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门特区经济定位与最优发展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陈灵慧[1](2020)在《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更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面世,不仅系统规划了粤港澳地区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而且清晰梳理了实现粤港澳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共存共荣的发展目标,对每个地市进行了定位规划。然而,目前大湾区内部产业结构问题凸显,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且由于粤港澳三地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如果上述问题未能解决,大湾区产业结构难以得到有效优化,与《纲要》的规划脱节情况将越来越严重。规划发展需从经济效益开始梳理。一方面,税收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产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税收收入的增加与否,体现了税收调节的有效性,继而体现了政府决策的有效性。因此,在选择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上,税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产业发展的状态、环境和发展趋势,从而使我们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基于此,本文将税收作为重要的考察内容和选择指标,结合经济宏观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业调整进行定量、定性和实证分析,研判产业视角和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优势产业,以及其与《纲要》对其的定位是否相符,从而总结出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支持纲要落地和促进广东产业结构调整提出税收方面的措施建议。
徐圣艺[2](2020)在《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研究 ——以澳门为例》文中提出微型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中作为域体规模小型化的特殊存在,具有土地规模、人口规模相对较小,资源禀赋缺乏,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不高的特点。尽管微型经济体有多方面的发展局限性,但经济没有被束缚不前,澳门就是典型的代表,其背后的原因探究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所在。本文主要根据微型经济体的域体规模和产业集聚之间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展开研究,并对澳门进行具体分析。理论上,对域体规模和产业集聚影响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我们对微型经济体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实层面上,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和产业空间布局大多是政策导向,应基于域体规模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以澳门为代表的微型经济体提出利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先对典型微型经济体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专业化和经济人口规模三方面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根据其关系提出两大模型假设:(1)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越小,产业越趋于集聚,表现为主导产业专业化和产业多元化两方面。(2)基于空间异质性特点,产业集聚将对域体规模的发展演进起支撑作用。其次进行模型假设检验,分为域体小型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域体规模演进作用研究两部分。模型假设(1)的实证检验主要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域体规模指标为解释变量探究域体规模对主导产业专业化和产业结构多元化产生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微型经济体域体小型化是产业集聚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主导产业专业化集聚,并与主导产业专业化集聚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产业结构趋于单一。但从长期发展来看,产业结构会随着域体规模扩张和主导产业多样化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模型假设(2)的实证检验采用了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加入空间异质性因素检验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对域体规模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确实通过空间因素和产业因素支撑域体规模发展演进,主导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将推动经济规模延展、综合实力增强,从而推动域体规模发展。根据两个模型假设的实证分析,本文分别根据实证结果对澳门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最后一章对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的演进路径作出启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对澳门的产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伍倩颖[3](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数字创意产业湾区创造重要的历史机遇。虽然粤港澳地理上一衣带水,但“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存在“三个体系”的差异,在战略定位、参与主体、制度设置上多有不协同的地方,阻碍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高层次的协同发展。如何协调解决上述粤港澳大湾区多重协同阻滞?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引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上种种成为“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难题。为尝试找到以上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一章提纲挈领地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具有三大方面的现实诉求:一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三阶段演进,目前呈现产业发展不平衡、重复性高、产业链定位低端带来的制约,接下来以大湾区为载体建设数字创意产业的阶段亟需从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同机制上进行定位的转变;二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正在面临跨行政区多元主体混合治理的现实困境、协同主体组织上权力分配的不合理性、利益整合和补偿机制的低效性的协同治理的紧迫性;三是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还在面临“一国两制”长期分割现实的一体化突破需求、战略定位同质化且对立化的转型需求、内部标准不统一的冲突解决需要等协同治理的必要性要求。因此,文章在梳理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发展后,结合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特殊性考虑,定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为:通过控制各种内外部条件,合理地调配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独立运动和关联运动,达到相互协作和调和的发展态势,进而促进整个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协同发展。本文接着从实现协同优势的底层逻辑、治理网络作用与反作用的模式框架、部门-公私双维合作的范式基础三大维度丰满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理论要素,从战略协同、主体协同、制度协同三个维度构建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为求直观而全面地反映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客观水平,本文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量化测度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专业化和区域分工程度,对比掌握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基本情况。