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身结构联接新工艺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萌健[1](2021)在《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文中指出轮内驱动电动汽车(In-wheel drive electric vehicle,IWD-EV)直接将动力总成安装于轮内或轮边空间。其在车辆动力学表现及经济性、安全性、多模式行驶功能、模块化生产维修、个性化销售等各个方面都独具优势。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潮流下,与智能控制系统相结合,该类车辆可作为高效节能、灵活机动、稳定安全的未来智慧城市车辆的理想载体。然而,面对丰富功能与基础性能提出的多重需求,IWD-EV底盘系统设计要素中存在诸多矛盾,底盘系统构型亟待优化更新。本文针对IWD-EV底盘系统构型综合问题,进行面向车辆机动性、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研究。1.IWD-EV的高机动性需求要求其具备横向行驶、原地转向等多种转向模式,即要求每个车轮都应具有至少90°的车轮转向角;同时,操纵稳定性需求又要求车辆悬架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几何运动学特性。然而,车轮大转向角与良好的悬架几何运动学特性之间存在矛盾,使常规悬架系统构型难以兼顾车辆的高机动性与操纵稳定性双重需求。本文在分析IWD-EV悬架转向系统设计要素后,给出一种异型多杆悬架系统构型与一种双主销差动独立转向系统构型,并对二者进行集成设计;通过对整车风格定义、悬架转向几何运动学设计、零部件结构设计等一系列迭代设计过程,获得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方案。通过运动干涉检查,验证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方案能够满足高机动性需求;建立装备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的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测试并验证系统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需求。2.IWD-EV过大的簧下质量恶化了其乘坐舒适性。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 embedded in-wheel powertrain,IWP-DVA)能够以较小的轻量化代价弥补半主动悬架难以抑制二阶共振的理论局限,使车辆平顺性表现得到改善。这种构型方案的基本思想是将轮内驱动电机等部件进行悬置,充当附于簧下质量即转向节的动力吸振系统质量块。本文首先对外啮合齿轮-滑块-摇臂(External gear-slider-rocker,E-GSR)机构的运动耦合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对称布置的E-GSR机构与差速器机构,提出二自由度解耦减速机构原理。应用这一新机构,设计新型IWP-DVA系统构型。针对装备新型IWP-DVA的1/4车辆系统的动力学建模问题,应用基于旋量理论和拉格朗日方法的改进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设计DVA系统弹簧/减振器参数,并考查新型IWP-DVA系统对车辆平顺性的改善情况。3.电池箱作为电动汽车推进系统储能装置,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质量,从而能够扩充电量储存与放电能力,满足车辆续航里程与功率需求。进一步地,IWD-EV驱动形式的改变使得其车身内固定安装的设备比例增加。电池箱等固定设备占据着一定的整车横摆转动惯量,而过大的转动惯量将对车辆横摆响应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给出一种横摆悬置电池箱(Yaw-direction oscillatable batterypack,YOB)底盘系统构型设想,并论证其能够在满足续航里程和空间布置要求前提下,等效降低整车横摆转动惯量,提高车辆的横摆响应。为分析该新型底盘构型的有效性,推导了车辆线性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建立起ADAMS/Car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测试进行系统参数设计并评估车辆侧向动力学响应,对比分析常规底盘构型,从而验证新型底盘在操稳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4.上述工作中所形成的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与新型IWP-DVA系统能够组成新型轮边集成底盘系统,又可进一步与YOB底盘系统整合,形成全新的IWD-EV底盘系统构型。本文针对这一全新的IWD-EV底盘构型建立起ADAMS/Car整车动力学模型,继而进行多项操纵稳定性与平顺性的仿真测试,验证本文给出的新型底盘子系统构型原理以及设计参数的有效性。
邹丽[2](2021)在《某轻量化电动客车骨架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摒弃了传统全钢薄壁杆件焊接方式,轻量化客车车身骨架使用了轻质材料铝合金和高强度钢通过薄壁杆件连接而成,减轻了客车车身骨架重量,实现了节约能耗,降低排放的目的。但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同时使用对传统的焊接接头的结构性能有所下降。为了保证客车车身达到轻量化的效果的同时并能改善轻量化车身骨架的强度、刚度以及疲劳等性能,本文从客车车身骨架连接接头入手,对车身骨架中典型的T-型连接接头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接头局部性能。首先,对客车车身骨架中T-型螺栓连接的侧围和底部过渡的接头部分重新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考虑到螺栓排布方式对接头结构性能的影响,选取螺栓型号,螺栓数量和螺栓分布的间距三个参数进行组合,组合后形成4个对照组选取14个可行的实验组完成了螺栓连接接头的非线性准静态分析。然后,引入螺栓直径、螺栓中心间距、连接件厚度、连接件肋板面积、连接件铝材厚度5个设计变量进行优化设计。选取节点的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作为输出响应。利用25组正交试验数据,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以使节点最大变形和最大应力尽可能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采用自适应模拟退火(ASA)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能很好地处理混合设计变量。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螺栓连接设计方案使最大应力降低了71.81%,而最大变形的变化幅度较小。最后,考虑T-型螺栓连接接头同时涉及异质材料和同质材料的连接,对连接件和各被连接件的厚度匹配进行分析,并选取5个厚度变量为设计变量,以疲劳循环次数和结构最大变形量为目标进行稳健性优化。优化后结合客车车身侧围局部结构对优化后的T-型螺栓连接接头验证分析。优化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误差在10%以内。因此,本文采用的电动客车钢铝车身框架T-型螺栓连接接头优化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并能够应用于车身骨架中。
