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区逆温层小气候及其在发展经济林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通[1](2020)在《关中地区城市常见行道树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行道生态系统愈发脆弱。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道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释放负离子浓度、固碳释氧、降温增湿、滞尘等生态功能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提升行人惬意感,保证道路行车舒适度,同时创造宜人的道路空间。因此,选择合适的树种,使其生态效益在当地利用有效,对城市道路绿化以及城市园林绿化生态系统有重大意义。然而,就我国城市道路绿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行道绿化更加注重美观感或速成度,追求形式上的赏心悦目,大多都忽视了行道树的生态功能。研究适用于当地现状特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行道树生态效益体系,对行道树选种提供指导,是目前道路绿化的重大核心问题。但近几年来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的相关研究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研究其单一生态功能,不但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对其研究体系和研究范式进行统一和优化。因此,针对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系统性、定量化研究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以西安和杨凌作为关中地区的代表城市,通过对15种行道树的绿量、固碳释氧、降温增湿、负氧离子浓度以及滞尘效益的实测分析,得出各项生态因子的权重,并对15种行道树种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打分,分析并总结出关中地区行道绿化的不同级别的选种,得出关中地区15种行道树的生态效益评价等级表。论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不同行道树种的冠层结构,单片叶面积大小,分布密度等的差异性导致了其叶面积指数各有高低。15种行道树种的叶面积指数排序为广玉兰(6.025)>悬铃木(5.82)>银杏(5.663)>桂花(4.96)>楸树(4.88)>七叶树(4.869)>白玉兰(4.52)>女贞(3.83)>雪松(3.79)>五角枫(3.515)>臭椿(3.3)>苦楝(2.995)>国槐(2.985)>栾树(2.7)>油松(2.565)。通过对15种行道树绿量进行排序,绿量大小为:悬铃木>苦楝>国槐>雪松>广玉兰>五角枫>栾树>七叶树>白玉兰>女贞>楸树>臭椿>油松>银杏>桂花。2)通过实地调研,对关中地区15种行道树种的各项生长参数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了叶面积指数、绿量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函数关系。根据其关系可表明胸围、树高或冠径等与绿量正相关。即在一定范围内,行道树种的绿量会随着胸围、树高的增大而增大。3)通过光合速率的数据分析发现,关中地区城市15种行道树的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趋势是夏季>春季>秋季>冬季。15种常见行道树种年平均固碳释氧量排序为:悬铃木>广玉兰>雪松>女贞>苦楝>槐树>栾树>白玉兰>五角枫>油松>楸树>桂花>七叶树>臭椿>银杏。4)通过研究发现,植物的蒸腾速率变化曲线大多与光合速率变化曲线保持一致。其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平均降温增湿能力排序为悬铃木>苦楝>国槐>栾树>雪松>五角枫>广玉兰>女贞>白玉兰>七叶树>油松>臭椿>楸树>银杏>桂花。5)由于关中地区降雨比较频繁,一般最多只能有三周的滞尘。单株植物滞尘周期内的总滞尘量排序为法桐>雪松>广玉兰>国槐>苦楝>女贞>栾树>五角枫>油松>楸树>白玉兰>臭椿>七叶树>银杏>桂花。6)不同树种提供空气负离子能力差异显着。其中栾树的负离子浓度最高,其次为银杏,之后分别为白玉兰>国槐>臭椿>五角枫>悬铃木>七叶树>楸树>苦楝。可见,栾树相较于其他落叶树种,具有较高的提供空气负离子的能力。7)最后根据专家及业内人士对行道树指标层进行的对比打分,评价分析得出各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排序,其五个影响因素权重排序为:绿量>固碳释氧>滞尘>增湿降温>负离子浓度。通过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生态效益优良的树种有悬铃木;生态效益较好的树种有雪松、槐树、广玉兰,苦楝;生态效益一般的树种有五角枫、女贞、白玉兰、油松、七叶树、楸树、栾树;生态效益较差的树种有桂花、臭椿、银杏。本文从关中地区城市气候环境出发,以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作为改善因子,通过对其生态因子的实测研究,探索出一套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行道树生态效益等级表,旨在为今后建立一个完整、庞大的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奠定基础,为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选择与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朱雯雯[2](2019)在《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文中认为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所蕴藏的生态智慧对我国传统村落生态保护及当代乡村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人地关系视角,通过对复杂地质地理环境下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其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进一步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及对村落生态营建的启示。以四川省汉源县民主村为例对其生态智慧进行传承应用,以期指导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态保护及当代乡村的生态营建。(1)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先民生态思想视角分析西南地区村落营建的生态背景,将村落空间营建实践与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先民生态思想联系起来,奠定本文研究基础。首先,西南地区“地形、气候、水系”区域分异的生态多样性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奠定了村落营建的基础条件;同时,古代先民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思想信仰,生态约束、保护自然的禁忌法则,相地择居、有机协同的风水生命意识等生态思想对复杂地理环境下村落空间营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约束作用。(2)探讨在复杂地质地理环境和先民生态思想共同引导与约束作用下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选取36个涵盖云、贵、川、渝四大地区的传统村落样本,从区域格局、选址环境、平面肌理、街巷形态、民居建筑、生产生活景观等方面调查分析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的生态特征,反映了村民依托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生态实践智慧。(3)总结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首先,结合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实践,总结其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避险防灾”的生态安全智慧;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智慧;自然循环的资源利用与能量转化智慧;相辅相成的“系统-层级”整体协同智慧;“人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再者,在综合考量当代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村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工程技术水平等要素的基础上,从生态基础、生态网络、生态框架、生态技术、生态管理等方面提出其生态智慧对当代村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启示:风水观指导下的自然地理环境调查与评价;自然要素引导空间生长与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协同运作;因借自然,实现资源、能量高效转化;伦理道德先行,政策制度保障。(4)以四川省汉源县民主村为例对其生态智慧进行传承应用。从时空演变及历史比较维度,分析民主村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空间格局生态嬗变及其内在变化原因,并在生态智慧指导下提出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保护方法及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生态营建提供指导及借鉴。
邓凤彬[3](2019)在《环塔里木盆地老龄核桃坚果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本地农家实生类型的老龄核桃种质资源,野生类型的野核桃种质资源,也有优良的栽培品种,这些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都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在新疆核桃生产因经济需求采取集约化栽培,从而使核桃品种逐渐单一化发展,浪费了大量优良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南疆不同地区老龄核桃种质资源,采用形态特征鉴定坚果表型性状和核桃品质测定的生理生化方法,探讨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的坚果表型遗传多样性和内含物成分差异。