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翼腭窝骨性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吴虓[1](2021)在《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解剖学研究目的:Knosp3A-4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PA)在术前轴位MRI中,海绵窦(Cavernous sinus,CS)后方有时会表现为三角形样结构。由于位置较深且术中该区域常被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所遮挡,故成为最易发生肿瘤残留的部位。在本研究中,我们解剖了该区域及其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并分别从经鼻内镜和经颅显微镜两种视野下探索了CS后三角区的解剖边界。方法:共制备了8具成人头颅标本用于此研究。3具标本用于经颅显微外科解剖,5具标本用于内镜下经鼻入路解剖。结果:根据内镜经鼻和显微经颅解剖,该区域是一个四棱锥结构,其四个表面的边界和所涉及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如下:内侧表面:三角形边界由后岩床韧带、蝶岩韧带以及蝶岩韧带附着点和后床突的连线构成。外侧表面:由前岩床韧带和眼神经构成其中两条边,第三条边由前两者在动眼神经的入CS平面相连而成。滑车神经在这个三角形内紧贴CS外侧壁走行。上表面:这个三角类似于动眼神经三角的后半部分。底面:该三角由蝶岩韧带和眼神经,以及两者在CS内的连线构成,这个三角形相当于CS后方的外展神经所在平面。结论:熟悉CS后三角和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对全切侵袭CS的PA至关重要。因此术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轴位MRI中是否存在这种特殊的三角样征象。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目的:内镜经鼻手术切除CS后三角区肿瘤根据ICA的位置分为ICA内侧入路和ICA外侧入路。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两点一线”法即根据术前MRI轴位片预判内镜经鼻切除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并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2例PA患者的病历和手术录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伴有CS后三角侵袭的病例,并分析其手术结果及“两点一线”手术入路预判法的准确性。结果:共35例患者伴有37侧CS后三角区侵袭。两点一线法预测手术入路的准确率为86.5%(32/37)。3例knosp 3A级的患者肿瘤均获全切。knosp4级患者中有20例(62.5%)实现了肿瘤全切除,9例(28.1%)实现次全切除,3例(9.4%)为部分切除。术前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症状加重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2例(5.7%),脑膜炎1例(2.9%),永久性尿崩症2例(5.7%),短暂性颅神经麻痹3例(8.6%)。结论:PA伴有CS后三角侵袭是可以通过内镜经鼻手术全切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低。两点一线“法作为术前手术入路预判的方法,可有效预测CS后三角区侵袭PA的手术入路。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目的: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延伸是最近提出的一种垂体大腺瘤通过动眼神经三角侵袭的模式,也是多分叶肿瘤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对于全切这类PA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塑化技术分析了动眼神经池周围的膜性解剖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方法:塑化切片使用了9具尸头标本,共18侧按组织块准备、脱水脱脂、真空负压浸渍、固化和切片的先后顺序实施。此外,还分析了本单位PA伴动眼神经池侵袭病例的手术结果。结果:动眼神经池的膜性结构共分两层,内层由后颅窝的蛛网膜层延伸而来,外层由CS顶壁的硬膜下陷而成,前方稍厚,后方较薄。两层膜性结构前方贴合较为紧密而后方更加疏松。从矢状位塑化切片来看,动眼神经前方的硬膜在CS顶壁处更紧贴神经突破口,而后方的硬膜与神经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共26例PA伴动眼神经池延伸的患者纳入研究,22例实现了肿瘤全切除。术前共18例患者存在动眼神经麻痹相关症状,术后症状改善12例,维持不变6例。结论:肿瘤向动眼神经池侵袭更易从神经的后方进一步延伸。两层硬膜的厚度和动眼神经池的大小共同作用导致了这种特殊的侵袭模式。早期全切动眼神经池内肿瘤可有效改善动眼神经麻痹症状,防止肿瘤进一步延伸到脚间池。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目的:众所周知,斜坡内富含松质骨并且能被PA侵犯,但这些松质骨通道所涉及的范围尚不清楚。