徐坤鹏[3](2020)在《应用逆子结构法检测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关键指标与技术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械装配质量直接影响机电产品的整体质量,其检测是复杂机电产品制造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机械制造正朝着轻量、高速、高效、高精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装配质量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立一套功能全面且操作简便的检测指标与规范方法,是机械装配质量检测领域的重要问题。目前,常规的机械装配质量检测主要集中在诸如公差与尺寸协调性等的“静态质量”指标,尚缺乏装配“动态质量”的关注和研究,这不利于产品整体的动态质量(振动、噪声和稳定性等)的控制与保证。论文以机械结构动力学为基础,将逆子结构动态分析方法(简称“逆子结构法”)应用于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目的是利用逆子结构法的特点与优势,对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予以完善。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逆子结构法的基本原理在系统阐述子结构动态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之后,全面梳理机械装配耦合系统的逆子结构动态分析理论,包括确定装配耦合动刚度的两种技术方法—直接(Direct)逆子结构法和五类间接(Indirect)逆子结构法(分别简称为“直接法”和“间接法”)。最后,明确“装配耦合动刚度”和“装配动态质量矩阵”这两个关键指标,用以有效地评价装配耦合界面动态特性对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影响,为后续开展理论与实验研究奠定基础。2、逆子结构法应用于非理想装配联结界面的实验研究以第二章的理论方法为基础,设计加工常见的非理想联结界面中“线形”与“面形”联结机械装配的二级子结构实验模型(共四类),采用激振测试四类实验模型的联结界面装配耦合联结前后的频率响应函数(FRF);采用第一类间接法和第二类间接法对装配耦合动刚度进行了辨别,实验验证了它们在装配耦合动刚度辨别中的应用可行性,为其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最后,通过误差分析确定在论文设计的“线形”与“面形”联结机械装配实验模型中的最佳等效离散化点数,为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的测点选择提供指导。3、探索破坏性模态耦合成因采用有限元法(FEA)对“线形”与“面形”联结机械装配的二级子结构实验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两个关键模态参数—模态频率和振型并予以分析,据此探寻机械装配过程中破坏性模态耦合易发生的频率范围及离散化测点选择应避开的结构区域,为分析装配耦合动刚度的逆子结构辨识存在的低精度问题提供分析依据。4、建立整套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规范性技术方法及其配套软件基于前述各部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结果,建立并开发一套基于逆子结构法的机电产品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的规范性技术方法及其配套软件,为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技术的工程应用实用化提供支持,为完善现有机械装配质量检测的技术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王庆杰[4](2020)在《新元矿大直径长钻孔本煤层瓦斯预抽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阳泉矿区属于典型的高瓦斯、低透气性、碎软煤层发育的矿区,瓦斯灾害严重、治理难度较大。采用常规的方法对瓦斯进行抽采十分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钻孔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塌孔现象,成孔困难,缺乏相应的钻探技术;二是碎软煤层由于透气性较低,瓦斯抽采十分困难,缺乏相应有效的增透技术。本文以新元矿9108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碎软低透突出煤层大直径顺层长钻孔施工工艺。引入的EH260型液压轨道式钻机采用连履带式自移装置实现钻机设备自行移动,采用钻杆液压夹紧装置提高了钻杆接换准确性,减少了钻杆接换时间,系列稳定器避免钻具严重偏斜,系列创新结构和技术实施使钻机钻进煤层效率提高100%,完成孔径127mm、长度260m的顺煤层定向长钻孔,实现了240m长工作面递进保护区域瓦斯瓦斯治理技术,起到掩护被保护区段煤巷掘进和顺层抽采(卸压)瓦斯的目的。与原瓦斯治理措施相比,实施的单翼顺层区段预抽钻孔有效减少了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和提高了钻孔预抽率,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工作面递进掩护掘进最快由原来110m/月提高到270m/月,平均由原来90m/月提高到160m/月。掘进期间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效检均没超标,达到了碎软低透突出煤层顺层长钻孔递进掩护快速掘进的效果。
杜成龙[5](2020)在《基于轨道车辆充电机箱结构轻量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列车运行速度不断地提升,轻量化已成为轨道车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Optistruct结构优化平台对轨道车辆充电机箱结构进行形貌和拓扑优化设计。通过分析充电机箱原有结构的强度、模态焊缝疲劳利用系数和各材料的利用率,得出机箱结构的薄弱部位,然后对其相应的部位进行结构优化。本文的主要内容:(1)根据充电机箱三维模型对结构进行简化处理,选择合适的网格单元类型对箱体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采用质量单元对箱体内的电气元件质量进行了模拟。确定了箱体的约束条件,建立了箱体的有限元模型。(2)对机箱结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根据铁路车辆车体结构标准的要求对机箱结构进行了5种主要工况的分析,依据标准对机箱动静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所有工况下机箱结构的强度、模态、各种材料的利用系数和焊缝疲劳强度都满足列车运行标准的要求。(3)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箱体结构的薄弱部位,制定优化设计流程,然后建立单目标多工况拓扑优化数学模型,运用Optistruct优化软件对机箱吊脚处加强板、机箱蒙皮和电气件安装板进行了拓扑优化,同时采用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对优化后有限元网格模型的棋盘格效进行了处理,实现了对吊脚处加强板、电器件安装板和机箱蒙皮的结构优化。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机箱结构的性能参数,验证优化的合理性。最终优化后机箱蒙皮的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56.18%,优化后机箱结构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材料的利用率更高,达到了机箱轻量化的目的。本文对结构拓扑优化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利用改进后的渐进优化方法对机箱的结构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本文对轨道车辆充电机箱结构优化设计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工程意义。
段勖超[6](2019)在《汽车悬架上的扭杆弹簧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扭杆弹簧在汽车悬架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扭杆弹簧具备结构简单、质量较小且无需润滑等优点。目前,扭杆弹簧随着制作工艺和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最大工作应力。扭杆弹簧拥有较大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也很有效。扭杆弹簧受到冲击时所表现出韧性很强大,同时具备良好的热处理性能。本文将对汽车悬架上的扭杆弹簧进行分析并且深入探讨其在汽车中的具体应用。