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核桃不同种质间坚果表型性状差异较大,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新疆老龄核桃种质>新疆野核桃种质>新疆栽培核桃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新疆核桃种质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聚类方式以相互交叉混合聚类为主;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品质综合评价:新疆栽培核桃>新疆老龄核桃种质>新疆野核桃种质;对新疆核桃种质单株综合评分,其中AKC17、‘新巨丰’、HHT27等单株综合性状优良;2、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果形指数等12个数量性状对核桃分类起重要作用,其中单果质量、单果仁质量、果形指数、壳胴、出仁率、核壳厚度可以作为新疆核桃坚果品质评价和良种选育的参考标准,去缝合线长、去缝合线宽、壳胴对核桃表型性状鉴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不同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13.79%,其中变异系数单果仁质量最大,为33.86%,坚果横径最小,为7.28%;新疆老龄核桃坚果数量性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坚果纵径、壳胴与单果仁质量等44对呈极显着正相关,坚果棱径与核壳厚度1对呈显着正相关,壳胴与果形指数、核壳厚度与出仁率2对呈极显着负相关,坚果横径与果形指数、去缝合线宽与核壳厚度2对显着负相关;4、不同新疆野核桃种质间存在显着差异,坚果大小变异上有变小的趋势;34份新疆野核桃种质12个数量性状平均变异系数9.53%,其中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9.98%,坚果三径变异系数最小,为5.20%;野核桃坚果12个数量性状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单果质量与坚果纵径、单果仁质量与出仁率等37对性状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去缝合线宽与坚果纵径、核壳厚度2对呈显着正相关,核壳厚度与出仁率1对呈极显着负相关,壳胴与果形指数1对显着负相关;5、粗脂肪、棕榈酸、油酸、还原糖含量:新疆老龄核桃种质>新疆野核桃种质>新疆栽培核桃;硬脂酸、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单宁含量:新疆栽培核桃>新疆老龄核桃种质>新疆野核桃种质;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新疆野核桃种质>新疆老龄核桃种质>新疆栽培核桃;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含量:新疆野核桃种质>新疆栽培核桃>新疆老龄核桃种质。粗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新疆老龄核桃>新疆栽培核桃>新疆野核桃;蛋白质、还原糖、可溶性总糖、纤维素、单宁含量变异系数:新疆老龄核桃>新疆野核桃>新疆栽培核桃;6、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在表型性状上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和田县多样性最丰富,且末县多样性最低,亲缘关系:且末县和库车县最远,乌什县和拜城县最近;不同采样点粗脂肪含量无显着差异;蛋白质含量莎车县与轮台县、拜城县,拜城县与于田县、疏勒县、且末县之间存在极显着差异;还原糖含量库车县与洛浦县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余无显着差异;可溶性总糖含量洛浦县与其他采样点存在显着差异,与除拜城县、乌什县、和田县、墨玉县、温宿县之外极显着差异;纤维素含量库车县与除拜城县、洛浦县、乌什县、温宿县、和田县、墨玉县之外的其余采样点,阿克苏市与拜城县、洛浦县、乌什县、温宿县、和田县差异极显着;单宁含量英吉沙县与和田县、轮台县、乌什县、且末县、洛浦县,疏勒县与且末县、洛浦县差异极显着;对不同采样地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田县的最优,温宿县天山神木园最差。
朱甜甜[4](2018)在《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树种适宜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搜集主要造林树种并对其生态学特性进行整理分析,利用专家打分法结合数学模型对各树种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利用人工区划结合贝叶斯判别对引进树种进行区划,以百万亩生态经济林为样本计算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及直接经济价值,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调查结果选取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主要造林树种32种,隶属于14科23属,其中经济林树种主要有5科10属11种,包括苹果、树上干杏和葡萄等;生态防护林树种主要有3科3属7种,包括新疆杨和沙枣等;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有8科11属13种,包括小叶白蜡、夏橡和欧洲大叶榆等。(2)各树种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林营造建议选取苹果、树上干杏和葡萄为主栽树种,西梅、树莓和榛子可作为试验推广树种;营造用材林建议选取银×新和新疆杨为主栽树种,考虑到经济成本也可选取沙兰杨作为低档木材培育,高端木材建议选用小叶白蜡和夏橡;营造防护林建议选用银×新、加小×俄和新疆杨;园林绿化树种建议选用小叶白蜡、夏橡、欧洲大叶榆、大叶白蜡、白桦、水曲柳、山桃和三球悬铃木为基调树种,同时可搭配红果山楂、红瑞木和紫叶稠李等观赏性及生态适应性强的灌木和小乔木。(3)伊宁市、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和霍城县是树莓、西梅、樱桃、榛子、黑核桃和银×新的适宜区;巩留县是樱桃、银×新和黑核桃的适宜区,树莓、榛子和西梅的次适宜区;新源县是西梅、银×新和黑核桃的适宜区,榛子和樱桃的次适宜区,树莓的不适宜区;尼勒克县是西梅、樱桃、黑核桃和银×新的次适宜区,树莓、榛子的不适宜区;特克斯县为银×新的适宜区,树莓、西梅、樱桃、榛子和黑核桃次适宜区;昭苏县是樱桃和黑核桃的次适宜区,树莓、西梅、樱桃、榛子和银×新的不适宜区。(4)百万亩生态经济林总价值为15.47×109元。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65×109元,直接经济价值为11.82×109元。其中生态服务功能各指标大小为森林防护功能>固碳释氧>净化大气>保育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营养物质,直接经济价值中果品价值为11.56×109元,木材价值为2648×109元。
廖秋林[5](2017)在《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掌握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发展的气候响应机制,为优化城市群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1993、2001、2009三个年度的USGS和MODIS卫星景观格局遥感资料和2020年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极端气温和区域平均风速小于4 m.s-1的2009年7月18日夏天典型天气和2009年1月13-14日冬天典型天气的NCEP1° X1° FNL格点数据的再分析资料,制定了 8个试验方案,运用WRF动力框架耦合城市冠层方案平台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的地表能量平衡、风场、热场、湿度场、边界层数值高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区域平均风速低于4m.s-1情况下,洞庭湖区和东部山区森林对城市群气候起着控制作用。在夏季的下半夜,风主要由东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冷空气向长株潭三城市东侧幅合,穿过株洲并从长沙东面吹向较暖和的洞庭湖地区;在早上,东北部和东南部形成三个空气下沉中心,冷空气下沉;长株潭中心形成暖空气上升中心,空气上升,东、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的冷风向长株潭三城市幅合,然后向东北幅散。在下午,风由洞庭湖区吹向西南部陆地较暖和地区。上半夜,南风向西偏转,东部山风下降吹向长株潭并在西部形成东南风。在冬季下午,风由洞庭湖吹向南部;上半夜,风由东部吹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北风开始向西偏转;在下半夜,东风开始向长株潭地区幅合,一部分流向西北洞庭湖区,一部分流向西南地区。早上,在长株潭形成气流上升中心,在醴陵附近各形成一个较强的下沉中心,区域西北部的西风、东部的东风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幅合,流经长株潭地区后,一部分向西南偏转,一部风向西北方向偏转,流向洞庭湖等较暖和地区。长株潭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群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在夏季早上,随着地表温度升高,长株潭中心形成暖空气上升中心,空气上升,东、西部海拔较高的山区的冷风向长株潭三城市幅合,然后向东北幅散,形成长株潭城市热岛环流,引导冷空气向中心地区幅合,降低热岛强度。在冬季早上,随着城市群核心地区地表温度升高,在长沙西侧、湘潭西侧形成两个较强的气流上升中心,在长沙北部也形成一个较强的气流上升中心,在醴陵附近各形成一个较强的下沉中心,区域西北部的西风、东部的东风向长株潭核心地区幅合,流经长株潭地区后,一部分向西南偏转,一部风向西北方向偏转,流向洞庭湖等较暖和地区,形成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气候其中重大的调节作用。城市群景观格局对城市群气候有着重大影响。从1993年到2020年,夏季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累计增长5.45 w.m-2,年均升高0.21 w.m-2;2009、2020年的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分别为44.85 w.m-2、46.01 w.m-2,上升1.15 w.m-2。冬季,2009、2020年日平均向上热量通量分别为38.17w.m-2、38.35w.m-2,升高0.17w.m-2,年均升高0.02 w.m-2。夏季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累计增长7.05 w.m-2,年均升高0.26w.m-2;09、20年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分别为13.50w.m-2、16.64w.m-2,年均升高0.15w.m-2。冬季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总体呈增长趋势;2009、2020年日平均地表潜热通量升高0.15w.m-2。随着城市扩大,热岛环流气流上升中心南移,下降中心北移,冬夏季日平均风速下降,但随着城市群不断扩大,下降幅度减弱,2009、2020年的日平均风速分别为1.74m.s-1、1.70m.s-1,下降-0.04m.s-1;冬季日平均风速累计下降-0.15m.s-1,年平均下降-0.006 m.s-1,2020年比2009年日平均风速下降-0.05 m.s-1。日平均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累计上升0.37k,年平均增长0.014k;09、20年的日平均温度分别为305.64 k、305.63 k,下降-0.01k。冬季日平均地表温度累计上升0.03k,年平均增长0.001k。2009、2020年日平均温度分别为275.50 k、275.52 k,增长了 0.02k。夏季日平均比湿下降,冬季日平均比湿增长,夏季日平均比湿累计下降0.00105,年平均下降0.000039,2009、2020年日平均比湿分别为0.01775、0.01771,下降-0.00004。冬季日平均比湿累计上升1.52 E-05,年平均增长5.63E-07,2009、2020年日平均比湿分别为0.00099、0.00099,增长了 0.84E-05。日边界层高度平均高度季呈增长趋势,夏季日平均层高累计上升29.05m,年平均上升1.08m,2009、2020年日平均高度分别为764.43 m、764.48m,升高了 0.05 m。冬季日平均层高上累计上升3.33m,年平均增长0.12m,2009、2020年日平均高度分别为345.48 m、343.59m,下降1.89 m。随着城市扩大,城市形态对城市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城市地表向上热量通量在夏季基本处于较高水平,维持正值时间延长,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范围与城市扩大边界基本一致,冬季大部分时间处于负值状态,和周边地区区别不明显。