第二章,运用区位熵方法,从公司数量、从业人数、营业收入、税前利润四大指标,首先从湾区整体、核心城市两大层次对比研究2008-2017年粤港澳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世界一流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结果发现,与三大世界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仅在公司数量上具有明显的集聚优势,在数字创意人才、经济体量、盈利能力方面未能形成集聚优势不明显且城市间优势分布不均,而且大湾区内超大核心城市的示范作用也不明显。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香港、澳门三大地区内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发展差异分析,大湾区整体无绝对主导行业,三地产业分工各有特色,但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中高科技行业集聚相对较弱,存在数字创意产业链生态覆盖面比较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的同时,也展现出向产业链向高端方向转变的趋势。第三章,运用第二章区位熵测算的结果,进一步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四大湾区整体及核心城市的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比较:大湾区内数字创意产业存在恶性竞争、资源争夺的问题,而且大湾区超大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卫星城协同水平偏低。再对大湾区内部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测算: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链处于低端位置,各城市的优势行业不能实现互补;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的创意性和科技性是三地最高的,但其辐射带动性偏弱;澳门数字创意产业仅靠博彩行业单脚独立,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从整体上看,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的互联网因素利用不足,缺乏高新技术的支持难以实现跃迁式发展。综合思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现实问题,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发展思路不能仅仅是粤港澳合作实践的深化,更是要通过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粤港澳的综合优势,保持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这需要借助三大世界级湾区的经验,结合大湾区的实际,构建战略、主体、制度相统一的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体系:从战略协同角度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在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方面提出:中央层面建立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实现多级政府与政策之间纵横关系的协调、畅通、平衡,在湾区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治理合力;核心城市层面,总体采取逐步递进的方式,沿着“5+2”、“9+2”、泛粤港澳、泛珠三角的四层次推进城市间数字创意产业融合。二是,从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方面提出:“三链合一”,不仅要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还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新兴形态的价值链,并且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三是,从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方面提出:“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的城市规模层级结构,以增长集群效应为引导、以中心城市引领推进,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从主体协同角度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分为三大步骤。首先,以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为基础,通过优化治理信息共享机制获取集体协同治理的共识,通过规则、社会资本、网络三种方法渐进建立各协同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并通过充分发挥资讯传播的力量培育粤港澳民众积极理性的社会心态,以期实现人心相通,凝聚治理信任网络。其次,进一步明晰不同主体的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参与机制,包括建立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以及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治理实践的高效性。最后,完善主体协同治理的常态体系,运用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以推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为保障,着力提高治理绩效。从制度协同角度阐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体系具有三大层次。其一,赋权协同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提高规制治理能力而主动让权予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自组织的部分,也包括多级政治力量汇合而来引导协同治理组织发展的部分,以及软环境、硬环境对协同治理实践的双重支撑,以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其二,破解市场资源配置障碍,综合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内的财权-事权关系,建立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推广创新驱动的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等途径,促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要素互联互通的实现。其三,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以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为根基,借助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以及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等方法,推动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正向发展。
吴贵华[4](2020)在《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各个城市群不论是创新资源禀赋还是空间结构都有较大差异,不同城市群的创新政策工具、创新要素布局、创新平台搭建等迫切需要关于创新空间集聚、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等的创新经济地理理论支撑。因此,基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研究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对城市群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系统梳理了创新空间分布、知识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内在关联机制,采用多种空间统计方法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创新空间集聚的特征事实,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创新空间集聚的微观机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资本与创新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分析发现,创新空间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态势且存在加剧趋势;北京、上海、深圳分别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核心引领、多点集聚”的团簇式创新集聚格局;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2)基于局部知识溢出模型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结果发现:第一,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是“知识空间集聚→知识溢出强度增大→创新成本降低→知识资本增长率高→知识空间集聚(创新中心形成)”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第二,当创新要素流动成本较低且知识溢出水平较高时,创新集聚产生了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有利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第三,国际知识溢出提高有利于本国城市群创新中心创新资本份额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国内知识溢出降低了创新中心的资本份额,国际知识在国内跨区域溢出有利于提高边缘城市的资本份额。