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孟晨光[1](2021)在《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与信息服务》文中提出随着现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图书馆在群众生活中的影响越发深远,图书馆中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更加关注对智力资源的开发,是获取有特色的主导文献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图书馆工作中,借助自动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可以为群众提供更为全面和广泛的信息服务,是社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文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作为基础,进一步论述开发的相关问题,并对信息服务工作展开详细研究,希望对图书馆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荣毅宁[2](2019)在《互联网知识付费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数字技术、共享经济与移动支付等支撑性要素为社会知识服务行业贡献力量,使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途径和内容要求发生转变,催生出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同时世界各国竞相争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使知识这类无形智力财产开始在各领域间频繁交流,人们为知识消费的观念随之萌生,从而使“知识变现”与“知识付费”一度成为文化领域内的新亮点。而图书馆作为传统知识服务行业的组成机构,正面临着互联网知识付费大浪潮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实现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当今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今,互联网知识付费在知识服务领域崛起并受到公众广泛青睐,这无疑对传统模式下的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需求、知识服务带来冲击。传统环境下的图书馆必须要结合时代趋势,探析互联网知识付费的服务定位、运营模式以及价值内核,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为核心转变,同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合作,搭建起以开放、交流为目的的知识社群,利用特色馆藏与专业权威资料,打造针对用户精准需求的图书馆专业化知识品牌,提供优质化、特色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知识付费如火如荼的时代充分显现图书馆在知识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了解互联网知识付费的时代背景,探讨出互联网知识付费演变历程。从当初知识付费1.0时代到知识免费时代再到如今的知识付费2.0时代,这一时段的变化不仅证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代表着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方式大有不同。其次,对互联网知识付费及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明确知识共享、内容付费与知识付费的联系与区别,并对比图书馆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将知识划分成显性与隐性两类,本文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侧重点应偏向隐性知识服务上。再次,对互联网知识付费现状进行详细介绍,主要从其起因、发展、产品类型及传播模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列举互联网知识付费平台成功案例,为后续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供应新思路。然后,从图书馆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知识付费下所面临的挑战引入,依次针对图书馆、用户及服务方式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变革。最后,参照互联网知识付费三方构成要素,提出建立以知识产品化为核心的知识服务模式,重新塑造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和细化知识服务内容,并依次从图书馆知识服务主体、客体、服务方式及内容四个方面进行创新分析。
易凌,龚蛟腾[3](2018)在《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综述》文中提出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是图书馆学发展的根基。自1984年"杭州会议"以来,历届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都探讨了理论基础问题,尤其是2017年于湘潭大学召开的第七届研讨会将其列为研讨分主题之一,并开展了深入讨论。目前中国图书馆学在理论基础内涵、定位与作用等方面保持着多元发展的态势,学者们从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图书馆哲学、信息哲学的哲学视角,资源认知、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信息知识视角,宏观文化、公共文化、传统文化、信息文化、人文文化的文化视角,社会学、交流理论、中介理论、制度理论的社会视角,管理学、公共管理、人本管理的管理视角和多元学说、层次理论、宏观科学、其他理论的综合视角出发,积极探索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等重要议题。
王小忠[4](2017)在《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社会知识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文献信息服务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图书馆则可以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的手段对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从而展开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张文亮[5](2014)在《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我国开始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国家更加重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人员、经费、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2011年国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化进程加快,这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已经开始乏力,这种情况下文化管理作为一种软管理方式更为适合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未来需要。实践工作中,一些公共图书馆开始尝试进行组织文化建设,然而组织文化建设的标准不一,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体系。一般而言,组织文化建设要经历诊断、设计、实施等过程,诊断是组织文化建设的起点,本研究以组织文化诊断为切入点,为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基本理论框架。