此外,我们发现PA伴斜坡侵袭的同时,有时会伴有岩尖侵犯,因此猜测岩尖的肿瘤可能来源于斜坡的松质骨通道。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与PA斜坡侵袭相关的骨性解剖来验证这一猜测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22具尸头进行斜坡和岩骨的解剖学研究,其中6具彩色灌注标本用于显微外科解剖,余16具尸头用于环氧树脂切片的塑化解剖研究。此外,我们还回顾了本中心侵袭斜坡PA的手术录像和结果。结果:舌下神经管和内听道由皮质骨围绕的骨管构成。斜坡内的松质骨通道从鞍底或蝶窦底壁开始向下延伸,绕过舌下神经管,最后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斜坡和岩尖的松质骨是通过岩斜裂沟通而至内听道内侧缘,之间并无皮质骨分隔。研究中松质骨通道的解剖结果与术中观察到侵犯斜坡PA的通道完全一致。在49例PA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44例(89.8%)实现了斜坡区肿瘤的完全切除,只有5例(10.2%)早期患者存在下斜坡的肿瘤残留。结论:PA侵犯岩尖是肿瘤沿斜坡松质骨通道越过岩斜裂而来。此外,PA沿斜坡下外侧侵袭还可越过舌下神经管到达枕髁和颈静脉孔内侧缘。这种斜坡侵袭模式的提出加深了我们对PA侵袭特点的理解。
周伟[2](2020)在《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成人尸头上模拟经鼻蝶入路至鞍区,对手术路径所涉及的相关结构进行显微解剖,从而掌握鼻腔、蝶窦、鞍区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行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等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应用5例干性颅骨标本用来观察熟悉相关骨性结构及其解剖关系。应用冷冻新鲜的国人湿性尸头标本6例(12侧)在进行血管灌注和防腐后,1例标本沿正中矢状面切开,在显微镜下由内侧向外侧逐层解剖,其余5例模拟经鼻蝶入路至鞍区,对该手术路径所涉及到的相关结构进行解剖,精确测量后分析整理相关数据。结果:1.蝶腭孔前缘到前鼻棘的距离为54.2±2.9mm(48.6-57.8mm),与鼻腔基底部的夹角为27.1±1.8°(24.5-30.2°),蝶腭孔上缘距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是10.3±1.8mm(7.2-13.1mm)。鼻中隔后动脉上支至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为4.1±1.0mm(2.9-6.1mm),鼻中隔后动脉下支至蝶窦开口下极的距离为7.9±1.9mm(5.4-10.6mm)。2.蝶窦开口位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内,两侧窦口呈“八”字形位于蝶嵴两旁的窦前壁上,上缘接近中线,下缘远离中线。骨性窦口呈椭圆形10例(83.3%),圆形2例(16.7%),蝶窦口纵径为5.8±1.2mm(3.8-7.5mm),蝶窦口横径为3.7±0.7mm(2.2-4.6mm),蝶窦口上极距中线为2.9±1.0mm(1.0-4.0mm),蝶窦口下极距中线为5.0±1.0mm(3.7-6.7mm),蝶窦开口上极距鼻腔顶部的距离为6.3±1.1mm(4.4-8.3mm),蝶窦开口下极距前鼻棘的距离为57.8±3.1mm(52.7-62.2mm),距后鼻孔的距离为14.2±1.9mm(11.7-18.1mm),与鼻腔基底部的夹角为30.8±1.3°(28.5-33.1°)。3.蝶窦纵隔常偏于一侧,偏向左侧3例,居中2例,偏向右侧1例,其中有1例偏左的蝶窦纵隔与颈内动脉隆突相连。4.本组资料中全鞍型蝶窦5例,鞍前型1例。鞍底骨质厚度为0.9±0.8mm(0.3-2.5mm),蝶窦开口距鞍底的距离为15.3±1.3mm(12.7-17.3mm)。出现视神经隆突8侧(66.7%),颈内动脉隆突9侧(75%),MOCR 6侧(50%),LOCR 8侧(66.7%),没有发现视神经隆突和颈内动脉隆突上出现骨质裂隙的现象,同时观察到3侧(25%)Onodi气房的存在。5.前、后、下海绵间窦和基底窦的出现率为83.3%(5/6)、33.3%(2/6)、50%(3/6)、100%(6/6)。6.从蝶窦内测量垂体在鞍底水平的宽度为:13.4±1.1mm(11.9-14.7mm),高度为:6.2±0.8mm(4.8-7.2mm)。7.在本研究中没有发现颈内动脉与垂体直接接触,两者距离为2.7±1.2mm(1.1-4.7mm)。两侧颈内动脉在鞍结节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鞍底水平次之,斜坡水平较远,距离分别为12.8±1.2mm(11.3-14.5mm),16.6±1.6mm(14.7-18.6mm),19.7±1.9mm(16.8-22.2mm)。结论:1.蝶窦开口是实施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重要解剖标志,可以在后鼻孔上方大约14.2mm、上鼻甲根部内侧及中线旁5mm左右来寻找蝶窦开口,或根据在鼻中隔以与鼻腔基底部呈30.8°的方向插入鼻腔扩张器,沿鼻中隔进入57.8mm,再偏离中线约5mm即为蝶窦开口的下极。2.蝶腭动脉及其鼻中隔后动脉分支与经鼻蝶手术期间鼻腔出血密切相关,在开放蝶窦前壁时容易损伤,引起出血。3.蝶窦纵隔常偏于一侧,不能跟犁骨根部一样作为经鼻蝶手术的中线标志,但在术前可以根据影像学资料判断纵隔和鞍底的位置关系,从而来定位鞍底中线。4.对于气化良好的蝶窦,视神经隆突、颈内动脉隆突、斜坡凹陷可作为可靠的解剖标志来判断鞍底的位置,对于气化不好的蝶窦,神经导航可以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定位。5.两侧颈内动脉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在鞍结节水平(约12.8mm),当行鼻蝶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时,应在其范围内操作,以免损伤颈内动脉。