2009、2020年的地表向上热量通量达260w.m-2、270 w.m-2以上,高出周边约10-140w.m-2,内部地出现了 10-40 w.m-2的差异。地表潜热范维持区域相对较低的状态,夏季明显低于周边地区,但冬季不明显。2009年、2020年夏季潜热差值在 4 w.m-2、5-10 w.m-2 左右。2009 年、2020 年冬季潜热差值约 10-40 w.m-2、30 w.m-2左右。夏季城市区域夜间风速提高,白天风速减缓,与周边地区差别明显;冬季市区白风速低于周边地区,但差别不明显。2009、2020年,城市夏季夜晚风速分别约在3.0m.s-1、2.0m.s-1,高于周边地区;白天风速约在1.0-1.4m.s-1、0.2-0.8 m.s-1左右,低于周边地区。在冬季,白天风速在1.2-2.0m.s-1左右,夜晚在0.5m.s-1左右,低于周边地区。长株潭三城市在夜间形成区域的热岛,热岛面积随着城市扩大而扩大,热岛边界与城市扩大边界基本一致,夏季热岛强度达2-4℃,冬季大1-2℃。城市冬夏季比湿低于周边地区,但夜间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在夏季,2009、2020年三城市的比湿在0.015-0.018、0.014-0.017之间,明显低于周边地区,形成干岛。在冬季,城市白天比湿略低于周边地区,但夜间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夏季边界层层高在20时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范围大于城市扩大边界并向下风方向延伸,冬季边界层层高与周边地区差别不明显。湘江和绿心地区对城市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绿心地区是东风向长株潭幅合的重要通道,地表向上热量通量、潜热通量增长明显,风速降低,比湿升高,温度下降,边界层层高升高,对周边地区有着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夏季白天,湘江温度低于城区2-4℃,有降温作用,冬季夜晚具有升温作用,调节周边城市温度。湘江对周边地区和下风方向地区有明显增湿作用,提高比湿约0.001-0.004左右。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解决城市热岛问题,从2009年到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日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热岛强度达2-4℃,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群绿地系统和区域绿色通风通道敏感性试验研究。绿心地区尽管具有一定的城市气候调节功能,但具体的调节机制仍需进行进一步的绿地敏感性研究。
方丽[6](2015)在《长寿区晚熟柑桔低温冻害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长寿是重庆市重要晚熟柑桔基地,但近年来其低洼地带的晚熟柑桔频繁遭遇冻害,经济效益受损。本文从气象防灾减灾角度出发,确立了本区低温冻害监测指标,全面分析了晚熟柑桔冻害情况及发生原因,并结合部门优势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阮锡章,陈锡桓[7](2015)在《山区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及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尤溪县农业气候资源的调查和山区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及逆温层、"暖带"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闽中地区属高温与多雨同期出现的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对林业生产十分有利;山区立体气候明显,在营林生产中要进行气候适应性论证,使之适地适树,对于不耐寒苗木巧用"暖带",避开"冷湖"影响;中、高海拔地区的造林期可推后1020天。结合林业生产实践,提出了闽中地区林业气候资源的优势潜力及在植树造林中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为山区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发展营林生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气候依据。
王忠君[8](2013)在《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休闲游憩是现代城市居民重要生活方式,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日常进行游憩活动的主要区域,科学引导游人合理地使用城市公园一直是现代城市公园管理者与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9年至2011年,对圆明园公园绿地生态效益与环境质量进行了实地监测,分析了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的游憩适宜性,并对公园游人的游憩行为进行了调查,总结了游人对公园的使用特征,将游人的游憩需求与公园适游空间相匹配,构建了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并探讨了公园游憩机会谱在游憩行为引导方面的作用。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圆明园公园具有较高园林生态效益水平。公园绿地形成了明显的小气候特征,尤其在春、夏、秋三季植物的增湿降温效益明显,使得公园在湿热条件方面优于城区环境;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具有降低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显着作用,尤其是乔灌草型、乔灌型、乔灌结合水面型植物群落的阻滞粉尘效果最佳,公园植物夏季滞尘能力较强;公园绿地环境表现较强的抑菌效应,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微生物含量相对较低,而结构复杂、密植、郁闭高的植物群落中含菌量相对较高;公园绿地具有显着的降噪能力,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郁闭度、群落宽度、噪声源特征等因子是决定绿地降噪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保持在较高水平,绿量越大、植被的郁闭度越高、越靠近水体的场所空气负离子效应越显着。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公园创造宜游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2)良好的生态效益发挥提升了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游憩适宜性水平。研究从自然、社会、美学三个方面对圆明园公园园林环境的游憩适宜性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春、秋两季是圆明园公园小气候适宜游憩时期;公园绿地微生物含量在全年中处于“非常适宜”或“很适宜”游憩水平;从空气总悬浮颗粒物(TSP)水平来看,圆明园公园夏季宜游而秋冬两季不宜游,公园中近水空间比非亲水空间更适宜开展游憩活动;公园五月至十一月份具有良好的空气负离子效应,尤其夏季空气负离子水平非常适宜户外游憩活动;公园夏季(七月份除外)声环境质量较高,以乔木为主体的乔灌草型、乔灌型复层植物群落内适宜开展安静型游憩活动;园林植被盖度、绿地可进入条件、山水组合意境、景观亲水程度、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程度和文化遗存的价值高低决定了圆明园公园各场所的园林景观美景度的差异。(3)圆明园公园游人参与的游憩活动内容可划分为运动类、观光类、休闲类和主题类等4种类型,激发圆明园公园游人游憩动机的主要因素是园林环境和园林文化,公园的小气候特征、绿色空间构成形式、园林建筑与文化遗址的分布与整理、基础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等环境因素对游客的游憩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4)研究确定了56个景观单元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成,将圆明园公园内部游憩空间总体上划分为高适宜水平游憩机会、较高适宜水平游憩机会、中度适宜水平游憩机会、较低适宜水平游憩机会和低适宜水平游憩机会等五种级别与类型。(5)研究提出了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应用设想——构建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从平台建设、具备功能、应用对象等三个方面设想了“游憩前线”系统构成框架及其指标体系。本文在分析圆明园公园园林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将游憩机会谱理论引入公园游憩组织与环境管理,探讨了在当前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游憩机会谱在公众游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胡永光[9](2011)在《基于气流扰动的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及控制技术》文中指出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但是长江以南茶叶主产区连年遭受严重的倒春寒晚霜冻害,经济损失惨重,成为制约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国内尚无机械化、自动化的茶园防霜技术与装备,传统的覆盖、灌水或烟熏等措施,不仅防霜效果差,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开展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及其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园防霜机械,不仅可以提升茶园防霜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对促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调控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本论文在“茶园风扇防霜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等课题资助下,进行了从茶园晚霜冻害发生发展、近地小气候逆温特征、气流扰动防霜作用机理等基础研究,到气流扰动防霜控制策略,以及高架风机防霜装备及自动控制系统开发的集成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如下:(1)茶树晚霜发生预测及其冻害程度识别研究在宏观时间尺度上,依据1979~201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运用季节灾变灰理论,以危害最严重的早春初/末霜为对象,建立其预测模型。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得到近32年来,晚霜发生的概率约96.67%,发生日期不稳定,且跨度很大。根据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镇江地区今后若干年中指定日期上初霜发生和末霜发生的最近两个年份。在短时间尺度上,依据实时气象信息,以相对日落时间的气温和霜夜最低温为边界,建立潜在霜夜的最低温预测模型和气温经时变化模型。经验证,潜在霜夜最低温随着初始温度线性变化,初始时间选择在日落后1 h,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86;霜夜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模型,符合下降型自然对数函数形式。