李有智[7](2019)在《工业机器人在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机器人在焊接、码垛、喷涂以及搬运等方面的的应用技术已经很成熟。在机械产品装配领域中工业机器人大多是起一些辅助作用或者是进行一些简单装配,如将待装配的大型零部件搬运至装配工位处由人工引导装配,或者是完成总成件这类对装配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作。但在如发动机这类复杂机械产品的装配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其主要原因是精细装配工艺对机器人的要求较高,涉及到被装配零件的结构设计、产品装配工艺以及工业机器人在复杂装配中的应用技术等方面。针对以上工业机器人在复杂机械产品装配中所涉及的问题,本文以发动机装配为特定研究对象。从发动机装配线设计过程、装配过程以及视觉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工业机器人在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试图从中提炼出一套合理可行的应用于机械产品装配的工业机器人一般方法。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发动机装配顺序规划,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发动机装配生产线设计,变位机设计,装配过程分析,装配过程动作循环时间分析以及探讨视觉角向定位技术在机械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应用等。
胡红舟[8](2019)在《基于工况模拟载荷的轿车关键件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与环保是汽车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能源、环境、资源等方面问题的加剧,这个主题显得更加突出。轻量化是汽车节能与环保的重要途径。理论和实践均表明,汽车的能耗与其重量近似成正比。轿车作为汽车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轻量化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其占有率超过汽车总量的三分之二。近些年来,汽车动力电动化和汽车驾驶智能化成为重要趋势,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也期待汽车轻量化技术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新需求的不断出现,轻量化不断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尤其国内汽车正向开发技术还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有不少轻量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入分析,以寻找更好解决办法。本论文正是为了满足这一汽车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开展了轿车轻量化领域的系统深入研究。首先,提出了面向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的轿车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的计算理论与方法,并构建了面向轿车关键件的柔性共享的工况模拟载荷计算平台;然后,重点以基于轻量化材料应用的结构创新和优化为主线,开展悬架、动力传动系统和车身关键件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结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汽车部件的正向开发流程,提出了轿车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计算方法,为保证给定可靠性条件下轿车关键件的轻量化设计和优化奠定基础。该方法采用基于等效应变的断裂失效准测、基于等效应力的塑性损伤准则和基于SN曲线与线性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逐步判别工况模拟载荷计算的有效性,既满足计算正确性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计算工作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轿车关键件的柔性共享工况模拟载荷仿真平台,为不同类型轿车关键件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中的工况模拟载荷提取提供工具。该平台具备参数化轮胎模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数据库、测试法规中的强化路面仿真模型等,并可以依据需要按不同的强化试验场建模。该平台还可以兼顾显式和隐式两种仿真方法,动态仿真建立在显式和隐式联合仿真的基础上,结合了两种动态分析的特点和优势,并对隐式分析的线性部分采用了子模型技术来压缩模型大小以减少仿真所需资源。提出了联合仿真中基于轮心位移判据的隐式计算时间步长的确定准则,既保证联合仿真的正确性又最大限度节约计算时间。联合仿真克服了整车多体动态仿真的常见假设,如刚体及线性假设,从而提高了仿真计算精度。(2)综合考虑结构变形的非线性特征对部件载荷水平的影响,建立了基于载荷循环迭代的悬架关键件的轻量化优化方法与流程,该方法建立在反映实际载荷特征的有限元模型上,并包含主要非线性影响因素如轮胎的大变形及其与路面的接触摩擦等,从而保证了计算有效性和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悬架锻压件结构轻量化参数化优化方法,其中包括结构轻量化参数化模型、轻量化设计流程与基于质量灵敏度和应力灵敏度的寻优策略等。基于该设计流程与寻优策略建立了悬架摆臂和转向节的轻量化参数优化模型和方法,并具体应用到摆臂和转向节的轻量化优化设计中,实现了显着的轻量化效果。通过与拓扑优化结果的比较,展示了该优化流程及相关方法、准则的特点和实用性。提出了基于载荷一致性及载荷循环迭代的悬架关键件可靠性分析方法,并应用到摆臂的疲劳可靠性分析中。通过采取与验证载荷一致的整车强化路面谱,克服了传统设计中设计载荷与验证载荷脱节的问题,并通过载荷循环迭代来保证结果的收敛性。(3)对动力传动链开展系统分析,提炼出了其轻量化条件下影响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提出了空心化、内压增强的传动半轴轻量化方法。该方法在等应力的条件下,通过空心化复合结构设计,并采取内压增强方式提升轴的稳定极限,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结构轻量化。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大幅减少轴的质量,部分方案可以减少3/4左右的质量,轻量化效果明显。针对动力系统强化试验流程,在动力部分的强化试验分析中,提出了基于材料性质、载荷、关键尺寸变化等因素的部件通过强化疲劳试验概率的理论及计算方法,改进了传统疲劳设计中基于平均疲劳强度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电机主轴的结构特征及疲劳失效模式,揭示了电机主轴装配误差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影响减速箱可靠性的密封问题,提出减速箱密封性能与刚度及加工精度的关联理论,并据此建立CAE分析模型,依据关键参数的变化,预测密封间隙的变化特征,为箱体的密封设计提供定量依据;分析了油封的密封性及关键参数对密封功能的影响,提炼并改善了密封件功能可靠性设计方法。与目前国际标准中建议的密封件设计方法相比,该设计方法更全面地体现了密封件的功能可靠性设计要求。(4)针对典型高强度钢车身骨架的受力特点提出了基于波纹板加强结构复合梁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并提出了波纹板不同结构特征参数的设计原则。