验方法 |
4.3.4 实验结果 |
4.3.5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野山参抗COPD的作用机制探讨 |
第一节 野山参抗COPD的血清药物化学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5.1.1 研究背景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方法 |
5.1.4 实验结果 |
5.1.5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野山参抗COPD的代谢组学研究 |
5.2.1 研究背景 |
5.2.2 实验材料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实验结果 |
5.2.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系统鉴定 |
1.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药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溶液制备 |
1.4 三维色谱分离条件 |
1.5 Q-Orbitrap质谱与数据处理 |
2.离线三维色谱分析系统的构建 |
2.1 第一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2.2 第三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2.3 第二维固定相筛选与色谱条件优化 |
3.基于Q-Orbitrap-MS包含母离子列表FullMS/dd-MS~2同时靶向与非靶向代谢物表征技术构建 |
3.1 关键质谱参数优化 |
3.2 同时靶向与非靶向表征技术构建 |
3.3 方法学验证 |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研究 |
4.1 分段样品制备与数据采集 |
4.2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多成分鉴定 |
4.3 鉴定的人参皂苷结构特征 |
4.4 三种花中中性皂苷与酸性皂苷初步差异分析 |
5.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DMS~E(UHPLC/IM-QTOF-HDMS~E)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整体性皂苷差异研究 |
1.实验部分 |
1.1 试剂和药品 |
1.2 仪器 |
1.3 供试溶液制备 |
1.4 基于UPLC I-Class/Vion IMS-QTOF系统的色谱与质谱条件 |
2.VION~(TM)IMS-QTOF质谱条件优化 |
2.1 毛细管电压(Capillary voltage) |
2.2 锥孔电压(Cone voltage) |
2.3 Ramp Collision Energy(RCE) |
3.多批次样品的数据采集与组学数据处理流程 |
3.1 多批次花样品HDMS~E(负离子模式)数据采集 |
3.2 非靶向代谢组学处理数据的流程 |
4.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 |
4.1 潜在标记物的发现 |
4.2 潜在标记物的结构鉴定 |
4.3 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差异皂苷总结 |
5.本章小结 |
结果与讨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人参属花类中药(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物质基础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前言 |
1.物质基础研究技术 |
1.1 分离 |
1.2 分析 |
2.质量控制研究 |
2.1 真伪鉴别 |
2.2 质量评价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环境友好溶剂下的延胡索乙素提取及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 研究课题简介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来源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延胡索乙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探索 |
1.2.2 延胡索浸膏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1.2.3 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 |
1.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延胡索乙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探索 |
2.2 延胡索浸膏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2.3 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 |
3 研究对象综述 |
3.1 延胡索简介 |
3.2 延胡索乙素简介 |
3.2.1 延胡索乙素性质简介 |
3.2.2 延胡索乙素的理化性质 |
3.2.3 延胡索乙素的作用 |
3.2.4 延胡索乙素的来源 |
3.3 延胡索浸膏简介 |
3.3.1 浸膏的定义 |
3.3.2 浸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3.3.3 延胡索浸膏性状 |
3.3.4 含量测定 |
4 研究方法综述 |
4.1 超临界CO_2 流体萃取法(SFE-CO_2) |
4.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原理 |
4.1.2 超临界流体的特性 |
4.1.3 超临界流体的选择 |
4.1.4 超临界流体的临界点 |
4.1.5 超临界CO_2 的基本性质 |
4.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4.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2.3 色谱条件 |
4.3 气相色谱法(GC) |
4.3.1 标准品溶液的测定 |
4.3.2 农残含量计算 |
4.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
4.4.1 常用重金属测量方法简介 |
4.4.2 常用重金属测量方法比较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延胡索乙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探索 |
第1节 不同方法提取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比较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药剂 |
2 实验方法 |
2.1 醇回流提取法 |
2.2 索氏提取法 |
2.3 微波提取法 |
2.4 超临界CO_2 流体萃取法 |
2.5 样品测定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节 超临界CO_2 提取延胡索乙素最优工艺条件探索 |
1 实验仪器与药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延胡索乙素的SFE-CO_2 法提取 |
2.2 延胡索乙素的HPLC法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预试验 |
3.2 正交试验 |
3.3 验证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延胡索浸膏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第1节 延胡索浸膏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药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渗滤法 |