(3)对知识资本与创新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活动存在空间相关性,本地知识资本积累对创新集聚具有直接溢出效应,对边缘城市创新集聚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创新要素流动不仅对创新中心本地具有创新促进作用,也对边缘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国内研发资本对FDI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有极化效用,国内人力资本有助于进口渠道溢出的国际知识资本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4)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的空间演化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深圳成为大湾区创新“新中心”;长期来看,研发资本的空间溢出效应显着为正。因此,大湾区可构建“知识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空间结构,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本文创新在于:一是从创新经济地理视角出发,以局部溢出模型为基准,引入知识资本流动成本和不同开放度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微观机制,系统研究知识资本积累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创新中心形成的空间溢出效应。二是基于城市、城市群和城市群创新中心三个尺度的创新空间格局,多角度刻画、分析城市群创新中心空间集聚特征,发现创新中心与边缘城市创新关联遵循着邻近与等级扩散的空间溢出规律。三是基于创新空间溢出机制和城市空间分布格局,按“空间特征、空间机理、空间效应”的框架,从实证层面检验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和演化,进而对城市群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建议。
刘欣博[5](2020)在《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地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国家战略。国际实践表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与升级,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升级,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其发展必须基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以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新技术的创新便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之一。同时,鉴于湾区特殊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海湾、港口形成的特殊生产地理单元,往往会产生资源、技术、文化和人才等要素充分集聚的融合效应,这就使得湾区经济具有了开放型经济体系、持续科技创新活力、合理的资源配置、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发达的交通网络等优势条件,成为最具有科技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区域经济,而旧金山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被誉为“世界科技湾区”的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前提下,以创新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创新体系的构成与特征、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和问题入手,探讨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成功经验,为构建我国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提供借鉴意义。回顾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其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的制造业逐渐形成后并得到快速发展。第二个时期是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期。该时期湾区的制造业向高技术产业进行转型。第三时期是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时期。该时期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金融业、制造业为辅的产业结构,逐渐发展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我们可以发现旧金山湾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湾区的创新体系具有紧密的联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是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体系的合理有效运行将会进一步推动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在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下,旧金山湾区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本文通过创新的主体、创新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指出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主体包括了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的动力则是保持创新的持续性,创新的活力来自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本文结合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将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细分成人才培养体系、科技研发体系、成果转换体系、支持保障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体系等五个方面。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人才的保障,科技研发体系促进了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则是将科学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品化,支持保障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政府调控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政产学研的协同发展。通过对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大学参与到实验室的运行管理中;第二,为解决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突破科研的瓶颈,高校积极地鼓励进行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第三,大学之间通过共同建立联合研究机构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第四,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包括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人才培养引进机制、激励机制、融资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方面,每种机制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为湾区创新体系提供了资金、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要素,对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大幅度提高湾区科技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旧金山湾区的经济产出,改善了湾区的就业情况;但同时,湾区的创新体系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等。