以上模型为防霜控制提供预报和决策支持。对不同低温冻害处理的茶树叶片,获取其表面漫反射光谱信息,通过归一化+MAF+二阶微分的预处理方法后,采用PLS+ANN方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最佳,其主成份数为11,回判均方根误差为0.1512,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9950,平均相对误差最小为5.0725%。基于此模型,可快速准确识别正常叶片和最轻级别冻害叶片,为确定叶片发生冻害的临界低温,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从而为气流扰动防霜控制提供参数依据。(2)基于气流扰动的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研究基于茶园定点试验测定的数据,分析了茶园小气候环境及逆温气象特征,研究晚霜条件下茶园近地空气层温度动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气流扰动防霜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茶园气流扰动防霜须涵盖逆温防霜和反逆温防霜两个阶段。在初春晴朗无风或少风的夜晚极易发生晚霜,此时气温发生分层的逆温变化,典型的逆温温度场分布梯度按方根函数变化,垂直地面上空9 m高处比茶树冠层位置温度高出约6-8℃。茶园中低洼处温度最低,霜冻害严重;单株茶树冠层气温的空间分布不均,西北侧冠层上方的温度最低。因此,利用风机等机械装备扰动茶园近地逆温层,将上方较暖空气强制对流吹向下方低温的茶树冠层,可提高其温度,从而防止或减轻茶树霜冻害。此为逆温阶段气流扰动防霜的机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发现,日出前后逆温层逐渐消失(反逆温),近地上方气温开始略低于茶树冠层处,此时如果继续扰动气流,以缓解冠层叶片温度的快速上升,从而保护叶片组织免受应激损伤。这是本论文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提出的反逆温阶段气流扰动防霜的机理。综合以上两阶段不同的防霜过程于一体,形成完备的气流扰动防霜机理,达到功效最大化。对气流扰动防霜作用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表明:高架风机的作用范围为梨状对称分布,设定条件下,核心区域温升可达4℃以上,可有效防霜。(3)气流扰动防霜系统控制技术研究控制技术是气流扰动防霜的核心和关键。在分析国外现有防霜控制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茶树的耐冻性和气象逆温的特点,首次提出基于临界低温的逆温差控制策略,使系统节能运行。在逆温成霜阶段,以茶树开始发生冻害的临界低温为充分条件,以逆温强度为必要条件,控制系统的启动和关闭。从而避免了传统控制策略可能导致的误操作或反作用。在反逆温融霜阶段,以气温和时段为限制条件,控制系统停机延后运行,缓解霜冻融解过程,避免霜冻害进一步加剧。研制了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并进行了测试。此外,基于AT89C52单片机和TC35i无线通讯模块,开发了茶园气象信息采集与无线发送装置,编制应用软件实现数据采集和短信操作等主要功能。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可靠的天气信息实时采集和无线传送,为茶园小气候的监测和晚霜冻害预警及控制,提供了信息支持。(4)茶园气流扰动防霜试验研究与性能评价基于前几章所研究的气流扰动防霜机理与技术,自主设计和研制了茶园高架防霜风机。该装备采用简单结构、使用维护方便、无污染,特别适于丘陵山区茶果园使用。通过实验室和田间性能测试分析,对其控制的防霜效果进行研究,并与进口日本的防霜装备进行了比较。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开发的WT3000型高架风机防霜系统综合技术经济性最优,其额定功率3 kw,有效防霜面积约1000 m2。在辐射晚霜条件下,可提高茶树冠层温度约2.86℃;在有重霜冻的年份可提高茶叶产量约47.7%。其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比国外同类控制技术节能约20%。本研究以茶树晚霜冻害发生动态和气象逆温特征为实证,提出了气流扰动防霜机理及控制策略,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架风机防霜装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提高我国农业低温霜冻害的减灾、灭灾及调控技术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建民[10](201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水土保持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农林水事活动。为了评价水土保持的实施效果、明确水土保持的目的与意义、对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比较与优选,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水土保持涉及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单一指标不可能评价其综合效益,因此,人们常用两类方法进行评价:即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与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通过优选评价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以延河流域中尺度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研究区为实证研究对象,评价了水土保持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及驱动因子,分析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对科学地确定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因子、完善水土保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一种多目标评价方法,需要从水土保持对方方面面的影响中选择出评价指标并归一化,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值和权重,最后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水土保持对各方面的影响转化为一个最终的评价值,但该值只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具有真实的生态学或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评价指标选取、归一化和权重因子确定等方面常常因人而异,差距甚大,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之间不能直接比较。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提出的若干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出现的频率在67个评价指中选定了13个常用的评价指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价值与使用价值,可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足迹、能值、虚拟水等指标衡量。但是,目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尚不成熟。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区分了存量价值与增量价值;在生态足迹核算中初步提出并解决了中间产品、产量因子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能值划分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值与生态系统维持能值,并根据二者间的关系将生态-社会复合系统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在进行虚拟水计算时区分了“蓝虚拟水”与“绿虚拟水”,初步构建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评价体系。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与模型,本文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建立了水土保持的水圈、土圈、生物圈、大气圈效应对研究区域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模型,并将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用四个指标表示,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承载力、能值与虚拟水量。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评价模型中的基本参数。实证研究表明:从1997年到2004年,研究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66元增加到2364元,其中人均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农业增加值)由1300元增加到1487元,人均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由666元增加到877元;研究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3hm2增加到2.28hm2,其中内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1.20hm2增加到1.24hm2,外部生态承载力由人均0.83hm2增加到1.04hm2;人均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输由3024.6Gsej增加到3745.1Gsej,其中内部能值由586.2Gsej增加到697.8Gsej,外部能值由2438.4Gsej增加到3047.3Gsej;研究区水土保持提高改善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的效益由1997年的2435m3/人增加到2004年的2884m3/人,其中内部效益由898m3/人增加到1084m3/人,外部效益由1537m3/人增加到1800m3/人。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内部价值高于外部价值,但外部使用价值高于内部使用价值。且生态系统外部服务的增速较快。上述4种评价结果显示:林地的生态系统边际服务功能最高,其次是梯田与果园,草地最低。农田与果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主要表现为内部服务与经济效益,林地与草地的生态系统主要表现为外部服务与生态、社会效益。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由65.95%增加到72.90%,研究区社会效益方面目标实现程度较高,生态效益方面提高较快,尤其是治理程度和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成效尤为显着。目前,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等指标已经达标,治理程度与林草覆盖度等指标也完成了目标值的70%-90%,但在侵蚀模数、人均收入、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等指标方面目标实现程度仍较低,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之重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与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一般而言,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基于系统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其判别功能,可以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理论上探讨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理论与方法,扩大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在实践上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基本参数,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高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论文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即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二、山区逆温层小气候及其在发展经济林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区逆温层小气候及其在发展经济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关中地区城市常见行道树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城市”的建设 |
