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网网络管理的发展需求与实现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陈重阳[1](2020)在《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授时技术是将标准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传送给需要精准时间的系统和终端,使系统和终端的本地时间与时间源同步的一种技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授时需求日趋增长,需要精确时间的设备终端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我国长短波授时系统的服务范围比较有限,常用的星基授时系统存在遮挡问题,对于无线终端来说成本比较高。依托覆盖范围广的电信网络来提供授时服务,授时能力强大,可以很好地满足终端的用时需求。但是很多无线终端不能直接接入电信网用时,因此就需要设计网关来转发时间信息,网关作为电信网络授时的延伸,给物联网无线终端提供授时服务。本文通过对授时技术的分析研究,设计与实现了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网关实现授时协议的转换,用时侧通过NTP和PTP协议与电信网平台连接完成精确用时,授时侧通过三种无线传输协议和终端连接提供相应的授时服务。精确授时网关主要包括接入电信网的软终端通信模块,实现NTP和PTP用时方式的时间同步模块,时间偏差的监测上报模块,稳定守时的本地时钟模块,终端接入管理模块,基于WiFi、蓝牙和ZigBee三种无线方式的授时机制等功能模块。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了 NTP和PTP两种方式实现基于电信网络的网关系统精确用时。精确授时网关运行软终端空口接入基站连接电信网平台获得标准时间,分别实现了 NTP和PTP协议下的网关与平台的时间同步。设计开发的NTP用时程序对时间偏差数据进行过滤以减小误差。设计的PTP用时方式把应用在以太网下的PTP协议应用在电信网中。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网关接入电信网的两种用时方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时间同步精度。2.设计实现了基于WiFi、蓝牙和ZigBee三种无线方式的授时机制,给多类型物联网用时终端设备提供对应的授时服务。基于WiFi的授时机制实现网关PTP用时和NTP授时的转换,以与平台PTP同步的时间为时间源,配置本地NTP服务器给终端提供授时服务。基于蓝牙的授时机制设计了主动广播和请求响应两种授时模式,将网关的系统时间发布给终端。基于ZigBee的授时机制通过测量时间消息的收发延时来提高精度。通过以智能提醒药盒为代表的多种无线用时终端呈现网关的授时服务效果。3.开发了网关的管理平面。设计实现了监测上报模块和终端接入管理模块,共同构成网关的管理平面,通过保存上报网关的用时信息和收集分析终端的用时精度来提升网关的系统管理能力。网关主要实现了接入电信网精确用时和提供三种无线授时服务的功能,保证了网关系统的用时精度,也改善了物联网领域中许多无线设备缺乏有效授时方式的现状。
周琦[2](2017)在《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空空域是国家有限的、不可拓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通用航空活动的主要区域。伴随着我国低空改革的深入,为了适应未来低空通用航空市场的快速增长,需要通过构建新的通信网络架构实现高效、安全的航空电信网,以适应低空航空通信数据流和空中交通管理信息迅猛增长的要求,以及通用航空未来发展对低空宽带数据传输、飞机安全保障与智能航空系统等方面的要求。虽然传统航空电信网由OSI体制向IPS体制发展是必然趋势,但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IPS体制在解决基于IP的宽带空地通信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向IPS体制的过渡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以TD-LTE技术为基础的宽带数据链可以支持更为丰富的空地通信服务,为构建低空空域内IP航空电信网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能够解决低空空域的安全监控、管制运行和飞行服务等问题。本论文以演进中的IP航空电信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TD-LTE技术体制构建低空空域内IP航空电信网的可行性,着重研究了在构建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时所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重点阐述了以TD-LTE技术为基础的IP航空电信网体系结构、IP航空电信网低空环境适应性优化技术、IP航空电信网低空覆盖组网优化技术等具体研究内容。本论文取得如下成果:1)根据低空航空通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TD-LTE移动通信网络的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考虑了 TD-LTE移动通信网络体系与传统航空电信网体系的差异,设计了一种层次化的体系构建方式,提出通过边界网关隔离TD-LTE回传网与空管服务网络的方法,并且给出了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总体架构与网元实体设计方案,解决了机载TD-LTE终端接入AN地面通信网络时所面临的IP化承载、服务融合、安全接入等问题。2)提出了一种基站侧频偏估计与补偿的低空适应性优化解决方案,以解决低空高速飞行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对地空通信的影响。针对低空飞行器高速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多普勒频移问题,结合单导频频偏估计精度范围广和双导频频偏估计精度高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单双导频联合估计的方法;并基于对时域和频域补偿方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域频偏补偿方案。大量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基站侧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大频偏导致的切换、容量、覆盖等问题,而且实现复杂度低。3)提出了一种针对空地通信网络的低空覆盖组网优化规划方法,以保证低空飞行器移动过程中的空地持续通信。针对低空环境下的信道传播衰落特点,建立了不同场景下的低空信道衰落模型。其后针对地空站与地面站同频组网存在的局限,提出低空覆盖异频组网方案,并进行了地空站覆盖分析,给出了异频组网的频率选择建议和覆盖建议。随后在异频组网规划前提下进行了覆盖强度和信噪比的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了采用异频组网时,地面设备覆盖能力和组网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程瓯[3](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指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周虹[4](2016)在《云化RTC网络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实时通讯(RTC:Real Time Communication)服务方面的蓬勃发展使电信运营商面临“管道化”的威胁。与移动互联网提供商相比,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资源和良好的网络资源,但却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综合化服务需求。为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电信运营商开始积极探索电信服务能力的开放模式,通过封装良好的移动互联网风格开放服务能力,实现基于互联网的RTC服务运营。本课题针对云化RTC网络能力平台构建过程中的能力开放问题和电信服务能力提出问题,提出了云化RTC网络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面向第三方应用及其用户开放电信服务能力,向移动互联网用户屏蔽网络差异,实现移动互联网RTC服务能力与电信网RTC能力的融合。本论文首先介绍了云化RTC网络能力平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根据云化RTC网络平台的总体方案和业务需求,提出了云化RTC网络能力平台中,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的功能需求,并进一步完成需求的分解与细化。然后,论文给出了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的核心功能设计、接口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制定了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面向第三方应用及其用户的授权方法、能力调用方法,提出了针对电信号码等电信服务资源的控制策略,并完成了电信服务能力访问的交互流程设计。