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蠕形螨感染调查

人类蠕形螨感染调查

一、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慧,戴镜郦,陈威,何其聪,陈芬[1](2021)在《我国人体蠕形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人体蠕形螨是一类永久性寄生螨,寄生于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内,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性反应,导致毛囊炎、痤疮、酒糟鼻、眼睑缘炎等疾病的发生,从而对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的外貌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该文就人体蠕形螨的生活史、感染和致病机制、感染情况、人体蠕形螨病的预防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刘振宇,马铭妨,邹敏,张玥,田喜凤,王晓云[2](2020)在《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与BMI指数之间的关系全文替换》文中认为目的:研究BMI指数及其他因素对人体蠕形螨感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天津天狮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透明胶带纸粘贴过夜法和挤压粘贴法同时检查受试人群的螨虫感染情况,并检测受检者的皮肤水油情况;收集受试学生BMI指数及其他信息,研究螨虫感染与BMI的关系。结果:在被检的152人中,共有22人被检测出螨虫感染阳性,总感染率为14.47%。蠕形螨感染阳性主要集中于BMI指数18.0~21.9的学生群体,对于BMI指数偏小或正常的人群,检出率相对增高,偏瘦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同时,个人面部水油情况、饮食情况、不良生活习惯、头面部清洁情况和床上用品清洗情况对人体蠕形螨感染也有影响。结论:养成良好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防治人体蠕形螨具有重要意义。

王丽明,王卫群,申丽洁,贾雪梅,杨照青,李翠英,王红[3](2020)在《昆明某高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在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及其对蠕形螨的认知情况,分析蠕形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大学生预防蠕形螨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2014级必修《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透明胶纸法对学生面部蠕形螨进行取样,显微镜检查并鉴定虫种,同时就性别、民族、生源地、皮肤类型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 463人,蠕形螨阳性279名,总感染率为19.07%(279/1 463),男生和女生蠕形螨感染率分别为16.05%(96/598)和21.16%(183/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5,P <0.05)。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18.33%(66/360),不同民族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类型以毛囊蠕形螨为主,感染率为50.54%(141/279);感染程度以轻度为主,占96.77%(270/279),无重度感染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及舍友有蠕形螨感染是蠕形螨感染的危险因素,蠕形螨感染与民族、生源地、皮肤类型等无关。仅有2.53%(37/1 463)的学生了解蠕形螨相关知识。结论昆明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感染与性别及舍友有蠕形螨感染密切相关。要加大在学生中开展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

吴妞[4](2019)在《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局部安全性初步实验研究及眼部蠕形螨感染因素问卷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查阅古今医学文献,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学研究确定除螨方,委托嘉善生物医药制作低浓度、高浓度两种除螨眼贴,对比两组与空白组豚鼠的结膜充血程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印迹细胞检查、皮肤刺激性反应,评估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局部应用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其局部应用的安全性;通过对眼部蠕形螨感染患者生活习惯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感染相关风险因素。方法:1.动物实验健康豚鼠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皮肤刺激性实验组,每组8只。空白组无任何处理;低浓度组、高浓度组每日定时眼贴敷双眼,每次30min,日1次。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4、7、11、14天行结膜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4天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皮肤刺激性实验组豚鼠背部脊柱双侧剪毛,左侧以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湿敷并以油纸覆盖保湿,右侧敷以3%除螨眼贴,4小时后清除两侧试剂,并分别于1、24、48、72h后观察受试部位皮肤反应。2.问卷调查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门诊确诊的眼部蠕形螨感染患者37例作为访问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其性别、年龄、居住地、洁面方式、皮肤类型、饲养宠物与否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结膜充血程度:空白组、低浓度组组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浓度组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角膜荧光素染色:空白组、低浓度组、高浓度组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实验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膜印迹细胞学:三组实验前后组内、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皮肤刺激性实验:去除豚鼠背部双侧试剂后1、24、48、72h均未发现皮肤红斑、水肿等情况。2.问卷调查本次共调查眼部蠕形螨感染患者37例。女性比例为62.16%,男性比例为37.84%;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81岁,平均年龄为41.51±18.52岁;居住地为城市者占78.38%,居住地为乡村者占21.62%;洁面使用温水者占59.46%,使用冷水者占40.54%;经常使用护肤品者占43.24%,很少使用护肤品者占56.76%;共用家庭洗刷用品者占67.57%,严格单用家庭洗刷用品者占32.43%;皮肤类型为干性者占10.81%,油性者占32.43%,混合型者占56.76%;饲养宠物者占16.22%,否认饲养宠物者占88.78%。结论:1.本实验条件下,高浓度除螨眼贴有引起结膜充血的不良反应,存在局部刺激风险;2.本实验条件下,低浓度除螨眼贴无导致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失、结膜印迹细胞学改变、皮肤刺激性等不良反应;3.本调查显示眼部蠕形螨感染可能与皮肤类型、共用家庭洗刷用品等因素相关。