陆涛,姜大巍,宋一志[3](2019)在《数字化翼腭窝三维结构重建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人颅骨的翼腭窝结构是解剖教学中的难点,复杂的结构很难有实体标本展示,尽管目前数字化标本较为普及,但翼腭窝周围骨壁较薄,造成数字化人体标本仍不能很好的展示翼腭窝。研究探索利用计算机及应用软件模拟、重建以往用传统方法难以表现的解剖学复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首先应用组织学包埋技术包埋翼腭窝及周围骨质,然后滑动切片机进行大切片、断面照相采集,最后用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提高三维重建模型的精度。结果重建的翼腭窝3D结构清晰,特别是翼腭窝各通路和开口得到了很好的显示,并制作完成《翼腭窝三维结构》教学用影像短片。通过一系列的应用,使翼腭窝教学内容展示更加便捷和有效。结论利用石蜡包埋、滑动切片制备颅部精细骨骼3D重建的方法可行。
汪玲[4](2015)在《翼腭间隙通道的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翼腭间隙是面侧深区的一个骨性腔隙,通过9个自然通道与颅腔内、外相通,肿瘤等诸多病变可发生或侵犯此间隙,然后再沿翼腭间隙通道进一步蔓延。螺旋CT具有强大的三维重建功能,如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特别是螺旋CT对骨性结构的良好显示能力,使翼腭间隙通道及其周围结构在CT影像上能够完整地显示,其微细结构也能够较清晰显示。目的利用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技术,观测翼腭间隙通道及其病变在CT影像上的位置、走行、长度、管径和开口的大小及变化,以及翼腭间隙通道与蝶窦等周围结构的位置关系等,为翼腭间隙及其周围区域病变相互蔓延的临床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影像科施行头面部螺旋CT扫描的成年人(>18岁),无翼腭间隙及其通道病变者的正常影像100例和有病变且住院治疗者的异常影像100例。将被检查者的全部原始影像数据输入CT三维重建工作站,使用ADW 4.2重建软件的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重建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观察翼腭间隙通道及其病变的形态变化,利用三维重建工作站的软件系统,测量翼腭间隙通道及其病变的长度、管径及开口的大小等。使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1.圆孔自前下向后上连通翼腭间隙与颅中窝,前、后口直径和长度分别为(3.47±0.74)mm、(3.18±0.58)mm、(4.06±0.85)mm,前口直径与后口直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圆孔与蝶窦的位置关系分为窦旁性、完全窦内型和部分窦内型,发生率分别为23%(46/200)、36%(72/200)、41%(82/200),三者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翼管自前向后连通翼腭间隙与破裂孔,前口、中部、后口直径和长度分别为(3.56±0.70) mm、(1.41±0.54) mm、(1.64±0.51) mm、(14.50±1.50) mm,前口、中部、后口直径三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翼管与蝶窦的位置关系分为窦底性、完全窦内型和部分窦内型,发生率分别为15%(30/200)、29%(58/200)、56%(112/200),三者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3.蝶腭孔自外侧向内侧连通翼腭间隙与鼻腔,前后、上下径分别为(6.35±1.71)mm、(5.27±1.24)mm,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蝶腭孔与鼻道的位置关系分为开口于上鼻道、中鼻道和上、中鼻道,发生率分别为67%(134/200)、4%(8/200)、29%(58/200),三者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4.眶下裂自后下向前上连通翼腭间隙与眶腔,长度、最大宽径、最小宽径分别为(28.16±1.03) mm、 (6.01±0.33) mm、(1.32±0.41) mm,最大宽径与最小宽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5.翼上颌裂自内侧向外侧连通翼腭间隙与颞下窝,前后径、上下径分别为(3.68±0.65) mm、 (22.96±2.12)mm,上下径与前后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6.