最后,论文对云化RTC网络能力平台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进行详细设计与实现,并完成功能测试,验证了能力开放服务和电信服务能力的有效性。在论文的结尾,对论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王福强[5](2014)在《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巨大的商业需求刺激着我国低空开放战略的实施,我国计划在2013.年全面进行低空开放改革,届时,井喷似的商业飞行活动将.会给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带来严峻的挑战。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由 3GPP 组织在 2004 年提供的一种 3G技术的长期演进。将LTE网络引入到航空电网中,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网络部署的复杂性,还可以利用LTE网络提供的宽带数据链为各类低空飞行器提供各类服务。本文旨在利用VoIP技术来实现空中交通管制语音服务的控制功能,为了兼容当前VHF语音通信的管理模式,需要在空地通信系统的地面网络引入控制服务器并对VoIP的技术作相应的改进。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入手,说明当前航空电信网所面临的挑战,分析出利用VHF技术实现语音服务的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本章的主体部分,首先介绍控制服务器所用到的技术,即利用SIP协议作为语音服务的控制协议,而控制服务器采用MSML格式的SIP消息对媒体服务器进行媒体控制。然后,对控制服务器所在网络中的位置做了详细分析并得出其主要作用是对机载终端和管制终端进行管理,并对空地语音通信进行控制,进而根据需求设计出控制模型,扇区判断算法。在总体设计部分,本文主要围绕扇区管理和语音控制,设计出软件接口以及通信流程。紧接着在详细设计与实现部分,基于总体设计对数据库表、类图、SDL流程图进行了设计,然后,基于中间件Uniframe实现了该系统。最后,利用测试工具对控制服务器进行了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文章的结尾,给出了工作总结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陈广晓[6](2014)在《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低空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通用航空将步入快速发展期,届时低空空域中交通流量将大量增长。然而,我国低空空域基础设施并不完备,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通信系统以支持低空空域的通信、监视、导航及避撞。由于LTE技术是移动通信领域已经成熟的移动宽带接入技术,能够提供抗干扰性强、带宽大和多业务的无线宽带通信,可以考虑用其承载航空电信网的低空空地通信。但是LTE并不是专门针对低空航空场景设计的数据链,将其引入航空电信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飞机频繁、高速、大范围移动(相对于移动通信终端)带来的移动性管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了 LTE宽带数据链及航空电信网的移动性管理技术,总结已有管理技术在低空场景下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低空场景下机载终端通过LTE网络接入IP航空电信网获取航空电信网服务面临的具体问题,设计了 LTE宽带数据链环境下IP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流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跨管制域通信链路切换方法以及跨管制域空管移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低空飞行器飞行过程中接入控制、空地漫游通信、LTE网络所辖区域与空管区域不符、空管域自治等问题。然后,本论文对低空环境下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的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法进行了评估,通过采用NS2软件对该移动性管理方法涉及的功能实体和详细流程进行仿真建模,设计了低空典型场景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对移动性管理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评判,从而为LTE技术在低空空地通信环境下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总结本文,并给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张爽[7](2013)在《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网融合在推动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国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开展三网融合,推动了本国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为国民提供了质优廉价的多样化信息服务。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和发展,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推动,出台了多项关于三网融合的政策规划,取得了一些进展:三网融合时间表已经制定,正在实施过程中;融合试点工作分两批在全国54个城市全面展开;新行业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其中,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整合了基础网络资源;探索了多样化的融合模式;确立了非对称进入的原则;培育多元竞争主体,促进竞争有序开展。虽然试点城市的三网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融合进程一直停滞不前,陷入“知易行难”的发展困局。究其原因,虽然存在市场机制发挥不畅、商业模式尚未成熟、技术标准有待统一等诸多外部困难,但以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监管体制存在巨大障碍、相关部门利益纠葛等为代表的内在矛盾,才是阻碍融合进程的根本原因。因此,如何界定政府在三网融合进程中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确保这些责任能够履行到位,将对三网融合在我国能否取得成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正是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三网融合历程的全面回顾和政府责任内涵的系统辨析,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进行细致梳理,提出构建以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为核心的我国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通过对五项责任逐一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并以中国电信业为实例,对责任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充分验证。当前,我国三网融合进程中主要存在:融合法律缺失、普遍服务体系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合理、行政手段干预过多、融合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政府在该领域的责任缺失,政府有必要在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技术责任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并履行其责任。在法律责任方面:要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修订反垄断法律,创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政府法律执行能力建设,改革争议解决程序,做到执法必严。在社会责任方面:要通过立法规范普遍服务内容,引导主体自觉执行;健全利益协调与用户参与机制;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促进政府责任履行。行政责任方面:重组监管机构,成立高级别的监管委员会;调整监管体制,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优化监管机构权责,实现业务和网络的分离监管。经济责任方面:推动基础网络建设,培育产业链快速形成;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明确机构的独立性和职能的合法性;规范市场秩序,减少行政干预;打破产权垄断,形成多元竞争主体;提供财政扶持,确保监管的公正性。技术责任方面: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建立技术监管体系,保障信息安全;建立行政监管体系,发挥协同管理效果。