王小莉,张莉莉,崔洁,杨小迪,宋迪,胡守锋[5](2017)在《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探讨影响蠕形螨感染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5个年级的学生,共645名。采用改良透明胶纸法,在学生鼻翼、额头部采样,并以问卷形式对年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皮肤状况、心理等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为21.78%(132/606),多为轻度感染,占82.58%(109/132)。男、女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年级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饮食习惯、皮肤类型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自城市、良好卫生习惯者蠕形螨感染率明显较低(P<0.01);不同睡姿学生的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皮肤损伤者蠕形螨感染率高于无皮肤损伤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卫生习惯和面部皮肤损伤均是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1)。76.40%(463/606)的学生认为皮肤和容貌对自信心、社会交往乃至求职会有一定影响。结论: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率相对较低,面部蠕形螨的感染与卫生习惯和皮肤损伤密切相关,防治蠕形螨亦需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朱文,刘宝,孙淼,刘静秋,张文霞[6](2017)在《滁州市某高校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滁州市某高校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原因,为蠕形螨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65名学生通过透明胶带黏贴法进行取样镜检,同时通过自制问卷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卫生习惯、皮肤类型、面部疾患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5名调查对象中,蠕形螨感染者达111人,总感染率为19.65%;男生感染率(14.29%)与女生感染率(19.85%)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在2022岁之间的学生感染率(33.72%)明显高于在1416岁之间的学生感染率(15.4%)和在1719岁之间学生感染率(17.5%)(P<0.05);床上用品换洗频率大于一个月一次与小于一个月一次的学生蠕形螨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洗脸小于2次的学生蠕形螨感染率明显高于每天洗脸大于2次的学生蠕形螨感染率(P<0.05)。结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蠕形螨感染比较普遍,其感染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床上用品换洗频率、每天洗脸次数有关。

赵亚娥[7](2016)在《人蠕形螨病:一种新现的螨源性皮肤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发现蠕形螨已有175年的历史,但因蠕形螨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以及感染螨荷与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关,使得临床医生一直质疑蠕形螨的致病性。近几十年来,随着国内外有关蠕形螨感染引起皮肤损害的病例不断报道,其致病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内人们对蠕形螨的致病性认识不足,仅限于酒渣鼻与蠕形螨感染可能存在关联,蠕形螨感染引起的丘疹、脓疱等面部其他部位出现的损害基本处于误诊和漏诊状况。本文主要介绍蠕形螨病的发现过程、典型病例、致病机制、临床诊断和治疗,旨在提高全社会尤其是临床皮肤病医生对蠕形螨病的认识和重视。

张晓玉,孙旭光[8](2016)在《蠕形螨睑缘炎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蠕形螨睑缘炎是一种常见但易被临床忽视的传染性眼表疾病,国内学者对此病的系统性研究报道较少。目前蠕形螨睑缘炎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文献中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的报道结论也不一致。本文对蠕形螨睑缘炎的最新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展蠕形螨睑缘炎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黄敏锐,黄瑞文,陈穗,田小燕,吴惠源,蒋运秀[9](2015)在《中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 2013—2014年对广东省某市中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流行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对其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某中学的612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选择透明胶带粘贴法调查这些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同时对其面部皮肤情况进行观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612名中学生当中共有130例感染了蠕形螨,感染率为21.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习惯、洁面方式、性别、皮肤性质、洗浴用具习惯、面部皮肤损害等因素都属于影响中学生蠕形螨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某中学学生当中蠕形螨在感染较普遍,生活习惯、洁面方式、性别、皮肤性质、洗浴用具习惯、面部皮肤损害等因素在蠕形螨感染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必须不断加强中学生面部蠕形螨的防治工作。

汪作琳,姚余有,郭光明,吴婷[10](2015)在《阜阳市某高职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文中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分析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安徽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442名在校高职大学生通过透明胶纸粘贴法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调查对象的个人习惯、洁面方式、皮肤类型、面部疾患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以阜阳市某职业技术学院442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蠕形螨感染者为86人,总感染率为19.46%(86/442),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占82.56%(71/86),高于单纯皮脂蠕形螨感染及混合感染;面颊部位感染率23.26%(20/86)较鼻部感染率高;面部有疾患者如痤疮、皮炎、毛囊炎等感染率25.70%(55/214),高于面部正常者;油性皮肤学生感染率为27.94%(38/136),高于混合性皮肤及干性皮肤学生;在调查季节方面夏季感染率为26.57%(38/143),高于冬季感染率;在感染程度方面,轻度面部蠕形螨感染率高达82.56%,经χ2检验分析,显示季节、皮肤类型、面部疾患为蠕形螨感染的影响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面部疾患为蠕形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安徽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以毛囊蠕形螨感染为主,多为轻度感染,男女生蠕形螨感染率无显着差异,其感染率与皮肤性质、面部疾患、季节温度有关。