通过仿真计算与―十字平板‖加强结构和铝合金泡沫加强结构复合梁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不同情况下不同加强结构方式的性能特点;波纹板加强结构复合梁和其他加强结构复合梁相比,在同等质量下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轻量化结构设计的优越性。通过车身常用盒形骨架梁在极限载荷下的变形模式与失效研究,对车身骨架梁以横向、扭转载荷为基础比较了用于极限载荷分析的三种方法的特点,揭示了基于弹性及理想塑性材料模型的极限载荷确定方法在精度及评估客观性上更好。以横向和扭转载荷为基础,比较了不同焊接结构疲劳分析方法及特点,揭示基于这几种方法,尤其是在复杂焊接结构下的局限性及各自特点,线性断裂力学法更适合复杂结构的分析。以纵向失稳分析为基础,揭示了基于设计公差的不同缺陷组合对盒型梁最低失稳力的影响。在同一公差下,不同缺陷组合所导致的失稳力差别可达到1/5,考虑与不考虑公差的分析结果相差约1/3。上述研究成果为在汽车正向设计中更多更好应用不同类型的高强度钢板实现轻量化设计打下了理论和方法基础。(5)开展了整车强化试验载荷仿真研究。基于柔性共享的轿车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计算平台,建立了完全基于变形体及非线性特征下的某C级仿真模型,并开展联合仿真模拟。该轻量化样车骨架为高强度钢材料,悬架关键件和四门两盖主体为铝合金材料。整车模型包含所有必要的非线性因素,如整车环境下制动工况的模拟等。基于该样车设计了悬架K&C特性静态试验和强化路面动态可靠性试验方案并开展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一套反映整车和关键件的运动和动力特征的关键参数,如整车速度、加速度、摆臂应变等。静态和动态试验数据与相应的仿真数据比较验证了整车仿真建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基于悬架部件的应变数据,通过雨流计数法与线性疲劳损伤理论,把强化路面上悬架所受的疲劳应力转化为等效疲劳应力,建立了轮胎接地点处相对于应变测量点的载荷模型,把悬架在强化试验场内所受的疲劳载荷转化为作用在轮胎接地点的等效疲劳应力,为悬架在强化路面上的疲劳分析提供有效参考载荷。
王媛文[9](2015)在《扭振激励下的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多级减振器参数设计》文中指出微型车以其体积小、操控灵活、价格低廉、实用性强、能耗小等优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微型汽车自身特点、汽车的轻量化趋势、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增长和国家有关法规日趋严格等因素,使得微型车的振动噪声问题越发被人们所重视,如前置后驱车上普遍存在的不明机理的车内轰鸣声问题,严重影响车辆的NVH性能,相关机理和控制方法亟待深入研究。本文以某前置后驱式微型车为对象,对车内轰鸣声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多级减振器设计方法做了深入研究。针对传感器工作间隙变化引起的扭振测试误差的量化计算问题,首先推导传感器工作间隙变化情况下的统一形式的电压和瞬时转速表达式。然后阐明传感器工作间隙变化引起瞬时转速测量误差的机理,并研究瞬时转速误差影响规律和特性。研究表明,通过瞬时转速表达式可定量计算出误差大小,得出了误差信号的频率特性,成功地解决了扭振实验误差定量计算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最优基准电压的调幅误差消除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综合运用实验、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对车内轰鸣声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首先,对整车进行包含传动系扭振、整车振动和车内噪声在内的整车NVH实验,综合运用传递路径和模态实验方法,分析引起车内轰鸣声的振动的激振力来源、传递路径和峰值产生原因。将时频相干分析方法,引入车内噪声研究中,用于定量评价传动系扭振和车内噪声关联程度的大小,进一步验证激振力传递路径。然后,提出通过主减速器齿轮啮合反力方式实现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到整车振动的新耦合机理。最后,通过传动系和整车耦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证明传动系扭转激励能够通过齿轮啮合反力的方式加载于整车振动系统上,且该新耦合机理是整车振动系统激振力的主要来源。针对单模态共振引起的振动问题,首先推导了单模态等效系统上安装并联和串联多级减振器时的运动方程,并求解得到主系统和减振器系统参数分离的无量纲化动力放大系数,研究了各减振器参数的大小和分布对动力放大系数的影响规律,对工程问题分析具有指导意义。然后用序列二次规划(SQP)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级减振器进行参数设计,得到包含级数的最优减振器参数。同时还用级数ι=1的优化结果与单级减振器动力放大系数解析表达式得到的最优解对比,证明了推导的正确性。计算了安装最优减振器后的系统强迫振动响应,结果表明,针对单模态的设计方法得到的多级减振器,减振效果优于单级减振器。针对具有宽频带和多目标特性的车内噪声控制问题,首先提出用加装传动系扭振减振器方法实现车内噪声控制的新思路,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思路可行。推导基于响应的任意连接点多级减振器系统的运动方程和无量纲化的动力放大系数。然后用序列二次规划(SQP)和人工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级减振器进行参数设计。同时讨论了不同设计方法得到的多级减振器的作用频带,结果表明基于响应的设计方法可用于解决宽频带振动控制问题。最后,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计算得到最优多级减振器参数,使得各目标都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上述研究,扭振测试误差的量化计算方法,为测试精度评估和标准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发现的基于主减速器齿轮啮合力的扭振和整车振动耦合机理,很好地解释了车内轰鸣声产生原因,为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多级减振器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其理论体系。基于响应的多级减振器设计方法,能够解决宽频带振动控制问题。
刘豪[10](2013)在《基于碰撞安全性的车身多学科设计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汽车产品的广泛应用和交通事故的频发,人们对其碰撞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作为各项性能条件的矛盾综合体,对于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如何很好的协调汽车碰撞安全性与其轻量化性能、NVH(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之间的制约机制,是当前较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的引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途径。本文首先利用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某SUV车型的整车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合理性验证,根据企业相关标准及国家碰撞法规的要求,对其整车及部分构件的强度、刚度、模态特性、碰撞安全性等各项评价指标进行CAE计算,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对其可提升的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并综合考虑各项性能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在保证碰撞安全性的前提下,协调控制车辆的其它各项性能并进行多学科优化。