腭大管和腭小管均自上向下连通翼腭间隙与口腔,腭大管的上口、中部、下口直径分别为(2.71±0.60) mm、(3.25±0.87) mm、(7.01±1.53) mm,三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腭小管的上口、中部、下口直径分别为(0.91±0.30)mm、(0.95±0.33) mm、(1.31±0.57) mm,三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腭大、小管的长度分别为(12.68±2.22) mm、(14.20±2.96) mm,两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7.腭鞘管和犁鞘管均自前上向后下连通翼腭间隙与咽腔,腭鞘管、犁鞘管的长度分别为(11.17±0.35) mm、(11.38±0.54) mm,两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腭鞘管的前口、中部、后口直径分别为(2.01±0.33)mm、(1.04±0.19) mm、(1.59±0.24) mm,三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腭鞘管与蝶窦的位置关系分为窦底性和部分窦内型,发生率分别为89%(178/200)、11%(22/200),两者发生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8.翼腭间隙受鼻咽癌侵犯的患者中,是否存在翼腭间隙通道的再次转移的生存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侵犯翼管、圆孔,使其狭窄与对管道无影响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螺旋CT的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技术,直观、立体显示了翼腭间隙通道及其病变的解剖学特征,是研究翼腭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病变相互蔓延的重要手段。2.翼腭间隙通道及其病变的CT三维重建观测,可以早期发现翼腭间隙及其周围结构的骨质变化,及时发现病变,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
胡金成,卢永田[5](2014)在《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外内镜下围绕着翼腭窝及颈内动脉区病变的内镜手术逐渐开展,对翼腭窝及其通道腭鞘管、翼管区的解剖研究亦不断深入。国内相关学者内镜下经鼻入路岩尖、颈内动脉区、斜坡及颅颈交界区解剖和临床应用解剖研究极少报道,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区域重要解剖结构复杂而多变异,缺乏可以信赖的恒定的解剖标记,导致内镜颅底手术进展缓慢。内镜手术中,定向、定位障碍是耳鼻喉科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风险[1]。
邓彬华,刘环海,彭渝,彭浒,万安云,纪振华,万锋,刘海斌,刘新,朱秋蓓,周先伟,廖建春[6](2014)在《翼腭窝骨性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翼腭窝及其毗邻结构的显微外科解剖关系,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干性颅骨标本20个(40侧),在手术显微镜及鼻内镜下观测蝶腭孔、筛骨嵴、圆孔、翼腭管、翼管的形态、大小及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翼上颌裂高度为(15.30±0.43)mm,蝶腭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分别为(5.10±1.84)mm和(5.09±1.53)mm,蝶腭孔到中线的距离为(12.49±1.51)mm,前鼻棘至蝶腭孔前缘的距离为(51.32±3.28)mm,圆孔的直径为(3.14±1.26)mm,圆孔至中线的距离为(19.95±2.79) mm,前鼻棘至圆孔的距离为(61.86±3.67)mm,翼管至中线的距离为(10.82±2.98)mm,前鼻棘至翼管的距离为(59.47±3.42)mm。结论熟悉翼腭窝、蝶腭孔、圆孔和翼管等解剖关系,有助于有效安全地开展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
何海勇[7](2013)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文中指出第一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翼腭窝、颞下窝相关区域内镜全景解剖目的设计一个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下解剖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的全新解剖学方法,从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两种不同入路更深入理解该区域颅底内外侧面的解剖特点,为手术提供全面的解剖学信息,并用于术前手术模拟、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拓宽经鼻和经颅两种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数据导入3DView软件重建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骨质、颈内动脉、颌内动脉及其终末分支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3D-DM),模拟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解剖翼腭窝、颞下窝及其相关区域,明确相关解剖标志并定量测量定位标志与该区域重要结构间的距离。