分析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第一,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第二,充分发挥政府协会的区域协调功能,合理而有效地协调跨区域存在的问题;第三,构建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湾区的高科技产出提供专业的服务;第四,营造充满包容性的外部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是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任务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经济总量、良好的金融基础、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和高度集聚的创新主体,但也存在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流动性受到制约、创新人才比重较低、缺少合理健全的金融体系、产学研协同效应低等问题与挑战,需要我们借鉴旧金山湾区的经验教训加以积极应对。
彭雄亮[6](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姚伟[7](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其中教育具有基础性、长远性的意义。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类型丰富,各有特色,具有互补性。但面向大湾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并非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的共同诉求,这样的顶层设计难以实现统领三地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愿景。因此,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发展具有先导性战略意义。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为研究主题,遵循着“为何定位”、“如何定位”和“定位为什么”的逻辑脉络开展全文,旨在提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这是高等教育定位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亟需回答的问题;二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求,梳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另一个重要前提。这两部分内容旨在回答“为何定位”的命题,即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对大湾区重要性的应然判断和实然说明。三是,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研究,这一内容旨在回答“如何定位”的命题。把握好高等教育的定位目标,既要基于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现实基础,又要着眼于国际比较的视野,研究世界一流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四是,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整合性框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定位目标,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少统领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本研究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建设成面向“一带一路”的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并以此来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集群发展,其不仅是必要的,且是可行的。
石逸群[8](2019)在《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冲突及其协调》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同时广东省作为推动香港、澳门地区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的重要省份之一,具有地理位置便利,经济发达、法治健全等优势,使得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基于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现实出发,以规范法学的视角,分别从投资管理、对外贸易、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具体法律制度着手,指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存在法律冲突的情形,再进一步强调广东省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协同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规范依据。进而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提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法律协调机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就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并就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做出必要的说明。第一章梳理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存在法律冲突的情形,并分析其原因。为了避免列举法律冲突情形的累赘,本文主要选择投资管理制度、对外贸易制度以及金融创新制度等三个方面来说明存在冲突的情形。为后续论述存在冲突的原因提供必要的现实支撑。第二章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合作的依据。主要是以规范法学的视角审视内地与香港、澳门地区合作的依据,分别从硬法依据、软法依据二个维度来阐述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规范依据和基础。第三章通过比较域外建设自由贸易区存在法律冲突及其协调情形,进而为我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法律协调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第四章提出健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法律协调机制。以已存在的法律协调机制为基础,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进而提出完善法律协调机制的路径。
殷存毅,施养正[9](2019)在《经济结构与制度演进:“一国两制”在澳门发展中的演进》文中提出"一国两制"指除国防、外交由中央政府负责外,港澳在政治、经济、社会事务方面维持既有制度和高度自治,这对内地与港澳做出了明显的制度性区隔。然而,在回归后的发展过程中,澳门与内地的制度性区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解构,逐渐呈现从"区隔"走向融合的制度演进趋势。导致这一制度演进的机制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基于制度演进理论分析框架的研究分析发现,特定的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制度演进的关键解释变量,结构性变动导致既有利益格局的变动,从而引发制度性演进,而在"一国"的刚性原则下,制度演进有其特定的取向,亦即在"一国两制"的制度演进中,"一国"意涵所代表的因素将越来越活跃,而"两制"则逐渐从意识形态价值理念蜕变为行政和社会治理的程序性工具,这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张驰[10](2018)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 ——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企业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作为国家战略肩负着如何跨区优化整合资源并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新道路的重要任务。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与Malmquiet指数法测度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企业进行对比。对于大湾区的重点行业选取财务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并对三地企业得分进行比较,尝试探讨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与其财务表现的互动相关关系。统计数据与实证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相对国内经济带具有创新及结构优势,比较国际三大湾区具有生产要素优势;大湾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困于规模效率,从事金融、地产与公共交通及事业的企业效率较高;大湾区企业Malmquist指数均值总体处于稳定,代表性行业湾区企业具有财务优势且在盈利能力与企业成长性上颇具竞争力。