本文对以下车身构件进行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案的研究:(1)以对背门质量及一阶固有频率的灵敏度较高的几个构件的材料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获得样本数据,并用响应面法构建了背门质量及一阶固有频率的近似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对该两个近似模型进行多学科并行优化,在保证背门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显着提高了背门的一阶固有频率。(2)以TRIZ冲突解决矩阵理论为基础,对前车门防撞梁进行工艺改进及轻量化性能提升,将原防撞梁的三个构件简化为一个整体,将防撞梁由管型改进为M形截面形式。以M形截面车门防撞梁的材料参数作为设计变量,以提高车门防撞梁的轻量化性能及其在侧面碰撞中的吸能性为优化目标,建立车门防撞梁轻量化性能及吸能性的多学科近似模型,通过遗传算法最终得到最优的车门防撞梁材料方案,在其质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显着提高了车门防撞梁的碰撞吸能性,并对车门防撞梁的布置位置进行了优化,以再次提高其碰撞吸能值。(3)以发动机罩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及其在车辆正面碰撞中的吸能值为依据,选择对该三个性能影响较大构件的材料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样本数据设计,使用响应面法建立发动机罩碰撞吸能性、一阶固有频率及质量的多学科近似模型,以提高发动机罩的碰撞吸能性为优化目标,以保证NVH性能及轻量化性能为约束,通过遗传算法最终得到最优的材料方案,显着提高了发动机罩的碰撞吸能性。通过以上三个改进方案,使车辆在碰撞安全性、NVH性能、轻量化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协调了各性能之间的约束冲突机制,验证了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汽车车身改进中的可行性,并为车身构件改进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车身结构联接新工艺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身结构联接新工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IWD-EV底盘系统构型分析 |
1.2.1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 |
1.2.2 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构型 |
1.2.3 降低横摆转动惯量负面效应的底盘系统构型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设计 |
2.1 典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机构拓扑分析 |
2.2 新型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 |
2.3 静力学与设计要素分析 |
2.4 悬架转向集成系统构型综合设计 |
2.4.1 刚度定义 |
2.4.2 几何运动学设计 |
2.4.3 系统布置与结构设计 |
2.5 机动性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成动力吸振器的轮内动力总成系统构型设计 |
3.1 外啮合齿轮-滑块-摇臂运动耦合分析 |
3.2 二自由解耦减速机构与IWP-DVA系统新构型 |
3.3 基于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的多分支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改进方法 |
3.3.1 改进方法的能量法证明 |
3.3.2 改进方法的牛顿力学原理证明 |
3.4 1/4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5 参数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3.5.1 质量特性矩阵的计算 |
3.5.2 参数设计 |
3.5.3 平顺性改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横摆悬置电池箱底盘系统构型设计 |
4.1 横摆悬置电池箱底盘系统构型 |
4.2 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1 线性3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 |
4.2.2 ADAMS/Car多体动力学模型 |
4.3 参数设计与动力学分析 |
4.3.1 参数设计 |
4.3.2 操纵稳定性改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整车动力学分析 |
5.1 常规底盘构型IWD-EV实车平台及模型验证 |
5.1.1 实车平台底盘系统简介 |
5.1.2 模型验证 |
5.2 新型底盘系统整车模型 |
5.3 新型底盘性能仿真测试 |
5.3.1 操纵稳定性仿真测试 |
5.3.2 平顺性仿真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动力学分析基础 |
A.1 旋量理论与拉格朗日方法 |
A.2 Coriolis矩阵程序化计算方法 |
附录B 滑块-摇臂机构运动学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某轻量化电动客车骨架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车身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轻量化材料的使用 |
1.2.2 结构优化设计 |
1.2.3 先进工艺技术 |
1.3 基于轻量化车身连接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异质材料连接技术 |
1.3.2 车身接头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T-型螺栓连接接头有限元建模 |
2.1 T-型螺栓连接接头的理论模型 |
2.1.1 螺栓连接结构轴向受力分析 |
2.1.2 T-型螺栓连接接头分析模型 |
2.2 有限元法的基本求解过程 |
2.3 有限元详细模型建立 |
2.3.1 T-型螺栓连接接头提取 |
2.3.2 结构几何 |
2.3.3 单元类型 |
2.3.4 螺栓模拟 |
2.3.5 材料属性 |
2.3.6 载荷与约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型螺栓连接接头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T-型螺栓连接接头静强度分析 |
3.2 T-型螺栓连接接头转动刚度分析 |
3.3 疲劳分析理论与方法 |
3.3.1 材料的S-N曲线 |
3.3.2 平均应力对疲劳的影响 |
3.3.3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3.4 Opti Struct疲劳寿命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目标确定性优化求解 |
4.1 连接接头局部螺栓排布方式 |
4.2 正交试验设计 |
4.3 近似模型建立 |
4.4 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 |
4.5 多目标优化求解 |
4.4.1 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 |
4.4.2 Pareto最优解 |
4.6 优化结果验证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疲劳寿命的稳健性优化 |
5.1 不同螺栓数量下被连接件与连接件的厚度匹配 |