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解剖前3D-DM模拟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对比两种入路的暴露范围,明确各自的优势、不足以及手术适应证。结果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可暴露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等结构。内镜经颞下入路在不损伤颞下颌关节和下颌神经的情况下可暴露卵圆孔下方20mm颞下窝区域以及翼腭窝上部。通过术前个体化3D-DM模拟打开上颌窦后壁时未损伤颌内动脉分支血管。可通过蝶腭孔、翼管开口、圆孔、卵圆孔等组合解剖标志互相定位。翼管、翼管开口有助于颈内动脉前膝的定位。个体化3D-DM可提供与内镜实际操作一样的视野,其相关结构的定量测量也与实际测量相符。结论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可直接安全暴露翼腭窝、颞下窝、颅中窝底等结构。内镜经颞下入路在不损伤颞下颌关节和下颌神经的情况下可暴露卵圆孔下方20mm颞下窝区域以及翼腭窝上部结构。在个体化3D-DM的辅助下,我们可以术前了解该区域的三维结构,可立体测量相关骨质、血管间的距离,并可将这些测量数据用于指导内镜解剖。结合经上颌窦翼突入路和颞下入路两种不同的视角可以改善该区域的立体视野,更好地理解颅中窝内外侧面的神经血管关系,并有助于术中重要神经血管的保护。比较两种入路的优势与不足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也为分期或联合入路的选择提供有用的解剖信息。第二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岩尖区内镜全景解剖目的运用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下经鼻入路和经颞下入路解剖岩尖区硬膜内外结构,从两种不同视角更深入理解该区域解剖特点,为手术提供全面的解剖学信息,并用于术前手术模拟、指导手术入路选择,拓宽经鼻和经颅两种入路的手术适应证。通过术前后个体化3D-DM的量化对比,评估该模型用于模拟岩尖骨窗形成中价值,优化手术计划。方法在解剖前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数据导入3DView软件重建颈内动脉、岩尖周围骨质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3D-DM,模拟经鼻蝶窦入路与翼突入路和经耳前颞下入路解剖岩尖及其相关区域,从内外侧面分别明确相关解剖标志与颈内动脉间的距离,模拟岩尖骨窗形成,磨除Day菱形区内骨质。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术前3D-DM模拟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与暴露范围,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将解剖后的标本行CT薄层扫描,重建术后个体化3D-DM,并与术前三维模型对比评估该模型用于术前模拟岩尖骨窗形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结果经鼻经蝶窦入路可暴露岩尖前内侧,经鼻经翼突入路磨除蝶窦下外侧壁和翼突根部可显露岩尖后外侧。切开岩斜区硬膜可暴露桥小脑角和脑干腹内侧结构。可通过翼管开口、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陷窝等组合标志来定位颈内动脉。蝶窦下壁可用于定位椎基底动脉连接处(vertebro-basilarartery junction,VBJ),具体的个体化解剖标志可通过3D-DM术前个体化明确。个体化3D-DM辅助下可通过棘孔、卵圆孔、面神经裂孔等组合标志“锁定”岩骨段ICA。通过岩浅大神经、弓状隆起、棘孔、鼓膜张肌、锤骨等组合定位标志可多方式定位内耳道口。内镜经颞下入路可暴露颅中窝结构,通过磨除Day菱形区骨质可暴露中上斜坡以及脑干后外侧面结构。个体化3D-DM可以很好地显示颅底内外侧面岩尖周围的骨性标志和颈内动脉等结构,可模拟经鼻入路和经颞下入路岩尖骨窗形成,其立体测量相关解剖标志间的距离与术中解剖测量数据行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内镜下视觉与术前模拟所见视觉高度一致。结论个体化3D-DM可在术前准确模拟岩尖骨窗形成,可量化不同角度下骨质磨除的大小,改善内镜下骨窗设计,提高术中岩尖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能提供完美的详尽的立体视角,有助于术者感知深度,对神经外科医师特别低年资医师是具有重要的培训意义和教育意义。通过术后3D-DM数据验证,有助于分析术中骨质切除的程度,也使得术前的重建、模拟更趋合理。组合解剖标志可提高术中定位内听道口、颈内动脉的准确性;个体化3D-DM可用于精确“锁定”岩骨段颈内动脉;也可协助岩尖手术入路设计。内镜经鼻入路可通过蝶窦入路和翼腭窝入路显露岩尖的前内侧和后外侧。内镜颞下锁孔入路磨除岩尖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结构。个体化3D-DM辅助下经鼻扩大入路、颞下入路从两个不同视角360度对岩尖区进行解剖,可全面了解岩尖区神经血管结构,大大缩短术者整合颅底内外两面解剖结构的时间;也可在术前明确解剖变异,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解剖依据。