2.2 热回流法 |
2.3 样品测定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节 延胡索浸膏提取剂(溶媒)的优化筛选 |
1 实验器材 |
2 试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节 不同干燥方法对延胡索浸膏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比较 |
1 仪器与药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厢式干燥法 |
2.2 冷冻干燥法 |
2.3 微波干燥法 |
2.4 红外干燥法 |
2.5 真空干燥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 |
第1节 HPLC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6 种生物碱的含量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节 AAS法测定延胡索浸膏中5 种金属元素的携带量 |
1 重金属污染现状 |
2 主要重金属污染简介 |
3 实验部分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 标准贮备溶液制备 |
3.3 样品微波消解制备 |
3.4 标准曲线测定 |
3.5 原子吸收测试条件 |
4 结果及讨论 |
4.1 延胡索浸膏测定结果 |
4.2 结论 |
第3节 延胡索浸膏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测定及评价 |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和试剂 |
1.2 样品及标准品制备 |
1.2.1 农药残留提取及分离净化 |
1.2.2 农药标准品配制 |
1.2.3 气相色谱条件 |
2 结论与讨论 |
2.1 延胡索浸膏中OCPS残留的组成 |
2.2 结论 |
第4节 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评价方法体系(草案) |
1 本文所探究延胡索浸膏最优制备工艺流程 |
2 中药材质量整合评价方法体系 |
3 延胡索药材质量安全评价体系 |
3.1 理化指标 |
3.2 重金属限量指标 |
3.3 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
4 环境影响性评价 |
4.1 单因子评价法 |
4.2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应用与展望 |
1 延胡索生态化种植产业分析 |
1.1 市场调查与分析 |
1.2 效益分析 |
2 延胡索深加工市场前景分析 |
2.1 市场调查 |
2.2 市场分析 |
3 团队科研成果基础 |
4 科研成果产研转化意义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清单 |
致谢 |
(9)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黄的资源及分类学研究现状 |
1.2 桑黄类真菌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 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4 指纹图谱技术及其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
1.5 DNA条形码在真菌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桑黄的本草考证 |
2.1 有关桑黄的古代文献记载 |
2.2 桑黄的现代研究 |
2.3 桑黄的考证 |
2.4 结论 |
第三章 粗毛纤孔菌“活血化瘀”作用及谱效关系分析 |
3.1 粗毛纤孔菌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3.2 谱效关系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粗毛纤孔菌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
4.1 粗毛纤孔菌化学成分研究 |
4.2 抗炎活性研究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粗毛纤孔菌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1 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的粗毛纤孔菌指纹图谱 |
5.2 寄生于蒙古黄榆粗毛纤孔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基于ITS2片段的桑黄DNA条形码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泰山照山白生物活性研究及其有效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实验路线图 |
前言 |
1 照山白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药理作用 |
3 其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一部分:泰山照山白枝叶对家蝇生物活性实验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泰山照山白的提取与高速逆流色谱分离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泰山照山白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成分的活性实验 |
前言 |
实验部分 |
结果与分析 |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课题创新之处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亲缘植物中9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用植物多农残重金属的大样本检测及综合风险评估[D]. 骆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国内外不同产区西洋参化学成分的研究[D]. 焦玉凤. 吉林大学, 2021(01)
- [3]白及悬浮培养细胞合成酚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基因调控机制分析[D]. 刘厚伯.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4]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原料药资源评估研究[D]. 惠西珂.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QbD理念的丹七粉生产工艺研究[D]. 陈天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野山参化学成分及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活性的研究[D]. 朱海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7]基于离线三维色谱-高分辨质谱与代谢组学技术的人参花、西洋参花、三七花系统物质基础及其差异比较研究[D]. 贾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
- [8]基于环境友好溶剂下的延胡索乙素提取及延胡索浸膏质量安全控制[D]. 刘雷.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5)
- [9]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李庆杰.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10]泰山照山白生物活性研究及其有效成分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D]. 马亮亮. 泰山医学院,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