1.1.2 关中地区气候环境现状 |
1.1.3 城市行道树绿化生态效益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行道树 |
1.3.2 生态效益 |
1.3.3 绿量 |
1.3.4 固碳释氧 |
1.3.5 降温增湿 |
1.3.6 负离子浓度 |
1.3.7 滞尘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行道树绿化研究 |
1.4.2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及生态价值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关中地区常见行道树品种分布整理及生态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关中地区地域特征 |
2.1.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2 西安、杨凌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
2.2 研究范围及方法 |
2.2.1 样地选择 |
2.2.2 调研工具及方法 |
2.3 西安城市主干路行道树绿化水平 |
2.4 15种实验行道树种的筛选 |
2.5 关中地区行道树生态效益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2.5.1 生态效益综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5.2 关中地区城市行道树生态效益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行道树生态因子定量分析 |
3.1 15种行道树绿量定量分析 |
3.1.1 绿量研究方法 |
3.1.2 15种行道树种基本生长参数分析 |
3.1.3 15种行道树种叶面积指数结果分析 |
3.1.4 15种行道树的绿量结果分析 |
3.2 行道树种固碳释氧能力定量分析 |
3.2.1 固碳释氧研究方法 |
3.2.2 行道树种有效光合天数及物候记录统计 |
3.2.3 不同行道树种净光合速率月变化 |
3.2.4 不同树种年平均固碳释氧能力定量分析 |
3.3 行道树降温增湿能力定量分析 |
3.3.1 降温增湿研究方法 |
3.3.2 不同行道树蒸腾速率变化 |
3.3.3 不同行道树平均降温增湿能力分析 |
3.4 不同行道树种滞尘能力定量分析 |
3.4.1 滞尘能力研究方法 |
3.4.2 不同树种滞尘能力测定 |
3.5 不同行道树林分的负离子浓度能力定量分析 |
3.5.1 负离子浓度能力测定材料与方法 |
3.5.2 不同树林分下空气负离子含量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地区城市常见行道树种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4.1 行道树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方法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多边形综合指标法 |
4.1.3 加权平均法 |
4.2 不同生态效益因子权重分析 |
4.2.1 构造判断矩阵 |
4.2.2 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行道树种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4.3.1 行道树种生态效益指标总结 |
4.3.2 行道树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讨论 |
5.2.1 未来研究方向 |
5.2.2 研究调查误差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概念界定 |
1.3 传统村落生态营建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可行性论证 |
2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背景 |
2.1 自然地理环境的支撑与限制 |
2.1.1 自然馈赠——“地形、气候、水文”区域分异的生态多样性特征 |
2.1.2 生存压力——自然地质地理环境的生态脆弱性特征 |
2.2 生态思想的引导与约束 |
2.2.1 万物有灵、生命平等的思想信仰 |
2.2.2 生态约束,保护自然的禁忌法则 |
2.2.3 相地择居、有机协同的风水生命意识 |
3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特征调查分析 |
3.1 调查分析方法及概况 |
3.1.1 调查分析对象 |
3.1.2 调查分析方法 |
3.2 安全可持续生存、生产、生活考量下的区域格局 |
3.2.1 山水镶嵌,原生性强——安全生存与繁衍的环境利用格局 |
3.2.2 大分散,小聚合——高效利用空间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
3.3 山水林田,有机协同的选址环境 |
3.3.1 依山而建 |
3.3.2 傍水而居 |
3.3.3 农地格局 |
3.3.4 林地格局 |
3.4 因地制宜,象天法地的平面肌理 |
3.4.1 散点型 |
3.4.2 条带型 |
3.4.3 片状集聚型 |
3.4.4 效法自然型 |
3.5 依托自然、借势利导、趋利避害的街巷形态 |
3.5.1 依托自然—街巷空间形态 |
3.5.2 借势利导—完善的排水防涝体系 |
3.5.3 趋利避害—舒适的风热环境 |
3.6 适应自然、利用自然、融入自然的民居建筑 |
3.6.1 建筑布局 |
3.6.2 建筑形态 |
3.6.3 建筑材料 |
3.7 道法自然,顺天应人的生产生活景观 |
3.7.1 垂直梯田系统—势能、水能 |
3.7.2 “稻-鸭-鱼”农田系统—势能、水能与生物能 |
3.7.3 晒坝—光能、风能 |
3.7.4 水磨—水能、势能 |
3.7.5 人工水景—势能、水能 |
4 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与启示 |
4.1 生态智慧 |
4.1.1 “避险防灾”的生态安全智慧 |
4.1.2 因地制宜的自然适应智慧 |
4.1.3 自然循环的资源利用与能量转化智慧 |
4.1.4 相辅相成的“系统-层级”整体协同智慧 |
4.1.5 “人境共融”的可持续发展智慧 |
4.2 生态启示 |
4.2.1 生态基础——风水观指导下的自然地理环境调查与评价 |
4.2.2 生态网络——自然要素引导空间生长与布局 |
4.2.3 生态框架——“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协同运作 |
4.2.4 生态技术——因借自然,实现资源、能量高效转化 |
4.2.5 生态管理——伦理道德先行,政策制度保障 |
5 生态智慧的传承应用——以汉源县民主村为例 |
5.1 民主村概况 |
5.2 民主村的自然生态基础 |
5.2.1 地形地貌 |
5.2.2 水资源 |
5.2.3 气候特征 |
5.3 民主村空间格局的生态嬗变 |
5.3.1 区域格局 |
5.3.2 选址格局 |
5.3.3 平面肌理 |
5.3.4 街巷格局 |
5.3.5 民居建筑 |
5.3.6 生产生活景观 |
5.3.7 生态嬗变的村落内部影响因素 |
5.4 民主村空间格局的生态保护研究 |
5.4.1 保护目标 |
5.4.2 保护原则 |
5.4.3 保护策略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环塔里木盆地老龄核桃坚果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核桃起源和分布 |
1.3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状况 |
1.3.1 新疆野生核桃种质资源状况 |
1.3.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状况 |
1.3.3 新疆核桃品种选育状况 |
1.4 核桃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1 表型多样性 |
1.4.2 内含物营养价值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研究 |
3.1.1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 |
3.1.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多样性 |
3.1.3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坚果表型多样性分析 |
3.1.4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3.1.5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 |
3.1.6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3.2 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研究 |
3.2.1 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 |
3.2.2 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多样性 |
3.2.3 新疆野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新疆栽培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研究 |
3.3.1 新疆栽培核桃种质资源质量性状多样性 |
3.3.2 新疆栽培核桃种质资源数量性状多样性 |
第4章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内含物差异分析 |
4.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粗脂肪差异分析 |
4.1.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粗脂肪含量分析 |
4.1.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粗脂肪含量分析 |
4.2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脂肪酸差异分析 |