并通过专家访谈、图书馆员访谈、专家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为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提供一个具有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的理论依据方面: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概念、内涵和类型,提出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原则和意义,界定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主体、过程和内容。第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方面:本研究在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专家访谈、图书馆员访谈和专家问卷调查构建了涵盖诊断主体、内容和过程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整合模型,并且通过在山东省图书馆实施组织文化诊断的案例研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型应用过程中容量不足的缺陷,本研究提供了三个辅助诊断检查表,分别是资料收集设计矩阵、诊断进度控制表和诊断内容项目选择表。第三,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策略方面:本研究提出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运行的两个机制,其一是图书馆员个体内化机制,其二是图书馆员个体与文化的匹配机制。并针对两个运行机制提出了应对策略。此外,本研究针对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过程和内容要素提出了应对策略,用以指导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活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情境下研究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理论依据、模型和策略,力图实现以下创新:第一,理论上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往的研究缺乏对组织文化诊断理论层面的研究,而基本理论依据是开展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基础,本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第二,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本研究构建了涵盖诊断主体、内容和过程的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整合模型,并且通过案例研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修正。这一模型可以作为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操作工具,是面向实际应用的一个实用的理论框架。第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策略。本研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策略,以对公共图书馆开展组织文化诊断实践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毛刚[6](2013)在《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图书馆用户需求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受到以文献资源为中心的理念影响,加之图书馆本位思想的严重束缚,特别是在学术界对技术研究倾注了过多热情的大环境下,在似乎解决了技术问题就能够解决图书馆所有问题的理念支配下,图书馆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自身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随着图书馆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书馆去中心化、去职业化趋势的加剧,图书馆逐渐开始加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以用户需求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逐渐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并在相关研究中发挥着引领思潮的作用。可以说,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当前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与薄弱之处。第一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缺乏从系统的角度来深入研究用户需求,缺乏比较公认的用户需求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是缺乏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本质的研究,相关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深入性、连续性有待加强;第三,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图书馆产生信息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关系,从这种关系出发,分析这一最简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探求问题的本质及根源,应该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当前的研究普遍缺乏以用户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更多考虑如何获取用户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很少考虑用户需求的产生、萎缩、消失、转移、外溢、扩散、竞争,对用户以及用户需求所处环境的相关研究也比较薄弱。本文在对当前用户需求研究现状、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现状、需求理论、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学在其他学科的应用的研究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用户需求和图书馆的需求服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并构建了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用户需求作为逻辑起点进行研究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利用图书馆产生信息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关系。从这种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出发,分析这一最简单的现象从而揭示出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活动的规律,探求问题的本质及根源,应该是最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认为对用户需求的研究可以作为图书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因而本文也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来研究图书馆生态服务系统。(2)存在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现象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是指:当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之间存在差异时,用户主动寻找新的服务提供方,将需求部分或者全部诉诸于新的服务方,并对其他图书馆和用户产生影响的现象。在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中,应理性看待并重视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现象,通过对图书馆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合理引导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使用户需求真正得到满足,而不是被囿于图书馆的垄断范围内,或者由于缺乏应有的服务而使用户需求萎缩甚至消亡。