二、澳门特区经济定位与最优发展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门特区经济定位与最优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
1.2.2 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 |
1.2.3 区域合作和税收合作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基本理论 |
2.3 测算指标及数据说明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情况 |
3.1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体系规划 |
3.2 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
3.2.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
3.2.2 主要制造业行业 |
3.2.3 主要服务业行业 |
3.3 产业比较优势测算 |
3.3.1 指标运用 |
3.3.2 结果分析 |
3.3.3 主导产业选择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税收产出水平情况 |
4.1 粤港澳大湾区税收总量和结构 |
4.1.1 税收收入 |
4.1.2 税收结构 |
4.1.3 三次产业税收 |
4.2 产业税收产出水平测算 |
4.2.1 指标运用 |
4.2.2 结果分析 |
4.2.3 主导产业选择 |
第五章 基于税收视角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 |
5.1 主导产业选择的差异分析 |
5.1.1 结果比对 |
5.1.2 与规划的匹配度分析 |
5.1.3 小结 |
5.2 利用港澳资优化产业结构水平的实证分析 |
5.2.1 样本选取 |
5.2.2 港澳资企业分布 |
5.2.3 重点发展产业分布 |
第六章 存在问题 |
6.1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6.1.1 低端制造业产业仍是主要税收来源 |
6.1.2 城市间同质化竞争问题凸显 |
6.1.3 利用港澳资本优化产业结构效率低下 |
6.2 现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政策上的不足 |
6.2.1 财税政策 |
6.2.2 非财税政策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7.1 国际湾区的经验借鉴 |
7.2 税收对策建议 |
7.2.1 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出台引导产业协同发展的税收政策 |
7.2.2 强化粤港澳区域协调机制和税务合作机制 |
7.2.3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新兴产业投资 |
7.2.4 发挥自贸区作用建立税收改革试验示范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研究 ——以澳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3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澳门产业多元化相关研究 |
2.2 关于微型经济体产业特点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产业集聚与域体规模发展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构建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关系的模型假设 |
3.1 可比经济体与澳门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 典型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指标测算 |
3.3 域体规模——经济人口规模 |
3.4 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关系模型假设 |
3.5 本章小结 |
4 域体小型化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实证检验 |
4.1 线性回归模型 |
4.2 基于实证结果的具体分析 |
4.3 以澳门为例具体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微型经济体产业集聚对域体规模演进的影响作用实证检验 |
5.1 空间异质性与多层次作用机制 |
5.2 多层线性回归模型 |
5.3 基于实证结果的具体分析 |
5.4 以澳门为例具体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分析与启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演进路径启示 |
6.3 对澳门产业发展的建议 |
6.4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学术成果 |
致谢 |
(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湾区协同治理相关研究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相关研究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研究回顾 |
(四)文献述评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 |
第一章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现实诉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建设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紧迫性 |
三、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
第二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概念界定 |
一、协同治理理论的历史考察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的内涵 |
第三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一、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战略协同 |
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主体协同 |
三、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治理制度协同 |
四、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理论模型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分析模型设计 |
一、区位熵方法介绍及模型设计 |
二、样本及指标的选择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湾区核心城市层级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发展差异分析 |
一、广东地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二、香港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三、澳门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比较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差距分析 |
第一节 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设计 |
第二节 四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水平比较 |
一、湾区整体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核心城市层级的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第三节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比较 |