4.2.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4.2.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4.3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蛋白质差异分析 |
4.3.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蛋白质含量分析 |
4.3.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蛋白质含量分析 |
4.4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还原糖差异分析 |
4.4.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还原糖含量分析 |
4.4.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还原糖含量分析 |
4.5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可溶性总糖差异分析 |
4.5.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 |
4.5.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可溶性总糖含量分析 |
4.6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纤维素差异分析 |
4.6.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纤维素含量分析 |
4.6.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纤维素含量分析 |
4.7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单宁差异分析 |
4.7.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核桃仁单宁含量分析 |
4.7.2 新疆老龄核桃种质资源不同采样地点核桃仁单宁含量分析 |
第5章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
5.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主成分分析 |
5.2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聚类分析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表型多样性 |
6.1.2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内含物差异分析 |
6.1.3 新疆核桃种质资源坚果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树种适宜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 |
2.3 水文 |
2.4 土壤条件 |
2.5 自然植被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伊犁河谷主要人工生态经济林树种适宜性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伊犁河谷主要引进生态经济林树种生态栽培区划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经济效益 |
5.1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1.1 城市气候变化与绿地的生态气候作用 |
1.1.2 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相关概念 |
1.3.2 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气候变化 |
1.3.3 城市气候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
1.3.4 绿地的生态气候调节机理机制研究进展 |
1.3.5 研究方法进展 |
1.3.6 主要问题与展望 |
1.4 研究对象与主要范围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6.1 系统的思路 |
1.6.2 数值模拟思路 |
1.6.3 典型天气条件思路 |
1.6.4 方案对比的思路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区位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1.4 核心区规划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2.2.1 地形资料 |
2.2.2 景观格局资料来源与处理方法 |
2.2.3 规划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2.2.4 背景场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2.2.5 天气分析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2.3 数值模拟平台 |
2.3.1 垂直坐标系统 |
2.3.2 动力框架 |
2.4 陆面过程与城市冠层方案 |
2.4.1 陆面过程方案 |
2.4.2 城市冠层方案 |
2.5 模拟试验方案设计 |
2.5.1 景观格局方案 |
2.5.2 模拟试验方案 |
2.6 参数化方案 |
2.6.1 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
2.6.2 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 |
2.7 初始条件与边界嵌套方案 |
3 试验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3.1.1 大尺度环流背景分析 |
3.1.2 天气背景分析 |
3.2 景观格局数据处理结果与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夏季试验分析 |
4.1.1 地表能量通量分析 |
4.1.2 风场分析 |
4.1.3 地表2m温度场分析 |
4.1.4 湿度场分析 |
4.1.5 边界层分析 |
4.2 冬季试验分析 |
4.2.1 地表能量通量分析 |
4.2.2 风场分析 |
4.2.3 地表2m温度场分析 |
4.2.4 湿度场分析 |
4.2.5 边界层分析 |
4.3 模拟统计检验 |
4.3.1 2m高气温模拟统计检验 |
4.3.2 风速模拟统计检验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长寿区晚熟柑桔低温冻害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低温冻害指标 |
二、低温冻害情况 |
三、低温冻害原因 |
四、建议 |
(7)山区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及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闽中地区林业气候资源概况及其优势潜力 |
3 山区立体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及其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 |
4 逆温层与“暖带”特征及其应用 |
5 小结 |
(8)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范畴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3.1 城市公园的概念 |
1.2.3.2 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内涵 |
1.2.3.3 游憩的含义 |
1.2.3.4 游憩机会 |
1.2.3.5 游憩行为 |
1.2.3.6 游憩质量 |
1.2.3.7 游憩体验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游憩机会谱研究 |
1.3.1.1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产生的背景 |
1.3.1.2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发展 |
1.3.1.3 游憩机会谱(ROS)理论的应用 |
1.3.1.4 游憩机会谱(ROS)国内研究与应用 |
1.3.1.5 游憩机会谱(ROS)的发展趋势 |
1.3.2 城市公园生态效益研究 |
1.3.3 关于小气候人体舒适度的研究 |
1.3.3.1 国外对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概况 |
1.3.3.2 国内对人体舒适度的研究概况 |
1.3.4 关于城市绿地空气微生物特征的相关研究 |
1.3.5 关于城市绿地植物滞尘效益的研究 |
1.3.5.1 植物滞尘效应机理 |
1.3.5.2 城市绿地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 |
1.3.5.3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滞尘效益的研究 |
1.3.6 城市绿地植物降噪效益的研究 |
1.3.6.1 植物降噪效果与机理研究 |
1.3.6.2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对噪声的削减效果研究 |
1.3.7 关于城市绿地空气负离子特征的研究 |
1.3.8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SBE)研究进展 |
1.3.8.1 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
1.3.8.2 国外景观审美研究进展 |
1.3.8.3 国内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进展 |
1.3.8.4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情况 |
1.3.8.5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现存的主要问题 |
1.3.8.6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研究趋势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1.1 研究地概况 |
1.4.1.2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北京圆明园公园微环境生态效益研究 |
2.1 研究方法 |
2.1.1 样点设置 |
2.1.2 监测时间 |
2.1.3 监测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增湿降温效益 |
2.2.1 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 |
2.2.2 植物群落降温效益 |
2.2.2.1 植物群落不同季节温度变化特征 |
2.2.2.2 植物群落降温效应日变化 |
2.2.3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 |
2.2.3.1 公园植物群落增湿效应季变化 |
2.2.3.2 植物群落增湿效应日变化 |
2.2.4 植物群落增湿降温效益研究结果 |
2.3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阻滞粉尘效益 |
2.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3.2 植物群落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季节变化 |
2.3.3 空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日变化 |
2.3.4 影响植物群落空气悬浮颗粒物水平的环境因素的确定 |
2.3.5 公园植物群落滞尘效应研究结果 |
2.4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抑菌效益 |
2.4.1 空气真菌和细菌种类 |