第三章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内镜全景解剖目的:通过分析和比较个体化3D-DM辅助下内镜经鼻入路和内镜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对下斜坡颈静脉孔区及咽旁间隙的解剖,探讨个体化3D-DM在两种手术入路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明确两种入路各自的解剖标志、显露优势与不足,为术前计划的制定,手术入路的选择以及指导手术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将血管灌注后的12例头颅标本行320排螺旋CT薄层扫描,然后将DICOM格式图像资料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后颅窝骨质、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等结构,并整合为个体化3D-DM,模拟内镜经鼻入路和远外侧入路解剖下斜坡颈静脉孔区及咽旁间隙区域,明确相关解剖标志并定量测量解剖标志与该区域重要结构间的距离。随后分别行两种入路内镜解剖。对比术前3D-DM与术中解剖相关测量数据与暴露范围,明确各自的手术适应证。结果:个体化3D-DM可模拟手术操作,与术中所见视觉相一致。术前3D-DM立体测量与术中相关测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个体化3D-DM可术前明确重要结构的部位、形态、走行及毗邻。内镜经鼻入路可以很好显示下斜坡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区域双侧结构,髁上沟是下斜坡最重要的定位标志,通过枕髁部骨质的磨除,可增加横径长约3.5mm垂直径长10mm的暴露范围,可方便直接进入后颅窝的椎动脉硬膜入口。通过磨除舌下神经管上方颈静脉结节骨质可多获得外侧手术通道的垂直长度达8mm,这样就可以暴露后组颅神经的远侧脑池部分。咽鼓管、翼内侧板、翼外侧板、卵圆孔、棘孔等是显露咽旁间隙最重要的解剖标志。经鼻入路可较好的显示咽旁间隙颈静脉孔前方结构,即颈内动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颈内静脉前内侧面。而远外侧入路髁旁扩展可较好地显示颈静脉孔后外侧部结构,对舌下神经、副神经、椎动脉的显露也优于腹侧经鼻入路。运用“逆向骨窗形成技术”个体化3D-DM可模拟准确设计远外侧入路骨窗,未见损伤乙状窦。内镜辅助远外侧入路可增加腹侧脑干的显露范围,也可使骨窗范围缩小。另外,个体化3D-DM辅助下均可在术中准确定位椎动脉、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结构等。结论:1.通过经鼻和经远外侧入路的两种不同视角比较,可以改善下斜坡颈静脉孔及咽旁间隙区域的全面立体认识。通过尸颅解剖的应用可见,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可以实现术前模拟,提高人们的立体感知,在明确解剖结构位置、特点及变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2.与远外侧入路相比较,内镜经鼻入路可以提供更大的下斜坡腹内侧暴露空间以及咽旁间隙前部空间;而远外侧入路对下斜坡背外侧和咽旁间隙后部的暴露更充分,内镜辅助下远外侧入路可以增加腹内侧结构暴露。3.个体化3D-DM辅助下,明确并采用组合定位标志可提高椎动脉、舌下神经管、基底动脉、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的定位精准性。4.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尽量避免跨重要神经血管操作,也要考虑术者的经验和强调团队的重要性。内镜颈静脉孔及咽旁间隙区域手术应审慎选择病例,切忌盲目开展。
袁旭[8](2013)在《翼腭窝的高分辨CT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观察正常成人的翼腭窝(pterygopalatine fossa,PPF)及其相关通道,为临床该区域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无翼腭窝及其通道病变的成人共100例,对100例(200侧)翼腭窝进行HRCT扫描后,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通过多角度不同方向的MPR显示翼腭窝的形态及其与周围部位解剖的三维立体关系。结果在不同的层面和方位上,翼腭窝的形态表现不同,毗邻关系较复杂,翼腭窝各壁的组成复杂,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不相同,翼腭窝各通道可以在不同方位的HRCT及MPR图像上最佳显示。通过MPR可以清晰地显示翼腭窝在横断面上主要呈窄带状、三角形、四边形、卵圆形,在冠状面上主要呈斜四边形,在矢状面上呈漏斗形,也可以清晰地显示翼腭窝通过八个通道与七个解剖结构相通连的关系,分别是向前上经眶下裂与眼眶相通,向内经蝶腭孔与鼻腔相通,向外经翼腭裂与颞下窝相通,向后外经圆孔与颅中窝相通,向后经翼管与破裂孔相通,向下后经腭鞘管与咽部相通,向下经腭大孔、腭小孔与口腔相通。冠状位MPR上圆孔断面呈圆形,其内侧紧邻蝶窦的外侧壁者占96%(192/200),突入蝶窦者占4%(8/200)。冠状位MPR上翼管呈圆形或椭圆形,在冠状面上可满意显示翼管和蝶窦的密切关系:翼管位于有完整分隔的蝶窦下占67%(134/200),翼管位于蝶窦内的占33%(66/200),其中仅有3%(6/200)的翼管壁部分缺如。横断面上蝶腭孔完全在中鼻甲后端上方的占75%(150/200),被中鼻甲后端一分为二的占25%(50/200),未见蝶腭孔完全在中鼻甲后端以下者。