一、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公司数量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二、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从业人数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三、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营业收入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四、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的税前利润灰色关联实证分析 |
五、粤港澳三地数字创意产业细分行业协同发展水平分析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战略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突破区划限制构建切合实际的区域协同战略 |
一、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空间壁垒 |
二、中央层面加强统摄治理能力,建立“决策层+实施层”计划实施机制 |
二、核心城市层面秉承互惠互利原则,四层次递进打造治理共同体 |
第二节 破除低端不平衡矛盾架构产业价值链重构延伸战略 |
一、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打造具有前瞻意义的创新链 |
二、推动数字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形成新兴形态价值链 |
三、重视原创数字内容IP发展,不断巩固高端性质的产业链 |
第三节 紧密湾区内部联系搭建核心城市差异化定位战略 |
一、“高地+洼地”组合,着力打造伞形网状城市层级结构 |
二、增长集群效应引导,中心城市引领推进 |
三、因地制宜,建设分工合理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 |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主体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培育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观念,凝聚治理信任网络 |
一、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取得集体协同共识 |
二、规则、资本、网络三大方法渐进,建立共同价值观 |
三、充分运用信息传播力量,促进三地人心相通 |
第二节 明晰不同主体协同治理责任,创新湾区协同治理参与机制 |
一、地方政府主导、中央政府参与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创新机制 |
二、企业为核心、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重点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技术协同机制 |
三、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知识协同机制 |
第三节 完善主体协同治理常态体系,着力提高治理绩效 |
一、正式治理机制与非正式治理方法相结合促协同治理精准有效落实 |
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绩效评估工作 |
第六章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制度协同治理路径体系 |
第一节 赋权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主体,增强协同治理行动力 |
一、转型规制治理能力,政府主动让权湾区数字创意自组织 |
二、汇合多级政治力量,设立并引导高效协同组织 |
三、软硬环境双重支撑,激励并保障协同主体跨区治理 |
第二节 破解市场优化资源配置障碍,实现资源要素互联互通 |
一、改革现有财税体制,科学划分中央与大湾区财权、事权范围 |
二、建立合理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大湾区横向转移支付体系 |
三、推广创新驱动税收政策,优化大湾区税收服务协同机制 |
第三节 促进粤港澳法律全面对接,引导协同实践正向发展 |
一、直面法律差异与红利,建立循序渐进的协同立法机制 |
二、降低大湾区法律整合成本,试点先行发挥法治创新能力 |
三、科技赋能跨境法律合作,优化粤港澳数字创意法治营商环境 |
结语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论文不足及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2章 关于创新空间分布、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的研究综述 |
2.1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与创新空间集聚 |
2.1.1 创新经济地理研究 |
2.1.2 创新活动空间分布 |
2.1.3 创新空间集聚 |
2.2 知识空间溢出及其与创新空间集聚的关联 |
2.2.1 知识空间溢出机制 |
2.2.2 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空间集聚 |
2.2.3 创新空间集聚与城市群空间结构 |
2.3 城市群创新集聚与创新中心 |
2.3.1 城市群创新的空间结构 |
2.3.2 城市群创新中心 |
2.3.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 |
2.4 总结性评述 |
第3章 主要城市群创新中心的时空演化特征 |
3.1 主要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 |
3.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特征 |
3.2.1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空间结构特征 |
3.2.2 主要创新型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特征 |
3.3 典型城市群创新网络时空演化特征 |
3.3.1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的层级体系 |
3.3.2 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空间结构演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群创新中心的形成机制——新经济地理学LS模型及拓展 |
4.1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基准的LS模型 |
4.1.1 模型基本假设 |
4.1.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1.3 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循环累积效应 |
4.1.4 小结 |
4.2 拓展1:城市群创新要素流动的LS模型 |
4.2.1 模型基本假设 |
4.2.2 城市群创新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2.3 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4 小结 |
4.3 拓展2: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的LS模型 |
4.3.1 模型基本假设 |
4.3.2 开放经济中城市群创新中心经济系统均衡分析 |
4.3.3 国际知识溢出对城市群创新空间集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计量的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机制检验 |
5.1 知识资本积累、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关系 |
5.1.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1.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1.3 稳健性检验 |
5.1.4 小结 |
5.2 创新要素流动、空间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2.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2.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2.3 稳健性检验 |
5.2.4 小结 |
5.3 国际知识溢出与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关系 |
5.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
5.3.2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5.3.3 稳健性分析 |
5.3.4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创新及创新中心形成——案例分析 |
6.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
6.1.1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的时间分布特征 |
6.1.2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活动的空间演化 |
6.2 大湾区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研究 |
6.2.1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 |
6.2.2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 |