2.4.2 空气微生物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 |
2.4.2.1 圆明园植物群落空气细菌含量日变化 |
2.4.2.2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空气真菌含量日变化 |
2.4.2.3 不同结构类型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含量日变化特征分析 |
2.4.3 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含量季变化特征分析 |
2.4.4 圆明园植物群落空气微生物浓度年变化特征 |
2.4.4.1 空气细菌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
2.4.4.2 空气真菌浓度年变化特征 |
2.4.5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抑菌效益研究结论 |
2.5 圆明园公园植物群落的降噪效益 |
2.5.1 材料与方法 |
2.5.1.1 实验对象选取 |
2.5.1.2 群落降噪实测方法 |
2.5.2 植物群落降噪效应测量结果分析 |
2.5.2.1 不同结构类型植物群落的降噪效应 |
2.5.2.2 植物群落不同季节的降噪效应比较分析 |
2.5.3 本节结论与讨论 |
2.6 圆明园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水平 |
2.6.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6.1.1 样点设置 |
2.6.1.2 测量方法 |
2.6.2 结果与分析 |
2.6.2.1 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特征 |
2.6.2.2 空气负离子浓度周年月变化特征 |
2.6.2.3 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含量变化特征 |
2.6.2.4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和郁闭度的关系 |
2.6.3 关于空气负离子水平特征与绿地结构、环境因子关系的讨论 |
2.6.3.1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植物群落结构及类型的讨论 |
2.6.3.2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湿度、郁闭度等因子相关性的讨论 |
2.6.4 本节小结 |
2.7 本章研究结论 |
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 |
3.1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的目的意义 |
3.2 园林微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的原理及方法 |
3.3 评价体系构建及评价因子选取 |
3.3.1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体系 |
3.3.2 城市公园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价标准 |
3.4 圆明园公园自然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 |
3.4.1 圆明园公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性 |
3.4.1.1 小气候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 |
3.4.1.2 小气候游憩适宜度分级标准 |
3.4.1.3 圆明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度分析 |
3.4.1.4 圆明园环境小气候游憩适宜度评价结论 |
3.4.2 圆明园公园绿地空气微生物水平游憩适宜度 |
3.4.2.1 城市公园空气菌环境游憩,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
3.4.2.2 圆明园公园环境空气微生物含量游憩适宜性分析 |
3.4.2.3 圆明园公园环境空气微生物水平游憩适宜性结论 |
3.4.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 |
3.4.3.1 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标准 |
3.4.3.2 圆明园公园环境TSP游憩适宜性分析 |
3.4.3.3 圆明园公园环境清洁度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
3.4.4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水平游憩适宜性评价 |
3.4.4.1 空气负离子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比较 |
3.4.4.2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游憩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
3.4.4.3 圆明园公园空气负离子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
3.4.5 圆明园公园绿地声环境质量旅游适宜性评价 |
3.4.5.1 城市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标准 |
3.4.5.2 圆明园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分析 |
3.4.5.3 圆明园公园声环境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
3.5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
3.5.1 美景度评价的方法选择 |
3.5.1.1 美景度评价法(SBE法)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
3.5.1.2 SBE法对园林景观评价的适用 |
3.5.2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体系 |
3.5.2.1 园林景观分类与景观评判层次界定 |
3.5.2.2 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技术路线 |
3.5.3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步骤 |
3.5.3.1 样地调查与典型景观选择 |
3.5.3.2 评价方式与对象选择 |
3.5.3.3 评估过程 |
3.5.3.4 美景度(SBE)值计算 |
3.5.3.5 景观要素分解 |
3.5.4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
3.5.5 圆明园公园园林景观美景度评价结论与讨论 |
3.5.5.1 评价结论 |
3.5.5.2 研究讨论 |
3.6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质量游憩适宜性评估 |
3.6.1 圆明园公园遗产资源赋存状况 |
3.6.2 圆明园公园人文遗产游憩价值 |
3.6.3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游憩适宜性评价 |
3.6.3.1 评价体系建立 |
3.6.3.2 评价步骤 |
3.6.3.3 评价结果 |
3.6.4 圆明园公园人文资源游憩适宜性评价结论 |
3.7 圆明园公园整体环境游憩适宜性评估 |
3.8 本章研究结论与讨论 |
3.8.1 本章小结 |
3.8.2 本章讨论 |
4 圆明园公园游客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
4.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方法 |
4.1.2.1 行为观察法 |
4.1.2.2 问卷调查法 |
4.2 游憩行为规律观察结果与分析 |
4.2.1 游憩活动时间特征 |
4.2.2 游憩者空间利用特征 |
4.2.3 游憩活动类型 |
4.3 游憩行为特征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圆明园公园使用者特征 |
4.3.2 游憩行为特征 |
4.3.3 游憩偏好与动机 |
4.3.3.1 游憩动机分析 |
4.3.3.2 游憩场所偏好 |
4.3.4 游憩活动与游憩区域/场所的相关性分析 |
4.4 影响游憩行为的环境因素分析 |
4.4.1 小气候环境条件 |
4.4.2 绿色空间构成 |
4.4.3 园林建筑与小品 |
4.4.4 基础服务设施 |
4.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4.5.1 本章研究结论 |
4.5.2 本章研究讨论 |
5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ROS)构建 |
5.1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ROS)建立的必要性 |
5.2 游憩机会谱(ROS)构建方法 |
5.2.1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因子谱系清查与确定 |
5.2.1.1 物理环境质量因子谱系 |
5.2.1.2 游憩活动质量因子谱系 |
5.2.1.3 管理条件与水平因子谱系 |
5.2.2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系拟定 |
5.2.3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分级体系构建 |
5.2.3.1 评分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2 评分体系的确定 |
5.2.3.3 评价分级分类体系构建 |
5.2.4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与其它类型游憩场所游憩机会谱的比较 |
5.2.4.1 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区别 |
5.2.4.2 游憩环境的分类/分级 |
5.2.4.3 城市公园ROS的特点与应用范畴 |
5.3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与应用 |
5.3.1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 |
5.3.1.1 圆明园游憩机会谱构成因子及类型分析 |
5.3.1.2 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系构成 |
5.3.1.3 圆明园游憩机会谱分类 |
5.3.2 圆明园公园游憩环境对游人游憩行为的支持 |
5.3.3 游憩机会谱与游客游憩心理期望的比较分析 |
5.3.4 游憩机会谱理想状态与公园利用现实的比较 |
5.3.5 圆明园公园游憩功能区划与游憩行为引导 |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讨论 |
5.4.1 研究结论 |
5.4.2 研究讨论 |
6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建设 |
6.1 “游憩前线”系统的内涵 |
6.1.1 “游憩前线”的概念 |
6.1.2 “游憩前线”系统运行模式 |
6.2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目的与必要性 |
6.2.1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的目的与目标 |
6.2.2 “游憩前线”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6.2.2.1 智慧旅游业态发展要求 |
6.2.2.2 游憩场所建设与游人需求满足 |
6.3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建设内容 |