电信业作为我国三网融合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业,上述五个方面的政府责任在其行业发展进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验证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我国三网融合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本文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不失实践价值。在理论价值层面,本文拓展了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题和内容,填补了本领域内的某些缺陷和不足。尤其是从整个政府“大”责任的视角出发、结合国情进行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本土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为融合发展的突破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价值层面,论文的研究直接回应三网融合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观点,为我国三网融合进程提供了一些极具实践意义的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力图在研究主题、框架、内容、模型和方法上所有创新。从研究主题上看,行政学界对于三网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网融合的内容、模式、监管机构设置和准入机制设立等方面;经济学界则将内需拉动、产业链建设等作为研究重点;社会学界关注的是三网融合的普遍服务如何落实;至今还没有学者明确以“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为题进行系统地诠释与研究。从研究框架上看,本文将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界定为一个体系,包括: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技术责任五个要素,并依照这五个要素的内在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分别进行论述分析,这样的研究架构在当前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中尚属首创。从研究模型上看,本文从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和我国融合的现实环境出发,创新地将政府责任作为三网融合中的一个内生变量,尝试建立包括电信企业、广电企业、终端设备制造企业、用户、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内的三网融合模型,探讨这些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得出政府在三网融合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要求,为三网融合的发展提供保障。从研究方法上看,本文除应用公共行政学理论、法学理论等传统的政府责任理论外,还尝试运用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系统论等研究政府责任,通过多学科的交叉,探究三网融合各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和共生机制,分析在三网融合不同阶段政府责任的实现路径。三网融合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对我国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提高国民产业和社会的信息化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生产、生活需求。这其中,政府责任也将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发展而做出动态调整,以服务国民、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政府责任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
宋蓓[8](2012)在《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与设计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务的持续增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各自独立经营,各种业务增长非常迅速,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业务量不断扩大,互联互通的问题以及相关纠纷也日益突出。各企业电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逐渐成为关系到广大电信用户及企业自身利益的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概念,分析了云南省电信业互联互通存在的具体问题、成因及建设监测系统的必要性。综合运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对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设计、建设、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主要由时隙收敛设备、信令采集设备、CDR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时间服务器、WWW服务器、辅助测试子系统、网络设备等组成,在逻辑上分为数据统计分析层、数据采集监测层、采集接入层三个层次,可以完成信令数据采集、CDR话单合成、统计、报表输出、查询、告警等多项功能。同时,系统还考虑配置必要的拨测设备,模拟在运营商网内发起网间呼叫业务,对相关的网间呼叫障碍进行监测。本文还探讨了该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待改进、完善指出,并初步提出改进的方案,以便今后更好地运用、发挥监测系统的作用。
黄秀清[9](2010)在《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信产业中竞争性市场的出现是网间互联问题成为行业内焦点话题的起点,吸引了各国产业经济学家以及管制机构等的热切关注。人们发现无论是主导电信运营商、具有市场势力的运营商还是管制者,谁能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控制网间互联,谁就能最大程度地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进而影响通信市场业务定价、消费者福利和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然而,实践中,电信产业技术、经济的复杂性,市场结构、管制体制的差异性和管制目标的多重性,导致电信网间互联问题始终是电信市场维持有效竞争、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约束下的一个难以彻底解决的问题。电信网间互联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到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复杂问题。从面向连接的电话网、非面向连接的互联网到当前正在演进的基于IP的下一代网(NGN),电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了通信市场结构的变迁,也带来了不同技术领域及不同模式的网间互联问题,相应的互联安排和管制制度框架也呈现出演进的特点。从对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来看,国际组织、管制机构、咨询机构,特别是欧、美的产业经济学家一直对通信网间互联问题倍加关注。从互联经济理论模型到管制实践经验的总结,针对传统电话网、基于IP的互联网的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目前,网络融合趋势、NGN概念的提出和实践又激发了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目前对NGN网间互联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互联结算制度等方面。从制度基础薄弱的我国来看,具体的互联制度安排固然十分重要,但构建一个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本篇论文的研究选择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角度,希望通过对有效的互联制度的深入研究为我国的互联管制实践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是:采取SSP制度分析框架,从对影响互联管制制度的技术和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出发,分析不同技术条件约束下网间互联市场的特点及对互联管制的需求,进而研究网间互联制度构成的一般框架。结合经济理论及欧美一些国家NGN管制实践经验,提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概念并构建相关的制度评价框架。