6.2.3 大湾区知识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
6.2.4 小结 |
6.3 大湾区城市知识空间溢出与创新集聚关系研究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测度 |
6.3.3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6.3.4 小结 |
6.4 大湾区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路径分析 |
6.4.1 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
6.4.2 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我国城市群及其空间范围划分 |
附录B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 |
附录C 第5章部分检验结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湾区 |
2.1.2 湾区经济 |
2.1.3 高新技术产业 |
2.1.4 区域创新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3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与特征 |
3.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
3.1.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 |
3.1.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3.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现状 |
3.3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构成及其特征 |
4.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构成 |
4.1.1 人才培养体系 |
4.1.2 科技研发体系 |
4.1.3 成果转换体系 |
4.1.4 支持保障体系 |
4.1.5 政府调控体系 |
4.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主要特征 |
4.2.1 大学参与实验室的管理 |
4.2.2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研究 |
4.2.3 大学共建联合研究机构 |
4.2.4 高科技企业为大学提供实验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
5.1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协同机制 |
5.1.1 国家实验室与企业协同创新 |
5.1.2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 |
5.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
5.2.1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
5.2.2 创新人才的吸收引进 |
5.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激励机制 |
5.3.1 推行股票期权激励 |
5.3.2 创新风险投资家激励 |
5.3.3 实施企业联盟机制激励 |
5.4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融资机制 |
5.4.1 天使投资者资金 |
5.4.2 商业银行资金 |
5.4.3 风险投资资金 |
5.4.4 政府对科技研发的投资 |
5.5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保障机制 |
5.5.1 创新法律的保障 |
5.5.2 创新政策的保障 |
5.5.3 创新环境的保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与问题.. |
6.1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 |
6.1.1 提高高新技术科技创新产出水平 |
6.1.2 带动区域经济产出的增长 |
6.1.3 改善湾区的就业情况 |
6.2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6.2.1 创新体系面临科研经费投入的制约 |
6.2.2 高科技出口限制政策冲击创新体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的经验 |
7.1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7.2 发挥湾区政府协会区域协调功能 |
7.2.1 推进区域联合协作机制的建立 |
7.2.2 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的供给 |
7.2.3 制定和规划湾区经济发展方案 |
7.3 构建高效专业的创新服务体系 |
7.3.1 建立专业的中介服务体系 |
7.3.2 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
7.3.3 形成相关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
7.4 营造多元化包容性的外部环境 |
7.4.1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7.4.2 形成容忍失败的湾区文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8.1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挑战 |
8.1.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
8.1.2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目标及其优势 |
8.1.3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挑战 |
8.2 对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
8.2.1 加快建设基础设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
8.2.2 大力培育引进人才,积极鼓励自主创业 |
8.2.3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合理分配区域资源 |
8.2.4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激发湾区创新活力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粤港澳高等教育的既往研究 |
(二)高等教育定位的既往研究 |
(三)生态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研究 |
(四)研究评述 |
四、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框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视角分析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粤港澳大湾区 |
(二)高等教育定位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育外部关系理论 |
(二)生态位理论 |
三、视角分析 |
(一)视角适用性分析 |
(二)视角适切性分析 |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制造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建设创新人才高地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三、粤港澳大湾区政治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一)粤港澳大湾区政治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概况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世界排名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
(一)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社会适应现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 |
三、生态位视角下高等教育现状问题及归因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挑战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问题归因 |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问题的生态位归因 |
第五章 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借鉴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典型研究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 |
(一)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比较分析 |
(二)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比较分析 |