结论应用HRCT横断面图像与冠状位MPR、矢状位MPR图像相结合,可以直观、立体、清晰地显示正常成人翼腭窝及其通道的形态和结构,对提高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能力和指导手术入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士文,徐锦程,赵莉,王震寰,陈传好[9](2011)在《翼腭窝区的应用解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40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m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牛娟琴,宦怡,李康印,张成龙,郝晓东[10](2009)在《腭鞘管骨性结构的MSCT影像解剖学观测》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正常腭鞘管在多层螺旋CT(MSCT)及其重组图像上的影像解剖学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0名健康成年人和3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及30例行颌面颈部CTA检查的患者(病变未累及腭鞘管)进行MSCT颌面部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后行后处理重组,主要为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腭鞘管及其毗邻结构在MSCT轴位、MPR冠状位、矢状位及曲面重组(CPR)得到全面、直观地显示。MSCT轴位像上腭鞘管的形态稳定,位于翼腭窝后方及翼管前口内方,呈三角形,其夹角为(31.3±3.1)°。MPR冠状位像上腭鞘管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为圆形(17.0%)、椭圆形(30.7%)、三角形(40.0%)。腭鞘管下壁自前向后逐渐由完整向程度不等的骨性缺损过渡。MPR矢状位腭鞘管呈三角形或裂隙状。CPR可直观显示其与翼腭窝、翼管、圆孔、蝶腭孔、翼上颌裂,翼腭管,腭大小管的交通情况。结论MSCT可清晰、直观地显示腭鞘管及其周围毗邻骨性结构。
二、翼腭窝骨性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翼腭窝骨性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垂体腺瘤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的解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解剖仪器 |
1.3 显微外科解剖方法 |
1.4 内镜下解剖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区侵袭:手术入路和结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人的一般资料 |
1.2 影像检查 |
1.3 手术器械 |
1.4 手术入路 |
1.5 手术技术 |
1.6 颅底重建 |
1.7 术后管理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并发症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垂体腺瘤伴海绵窦后三角-动眼神经池侵袭的膜性解剖与临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塑化解剖 |
1.2 病人的一般资料 |
1.3 影像检查 |
1.4 颅底重建 |
1.5 术后管理 |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
2 结果 |
2.1 膜性解剖 |
2.2 手术要点 |
2.3 手术结果 |
2.4 并发症 |
3 讨论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垂体腺瘤伴斜坡侵袭:骨性解剖、侵袭通道和手术技术 |
1 方法 |
1.1 显微外科解剖 |
1.2 环氧树脂塑化解剖 |
1.3 病例资料 |
1.4 术前评估 |
1.5 术前准备 |
1.6 术后影像学评价 |
2 结果 |
2.1 PA侵袭斜坡的松质骨通道 |
2.2 岩尖通道 |
2.3 蝶窦气化对斜坡通道的影响 |
2.4 手术技术 |
2.5 手术结果 |
3 讨论 |
3.1 侵及斜坡的PA的特点 |
3.2 斜坡-岩尖侵袭通道 |
3.3 斜坡侵袭与蝶窦气化的关系 |
3.4 手术入路的选择 |
3.5 鉴别诊断 |
3.6 不足之处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海绵窦侵袭垂体腺瘤的解剖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2)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和方法 |
1 材料和仪器设备 |
1.1 材料 |
1.2 仪器设备 |
1.3 测量工具 |
2 方法与步骤 |
2.1 标本的灌注及防腐处理 |
2.2 干性颅骨标本 |
2.3 尸头的解剖步骤 |
3 数据测量和统计处理 |
结果 |
1 鼻腔阶段 |
1.1 鼻中隔 |
1.2 鼻甲 |
1.3 蝶腭孔和蝶腭动脉 |
1.4 蝶窦开口 |
2 蝶窦阶段 |
2.1 蝶窦分型 |
2.2 蝶窦间隔 |
2.3 蝶窦壁及毗邻结构 |
3 鞍区阶段 |
3.1 海绵间窦 |
3.2 垂体 |
3.3 海绵窦 |