5.1.1 两螺栓结构部分特性分析 |
5.1.2 三螺栓结构部分特性分析 |
5.2 稳健性优化设计基础 |
5.3 T-型连接接头稳健性优化 |
5.3.1 优化设计流程 |
5.3.2 建立优化模型 |
5.3.3 近似模型及精度 |
5.3.4 优化结果 |
5.4 结合车身局部的优化前后对比 |
5.4.1 优化前后刚度、强度对比分析 |
5.4.2 优化前后疲劳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应用逆子结构法检测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关键指标与技术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机械装配逆子结构动态分析理论 |
2.1 概述 |
2.2 动态子结构分析方法 |
2.3 逆子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
2.3.1 单点耦合二级子结构模型 |
2.3.2 多点耦合二级子结构模型 |
2.4 逆子结构分析法辨识装配耦合动刚度 |
2.4.1 直接逆子结构法 |
2.4.2 间接逆子结构法 |
2.5 装配动态质量矩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逆子结构辨识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实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整体设计 |
3.2.1 振动测试分析系统 |
3.2.2 实验流程设计 |
3.3 实验材料属性测定 |
3.4 线形联结机械装配耦合联结的激振测试实验 |
3.4.1 线形联结机械装配耦合联结实验模型 |
3.4.2 实验结果 |
3.5 面形联结机械装配耦合联结的激振测试实验 |
3.5.1 面形联结机械装配耦合联结实验模型 |
3.5.2 实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实验模型的模态参数 |
4.1 概述 |
4.2 试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有限元建模时的注意事项 |
4.2.2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3 网格划分 |
4.3 试件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4.3.1 模态分析计算结果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检测方法与其配套软件 |
5.1 概述 |
5.2 机械装配动态质量检测及其动态故障诊断方法 |
5.3 机械装配动态质量逆子结构检测技术软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4)新元矿大直径长钻孔本煤层瓦斯预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形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矿井及工作面概况 |
2.1 矿井概述 |
2.2 矿井瓦斯防治现状 |
2.3 试验工作面概况 |
3 碎软煤层长钻孔装备及钻进工艺研究 |
3.1 钻探设备及主要系统 |
3.2 EH260钻机关键技术 |
3.3 钻机操作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4 长钻孔大直径区域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研究 |
4.1 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机理 |
4.2 钻孔抽放煤层瓦斯影响因素数值模拟分析 |
4.3 瓦斯抽放钻孔封孔设计 |
4.4 顺层长钻孔定向施工技术与配套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工业性试验 |
5.1 顺层长钻孔施工现场评价 |
5.2 顺层区段预抽瓦斯效果评价 |
5.3 递进掩护巷道快速掘进分析 |
6 技术经济和应用前景分析 |
6.1 技术效益分析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3 应用前景分析 |
7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轨道车辆充电机箱结构轻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结构优化设计理论 |
2.1 结构优化设计 |
2.1.1 结构优化设计模型 |
2.1.2 最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2.2 结构优化设计分类 |
2.3 结构优化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构建机箱有限元模型 |
3.1 动车组充电机箱简介 |
3.2 机箱结构材料属性 |
3.3 单元选择 |
3.4 模型简化 |
3.4.1 机箱模型简化 |
3.4.2 焊接方式模拟 |
3.4.3 附件质量模拟 |
3.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机箱结构有限元分析 |
4.1 机箱模态分析 |
4.1.1 模态理论推导分析 |
4.1.2 模态评定标准 |
4.1.3 机箱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机箱结构静强度分析 |
4.2.1 建立机箱的静强度计算工况 |
4.2.2 机箱静强度评估的方法 |
4.2.3 静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4.2.4 建立机箱的疲劳强度计算工况 |
4.2.5 机箱疲劳强度评估的方法 |
4.2.6 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充电机箱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
5.1 Optistruct结构优化设计 |
5.2 双向渐进优化方法 |
5.2.1 构建结构优化函数 |
5.2.2 单元和节点灵敏度值计算 |
5.2.3 单元筛选方法 |
5.2.4 迭代过程中稳定性处理方法 |
5.2.5 单元优化准则和收敛准则 |
5.3 拓扑优化模型建立 |
5.4 拓扑优化结果分析 |
5.5 拓扑优化结果后处理 |
5.6 新结构性能校核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成果 |
(6)汽车悬架上的扭杆弹簧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扭杆弹簧的功用特点 |
2 扭杆弹簧的结构原理 |
3 扭杆弹簧在车架上的装配 |
4 结束语 |
(7)工业机器人在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工业机器人在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应用现状 |
1.3 课题研究对象及主要工作内容 |
1.4 本论文组成 |
第2章 机械产品装配关系数学表达及判定 |
2.1 装配关系数学运算方法研究思路 |
2.2 零件特征的数学分类表示方式 |
2.3 零件间装配特征数学表示 |
2.4 两零件特征间装配关系判定及表示 |
2.5 装配体中零件总装配关系数学表示 |
2.6 活塞连杆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动机装配顺序规划 |
3.1 装配目标简介 |
3.2 典型装配顺序规划方法 |
3.3 活塞连杆组件装配顺序规划实例 |
3.4 发动机装配顺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系统设计循环时间分析方法 |
4.1 装配过程循环时间分析方法 |
4.2 装配过程中柔顺导向机构的应用 |
4.3 发动机装配线上的机器人选型 |
4.4 发动机装配系统整体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各工位装配过程及循环时间分析 |
5.1 曲轴主轴瓦装配工位 |
5.2 曲轴装配工位 |
5.3 曲轴主轴盖装配工位 |
5.4 上下侧板装配工位 |
5.5 凸轮轴同步带轮装配工位 |