三、世界三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与湾区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协同创新发展 |
(三)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系统生态位 |
第六章 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定位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分析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整合性框架 |
(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的提出 |
(三)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内涵 |
二、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定位的依据与价值 |
(一)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依据 |
(二)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价值 |
三、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可行性 |
(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优势 |
(二)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的趋势 |
(三)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借鉴 |
四、世界区域性高等教育中心的实现路径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冲突及其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主要法律冲突分析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主要法律冲突情形 |
一、投资管理制度的区际法律冲突 |
二、对外贸易制度的区际法律冲突 |
三、金融创新制度的区际法律冲突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冲突原因 |
一、地方立法主体不一致 |
二、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同 |
三、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各异 |
第二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合作的规范依据 |
第一节 硬法依据 |
一、宪法及宪法性文件 |
二、法律 |
第二节 软法依据 |
一、区际协议 |
二、发展规划 |
三、其他政策性文件 |
第三章 国际自由贸易区法律协调机制分析借鉴 |
第一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法律协调机制分析借鉴 |
一、立法据以为基础的经济定位 |
二、国内法与国际法相协调的法制保障 |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定期协商机构 |
第二节 欧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协调机制分析借鉴 |
一、欧盟决策机构的设立 |
二、欧盟立法的制定程序 |
三、欧盟开放协调机制 |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法律协调机制分析借鉴 |
一、过渡期的保障措施 |
二、求同存异与互利共赢的谈判策略 |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协调机制 |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法律协调机制 |
第一节 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协调存在空间 |
一、进一步改革开放与既有法制之间存在的法律协调情形 |
二、制定法之间存在的法律协调情形 |
第二节 健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协调机制 |
一、宏观层面的法律协调机制构建 |
二、微观层面的法律协调机制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经济结构与制度演进:“一国两制”在澳门发展中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逻辑及分析视角 |
(一)强调历史脉络的重要性 |
(二)强调行动者间的关系互动 |
(三)强调制度是一种多要素的复合体 |
二澳门的结构变动及其对利益格局的影响 |
(一)初始条件的变化 |
(二)利益格局变化 |
1. 对土地资源的排挤效应 |
2. 对人力资源的排挤效应 |
3. 社会公平受到影响 |
三“一国两制”在澳门实践的演进机制分析 |
第一,市场和政府双失灵。 |
第二,空间资源的强约束。 |
第一,澳门与内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政融合。 |
第二,提升了人员及要素资源的流动速度和规模。 |
第三,澳门和内地之间的制度或政策边界逐渐弱化。 |
四制度演进中的内地和澳门关系发展与变化 |
1.中央和澳门关系发展的利益调整 |
2.澳门资源约束与区域合作发展进程加快 |
3.澳门和内地社会关系的发展 |
五结语 |
(10)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 ——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企业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文献 |
1.2.2 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文献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概念及意义 |
2.1 粤港澳大湾区定义与沿革 |
2.2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意义 |
2.2.1 新常态下寻求经济增长新模式 |
2.2.2 国际化平台与开放型体制的探索 |
2.2.3 重新定位三地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2.3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及意义 |
2.4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发展组织政策支撑 |
3.粤港澳大湾区描述统计分析 |
3.1 宏观数据概述 |
3.2 大湾区城市分析 |
3.3 大湾区产业分析 |
3.4 横向比较 |
3.4.1 国内主要城市群比较 |
3.4.2 国际三大湾区比较 |
4.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
4.1 实证模型说明 |
4.1.1 DEA数据包络模型 |
4.1.2 因子分析模型 |
4.2 设计思路与指标数据说明 |
4.3 BCC模型分析 |
4.4 Malmquist指数模型粤港澳大湾区概述 |
4.5 Malmquist指数模型分行业分析 |
4.5.1 房地产企业分析 |
4.5.2 信息技术企业分析 |
4.5.3 计算机企业分析 |
4.5.4 汽车企业分析 |
4.5.5 生物医药企业分析 |
5.结论及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澳门特区经济定位与最优发展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陈灵慧.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微型经济体域体规模与产业集聚研究 ——以澳门为例[D]. 徐圣艺. 暨南大学, 2020(04)
- [3]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D]. 伍倩颖.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4]创新空间分布和空间溢出视角下城市群创新中心形成研究[D]. 吴贵华. 华侨大学, 2020(11)
- [5]美国旧金山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研究[D]. 刘欣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6]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7]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定位研究 ——基于生态位视角[D]. 姚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港法律冲突及其协调[D]. 石逸群.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9(03)
- [9]经济结构与制度演进:“一国两制”在澳门发展中的演进[J]. 殷存毅,施养正.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1)
- [10]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 ——与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企业比较研究[D]. 张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