二、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人体蠕形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蠕形螨生活史
2 蠕形螨的感染和致病机制
    2.1 感染机制
    2.2 致病机制
        2.2.1 细菌感染
        2.2.2 机体免疫功能
        2.2.3 其他诱因
3 蠕形螨的感染因素
    3.1 蠕形螨的一般感染因素
    3.2 蠕形螨的感染与免疫抑制
4 我国蠕形螨的感染情况
    4.1 地区分布
    4.2 性别与年龄分布
    4.3 民族分布
    4.4 生活习性
5 人体蠕形螨病的预防与治疗
    5.1 预防
    5.2 西药治疗
        5.2.1 甲硝唑
        5.2.2 伊维菌素
        5.2.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5.2.4 其他药物
    5.3 中药治疗
        5.3.1 复方百部
        5.3.2 百特药液
        5.3.3 薄荷油
        5.3.4 其他药物
    5.4 中西医结合及理化综合治疗
6 小结

(2)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与BMI指数之间的关系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试验材料与仪器
    1.3 方法
        1.3.1 检查方法
        1.3.2 问卷调查
        1.3.3 感染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2.2 BMI指数对螨虫感染的影响
    2.3 皮肤情况对蠕形螨感染的影响
    2.4 饮食习惯对蠕形螨感染的影响
    2.5 个人吸烟饮酒对蠕形螨感染的影响
    2.6 个人卫生对蠕形螨感染的影响
3 结论

(4)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局部安全性初步实验研究及眼部蠕形螨感染因素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局部安全性初步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结膜充血程度
        2.2 角膜荧光素染色
        2.3 结膜印迹细胞学
        2.4 皮肤刺激性实验
第二部分 蠕形螨感染因素问卷调查
    1 方案设计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2 诊断标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相关因素
    3 讨论
        3.1 中药外用治疗眼部疾病相关研究
        3.2 眼部蠕形螨感染与眼表疾病相关性研究
        3.3 眼部蠕形螨治疗相关研究
        3.4 实验选药依据
        3.5 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的研究
        3.6 实验动物选择依据
        3.7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1.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眼部蠕形螨感染因素调查问卷
附件3: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5)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概况
    2.2 不同影响因素下学生蠕形螨感染率比较
    2.3 蠕形螨感染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心理因素与皮肤状况调查
3 讨论

(6)滁州市某高校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讨论

(7)人蠕形螨病:一种新现的螨源性皮肤病(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典型病例
    病例1
    病例2[35]
    病例3[36]
    病例4[36]
    病例5[36]
    病例6[37]
    病例7[38]
    病例8[39]
    病例9[40]
    病例10[41]
2 蠕形螨病的发病过程与致病机理
3 蠕形螨病诊断与防治
4 结语

(9)中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感染度分级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10)阜阳市某高职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四、人体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人体蠕形螨的研究进展[J]. 李家慧,戴镜郦,陈威,何其聪,陈芬. 现代医药卫生, 2021(17)
  • [2]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与BMI指数之间的关系全文替换[J]. 刘振宇,马铭妨,邹敏,张玥,田喜凤,王晓云. 生物化工, 2020(05)
  • [3]昆明某高校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J]. 王丽明,王卫群,申丽洁,贾雪梅,杨照青,李翠英,王红.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04)
  • [4]中药水凝胶除螨眼贴局部安全性初步实验研究及眼部蠕形螨感染因素问卷调查[D]. 吴妞.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蚌埠市某高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J]. 王小莉,张莉莉,崔洁,杨小迪,宋迪,胡守锋.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05)
  • [6]滁州市某高校学生面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J]. 朱文,刘宝,孙淼,刘静秋,张文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02)
  • [7]人蠕形螨病:一种新现的螨源性皮肤病[J]. 赵亚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6(05)
  • [8]蠕形螨睑缘炎的研究进展[J]. 张晓玉,孙旭光. 中华眼科杂志, 2016(04)
  • [9]中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流行因素分析[J]. 黄敏锐,黄瑞文,陈穗,田小燕,吴惠源,蒋运秀. 中国校医, 2015(07)
  • [10]阜阳市某高职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J]. 汪作琳,姚余有,郭光明,吴婷. 中华全科医学, 2015(04)

标签:;  ;  ;  ;  ;  

人类蠕形螨感染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