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一例的护理

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一例的护理

一、1例直肠癌根治保留肛门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汉建[1](2021)在《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患者术后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业内关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实施预防性造口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对吻合口瘘的保护作用上,而在其对患者术后相关功能影响的探讨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探讨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患者术后的肛门功能、排尿功能、性功能、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拓宽对中低位直肠癌实施预防性造口价值的认识,为临床医师选择造口与否提供新参考。方法:1、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行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根据有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将患者分为末端回肠预防性造口组和未造口组。施行预防性造口的患者于根治手术后3个月左右行小肠造口还纳术。2、使用Wexner大便失禁评分量表对造口组造口还纳术后和未造口组前切除术后经肛排便后的1月、3月、6月进行肛门功能随访评分;使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IIEF-5)、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分别对两组患者前切除术后1月、3月、6月进行排尿功能、性功能、心理焦虑和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和各个量表的随访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62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造口组25例,未造口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下缘距肛门距离、临床病理分期、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基线数据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口组出现1例(4%)吻合口瘘,未造口组出现1例(2.7%)切口感染、2例(5.4%)吻合口瘘,上述入组病例的并发症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造口组患者在造口期间发生1例(4%)造口粘膜分离和1例(4%)粪水性皮炎,均通过对症处理和造口护理成功治愈。2、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患者Wexner大便失禁评分在经肛门排便后1月为(3.4±4.1 vs 5.5±3.4,P<0.05),3 月为(1.9±3.3 vs 3.7±3.3,P<0.05),6 月为(1.4±2.7 vs 2.9 ±3.0,P<0.05),两组患者经肛排便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控制不佳的情况,但随着时间推移,排便情况有所好转,且造口组经肛排便后,排便控便能力表现较好,各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造口组和未造口组男性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在术后1月为(7.8±2.2 vs 8.4±2.5,P>0.05),3月为(5.3±1.1 vs 5.4±1.4,P>0.05),6月为(3.1±0.9 vs 2.7±0.9,P>0.05);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在术后1月为(10.9±1.7 vs 10.0±1.5,P>0.05),3 月为(16.4±1.8 vs 16.0±1.1,P>0.05),6 月为(19.9±1.3 vs 19.5±0.8,P>0.05)。两组男性患者在根治术后的排尿功能和勃起功能评分在各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口组和未造口组患者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在术后1月为(5.9±1.4 vs 4.6 ± 1.2,P>0.05),3 月为(4.9±1.0 vs 3.3±1.0,P>0.05),术后 6 月为(0.5±1.8 vs 0.1±0.2,P>0.05),造口组患者在造口还纳前更多的表现为轻度焦虑心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口还纳后焦虑心理消失,未造口组术后均无焦虑心理。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在术后1月为(2.2±1.6 vs 2.5±1.7,P>0.05),3月为(0.6±1.2 vs 0.3±0.7,P>0.05),6 月为(0.2±0.8 vs 0.1±0.3,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理抑郁,在各随访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共有15个领域评分,造口组和未造口组患者躯体功能领域评分在术后1月为(85.1±6.2 vs 80.4±8.5,P<0.05),3月为(98.7±4.7 vs 91.2±7.2,P<0.05);总体健康状况领域评分在术后1月为(67.7 ± 13.9 vs 56.5±11.6,P<0.05),3 月为(76.0±14.1 vs 69.6±9.5,P<0.05),6 月为(87.3±15.8 vs 79.3±11.0,P<0.05);腹泻领域评分在术后 1 月为(40.0±30.4 vs 59.5±26.2,P<0.05),3 月为(22.7 ±30.0vs 39.6±22.0,P<0.05)。造口组在上述领域表现较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领域评分在各随访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行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有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其经肛排便后控便能力表现较佳,这提示预防性回肠造口有助于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较好较快恢复。2、预防性回肠造口对于男性直肠癌保肛患者术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3、预防性回肠造口不会造成患者心理抑郁,但会引起患者轻度焦虑,该心理状态在造口还纳后消失。4、施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的生活质量较好。