5.6 其余工位 |
5.7 装配过程动作及循环时间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视觉角向定位技术在自动化装配中的应用过程 |
6.1 机器视觉及过程原理 |
6.2 基于LABVIEW的视觉角向定位 |
6.3 视觉角向定位实验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基于工况模拟载荷的轿车关键件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轿车轻量化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分析 |
1.1.1 轿车轻量化技术的背景及重要性 |
1.1.2 轿车轻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轿车结构轻量化技术的若干难点问题 |
1.2.1 材料选择与工艺创新问题 |
1.2.2 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
1.2.3 可靠性分析与保障问题 |
1.3 可靠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1.3.1 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概念 |
1.3.2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方法 |
1.3.3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及可靠性目标的确定 |
1.4 轿车结构设计与可靠性分析的CAE技术基础 |
1.4.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CAE技术 |
1.4.2 显式分析与隐式分析CAE技术 |
1.4.3 有限元单元类型与建模要点 |
1.5 研究目标定位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定位和总体目标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结构 |
第2章 面向轻量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的轿车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计算理论和方法 |
2.1 轿车运行工况载荷的不确定性及其关键件设计载荷依据 |
2.1.1 轿车运行工况载荷的不确定性 |
2.1.2 轿车关键件设计中的一般载荷依据 |
2.2 轿车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计算方法 |
2.2.1 轿车承载传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主要传力路径 |
2.2.2 基于全正向开发条件下的源载荷强度准则 |
2.2.3 强化路面道路工况载荷模拟计算方法 |
2.3 面向关键件工况模拟载荷计算的轿车整车仿真建模平台构建方法 |
2.3.1 轿车承力关键件及整车仿真建模的柔性共享平台构建原则 |
2.3.2 参数化轮胎模型构建 |
2.3.3 仿真共享参数库构建 |
2.3.4 强化路面仿真建模 |
2.4 显式与隐式联合仿真方法 |
2.4.1 整车动态仿真的总体思路 |
2.4.2 子模型隐式仿真方法 |
2.4.3 隐式与显式联合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载荷循环迭代的悬架关键件轻量化优化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
3.1 基于载荷循环迭代的悬架关键件轻量化设计流程 |
3.1.1 悬架仿真模型建立 |
3.1.2 载荷工况分析 |
3.1.3 关键件受力分析 |
3.1.4 基于载荷循环迭代的轻量化设计流程 |
3.2 悬架锻压件结构轻量化参数化优化方法 |
3.2.1 悬架锻压件结构轻量化参数化模型 |
3.2.2 悬架锻压件轻量化流程与寻优策略 |
3.3 悬架关键件的轻量化结构优化 |
3.3.1 摆臂轻量化参数优化 |
3.3.2 转向节轻量化参数优化 |
3.4 基于载荷一致性及载荷循环迭代的悬架关键件可靠性分析 |
3.4.1 可靠性分析目标设定与计算方法 |
3.4.2 基于载荷一致性及载荷循环迭代的摆臂可靠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驱传动系统中复合结构轻量化设计与基于制造误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
4.1 电驱传动系统关键件的载荷特征及可靠性设计要点 |
4.1.1 电驱传动系统的构成及载荷类型与可靠度分配 |
4.1.2 电驱传动系统关键件的载荷特征及可靠性设计难点 |
4.1.3 密封件的载荷特征及可靠性设计难点 |
4.2 基于装配误差的电机主轴的轻量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1 电机主轴的结构特征及建模仿真 |
4.2.2 电机主轴的轻量化设计及疲劳失效分析 |
4.2.3 电机主轴装配误差对疲劳寿命影响分析 |
4.3 基于多参数变化的减速箱轻量化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方法 |
4.3.1 电驱传动减速箱的有限元模型及轻量化设计要点 |
4.3.2 减速箱轴的可靠性分析 |
4.3.3 电驱传动减速箱的机械可靠性分析 |
4.4 基于内压增强的传动半轴的轻量化设计与失效分析 |
4.4.1 传动半轴的结构与载荷特征分析 |
4.4.2 基于复合结构的传动半轴轻量化设计 |
4.4.3 传动半轴的疲劳寿命分析 |
4.5 基于刚度匹配性和几何型面匹配性的减速箱的密封系统可靠性分析 |
4.5.1 减速箱密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几何与力学特征 |
4.5.2 基于刚度和公差影响的金属密封面的可靠性分析 |
4.5.3 基于刚度和公差影响的油封密封件可靠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高强度钢车身骨架复合梁的结构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 |
5.1 车身的一般结构形式 |
5.2 高强度钢车身结构特点分析 |
5.2.1 高强钢车身的强度与刚度的矛盾 |
5.2.2 高强度钢车身成型工艺与结构设计要求 |
5.2.3 高强钢零部件的连接 |
5.3 基于波纹板加强结构的车身骨架复合梁轻量化设计 |
5.3.1 典型高强度钢车身骨架梁的结构形式与受力变形模式 |
5.3.2 波纹板加强结构设计及主要特征参数与仿真建模 |
5.3.3 基于波纹板加强结构的车身骨架复合梁的性能分析 |
5.4 典型车身骨架梁的可靠性分析 |
5.4.1 盒形骨架梁在极限载荷下的变形模式与失效研究 |
5.4.2 骨架梁的焊接失效模式研究 |
5.4.3 基于设计公差的骨架梁结构失稳模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轻量化样车在强化路面可靠性试验的CAE建模仿真与道路试验验证 |
6.1 整车强化路面可靠性试验基本要求及CAE仿真的主要难点 |
6.2 基于柔性共享平台的轻量化样车整车动态仿真建模 |
6.2.1 车身系统与动力传动系统建模 |
6.2.2 底盘系统建模 |
6.2.3 联合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 悬架K&C特性试验 |
6.4 强化路面可靠性试验 |
6.5 强化路面可靠性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6.6 可靠性试验结果分析及仿真结果对比 |
6.6.1 静态测试-K&C特性参数试验与仿真的比较 |
6.6.2 静态测试-摆臂应变试验与仿真的比较 |
6.6.3 动态工况-车身系统关键参数试验与仿真的比较 |
6.6.4 动态工况-摆臂应变试验与仿真的比较 |
6.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扭振激励下的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多级减振器参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汽车动力传动系扭振研究现状 |