在运用该评价框架对我国网间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机制和方法。本文内容共包括九章。第一章综述部分,主要说明论文选题的相关背景、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等。第二章对管制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分析工具进行了介绍和梳理。阐明了本文选择制度研究视角的原因。介绍了研究制度问题的相关理论和SSP分析框架。梳理了管制的理论依据、管制理论的不同观点,提出要重新认识管制边界的观点。第三章研究了通信网间互联相关技术的约束问题。介绍了NGN的概念、技术特点和可能的演进路径,比较了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电信网间互联和基于分组交换的IP网络互联的差异,分析了NGN发展对网间互联管制带来的挑战。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传统电话网和基于IP的互联网的互联模式。结合经济理论,分析了不同市场条件下的管制需求及成因。第五章在介绍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NGN互联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NGN演进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第六章结合国际组织和欧美国家互联管制制度实践,研究了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分析了NGN演进进程中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七章重点介绍了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如英国和德国)针对NGN发展在互联管制方面的实践经验。重点对美国和英国的互联管制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八章对在NGN时代建立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效互联管制制度评价的一般框架和如何构建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的相关机制和方法。第九章结论和展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借助于SSP分析范式,提出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建立是受到当期技术、市场结构和相关制度环境制约的。构造出互联管制制度状态因素、制度结构、制度评价以及与制度改善和变迁之间的关系。提出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判以促进管制制度的变革或改善。2、在阐述PSTN、Internet、NGN技术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融合,向基于IP的NGN演进可能对网间互联制度带来的挑战。3、在阐述制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有效的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定义了制度改善程度如何衡量。具体地,该一般框架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制度完整性维度、制度合理性维度和制度有效性维度。在这三个维度下共提出10项指标来评价互联管制制度的有效程度。运用该框架结合我国互联管制制度实际进行了初步测评。4、在借鉴欧洲通信业管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简化互联管制目的、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机制、建立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以及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方法的建议。这些建议不仅能为我国互联管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也会对其他国家或者其他行业的管制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林荣恒[10](2010)在《基于社区的融合网络业务体系及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电信网业务朝着多媒体、高带宽的方向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集中表现为用户与业务之间隔阂。隔阂的根源来自多方面,主要体现为“人”、“网络”、“业务”之间的关系。本论文的“网络”概念包含Internet和电信网组成的融合网络。本论文由“人--网络--业务”三者关系入手,分别阐述了网络对人关系的体现、网络协同对业务的影响,以及如何从以人为中心角度考虑业务需求及开发实现。论文首先阐述网络与人关系。抽象意义上的网络实质是一种人的关系体现。这种关系对于挖掘业务潜力、潜在用户群等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当前网络忽略了这种关系,且未能在网络中将这种关系作为能力进行使用。另一方面,网络的信息共享、散布亦是网络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中将上述两个需求结合,首次提出了一种以社区作为划分,树形结构进行传递的叠加网结构。其中重点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消息散布以及动态社区生成的问题。该结构可有效地将网络使用用户关系,及用户之间共享消息有机结合起来。接下来,论文由网络与业务角度出发,涉及网络如何触发业务、业务的触发模型等的研究。传统业务触发方式一般相对固定,新业务的趋势(客户端业务、轻型业务等)则需业务动态触发,这种触发可以转化为业务节点间协同的结果。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的业务协商触发模型。该模型通过建立相对应博弈模型,将业务触发转化为博弈过程。根据不同的博弈过程性质,着重从协作与非协作两类情况进行分析触发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之前部分成果,使该机制成为新型轻型业务框架一部份。最后论文由业务与人的关系出发,主要涉及如何“以人为中心”角度考虑业务的需求获取和设计保障。论文将视角转向基于人机交互的角度,研究将现有人机交互的概念映射到电信业务开发过程中,首次提出了遵循认知模型的业务开发模型。以用户熟悉的方式提出相关业务需求选项,通过对于相应需求的收集以及推理,从而与后台业务开发环境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需求以及开发体系。上述三个要点的论述,体现着论文的核心思路:围绕人、网络、业务三者的辩证关系,以技术手段解决三者中关于感知能力的实现,动态触发等关键技术难点;而以非技术手段,即以人为中心计算的思想,作为贯穿三者关系的纽带。
二、电信网网络管理的发展需求与实现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信网网络管理的发展需求与实现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研究 |
2.1 授时技术 |
2.1.1 NTP协议 |
2.1.2 PTP协议 |
2.1.3 其他授时技术 |
2.2 无线传输协议 |
2.2.1 WiFi协议 |
2.2.2 蓝牙协议 |
2.2.3 ZigBee协议 |
2.2.4 三种无线传输协议的对比 |
2.3 搭建开源SDR LTE平台srsLTE |
2.3.1 srsLTE平台概述 |
2.3.2 srsLTE平台搭建 |
2.4 RESTful规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的设计 |
3.1 网关需求分析 |
3.1.1 网关的总体需求分析 |
3.1.2 网关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 网关的总体设计 |
3.2.1 网关的整体架构 |
3.2.2 网关的用时和授时方式 |
3.3 网关接入电信网精确用时的设计 |
3.3.1 软终端通信模块 |
3.3.2 网关的NTP用时方式 |
3.3.3 网关的PTP用时方式 |
3.3.4 网关用时信息的监测上报 |
3.4 网关提供多种无线授时服务的设计 |
3.4.1 网关的本地时钟 |
3.4.2 网关的多种无线授时机制 |
3.4.3 网关对用时终端的接入管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的实现 |
4.1 软终端通信模块的实现 |
4.1.1 srsLTE的配置运行 |
4.1.2 网关接入LTE与平台通信 |
4.2 时间同步模块的实现 |
4.2.1 网关接入电信网NTP用时 |
4.2.2 网关接入电信网PTP用时 |
4.3 监测上报模块的实现 |
4.4 本地时钟模块的实现 |
4.5 多种无线授时机制的实现 |
4.5.1 基于WiFi的授时机制 |
4.5.2 基于蓝牙的授时机制 |
4.5.3 基于ZigBee的授时机制 |
4.6 终端接入管理模块的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和演示 |
5.1 系统环境 |
5.2 网关接入电信网精确用时的测试结果 |
5.3 网关的多种授时应用演示 |
5.3.1 Android用时APP |
5.3.2 智能提醒药盒 |