王赫[2](2021)在《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经肛门取标本与经腹壁取标本的短期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经肛门取标本与经腹壁取标本的短期临床疗效,探讨机器人直肠癌经肛门取标本手术(robotic-assisted trans-anal NOSES for rectal cance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135例行机器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OSES组(63例)经肛门取出肿瘤标本,对照组(72例)经腹壁取出肿瘤标本,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发症、住院费用、病理结果、血液指标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1)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和肿瘤特征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与对照组相比,NOSES组排气时间较短[(46.14±15.75)h vs.(61.88±13.92)h,t=-6.161,P=0.047];流质饮食时间较短[(57.87±13.44)h vs.(68.63±12.94)h,t=-4.731,P=0.012];下床活动时间较短[(41.94±11.73)h vs.(52.17±10.67)h,t=-5.306,P<0.001];术后住院时间较短[(6.41±1.59)d vs.(8.63±1.72)d,t=-7.708,P<0.001]。VAS疼痛评分中,NOSES组术后第1天[(2.25±0.49)分vs.(2.96±0.62)分,t=-7.253,P=0.005]和术后第3天[(2.97±0.32)分vs.(3.85±0.60)分,t=-10.414,P<0.001]均小于对照组。NOSES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61.9%的患者对术后腹部美容效果表示满意,多于对照组(4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失血量和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病理学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NOSES组7例(11.1%),对照组9例(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住院总费用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第1天,NOSES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NOSES组IL-6水平较低[(21.41±0.93)ng/L vs.(23.09±1.12)ng/L,t=-9.368,P=0.013];PCT水平较低[(0.86±0.22)ng/mL vs.(1.14±0.24)ng/mL,t=-7.294,P=0.035]。术后第3天,相比于对照组,NOSES组WBC水平较低[(10.18±1.42)×109/L vs.(11.88±0.80)×109/L,t=-6.202,P<0.001];IL-6水平较低[(16.43±1.59)ng/L vs.(17.93±1.07)ng/L,t=-6.492,P=0.001];PCT水平较低[(0.32±0.27)ng/mL vs.(0.74±0.15)ng/mL,t=-7.223,P<0.001]。NOSES组63例患者平均随访21.3月,对照组72例患者平均随访23.4月。两组患者随访过程中均无肿瘤复发,无肿瘤种植、腹壁切口疝、造口疝、造口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1)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经肛门取标本手术(robotic-assisted trans-anal NOSES for rectal cancer)安全、有效,具有更好的短期临床疗效;(2)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经肛门取标本手术相比于常规机器人直肠癌手术,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疼痛感轻、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腹部美容效果好;(3)机器人辅助下直肠癌经肛门取标本手术可以避免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不增加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肛门功能等指标与常规机器人手术无显着差异。

许东煜[3](2020)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减少漏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2月到2019年12月行直肠前切除术的24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吻合口漏组(n=36)和无吻合口漏组(n=207),分析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民族、性别、体重指数、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合并梗阻、肿瘤直径、肿瘤的T分期、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和方式等。采用卡方检验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存在意义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概率为14.8%(36/243),发生时间为第2天到第17天。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民族、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体重指数、合并梗阻和白蛋白含量与发生吻合口漏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年龄、肿瘤直径、肿瘤的T分期、合并糖尿病、血红蛋白含量、手术时间和方式与发生吻合口漏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727,P=0.011)、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OR=2.620,P=0.027)、BMI(OR=2.600,P=0.018)以及白蛋白含量(OR=2.647,P=0.047)是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因素中性别、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体重指数以及白蛋白含量是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针对上述相关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