(3)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生态性的界定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否具有生态性,是指导图书馆今后工作重点,努力改进并缩小与其他图书馆差距的重要前提和依据。本文认为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系统是否具有生态性,应从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建设、图书馆服务的生态持续性、用户需求的生物多样性、友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承载力、图书馆服务对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与结合能力、种群间的和谐共存与竞争发展、系统角色的职能定位等方面考量。(4)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主体构成、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环境构成、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进行了研究(5)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维度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维度主要包括提供生态服务、改善优化关系、实现高效健康的信息流转、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引导功能、实现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保持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系统平衡等六大功能维度。(6)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就是将用户、用户需求、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知识、技术、图书馆制度与理念、图书馆、图书馆馆员、图书馆服务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生态结构合理的生态服务系统,并保持系统的协调性、匹配性,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凝聚力,使系统不断向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达到某一临界点时产生巨涨落,进而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发展。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用户与需求的结合能力、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能力、服务与图书馆的结合能力、图书馆与知识的结合能力、知识与用户的结合能力。在此基础上,今后图书馆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体现在了基于生态服务链结合能力的用户资源、需求资源的竞争上。(7)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平衡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平衡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基于服务的内化与外化间的平衡、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主体间的平衡、用户需求与图书馆理念制度核心价值的平衡、用户需求生物多样性与图书馆服务的平衡。(8)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开发能力、获取能力、实现能力、适应能力、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进行了概念模型设计,并提出了35条假设。制作了调查问卷并向图书馆发放了调查问卷。使用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假设进行了验证。(9)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优化机制、信息流转机制、图书馆用户需求结合机制、生态友好型发展机制、平衡机制、监测与评价机制。(10)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即首先从系统建设的思路入手,对系统运行的基础和系统建设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构建;最后,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功能进行了构建。
付天松[7](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万蔚萍[8](2013)在《信息知识蕴涵的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创新和发展知识服务的突破口》文中认为信息知识蕴涵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以高技术集成和宽平台集成以及两者整合和创新重组的全系统集成,从信息知识原生态外在直接表现出发,深入知识信息再生态内在深层蕴涵。不仅介入信息知识蕴涵的边际状态及其现时静态显性和隐性层面,而且介入信息知识蕴涵的系统状态及其潜在动态隐性和全息层面,提示和显示信息知识蕴涵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来说的新意义、新价值、新效用。既主导和引领信息搜集和检索集成化服务,又推动和促进知识整合和创新。传统粗放型信息服务向现代集约型知识服务转变的突破口,正是信息知识蕴涵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
王晓丽,王瑜,张丽英,季淑娟[9](2012)在《从高被引期刊论文看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文中提出利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统计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方面的高被引期刊论文,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发表年度分布、发表期刊分布、引证文献类型、多产作者及主题内容,藉此认识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曾小英[10](2012)在《读者参与策略在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中的运用与思考》文中指出信息时代,图书馆的信息中介职能减弱了,图书馆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重视注意力资源建设,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资源获取和维持策略已成为研究焦点。为此,高校数字图书馆应打破旧有的观点,积极引入读者参与资源建设、管理、开发,面向社会开放,走知识服务的市场化道路。
二、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与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智力性资源开发 |
二、图书馆对自身特色主导文献信息的开发 |
三、图书馆对网络资源的开发 |
四、开发多层次文献服务 |
五、加强对用户能理性资源的开发 |
六、图书馆现代信息服务概述 |
七、结语 |
(2)互联网知识付费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互联网知识付费 |
1.3.2 图书馆知识服务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阐释 |
2.1 知识付费 |
2.1.1 知识共享 |
2.1.2 内容付费 |
2.1.3 互联网知识付费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 |
2.2.1 信息服务 |
2.2.2 知识服务 |
2.2.3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区别 |