5.3.3 蓝牙和ZigBee用时终端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主体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IP化航空电信网的研究与发展分析 |
2.1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IP化航空电信网建设的迫切需求 |
2.1.1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趋势分析 |
2.1.2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高度及速度指标需求 |
2.1.3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所需支持的服务及相关指标 |
2.1.4 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对航空电信网技术发展的需求 |
2.2 IP化航空电信网技术与相关国际规范的发展概述 |
2.2.1 新航行系统的发展及ATN/IPS的引入 |
2.2.2 ATN/IPS航空电信网技术体制介绍 |
2.2.3 当前航空电信网向ATN/IPS体制演进存在的问题分析 |
2.3 基于TD-LTE网络构建IP航空电信网的可行性分析 |
2.3.1 TD-LTE移动通信系统架构 |
2.3.2 TD-LTE技术应用于航空电信网面临的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2.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研究 |
3.1 IP航空电信网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3.1.1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设计前提 |
3.1.2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平面划分 |
3.1.3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纵向划分 |
3.2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层次化体系结构设计 |
3.2.1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专用网络结构 |
3.2.2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叠加网络结构 |
3.2.3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目标网络结构 |
3.2.4 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方案比较分析 |
3.3 基于TD-LTE的IP航空电信网的目标网络实体设计 |
3.3.1 基于TD-LTE规范的低空空管服务网络设计 |
3.3.2 基于TD-LTE规范的低空飞行器机载终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IP航空电信网低空环境适应性优化技术研究 |
4.1 IP航空电信网低空飞行环境适应性分析 |
4.1.1 高速移动情况造成的多普勒频移问题 |
4.1.2 低空场景下多普勒频移模型描述 |
4.2 IP航空电信网低空环境多普勒频移适应性优化技术研究 |
4.2.1 低空环境下基站侧频偏估计 |
4.2.2 低空环境下基站侧频偏补偿 |
4.3 IP航空电信网低空环境适应性优化方案性能仿真 |
4.3.1 仿真条件设置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4.3.3 频偏跟踪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5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IP航空电信网低空覆盖组网优化技术研究 |
5.1 低空环境下IP航空电信网组网覆盖分析 |
5.1.1 低空飞行造成的信道传播衰落问题 |
5.1.2 低空覆盖组网规划需要考虑的问题 |
5.2 低空环境下无线信道传播模型校准技术研究 |
5.2.1 大尺度衰落模型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5.2.2 典型大尺度衰落模型适应性分析 |
5.2.3 大尺度衰落模型仿真分析与结果 |
5.3 低空覆盖组网频段选择与组网规划研究 |
5.3.1 地空站和地面站同频组网规划分析 |
5.3.2 地空站和地面站异频组网规划分析 |
5.3.3 地空站单站覆盖分析 |
5.3.4 地空站多站组网覆盖分析 |
5.3.5 低空异频组网覆盖性能分析 |
5.4 低空覆盖同频、异频组网规划建议 |
5.4.1 低空覆盖同频、异频组网建议 |
5.4.2 基于超级小区的站间距设置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5.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IP航空电信网技术验证与测试分析 |
6.1 实验室验证与结果分析 |
6.1.1 低空飞行实验室测试环境设置 |
6.1.2 低空飞行实验室测试的信息流程 |
6.1.3 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
6.2 试飞验证与结果分析 |
6.2.1 试飞实验环境设置 |
6.2.2 覆盖和吞吐量性能分析 |
6.2.3 大尺度衰落模型的实测校准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及主要创新点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
(3)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4)云化RTC网络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能力开放服务 |
2.1.1 RESTful设计风格 |
2.1.2 能力开放服务技术 |
2.2 会话描述协议 |
2.2.1 SIP协议的会话构成 |
2.2.2 SIP协议的消息格式 |
2.3 RTC实时通信技术 |
2.4 小结 |
第3章 云化RTC网络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需求分析 |
3.1 云化RTC网络服务能力平台 |
3.2 电信服务能力整合需求分析 |
3.2.1 电信服务能力整合场景 |
3.2.2 电信服务能力整合用例分析 |
3.2.3 电信资源控制需求 |
3.2.4 电信能力控制需求 |
3.2.5 电信服务能力整合需求分解 |
3.3 电信服务能力开放需求分析 |
3.3.1 电信服务能力开放场景 |
3.3.2 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用例分析 |
3.3.3 应用管理需求 |
3.3.4 能力开放需求 |
3.3.5 电信服务能力开放需求分解 |
3.4 小结 |
第4章 云化RTC网络电信能力开放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设计总体说明 |
4.1.1 系统定位与交互关系 |
4.1.2 系统服务功能结构 |
4.2 核心功能设计 |
4.3 服务交互流程设计 |
4.3.1 电信资源申请流程 |
4.3.2 其他能力申请流程 |
4.3.3 号码绑定属性修改流程 |
4.3.4 取消电信资源绑定流程 |
4.3.5 电信服务能力使用流程 |
4.4 接口设计与定义 |
4.4.1 RESTful风格的接口设计 |
4.4.2 服务接口定义 |
4.5 相关数据结构设计描述 |
4.6 小结 |
第5章 云化RTC网络电信能力开放系统实现 |
5.1 系统实现类图说明 |
5.1.1 能力开放服务模块类图 |
5.1.2 电信能力服务模块类图 |
5.2 核心功能实现流程 |
5.2.1 电信资源申请处理流程 |
5.2.2 解除号码绑定处理流程 |
5.2.3 呼叫源判定流程 |
5.2.4 呼入呼叫INVITE消息处理流程 |
5.2.5 呼入呼叫后继请求处理流程 |
5.2.6 呼出呼叫INVITE消息处理流程 |
5.2.7 呼出呼叫后继请求处理流程 |
5.3 小结 |
第6章 云化RTC网络电信能力开放系统测试 |
6.1 系统搭建与服务部署 |
6.1.1 硬件环境 |
6.1.2 软件环境 |
6.1.3 测试环境部署 |
6.2 基础功能测试 |
6.2.1 能力集查询功能测试 |
6.2.2 电信资源申请功能测试 |
6.2.3 电信资源解绑功能测试 |
6.2.4 电信服务签约属性修改功能测试 |
6.2.5 电信能力控制服务功能测试 |
6.2.6 测试结果总结 |
6.3 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航空电信网简介 |
1.1.2 低空管理改革与低空开放 |
1.1.3 低空开放对航空电信网技术的挑战 |
1.2 论文目标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二章 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相关技术 |
2.1 LTE技术简介 |
2.2 VoIP技术简介 |
2.2.1 SIP协议简介 |
2.2.2 SIP协议分析 |
2.2.3 媒体服务器标记语言MSML |
2.3 Uniframe平台简介 |
2.3.1 Uniframe平台架构 |
2.3.2 Uniframe开发接口 |
2.3.3 Uniframe消息处理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需求与关键技术分析 |
3.1 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提供方式 |