刘希凡[4](2020)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临床结果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和双吻合器法吻合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近期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肿瘤下极距肛缘≤7cm)。按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拖出式吻合术组(24例)和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上具有可比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肠镜中肿瘤距肛缘距离、预防性造口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病理资料中肿瘤距远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个数、环周切缘阴性个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吻合口良性狭窄、直肠阴道瘘、肛周间隙感染、外置结肠坏死、造口相关并发症、直肠脱垂)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按徐忠法五项十分的标准,评价肛门排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随访,无失访病例,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范围6个月-36个月)。拖出式吻合术组在预防性造口使用率(0 VS100%P=0.000)、手术时间(204±39分钟VS 231±49分钟P=0.029)、住院时间(9天VS 11天P=0.001)均优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拖出式吻合术组在肿瘤距肛门缘的距离方面优于对照组(3cm VS5cm P=0.039)。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58.3%VS 47.4%P=0.400)。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的预防性造口并发症率较拖出式吻合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VS 0 P=0.019),但拖出式吻合术组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率比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明显增加(37.5%VS2.6%P=0.000),单因素分析:拖出式吻合术组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可能与左结肠动脉不保留相关(P=0.013)。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上,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51),但双吻合器吻合术组发生率较拖出式吻合术组高(10.5%VS 0)。术后肛门功能方面:两组患者肛门功能综合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P=0.861 P=0.131)。分项评分中,在术后3个月、6个月,拖出式吻合术组的便意感正常率均较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49;P=0.007)。术后3个月拖出式吻合术组的肛门感觉功能(分辨气体与粪便方面)较双吻合器法吻合术组好,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术后6个月两组的肛门感觉功能相比已无明显差异(P=0.162)。两组患者的肛门控制能力、每天排便次数、每次排便时间在术后3个月、6个月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根治性: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率,远切缘安全距离、环周切缘阴性率相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拖出式吻合术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有相同的疗效,包括术后总的并发症、肛门功能综合评分、肿瘤根治性。拖出式吻合术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尽管无统计学差异,但从专业角度来说是成立的。拖出式吻合术避免了预防性造口、二次手术还纳造口及造口相关的并发症。拖出式吻合术可以在双吻合器法吻合术吻合困难时采用,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比双吻合器法吻合术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拖出式吻合术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率较高,术后定期护理可能有助于预防术后良性狭窄的发生。

秦洪[5](2020)在《改良Bacon术与部分ISR术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中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估改良Bacon术与部分内括约肌切除术(partial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PISR)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中的可行性、肿瘤学安全性以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胃肠外科,施行改良Bacon术或PISR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及Kirwan分级资料用于评价病人术后的肛门功能。【结果】共有44例病人纳入研究,其中改良Bacon组21例(15例直肠癌,6例直肠其他肿瘤),PISR组23例(全部为直肠癌),两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与PISR组相比,改良Bacon组无需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手术时间更短(P=0.002)、总住院费用更低(P<0.001),但改良Bacon组术后住院时间更长(P=0.002)。两组直肠癌病例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PISR组出现1例术后盆腔复发行APR术;改良Bacon组有2例直肠癌复发病例,其中1例术后局部复发行经肛门直肠肿物切除,1例肿瘤复发去世,随访期内总体生存率为93.33%。肛门功能方面,在术后早期改良Bacon组病人的日平均排便次数更少(P<0.001),肛门失禁Wexner评分、Kirwan分级综合评分均优于PISR组(P<0.001);两组病人的肛门功能在术后均逐渐恢复,没有因严重肛门失禁需要行永久性结肠造瘘的病例。术后1年后两组病人的肛门感觉、控便能力相当(P>0.05)。【结论】改良Bacon术治疗低位直肠肿瘤安全可靠,无需行预防性造口,在术后早期肛门功能恢复上较PISR更有优势,可选择性用于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及部分良性疾病。