6.3.1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构成框架 |
6.3.2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体系构成 |
6.3.2.1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分类 |
6.3.3.2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的选取原则 |
6.3.3.3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指标体系构建 |
6.4 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对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的支持 |
6.5 城市公园“游憩前线”系统应用意义与价值 |
6.6 本章小结与讨论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讨论 |
7.3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7.3.1 研究主要解决的问题 |
7.3.2 研究创新之处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圆明园公园游客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2 圆明园公园游客游憩行为观察记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基于气流扰动的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及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物霜冻害机理研究 |
1.2.2 晚霜冻害防除方法研究 |
1.2.3 气流扰动防霜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早春晚霜预测与茶树冻害程度识别研究 |
2.1 晚霜冻害发生预测模型 |
2.1.1 晚霜冻害的季节灾变灰预测模型 |
2.1.2 潜在霜夜气温预测模型 |
2.2 茶树霜冻害程度的光谱识别方法及应用 |
2.2.1 霜冻害程度不同标准评述 |
2.2.2 茶树霜冻害程度光谱识别方法可行性 |
2.2.3 材料与方法 |
2.2.4 建模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茶园气流扰动防霜机理研究 |
3.1 茶园晚霜发生的逆温气象特征 |
3.1.1 辐射逆温 |
3.1.2 茶园小气候的热量平衡方程 |
3.1.3 晚霜条件下茶园近地温度动态变化 |
3.2 气流扰动防霜机理 |
3.2.1 气流扰动防霜的能量平衡解释 |
3.2.2 逆温阶段的气流扰动防霜过程 |
3.2.3 反逆温阶段的气流扰动防霜过程 |
3.3 气流扰动防霜作用过程仿真 |
3.3.1 气流扰动过程的控制方程 |
3.3.2 系统作用过程的CFD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流扰动防霜控制技术研究 |
4.1 防霜自动控制的意义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1 国外防霜自动控制的实例分析 |
4.1.2 防霜自动控制中问题分析 |
4.2 控制策略制定 |
4.2.1 基于临界低温的逆温差控制 |
4.2.2 反逆温延停控制 |
4.3 控制系统设计 |
4.3.1 总体设计 |
4.3.2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 茶园气象信息采集与无线发送装置开发 |
4.4.1 装置总体设计 |
4.4.2 硬件选型与设计 |
4.4.3 系统软件设计 |
4.4.4 系统运行与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流扰动防霜试验研究与性能评价 |
5.1 试验样机研制 |
5.1.1 系统总体设计 |
5.1.2 主要部件研制与选型 |
5.2 气流扰动防霜试验 |
5.2.1 台架性能试验 |
5.2.2 田间防霜效果试验 |
5.2.3 防霜增产效果统计 |
5.2.4 控制系统测试 |
5.3 自主研制与进口防霜机性能综合评价 |
5.3.1 评价方法描述 |
5.3.2 自主研制与进口防霜机性能综合评价 |
5.3.3 性能综合评价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主要创新成果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申请/授权专利、软件着作权 |
三、获得的荣誉 |
四、主持和参加课题及成果 |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
1.1.1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的基本概念 |
1.1.2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
1.1.3 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
1.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1.2.1 水土保持效益的内涵与外延 |
1.2.2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评析 |
2.1 水土保持单项效益评价方法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2.2.1 基于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2.2.2 基于其他方法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3.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
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
3.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
3.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存在的问题 |
3.3 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理论与评价方法 |
3.3.1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
3.3.2 能值与能流理论 |
3.3.3 水帐户与虚拟水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
4.1 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
4.1.1 土圈效益 |
4.1.2 水圈效益 |
4.1.3 大气气圈效益 |
4.1.4 生物圈效益 |
4.2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影响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
4.2.1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
4.2.2 水土保持对流域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
4.2.3 水土保持对流域能值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自然特征 |
5.1.2 研究区社会经济条件 |
5.2 实证研究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5.3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
5.3.1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内部服务价值评价 |
5.3.2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外部服务价值评价 |
5.3.3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评价 |
5.4 水土保持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的影响 |
5.4.1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
5.4.2 基于能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
5.4.3 基于虚拟水与水帐户的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评价 |
5.4.4 研究区水土保持生态系统服务使用价值综合评价与比较 |
5.5 研究区水土保持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综合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6.1 系统理论及其在多目标评价中的应用 |
6.1.1 系统及系统理论的基本特点 |
6.1.2 基于系统理论进行多目标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
6.2 水土保持多目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2 权重因子确定 |
6.2.3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
6.3 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计算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不同农产品与工业品能值含量计算 |
附录二 几种农用生产资料的生态足迹计算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区逆温层小气候及其在发展经济林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中地区城市常见行道树生态效益定量分析研究[D]. 张博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 朱雯雯. 重庆大学, 2019(01)
- [3]环塔里木盆地老龄核桃坚果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D]. 邓凤彬. 塔里木大学, 2019
- [4]伊犁河谷人工生态经济林树种适宜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D]. 朱甜甜.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5]典型天气条件下长株潭城市群景观格局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D]. 廖秋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0)
- [6]长寿区晚熟柑桔低温冻害分析及对策建议[J]. 方丽. 中国果业信息, 2015(10)
- [7]山区气候垂直变化规律及在营林生产中的应用[A]. 阮锡章,陈锡桓. 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2015
- [8]基于园林生态效益的圆明园公园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D]. 王忠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9]基于气流扰动的茶园晚霜冻害防除机理及控制技术[D]. 胡永光. 江苏大学, 2011(07)
- [10]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以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为例[D]. 赵建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