3.2 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功能需求分析 |
3.2.1 扇区管理需求 |
3.2.2 语音控制需求 |
3.3 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模型 |
3.3.1 控制模型 |
3.3.2 控制视图操作方式 |
3.3.3 媒体视图的操作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总体设计 |
4.1 控制服务器功能设计 |
4.1.1 总体软件架构图 |
4.1.2 管制终端管理模块 |
4.1.3 机载终端管理模块 |
4.1.4 管制扇区管理模块 |
4.2 控制服务器接口设计 |
4.2.1 外部接口定义 |
4.2.2 内部接口定义 |
4.3 控制服务器流程设计 |
4.3.1 管制集群的建立与删除 |
4.3.2 机载终端加入管制集群与离开管制扇区 |
4.3.3 管制集群空地通话、地空通话控制过程 |
4.3.4 机载终端在不同管制员之间的移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机载终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1.1 机载终端管理task类图 |
5.1.2 飞机加入集群流程图 |
5.1.3 飞机加入集群流程图 |
5.2 管制终端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2.1 管制终端管理task类图 |
5.2.2 管制集群创建流程图 |
5.2.3 管制集群删除流程图 |
5.3 管制扇区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
5.3.1 管制扇区管理task类图 |
5.3.2 管制扇区凹凸性计算流程图 |
5.3.3 管制扇区管理流程图 |
5.3.4 管制扇区数据服务流程图 |
5.4 控制服务器数据库表单设计 |
5.4.1 扇区顶点表 |
5.4.2 管制终端表 |
5.4.3 管制终端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 |
6.1 测试环境部署 |
6.2 功能测试 |
6.2.1 管制终端创建集群功能测试 |
6.2.2 管制终端加入集群功能测试 |
6.2.3 管制终端退出集群功能测试 |
6.2.4 管制终端删除集群功能测试 |
6.2.5 集群成员转交功能测试 |
6.2.6 监控模式下语音通话测试 |
6.2.7 指挥模式下语音通话测试 |
6.2.8 语音模式切换功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论文架构 |
第二章 IP化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相关技术研究 |
2.1 航空电信网与低空开放服务需求 |
2.1.1 航空电信网的发展历程 |
2.1.2 低空环境下对航空电信网服务的需求 |
2.2 ATN/IPS航空电信网的移动性管理技术 |
2.2.1 ATN/IPS航空电信网结构 |
2.2.2 ATN/IPS航空电信网的移动性管理方法 |
2.2.3 ATN/IPS移动性管理技术面临的问题 |
2.3 LTE技术与低空场景下航空电信网网络架构 |
2.3.1 LTE移动通信网络架构与业务场景模式 |
2.3.2 低空场景下航空电信网网络架构 |
2.3.3 LTE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整体架构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案设计 |
3.1 低空场景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面临的问题 |
3.2 基于LTE宽带数据链的低空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架构 |
3.3 低空场景下跨空管域通信链路切换流程 |
3.3.1 注册流程 |
3.3.2 切换流程 |
3.3.3 去附着流程 |
3.4 低空场景下管制关系移交处理过程 |
3.4.1 地面发起的管制移交 |
3.4.2 空中发起的管制移交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案仿真系统设计实现 |
4.1 仿真工具介绍 |
4.1.1 NS2网络仿真软件介绍 |
4.1.2 基于NS2软件的仿真流程 |
4.2 移动性管理的仿真目标 |
4.3 移动性管理仿真总体模型需求 |
4.4 移动性管理方案的仿真建模 |
4.4.1 机载终端建模 |
4.4.2 TA-Router建模 |
4.4.3 边界网关E-GW建模 |
4.4.4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建模 |
4.4.5 飞机信息管理服务器AMS建模 |
4.4.6 空地应用服务器建模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案仿真结果与分析 |
5.1 本方案仿真场景设计 |
5.2 对比仿真方案设计 |
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生阶段从事的工作 |
6.3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与研究相关的几个问题及说明 |
(一) 三网的界定 |
(二) 本文三网融合主体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 三网融合的相关研究 |
(二) 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
(三)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相关研究 |
四、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体系 |
一、 三网融合发展对政府责任的需求 |
(一) 法律方面的需求 |
(二) 社会秩序方面的需求 |
(三) 行政管理方面的需求 |
(四) 经济方面的需求 |
(五) 技术方面的需求 |
二、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构成 |
(一) 法律责任 |
(二) 社会责任 |
(三) 行政责任 |
(四) 经济责任 |
(五) 技术责任 |
三、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分析框架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的主体分析框架 |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体系特征分析 |
第三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三网的发展历程 |
(一) 电信业的发展 |
(二) 广电业的发展 |
(三) 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 PEST 分析 |
(一) 政治环境分析(P) |
(二) 经济环境分析(E) |
(三) 社会环境分析(S) |
(四) 技术环境分析(T) |
三、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
(一) 三网融合的发展阶段 |
(二)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
(三) 我国三网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四、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现状 |
(二) 三网融合中政府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法律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法律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法律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法律环境缺失 |
(二) 权力分散、多头管理 |
(三) 现行法律缺乏预见性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法律责任的特点 |
(一) 政府法律责任先行 |
(二) 监管机构融合 |
(三) 产业立法呈现“竞争法化”趋势 |
(四) 法律体系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法律责任的对策 |
(一) 制定统一的三网融合法律 |
(二) 动态修订反垄断法 |
(三) 加强法律执行能力建设 |
(四) 改革争议解决程序 |
第五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社会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社会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普遍服务的统一性缺失 |
(二) 普遍服务的履行缺位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特点 |
(一) 突出普遍服务,重视社会责任 |
(二) 改革管制模式,释放政策动力 |
(三) 培育多元主体,提升竞争活力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社会责任的对策 |
(一) 确定普遍服务的法律内容 |
(二)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
(三) 建立用户参与机制 |