黄艳艳[6](2020)在《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现状及雨课堂平台下健康教育的初探》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对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2.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健康教育对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排便训练依从性、排便功能及大便失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设计和便利抽样法,对2018年6-12月某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胃肠外科100例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量表(LARSS)和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SCNS-SF34)。第二部分:选择某省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2019年1-8月接受保肛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出院后6个月内常规电话随访并给予指导。干预组:在常规电话随访和指导的基础上基于雨课堂平台实施健康教育。①根据雨课堂实时反馈和公告提醒等功能,按照雨课堂平台各模块的特点,结合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情况,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以PPT添加音视频和答题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价。②出院前一天:向患者详细讲解雨课堂相关操作方法,指导并鼓励其自主实操完成健康教育内容PPT学习。③出院当天:查看患者学习反馈情况并按需进行强化指导和答疑,确保其掌握相关操作,同时告知出院后15天内的强化记忆计划和6个月内的每天锻炼计划。④出院后:第1、2、4、7、15天:采用发布提醒公告、获取查阅详情和答题反馈等方法,实现定期提醒、实时监督和效果评价,同时辅以电话提醒,及时与患者沟通,不断修改和完善PPT。16天至6个月内:改为每周1次提醒,督促患者每天坚持锻炼。在干预后1、6个月采用LARSS、排便训练依从性量表、大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FIQL)分别了解两组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排便训练依从性及FIQL评分。结果:第一部分:1.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2.调查对象SCNS-SF34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健康信息、心理、照顾与支持、生理与日常生活、性需求,各条目得分由高至低前10项中有6项属于健康信息维度、4项属于心理维度,需求程度最高的条目是健康信息维度的“能被告知癌症已经控制或缓解”。3.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LARS程度是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第二部分:1.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排便训练依从性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总分及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维度和康复训练技能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自理能力维度和良好习惯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排便训练依从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6个月排便功能训练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ARS发生率及得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6个月LARS总发生率分别为87.9%、48.5%。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LAR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LAR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6个月LARS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便失禁生活质量比较: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大便失禁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后1、6个月大便失禁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出院后6个月,排便训练依从性得分与LARS得分呈负相关(r=-0.438,P<0.01),排便训练依从性得分与大便失禁生活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726,P<0.01);大便失禁生活质量得分与LARS得分在出院后1、6个月呈负相关(r=-0.366,r=-0.607,P<0.01)。结论:1.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在健康信息、心理、照顾与支持、生理与日常生活、性需求方面均存在未满足,其中健康信息需求未满足最为显着。2.年龄、文化程度、LARS程度是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3.雨课堂的实时反馈、PPT添加音视频等功能对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正向干预作用。4.基于雨课堂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和大便失禁生活质量,加快排便功能的恢复。

薛旺生[7](2020)在《腹腔镜ISR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于超低位直肠癌,传统的切除肛门、永久性结肠造口的Mile’s术不仅降低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创伤。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作为一种极限保肛手术技术,增加了低位直肠癌保肛率。目前,利用低能X射线的INTRABEAM(德国卡尔·蔡司)术中放疗系统具有精准的照射、剂量衰减快和放疗时间短等特点。为了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改善局部控制,我们中心联合利用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和INTRABEAM术中放疗系统的优点,创新地将两者联合应用在超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本研究通过观察该治疗在术后1年内的局部复发、短期术后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等方面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自2017年08月至2019年07月,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0例术前评估为T2-T3期超低位直肠癌的患者的短期临床结果。他们都均在我中心接受了腹腔镜括约肌间切除术联合经肛门(自然腔道)置入施用器给予16-18 Gy的INTRABEAM术中放疗的治疗方案。并在没有接受额外的术前或术后放疗的情况下,患者被建议接受8个周期的XELOX化疗方案(130 mg/m2奥沙利铂联合1000 mg/m2卡培他滨)。