2.2.4 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能力 |
第三章 互联网知识付费现状 |
3.1 互联网知识付费的起因 |
3.2 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发展 |
3.3 互联网知识付费的产品类型 |
3.3.1 文字版内容产品 |
3.3.2 咨询语音问答服务 |
3.3.3 线上社群化学习 |
3.3.4 创新教育类产品 |
3.4 互联网知识付费的传播模式 |
3.4.1 传播者 |
3.4.2 传播内容 |
3.4.3 传播渠道 |
3.4.4 受众群体 |
3.4.5 传播效果 |
第四章 互联网知识付费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变革 |
4.1 图书馆知识服务在互联网知识付费环境下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
4.1.1 海量的互联网资源对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冲击 |
4.1.2 优质化、垂直化网络内容与图书馆单一化、模式化服务的矛盾 |
4.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知识社群功能的缺乏 |
4.2 互联网知识付费对图书馆的变革 |
4.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理念 |
4.2.2 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
4.2.3 资源建设 |
4.3 互联网知识付费对用户的变革 |
4.3.1 用户思维 |
4.3.2 用户需求 |
4.3.3 用户隐私 |
4.4 互联网知识付费对服务方式的变革 |
4.4.1 服务方式主动性 |
4.4.2 服务方式智能性 |
4.4.3 服务方式多样性 |
第五章 互联网知识付费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分析 |
5.1 知识服务主体 |
5.1.1 建立以专业性知识服务为品牌的组织机构 |
5.1.2 图书馆员向认知营销角色转变 |
5.2 知识服务客体 |
5.2.1 关键用户 |
5.2.2 普通用户 |
5.3 知识服务方式 |
5.3.1 跨界合作与开放运营 |
5.3.2 线上线下知识社群聚合 |
5.4 知识服务内容 |
5.4.1 垂直细分图书馆特色知识产品 |
5.4.2 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内容体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的认知研究 |
1.1 理论基础的内涵界定 |
1.2 理论基础的关系定位 |
1.3 理论基础的价值作用 |
2 哲学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科学哲学的思维方法 |
2.2 马恩哲学的指导理念 |
2.3 图书馆哲学的专门研究 |
2.4 信息哲学的尝试探索 |
3 信息知识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3.1 资源认知的研究思路 |
3.2 信息管理的理性思考 |
3.3 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向 |
4 文化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4.1 宏观文化的整体思维 |
4.2 公共文化的发展潮流 |
4.3 传统文化的历史根基 |
4.4 信息文化的认知范式 |
4.5 人文文化的特别视阈 |
5 社会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5.1 社会学的坚实支撑 |
5.2 交流理论的持续拓展 |
5.3 中介理论的基本认识 |
5.4 制度理论的宏观视野 |
6 管理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6.1 管理学的广泛应用 |
6.2 公共管理的合理参照 |
6.3 人本管理的关怀精神 |
7 综合视角下的理论基础研究 |
7.1 多元学说的有机结合 |
7.2 层次理论的有序整合 |
7.3 宏观科学的有力支撑 |
7.4 其他理论的有效叠加 |
8 结语 |
(4)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智力性资源的开发 |
2 预测性资源的开发 |
3 网络资源的开发 |
4 用户能力性资源的开发 |
5 开发多层西的文献服务 |
6 结语 |
(5)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目的 |
一、研究内容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组织文化理论 |
一、组织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 |
三、组织文化的结构 |
四、组织文化的类型 |
五、组织文化的功能 |
第二节 组织文化诊断理论 |
一、组织文化诊断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二、组织文化诊断的模型 |
三、组织文化诊断的过程与方法 |
第三节 图书馆组织文化研究 |
一、国外图书馆组织文化研究 |
二、国内图书馆组织文化研究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心理学 |
二、文化管理学 |
三、组织诊断学 |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概念、内涵与类型 |
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概念 |
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涵 |
三、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类型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原则与意义 |
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原则 |
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意义 |
第四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主体、过程和内容 |
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主体 |
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过程 |
三、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内容 |
第五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初始模型 |
一、初始模型的诊断主体设计 |
二、初始模型的诊断内容设计 |
三、初始模型的诊断过程设计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的构建 |
第一节 专家访谈 |
一、访谈程序与内容 |
二、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图书馆员访谈 |
一、访谈的程序与内容 |
二、访谈数据处理方法 |
三、图书馆员对组织文化认知的维度 |
第三节 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数据分析 |
第四节 理论模型的构建 |
一、模型修正 |
二、总体模型框架 第五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山东省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
二、研究过程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获取 |
第二节 山东省图书馆组织文化分析 |
一、成因分析 |
二、现状分析 |
三、未来预期 |
四、诊断结果输出 |
第三节 山东省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结果与建议 |
一、山东省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结果 |
二、山东省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发展建议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本模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二、本模型具有可操作性 |