3.4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
3.5 视神经和视交叉 |
讨论 |
1 经鼻蝶入路的形成和发展 |
2 蝶窦开口的解剖定位 |
3 蝶腭动脉及分支的位置 |
4 蝶窦前壁的开窗范围 |
5 蝶窦间隔的切除 |
6 鞍底位置的判断及骨质去除范围 |
7 鞍底硬膜的切开方式 |
8 垂体的相关结构 |
9 颈内动脉的保护 |
10 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保护 |
11 OCR的解剖结构及临床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数字化翼腭窝三维结构重建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制作过程 |
1.1 选择标本 |
1.2 取材 |
1.3 脱钙 |
1.4 浸蜡包埋 |
1.5 数据采集(切片照相) |
1.5.1 切片。 |
1.5.2 照相。 |
1.5.3 补光。 |
1.6 图像处理 |
1.6.1 配准。 |
1.6.2 分割。 |
1.6.3 建立新模版。 |
1.6.4 图像转换。 |
1.7 三维重构 |
1.8 编辑影片 |
2 总结 |
(4)翼腭间隙通道的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翼腭间隙及其通道的解剖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翼管 |
1.1 翼管骨性解剖 |
1.2 翼管内容物 |
1.3 翼管的影像学研究 |
2 腭鞘管 |
2.1 腭鞘管的骨性组成及腭鞘管的内容物 |
2.2 腭鞘管的影像学研究 |
3 岩骨段颈内动脉 |
4 腭鞘管与翼管的关系 |
5 翼管神经与颈内动脉的关系 |
(7)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翼腭窝、颞下窝相关区域内镜全景解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岩尖区内镜全景解剖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颈静脉孔、咽旁间隙内镜全景解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翼腭窝的高分辨CT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翼腭窝区的应用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骨性标志的测量 |
1.2 成人干性颅骨标本的解剖 |
2 结果 |
2.1 PPF骨性结构观察 |
2.2 PPF的神经和血管 PPF内的结构主要分为神经层和血管层 (见图2) 。 |
2.2.1 神经层 |
2.2.2 血管层 |
3 讨论 |
3.1 PPF解剖结构的重要性 |
3.2 基准点及测量点选择 |
3.3 手术入路及测量方法 |
3.4 途经上颌骨颞下面撕脱在局部解剖研究中的可行性 |
(10)腭鞘管骨性结构的MSCT影像解剖学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MSCT轴位 (图1) |
2.2 冠状位MPR (图2A~D) |
2.3 矢状位MPR (图3) |
2.4 CPR图像 (图4) |
3 讨论 |
3.1 腭鞘管的穿行结构及其通道 |
3.2 腭鞘管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应用 |
3.3 腭鞘管的影像学检查进展 |
四、翼腭窝骨性结构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垂体腺瘤侵袭通道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D]. 吴虓. 南昌大学, 2021(01)
- [2]经鼻蝶入路至鞍区的解剖学研究[D]. 周伟.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3]数字化翼腭窝三维结构重建的探索[J]. 陆涛,姜大巍,宋一志.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9)
- [4]翼腭间隙通道的CT三维重建观测及临床应用[D]. 汪玲. 新乡医学院, 2015(02)
- [5]腭鞘管、翼管与岩骨段颈内动脉的内镜手术应用解剖与进展[J]. 胡金成,卢永田.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4(04)
- [6]翼腭窝骨性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J]. 邓彬华,刘环海,彭渝,彭浒,万安云,纪振华,万锋,刘海斌,刘新,朱秋蓓,周先伟,廖建春.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4(02)
- [7]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辅助内镜侧颅底全景解剖[D]. 何海勇. 中山大学, 2013(12)
- [8]翼腭窝的高分辨CT解剖学研究[D]. 袁旭. 安徽医科大学, 2013(01)
- [9]翼腭窝区的应用解剖研究[J]. 陈士文,徐锦程,赵莉,王震寰,陈传好.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1(07)
- [10]腭鞘管骨性结构的MSCT影像解剖学观测[J]. 牛娟琴,宦怡,李康印,张成龙,郝晓东.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06)