通过对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肛门功能评估、急性放疗损伤、泌尿功能及性功能调查问卷等结果分析,从而对患者术后的短期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0名患者,包括2名女性和8名男性患者,均达到R0切除。手术及术中放疗平均时间为332.50±25.31 min,术中放疗的平均时间为26.60±2.23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16.80±29.25 ml,平均照射剂量为16.50±0.19 Gy。术后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为3.50±0.35天,导尿管平均移除时间为4.70±0.96天,腹部引流管平均拔出时间为6.20±2.14天,平均恢复全流食时间4.60±0.62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20±2.70天。术后病理为T2期和T3期患者各5名,环周切缘均为阴性。肿瘤下缘到肛缘的平均距离为3.96±0.16厘米。术后活检到的总淋巴结平均数目为20.00±3.59个,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平均数目为4.50±2.84个。7名患者患者术后接受了8个周期的XELOX化疗方案治疗。术后短期内尚未有患者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有1名患者在术后发生了肛周感染,并继发吻合口狭窄。相对于术前肛门测压结果,患者术后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肛门收缩压轻微降低。相对于造口还纳术后第1个月结果,造口还纳术后第3个月后肛门静息压及收缩压得到改善,Saito功能问卷指标及Wexner评分也得到改善,排便次数和护垫使用次数也都相对减少,患者对术后的肛门功能结果感到满意。所有患者尚未观察到有术后急性放射损伤症状以及泌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碍症状出现。结论:对于术前评估为T2-T3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在严格把握适应症情况下,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联合低能X线的INTRABEAM术中放疗在保留肛门形态及功能的同时,能够改善术后局部控制情况并具有较少的并发症风险,短期临床疗效安全,但长期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杨千洪[8](2019)在《预防性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比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及未造口组三组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短期临床疗效差异,探讨预防性肠造口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并收集两造口组二期还纳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比较两种预防性肠造口方式的优劣,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择期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有无行预防性肠造口及造口方式的不同分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A组,N=58)、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B组,N=43)和未造口组(C组,N=55)。通过比较三组在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营养指标、术后炎症指标、术后免疫指标、术后电解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说明预防性肠造口组与未造口组之间、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与预防性横结肠造口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收集两造口组二期还纳的临床资料,包括造口还纳率、还纳时间、住院时长及费用、手术时长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造口相关并发症及还纳术后并发症,进一步比较两种预防性肠造口方式的优劣。结果1.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肿瘤TNM分期、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淋巴结清扫个数、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预防性肠造口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和横结肠造口组)手术时长长于未造口组,但住院时长、术后下床时间、造口/肛门排气时间及进食流质时间均短于未造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输液时间及拔除盆腹腔引流管时间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方面: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一天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七天,预防性肠造口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和横结肠造口组)的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未造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及电解质情况方面: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七天的指标上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预防性肠造口组(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组和横结肠造口组)术后吻合口瘘及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未造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期还纳情况:回肠造口组共50人返院行造口还纳术,还纳率为86%,横结肠造口组为36人,还纳率83.7%。两组在性别、年龄、BMI、肿瘤TNM分期、还纳时间、术后是否化疗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造口还纳组在术前电解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回肠造口还纳组在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上均短于横结肠造口还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造口组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发生率高于横结肠造口组,但还纳术后切口感染/液化的发生率低于横结肠造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预防性肠造口(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可降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减轻瘘后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期进食,促进术后康复,对吻合口具有保护作用。2.在造口方式的选择上,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与横结肠造口在一期保肛术中的应用均无显着性差异。但由于回肠造口组二期还纳时的住院时长及手术时长均短于横结肠造口组,在不考虑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情况下,我们优先选择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