三、应用本模型还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 |
四、模型需增加的辅助诊断检查表 第六章 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策略 |
第一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运行机制及应对策略 |
一、图书馆员个体内化机制 |
二、图书馆员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机制 |
第二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导入时机及应对策略 |
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成长的生命周期 |
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导入时机 |
三、各个阶段的诊断重点与目标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关键要素及应对策略 |
一、合理的人员安排 |
二、科学的流程设计 |
三、严谨的方法选择 |
四、易读易懂的诊断报告 |
五、诊断结果的落实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基本理论 |
二、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模型 |
三、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的实施策略 |
第二节 主要贡献 |
一、理论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基本理论体系框架 |
二、构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模型 |
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的策略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B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C 普通员工访谈提纲 |
附录D 中层访谈提纲 |
附录E 高层访谈提纲 |
附录F 山东省图书馆组织文化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用户需求 |
1.3.2 生态理论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用户需求的相关理论 |
2.1.1 图书馆用户需求 |
2.1.2 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 |
2.1.3 图书馆用户需求外溢 |
2.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
2.2.3 生态系统功能 |
2.2.4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转移 |
2.2.5 生态承载力 |
2.3 生态位理论 |
2.3.1 生态位的概念 |
2.3.2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 |
2.3.3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
2.4 生态学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研究 |
2.4.1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 |
2.4.2 生态学视角下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要求 |
2.4.3 生态学理论对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工作的扩展 |
2.4.4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生态承载力 |
2.4.5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生态服务、生态服务系统、生态系统服务 |
第3章 生态学视角下的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 |
3.1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性界定 |
3.1.1 生态与生态性 |
3.1.2 图书馆的生态文明建设 |
3.1.3 图书馆服务的生态持续性 |
3.1.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生物多样性 |
3.1.5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环境友好 |
3.1.6 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
3.1.7 图书馆服务对用户需求的引导能力与结合能力 |
3.1.8 用户需求种群间的和谐共存与竞争发展 |
3.1.9 明确的角色职能定位 |
3.2 当前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非生态性表征 |
3.2.1 服务功能的生态性缺失 |
3.2.2 服务职能角色定位的生态性缺失 |
3.2.3 服务理念的生态性缺失 |
3.2.4 影响力与结合力的生态性缺失 |
3.2.5 服务规划的生态性缺失 |
3.3 当前图书馆用户需求服务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大量用户流失与图书馆边缘化、空壳化 |
3.3.2 缺乏从生态学视角正确处理用户需求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
3.3.3 服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污染与不合理现象 |
3.3.4 图书馆服务缺乏动态性与变化性 |
3.3.5 缺乏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观的指导 |
第4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
4.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构成 |
4.1.1 主体 |
4.1.2 环境构成 |
4.1.3 生态服务链 |
4.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关键影响因素 |
4.2.1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开发能力 |
4.2.2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获取能力 |
4.2.3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实现能力 |
4.2.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适应能力 |
4.2.5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 |
4.2.6 图书馆用户需求引导能力 |
4.2.7 各组成要素对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绩效的影响 |
第5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推演 |
5.1.1 研究假设 |
5.1.2 概念模型设计 |
5.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5.2.1 调查问卷设置 |
5.2.2 数据采集 |
5.3 数据分析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效度检验 |
5.3.3 拟合检验 |
5.3.4 假设检验结果 |
5.4 实证结果讨论 |
5.4.1 用户需求开发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5.4.2 用户需求获取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5.4.3 用户需求实现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5.4.4 用户需求适应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5.4.5 生态服务链的结合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5.4.6 用户需求引导能力与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 |