1.2.2 轴系扭振和整车振动耦合的研究现状 |
1.2.3 扭振减振器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动力传动系扭振测试误差研究 |
2.1 变传感器工作间隙引起的扭振测量误差机理 |
2.1.1 转速测量的基本原理 |
2.1.2 磁电式转速传感器电压特性 |
2.1.3 传感器工作间隙变化对瞬时转速测量的影响机理 |
2.2 变传感器工作间隙引起的扭振测量误差及规律 |
2.2.1 变传感器工作间隙引起的扭振测量误差 |
2.2.2 工作间隙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 |
2.2.3 基准电压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 |
2.2.4 工作间隙变化频率对测量误差的影响规律 |
2.3 扭振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 |
2.3.1 传感器支架振动引起误差的消除 |
2.3.2 齿盘安装偏心所引起误差的消除 |
2.3.3 轴系弯曲振动所引起误差的消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内轰鸣声产生原因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简介 |
3.2 车内轰鸣声产生原因分析 |
3.2.1 车内轰鸣声问题 |
3.2.2 传递路径及峰值产生原因 |
3.3 时频互相干分析 |
3.3.1 时频互相干分析原理及计算方法 |
3.3.2 时频互相干分析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动力传动系扭转与整车振动耦合机理分析 |
4.1 动力传动系扭振与整车振动耦合激励分析 |
4.1.1 整车垂向振动引起的耦合激励 |
4.1.2 纵向振动引起的耦合激励 |
4.1.3 动力传动系扭振引起的耦合激励 |
4.2 动力传动系扭振与整车振动耦合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 |
4.2.1 整车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2.2 传动系扭振到整车振动耦合的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针对系统单个模态的多级减振器设计 |
5.1 单级减振器设计方法 |
5.1.1 单级减振器设计理论 |
5.1.2 单级减振器参数的影响规律 |
5.1.3 单级减振器设计实例 |
5.2 安装在单模态等效系统上的多级减振器动力放大系数 |
5.2.1 ESM_PS&MDOF_PD系统动力放大系数 |
5.2.2 ESM_PS&MDOF_SD系统动力放大系数 |
5.3 多级减振器参数的影响规律 |
5.3.1 减振器级数的影响规律 |
5.3.2 惯量比的影响规律 |
5.3.3 定调比的影响规律 |
5.3.4 阻尼比的影响规律 |
5.4 多级减振器参数设计 |
5.4.1 优化模型及求解 |
5.4.2 减振器最优参数计算方法对比 |
5.4.3 并联多级减振器优化结果分析 |
5.4.4 串联多级减振器优化结果分析 |
5.4.5 并联和串联多级减振器对比分析 |
5.4.6 安装最优减振器后的系统强迫振动响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车内噪声的传动系多级扭振减振器设计 |
6.1 车内噪声控制思路 |
6.2 基于响应的多级减振器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 |
6.2.1 MDOF_PS&MDOF_PD系统动力放大系数 |
6.2.2 MDOF_PS&MDOF_SD系统动力放大系数 |
6.3 基于响应的多级减振器设计 |
6.3.1 并联多级减振器优化结果分析 |
6.3.2 串联多级减振器优化结果分析 |
6.3.3 并联和串联多级减振器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6.3.4 多级减振器作用频带分析 |
6.4 基于车内噪声的多级减振器多目标优化设计实例 |
6.4.1 多目标优化模型及求解 |
6.4.2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基于碰撞安全性的车身多学科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 |
1.2.1 车身碰撞安全性设计 |
1.2.2 车身NVH性能设计 |
1.2.3 车身轻量化性能设计 |
1.3 多学科优化设计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汽车碰撞安全法规 |
2.2 汽车碰撞仿真理论 |
2.3 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 |
2.4 试验设计方法 |
2.5 近似模型方法 |
2.6 最优化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基本性能分析 |
3.1 整车有限元模型 |
3.1.1 汽车部件的单元划分 |
3.1.2 汽车部件的联接 |
3.2 白车身及整车模型的基本性能分析 |
3.2.1 刚度/强度分析 |
3.2.2 模态分析 |
3.2.3 碰撞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身闭合件多学科设计优化 |
4.1 后背门优化设计 |
4.1.1 灵敏度分析 |
4.1.2 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 |
4.1.3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 |
4.1.4 背门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
4.1.5 小结 |
4.2 前门防撞梁优化设计 |
4.2.1 TRIZ论 |
4.2.2 前门防撞梁材料属性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
4.2.3 前门防撞梁布置位置的设计优化 |
4.2.4 小结 |
4.3 发动机罩优化设计 |
4.3.1 设计变量的选取 |
4.3.2 简化模型的建立 |
4.3.3 试验样本的获取及计算 |
4.3.4 近似模型的建立 |
4.3.5 发动机罩的多学科设计优化 |
4.3.6 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车身结构联接新工艺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轮内驱动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构型优化与集成设计[D]. 田萌健. 吉林大学, 2021(02)
- [2]某轻量化电动客车骨架连接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D]. 邹丽.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应用逆子结构法检测机械装配动态质量的关键指标与技术规范研究[D]. 徐坤鹏. 暨南大学, 2020(03)
- [4]新元矿大直径长钻孔本煤层瓦斯预抽技术研究[D]. 王庆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轨道车辆充电机箱结构轻量化研究[D]. 杜成龙.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6]汽车悬架上的扭杆弹簧及其应用[J]. 段勖超. 内燃机与配件, 2019(24)
- [7]工业机器人在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应用研究[D]. 李有智. 宁夏大学, 2019(02)
- [8]基于工况模拟载荷的轿车关键件轻量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D]. 胡红舟. 湖南大学, 2019(07)
- [9]扭振激励下的车内噪声产生机理及多级减振器参数设计[D]. 王媛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10]基于碰撞安全性的车身多学科设计优化[D]. 刘豪. 南昌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