李海靖[9](2016)在《63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术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63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按直肠癌根治原则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盆腔侧壁淋巴结清扫,然后施行Dixon手术,对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 63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及大便失禁现象。术后早期排便次数较多,610次/d,服止泻药后能有效控制排便次数。患者随诊均超过3年。3年以上无瘤生存率88%(56/63),5年以上无瘤生存率76%(48/63)。局部复发率17.4%(11/63),3年内局部复发6.3%(4/63)。3年的肝转移率4.7%(3/63)。结论直肠癌切除,采用直肠肛管Dixon术,可避免结肠造口,有效防止吻合口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袁虹[10](2015)在《直肠癌术后护理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护理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资料,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人工肛门护理、出院指导等,探讨临床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相关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术后有20例患者出现造瘘口狭窄、腹泻并发症,但经及时治疗,均得到恢复。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直肠癌术后护理能提升临床治愈率,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升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二、1例直肠癌根治保留肛门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直肠癌根治保留肛门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患者术后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资料收集
    2 研究方法
        2.1 手术方法
        2.2 术后处理
        2.3 评价方法
        2.4 随访
        2.5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1 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
    2 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评分
    3 两组患者排尿和性功能评分
    4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
    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经肛门取标本与经腹壁取标本的短期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手术前评估及准备
        2.2.2 手术方式及步骤
        2.2.3 术后治疗措施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肿瘤特征情况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病理结果比较
    3.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比较
    3.5 两组患者血液指标结果比较
    3.6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主要器械
    附录2 VAS疼痛评分标准
    附录3 Wexner肛门失禁评分
    附录4 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标准
文献综述 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诊断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AL诊断标准
    2.3 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治疗方法
        2.3.3 术后管理
    2.4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资料
    3.2 AL的单因素分析
        3.2.1 AL与性别的关系
        3.2.2 AL与年龄的关系
        3.2.3 AL与民族的关系
        3.2.4 AL与肿瘤直径的关系
        3.2.5 AL与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的关系
        3.2.6 AL与肿瘤的T分期的关系
        3.2.7 AL与BMI的关系
        3.2.8 AL与合并梗阻的关系
        3.2.9 AL与合并糖尿病的关系
        3.2.10 AL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
        3.2.11 AL与白蛋白含量的关系
        3.2.12 AL与手术时间的关系
        3.2.13 AL与手术方式的关系
    3.3 AL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个体因素
        4.1.1 性别
        4.1.2 年龄
        4.1.3 BMI
        4.1.4 民族
    4.2 肿瘤因素
        4.2.1 肿瘤下缘与肛缘的距离
        4.2.2 肿瘤直径
        4.2.3 肿瘤的T分期
    4.3 基础状态
        4.3.1 白蛋白含量
        4.3.2 血红蛋白含量
        4.3.3 合并糖尿病
        4.3.4 合并梗阻
    4.4 手术时长
    4.5 手术方式
    4.6 吻合口血供
    4.7 吻合口张力
    4.8 AL的预防
        4.8.1 术前、术中、术后的预防
        4.8.2 预防性造漏
    4.9 AL的治疗
    4.10 本文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4)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临床结果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综述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2 方法
        3.2.1 对照组
        3.2.2 .实验组
        3.2.3 近期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
        3.2.4 肛门功能
    3.3 统计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一般资料比较
    4.2 近期效果比较
    4.3 术后并发症比较
    4.4 术后肛门功能情况
    4.5 肿瘤根治性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改良Bacon术与部分ISR术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手术方法
        2.3.1 改良Bacon术手术方法
        2.3.2 PISR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2.5.1 比较手术学相关指标
        2.5.2 比较肿瘤学相关指标
        2.5.3 比较术后肛门功能情况
    2.6 统计学分析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6)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现状及雨课堂平台下健康教育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现状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基于雨课堂的健康教育对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6 结果
    7 讨论
    8 结论
9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7)腹腔镜ISR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 综述
        1.3.1 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发展
        1.3.2 术前评估
        1.3.3 术后短期并发症
        1.3.4 术后长期疗效
        1.3.5 总结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患者基本资料
    2.4 术前准备
    2.5 手术步骤
        2.5.1 腹腔镜入路
        2.5.2 经肛门入路
    2.6 放疗剂量
    2.7 化疗方案
    2.8 肛门功能评估
    2.9 随访与短期临床效果评估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ISR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探讨
    4.2 INTRABEAM IORT的优点与不足
    4.3 LISR联合INTRABEAM IORT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4.3.1 术后短期并发症
        4.3.2 术后肿瘤学结果
        4.3.3 术后肛门功能结果
第5章 结论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预防性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处理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2.4 直肠癌根治术后短期并发症
    3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与横结肠造口二期还纳术围手术期处理
        3.1 术前准备
        3.2 手术方法
        3.3 术后处理
        3.4 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他术后并发症
    4 研究方法
        4.1 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
        4.2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的比较
    3 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4 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术后下床时间、肛门/造口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术后输液时间、拔管时间)
    5 营养指标的比较
    6 免疫指标的比较
    7 炎症指标的比较
    8 电解质情况的比较
    9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10 回肠造口组与横结肠造口组二期还纳情况及一般资料的比较
    11 两造口还纳组术前电解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12 两造口还纳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的比较
    13 两造口还纳组术后并发症及造口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63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保肛术应用
    3.2 TME+盆腔侧壁淋巴清扫术在保肛术中的价值
    3.3 保肛手术的安全切缘问题
    3.4 保肛效果
    3.5 保肛术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3.6 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
    3.7 保肛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四、1例直肠癌根治保留肛门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患者术后相关功能影响的研究[D]. 朱汉建. 扬州大学, 2021(02)
  • [2]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经肛门取标本与经腹壁取标本的短期疗效对比[D]. 王赫.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相关因素分析[D]. 许东煜. 延边大学, 2020(05)
  • [4]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拖出式吻合术与双吻合器法吻合术临床结果对比研究[D]. 刘希凡. 吉林大学, 2020(08)
  • [5]改良Bacon术与部分ISR术在低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中的对比研究[D]. 秦洪.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6]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现状及雨课堂平台下健康教育的初探[D]. 黄艳艳.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腹腔镜ISR联合术中放疗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观察[D]. 薛旺生. 吉林大学, 2020(08)
  • [8]预防性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D]. 杨千洪.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9]63例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李海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6)
  • [10]直肠癌术后护理分析[J]. 袁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9)

标签:;  ;  ;  ;  ;  

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一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