(四) 推动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 |
第六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的政府行政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行政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行政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监管机构分散 |
(二) 监管体制不完善 |
(三) 监管过度与缺位并存 |
(四) 政府行政能力不足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行政责任的特点 |
(一) 监管机制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
(二) 管制政策适应融合发展环境 |
(三) 承载与内容管制分离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行政责任的对策 |
(一) 重组监管机构 |
(二) 调整监管体制 |
(三) 优化监管机构权责 |
第七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经济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经济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经济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现状及问题 |
(一) 产权结构不合理 |
(二) 产业基础十分薄弱 |
(三) 进入规制不健全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经济责任的特点 |
(一) 产业政策目标明确 |
(二) 融合规制主体专门化 |
(三) 规制发展呈现阶段性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经济责任的对策 |
(一) 设立三网融合规制主体 |
(二) 推动基础建设 |
(三) 规范市场秩序 |
(四) 促进形成多元竞争主体 |
(五) 提供财政扶持 |
第八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分析 |
一、 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内涵 |
(一) 政府技术责任的基本内容 |
(二) 政府技术责任的作用机制 |
二、 我国三网融合中政府技术责任履行现状及问题 |
(一) 物理联网尚未完成 |
(二) 网络与技术中立原则尚未建立 |
(三) 相关技术基础薄弱 |
三、 国外三网融合中政府履行技术责任的特点 |
(一) 网络中立和技术中立 |
(二) 互联互通规制 |
四、 完善我国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技术责任的对策 |
(一) 确定演进路线及国家技术标准 |
(二) 建立技术监管体系 |
(三) 建立行政监管体系 |
第九章 三网融合发展中政府责任的案例分析——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
一、 中国电信业监管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组织架构 |
(二) 监管目标 |
(三) 电信监管职能配置 |
二、 三网融合中电信业的政府责任现状 |
(一) 我国电信监管能力存在的问题 |
(二) 电信监管的创制能力不足 |
(三) 电信监管的实施能力不足 |
(四) 电信监管的保障能力不足 |
三、 三网融合中的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构建 |
(一) 法律责任 |
(二) 社会责任 |
(三) 行政责任 |
(四) 经济责任 |
(五) 技术责任 |
四、 关于完善我国电信业政府责任体系的建议 |
(一) 法律责任: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二) 行政责任: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
(三) 社会责任:确定普遍服务内容和机制 |
(四) 经济责任:引导面向三网融合的发展 |
(五) 技术责任:注重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
结论 |
一、 研究得出的结论 |
二、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三、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与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互联互通的定义 |
1.2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意义 |
1.3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的原则 |
1.4 云南省互联互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1.5 论文内容的主要安排 |
第二章 建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必要性及相关支持 |
2.1 建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必要性 |
2.2 建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政策支持 |
2.3 建设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技术支持 |
2.3.1 网网间通信质量主要技术指标 |
2.3.2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三章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3.1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需满足的主要功能 |
3.2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层次结构 |
3.3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配置管理功能 |
3.3.2 CDR 的生成和统计功能 |
3.3.3 MTP 统计功能 |
3.3.4 话音业务的统计分析功能(基于 ISUP/TUP) |
3.3.5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对外互联接口 |
3.3.6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安全性要求 |
3.3.7 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自身维护管理功能 |
第四章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建设方案 |
4.1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组成部分 |
4.2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 |
4.2.1 云南省网间互联现状 |
4.2.2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硬件结构 |
4.2.3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设备组成 |
4.2.4 辅助测试系统概述 |
4.2.5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 |
4.3 数据采集参考点及相关指标的监测 |
4.4 信令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方案 |
4.5 网间信令链路的监测接入 |
4.6 信令链路的时隙交叉和收敛 |
第五章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的应用 |
5.1 在电信网间通信质量分析方面的应用 |
5.2 号码资源使用情况检查 |
5.3 利用定点拨测诊断发话拦截 |
5.4 规范主叫号码传送方面的应用 |
第六章 总结 |
6.1 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运行情况 |
6.2 系统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网间互联问题研究综述 |
1.2.1 电话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2 互联网网间互联研究综述 |
1.2.3 网间互联管制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榧架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管制制度研究相关理论及分析工具 |
2.1 选择制度研究视角 |
2.1.1 制度和制度安排 |
2.1.2 制度的功能 |
2.2 相关理论及分析框架 |
2.3 SSP范式 |
2.4 管制的理论依据 |
2.4.1 管制及其目的 |
2.4.2 管制的边界 |
2.5 与管制绩效相关的两类管制理论观点 |
2.5.1 正面观点 |
2.5.2 负面观点 |
2.5.3 管制经济理论的两个扩展模型 |
2.6 对管制边界和管制的重新认识 |