第6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 |
6.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原理 |
6.1.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6.1.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运行机制的原则 |
6.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优化机制 |
6.2.1 用户需求环境的优化机制 |
6.2.2 图书馆信息环境的优化机制 |
6.2.3 制度环境的优化机制 |
6.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信息流转机制 |
6.3.1 高效的信息流转机制 |
6.3.2 信息流转的需求映射机制 |
6.3.3 信息流转的图书馆协同机制 |
6.4 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结合机制 |
6.4.1 用户与需求的结合机制 |
6.4.2 需求与服务的结合机制 |
6.4.3 服务与图书馆的结合机制 |
6.4.4 图书馆与知识的结合机制 |
6.4.5 知识与用户的结合机制 |
6.5 生态友好型发展机制 |
6.5.1 生态发展机制 |
6.5.2 和谐发展机制 |
6.5.3 可持续发展机制 |
6.6 平衡机制 |
6.6.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主体间的平衡机制 |
6.6.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位的平衡机制 |
6.6.3 图书馆用户需求种群的生态平衡机制 |
6.6.4 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能力的平衡机制 |
6.7 监测与评价机制 |
6.7.1 环境监测机制 |
6.7.2 过程监测机制 |
6.7.3 结果监测机制 |
6.7.4 评价机制 |
第7章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的建设 |
7.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建设思路 |
7.1.1 系统运行的基础 |
7.1.2 系统建设的原则 |
7.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结构 |
7.2.1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概念模型 |
7.2.2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信息场 |
7.2.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需求场 |
7.2.4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链 |
7.2.5 用户需求与图书馆服务的双螺旋结构 |
7.2.6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生态服务圈 |
7.3 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功能 |
7.3.1 生态服务功能 |
7.3.2 优化调节功能 |
7.3.3 信息流转功能 |
7.3.4 面向用户需求的引导功能 |
7.3.5 生态服务链的结合功能 |
7.3.6 系统平衡功能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1.1 沈祖荣的论着 |
2.1.2 胡庆生的论着 |
2.1.3 刘国钧的论着 |
2.1.4 洪有丰的论着 |
2.1.5 戴志骞的论着 |
2.1.6 袁同礼的论着 |
2.1.7 李小缘的论着 |
2.1.8 杜定友的论着 |
2.1.9 杨昭惁的论着 |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2.1 桂质柏的论着 |
2.2.2 裘开明的论着 |
2.2.3 马宗荣的论着 |
2.2.4 查修的论着 |
2.2.5 皮高品的论着 |
2.2.6 周连宽的论着 |
2.2.7 吕绍虞的论着 |
2.2.8 张遵俭的论着 |
2.2.9 严文郁的论着 |
2.2.10 毛坤的论着 |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
2.3.1 彭斐章的论着 |
2.3.2 佟曾功的论着 |
2.3.3 鲍振西的论着 |
2.3.4 赵世良的论着 |
2.3.5 郑莉莉的论着 |
2.3.6 赵琦的论着 |
2.3.7 孙云畴的论着 |
2.3.8 陈誉的论着 |
2.3.9 周文骏的论着 |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
2.3.16 倪波的论着 |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
2.3.21 杜克的论着 |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
2.3.29 左恭的论着 |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
本章小结 |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读者参与策略在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中的运用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读者参与策略对于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1.1 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 |
1.2 满足参与感和成就感 |
1.3 建立氛围、延长读者浏览时间 |
1.4 开展反向营销、广告、深层知识服务 |
2 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应怎样实施读者参与策略 |
2.1 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策略 |
2.1.1 探索适应网络“浅阅读”的信息组织方式 |
2.1.2 浅层个性化服务 |
2.1.3 深层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 |
2.2 读者参与在注意力建设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
2.2.1 参与各版块的互动, 帮助图书馆改进服务 |
2.2.2 参与信息资源建设 |
2.2.3 提升影响力, 营造阅读氛围 |
2.2.4 参与深层知识服务 |
3 实施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读者参与策略的相关思考 |
3.1 扩大对社会公众开放范围, 织造学术信息交流平台 |
3.2 市场化努力 |
4 结语 |
四、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与信息服务[J]. 孟晨光. 中国集体经济, 2021(27)
- [2]互联网知识付费环境下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创新[D]. 荣毅宁. 山西大学, 2019(01)
- [3]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基础研究综述[J]. 易凌,龚蛟腾. 图书馆论坛, 2018(05)
- [4]论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J]. 王小忠. 科技风, 2017(15)
- [5]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文化诊断研究[D]. 张文亮. 南开大学, 2014(04)
- [6]图书馆用户需求生态服务系统研究[D]. 毛刚. 吉林大学, 2013(08)
- [7]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8]信息知识蕴涵的深加工和再开发服务——创新和发展知识服务的突破口[J]. 万蔚萍.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3(01)
- [9]从高被引期刊论文看我国图书馆读者工作研究[J]. 王晓丽,王瑜,张丽英,季淑娟. 图书情报工作网刊, 2012(11)
- [10]读者参与策略在高校数字图书馆注意力建设中的运用与思考[J]. 曾小英.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