第三章 网间互联制度的技术约束 |
3.1 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NGN |
3.1.1 关于NGN |
3.1.2 NGN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 |
3.1.3 NGN的关键技术 |
3.1.4 NGN的演进路径 |
3.2 技术约束与网间互联 |
3.2.1 技术比较 |
3.2.2 传统PSTN的网间互联 |
3.2.3 INTERNET网间互联 |
3.2.4 NGN的网间互联 |
3.3 NGN对互联制度带来到的挑战 |
3.3.1 市场结构和管制制度框架 |
3.3.2 分组交换对收费模式的影响 |
3.3.3 网业分离、分层互联 |
3.3.4 业务质量保证(QoS) |
3.3.5 成本结构和成本原则 |
第四章 通信网间互联市场有效性及管制需求 |
4.1 网间互联(Interconnection)与接入(Access) |
4.1.1 网间互连(Interconnection)和互通(Inter-working) |
4.1.2 接入(Access) |
4.2 传统电话网的网间互联模式 |
4.2.1 根据地理范围划分的三种互联模式 |
4.2.2 根据接入需求划分的互联模式 |
4.2.3 根据互联双方关系和结算模式划分的互联模式 |
4.3 传统电话网间互联管制需求分析 |
4.3.1 终接垄断 |
4.3.2 非合作定价和合谋定价 |
4.3.3 政策含义 |
4.4 互联网IP互联模式 |
4.4.1 互联网互联模式发展简要回顾 |
4.4.2 互联网网间互联模型 |
4.4.3 Internet-电信网的互联:本地环路的接入 |
4.4.4 互联网互联市场的有效性和管制需求 |
第五章 NGN网间互联及管制实践压力 |
5.1 国际全IP网络互联的新模式 |
5.1.1 GSMA的IPX互联模式 |
5.1.2 i3论坛的互联模式 |
5.2 国内层面的NGN互联 |
5.2.1 NGN互联的关键问题 |
5.2.2 当前的互联模式及发展趋势 |
5.3 管制实践面临的压力 |
第六章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框架 |
6.1 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的一般框架 |
6.1.1 区域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1.2 国家层面的互联管制框架 |
6.2 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模式选择 |
6.2.1 事前管制模式 |
6.2.2 事后管制模式 |
6.2.3 混合管制模式 |
6.3 管制机构在互联互通中的作用 |
6.3.1 制定指导规则,作为互联双方谈判的基础 |
6.3.2 制定默认网间互联安排 |
6.3.3 对未能达成一致的谈判进行协调 |
6.3.4 提供完成网间互联的激励 |
6.4 电信网间互联的基本框架 |
6.5 NGN时代互联管制制度演进需要关注的问题 |
6.5.1 过早管制介入可能带来风险 |
6.5.2 增加套利的风险 |
6.5.3 是否需要继续保障任意(any-to-any)互联 |
6.5.4 管制的确定性 |
6.5.5 NGN互联管制制度调整政策建议 |
第七章 NGN互联管制经验分析 |
7.1 美国的经验 |
7.1.1 美国NGN的发展 |
7.1.2 美国IP网间互联管制 |
7.1.3 美国互联支付方式的改革 |
7.1.4 美国互联管制经验的总结 |
7.2 欧洲经验 |
7.3 英国的经验 |
7.3.1 英国的21世纪网络(21CN) |
7.3.2 英国下一代网络的互联管制措施 |
7.3.3 英国的互联支付方式 |
7.3.4 英国NGN互联管制的经验总结 |
7.4 德国关注的NGN互联问题 |
7.5 英美两国互联管制经验对比分析 |
第八章 NGN时代的网间互联管制 |
8.1 轻手管制还是严格管制 |
8.1.1 一个轻手管制模型 |
8.1.2 离网成本定价(Off-net-pricing)原则 |
8.2 有效的互群管制制度 |
8.2.1 有效的互联管制制度 |
8.2.2 对我国互联管制制度评价 |
8.3 构建一个建立有效管制制度的机制 |
8.3.1 简化并明确互联管制目的 |
8.3.2 建立有效识别管制需求的方法 |
8.3.3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定期回顾制度 |
8.3.4 建立互联管制制度评价机制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社区的融合网络业务体系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论文项目背景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电信网业务体系相关综述 |
2.1 网络结构 |
2.1.1 TISPAN网络体系 |
2.1.2 IMS架构 |
2.1.3 MBMS结构 |
2.1.4 SOC结构的影响 |
2.1.5 网格与P2P |
2.1.6 普适计算及云计算 |
2.2 业务模式 |
2.2.1 IMS核心网典型的应用模型 |
2.2.2 基于OMA的应用模型 |
2.3 用户体验 |
2.3.1 QoE的提出 |
2.3.2 QoE衡量 |
2.3.3 QoE与电信网 |
2.4 Internet及Web2.0的冲击 |
2.4.1 Web2.0的冲击 |
2.4.2 Web2.0与轻型业务 |
2.4.3 SNS的冲击 |
2.4.4 社会网络分析算法 |
2.4.5 社会网络与电信网的关系 |
2.5 相关经济学概念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社区消息传递的方法 |
3.1 问题提出 |
3.2 方案分析 |
3.3 模型分析 |
3.4 过程分析及算法 |
3.4.1 基于传播树的消息传递方法 |
3.4.2 数学分析、验证 |
3.4.3 实验验证 |
3.5 传播树今后改进思路及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口碑模型的动态社区组织方法 |
4.1 问题提出 |
4.2 基于口碑模型动态社区创建的方法 |
4.2.1 模型原理 |
4.2.2 相关定义 |
4.2.3 详细模型 |
4.2.4 门限值取值方法设计 |
4.2.5 初始节点确定方法 |
4.2.6 实验部分 |
4.3 基于粒子滤波的社区动态监督方法 |
4.3.1 现有方案分析暨问题来源 |
4.3.2 监督评估方法原理及数学分析 |
4.3.3 具体算法过程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社区的业务触发方法 |
5.1 问题背景及分析 |
5.1.1 业务相关发展 |
5.1.2 问题提出 |
5.2 模型分析 |
5.2.1 体系模型 |
5.2.2 模块分析 |
5.3 基于博弈论的业务交互机制 |
5.3.1 博弈论与当前系统 |
5.3.2 基于博弈论的交互模型 |
5.4 基于博弈论触发的实现机制 |
5.4.1 博弈论触发的接口实现 |
5.4.2 IMS结构中典型的对应原则 |
5.5 基于博弈论触发实例分析 |
5.5.1 实例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以人为中心的电信业务方法研究 |
6.0 设计的反思 |
6.1 问题提出 |
6.2 以HCI思想的体系结构探索 |
6.2.1 经典的交互模型与电信业务交互映射 |
6.2.2 认知模型与业务流程的关系 |
6.3 以人为中心电信业务实践方法 |
6.3.1 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的关系 |
6.3.2 遵循认知模型的业务与开发方法探索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电信网网络管理的发展需求与实现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信网的精确授时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 陈重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2]IP航空电信网层次化体系结构与网络优化技术研究[D]. 周琦.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3]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4]云化RTC网络电信服务能力开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虹. 北京邮电大学, 2016(04)
- [5]基于LTE的低空空地通信控制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D]. 王福强.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6]基于LTE的宽带数据链环境下航空电信网移动性管理方法研究与设计[D]. 陈广晓.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7]我国三网融合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 张爽. 吉林大学, 2013(08)
- [8]云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与设计的研究[D]. 宋蓓.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9]通信网间互联管制制度研究[D]. 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1)
- [10]基于社区的融合网络业务体系及方法研究[D]. 林荣恒.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